孟浩然:《題義公禪房》
義公習禪寂,結(jié)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
夕陽照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
這首詩作于詩人漫游吳越時。詩題又作《題大禹寺義公禪房》。義公是一位高僧。禪房是義公坐禪修行的屋宇。詩先點明義公在大禹寺修行;接寫大禹寺雨霽晚晴,景致幽雅;末贊義公品性高潔。
首聯(lián)第1、2句,“義公習禪寂,結(jié)宇依空林”:描寫禪房的幽寂?!岸U寂”:是佛家語,意謂坐禪入定,思惟寂靜,所謂“一心禪寂,攝諸亂惡”(伏滅各種邪惡)也!“結(jié)宇”:營造房屋?!翱樟帧保褐溉僳E罕至的山林。起句看似平淡,但詩人以“習禪”和“空林”相對應,便構(gòu)成了一種“深林人不知”的空寂境界,描繪出了義公坐禪的環(huán)境背景,為全詩的寫景,勾畫了一個總背景,也為中間的兩聯(lián)描寫禪房前景,作了有力的鋪墊。
頷聯(lián)第3、4句,“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著意表現(xiàn)禪房位置的高深。門外孤峰高聳,階前深壑縱橫。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自有一種斷絕塵想的意緒,神往物外的志趣。這里“一峰秀”是遠景,“群壑深”是近景。從位置上來說,義公禪房俯視群壑,遙對遠峰,足見其高;而階前群壑起伏,連綿縱橫,又見禪房之深。這二句詩,景物交疊,氣象森宏,雄奇壯觀,層次感十分強烈。
頸聯(lián)第5、6句,“夕陽照雨足,空翠落庭陰”:描寫雨后空山清幽之景。當雨過天晴之際,夕陽徐下時分,天宇方沐,山巒清靜,晚霞夕嵐,相映絢爛。翠綠的山影,靜靜地投印在庭院中,陰幽空靈,清爽怡人。這二句,從動的方面,描寫禪院清凈爽潔,與前兩句從靜的方面,描寫禪院的幽寂高深相結(jié)合。雖以寫景為主,但景中有人。這時,空翠的水氣飄落,禪房庭上,和潤陰涼,人立其間,更見出風姿情采,更體現(xiàn)出義公的高超眼界和絕俗的襟懷。
尾聯(lián)第7、8句,“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巧用佛教的比喻,贊美禪師虛空高爽的禪心。義公選取了這樣美妙的山水環(huán)境,來修筑禪房,可見他有佛眼般清靜的境界,方知他懷有蓮花一樣纖塵不染的襟懷。“蓮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歷來被佛教視作圣花,而“不染心”,活用禪宗六祖慧能的偈語:“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這末尾二句,巧妙地點破了寫景的用意。
全詩以突出“清凈”為主,由景清寫到心凈,層層遞進,相互照應,筆致疏淡,意境清遠,淡人心魄。
此詩深情地贊美義公對佛的虔誠,也寄寓了詩人自己隱逸的情懷。
此詩為晶品,讀來凈人心。蓮花盛開處,高堂晧月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4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