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皓
臨江仙·懷舊
冷落天涯今一紀(jì),誰憐萬里無家。三閭憔悴賦懷沙。思親增悵望,吊影覺攲斜。兀坐書堂真可怪,銷憂酒難賒。因人成事恥矜夸。何時還使節(jié),踏雪看梅花。
洪皓是南宋時期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和杰出的愛國志士,他曾于公元1129年出使金國,被扣十五年,至公元1144年才返回故土。這首《臨江仙》就是被扣時期的憂憤之作,其中流露了對南宋朝廷偏安江左、茍且偷安的不滿和作者本人高昂的民族氣節(jié)。
詞人一開始就悲憤地寫道:“冷落天涯今一紀(jì),誰憐萬里無家?!边@兩句的意思是:我已經(jīng)在異國的土地上被冷落了十二年(一紀(jì)為十二年),可又有誰憐憫我這寂寞而屈辱的處境呢?這是詞人對自己逆境的描述,但并不是一般意義上身世之感的傾吐,它潛伏著一種受制于人的民族的屈辱和憤懣。因為據(jù)《宋史》本傳記載,在洪皓被扣的十二年中,“金遇使人禮日薄”,而南宋朝廷又從未作過營救的表示,這對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感、以國事自任、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愛國赤子來說,不能不是一個巨大的刺激和沉重的打擊,難怪他悲憤地嘆道:“誰憐萬里無家?!?/p>
“三閭憔悴賦懷沙”,這一句表面上是寫史,但實際上是詞人的自況。“三閭”暗指屈原,“懷沙”則是屈原的憂國感懷之作。精神和肉體都失去依托的詩人,面對遭受冷落而無人過問的殘酷現(xiàn)實,只能到歷史中去尋求同調(diào),獲得安慰了。這也可以從具體的史實中找到證明,據(jù)《宋史》載,洪皓在金期間,雖備受屈辱,但民族氣節(jié)卻絲毫沒有改變,因此,金國的統(tǒng)治者威脅他:“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許,謂我不能殺汝耶?”但洪皓卻回答說:“自分當(dāng)死,顧大國無受殺行人之名,愿投之水,以墜淵為名可也?!笨梢娫~人在詞中所流露的以死報國的志向是有現(xiàn)實根源的。他早已把屈原這位古代的高士,作為自我形象的參照,從中吸取了高尚的人格基因。無疑,詞人通過相似的遭遇、共同的憂患,將個人與家國、現(xiàn)實與歷史連接在一起,使讀者于他的身世之感中體會到了歷史的沉重感。
“思親增悵望,吊影覺攲斜?!边@是對“冷落”二句的呼應(yīng)。處于逆境中的詞人只能靠對親人的思念彌補精神上的空曠。如果說,詞人和屈原的參照,含有道德上自我完善的意義,那么,“思親”則是從人間溫情的角度進一步訴說身世的凄涼。由于詞人感到這方面的失落,因此在情緒上愈加趨向孤獨,“吊影覺敬斜”即是這方面的流露。“攲”是古代的一種液體容器,空時斜著,滿時平正,在這里詞人以之自況,寫出了形影相吊的空虛寂寞之感。
“兀坐書堂真可怪,銷憂酒難賒?!痹~人說他坐在書齋之內(nèi),為了消除心中的憂愁,而獨自飲酒,其實倒是“以酒澆愁愁更愁”?!罢婵晒帧币徽Z,含有“咄咄怪事”的意思(《世說新語·黜免》云:“殷中軍(浩)被廢在新安,終日恒書空作字……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根據(jù)詞中的語義環(huán)境分析,詞人之“怪”在更大的意義上是針對南宋統(tǒng)治者而言的,是對他們醉生夢死的不正常行徑的憤激之語。
“因人成事恥矜夸”,這是詞人的自我解剖,他說自己為國家做出貢獻全靠別人從中協(xié)助,因此不值得夸耀,這一句看似平淡無奇,但恰恰于平淡中揭示了詞人不居功自傲的高尚品質(zhì),這與那些國難當(dāng)頭時無功自邀的浮夸之徒比起來,真是判若云泥。
“何時還使節(jié),踏雪看梅花。”這兩句是全詞的結(jié)語,詞人表示要棄官歸隱?!端问贰吩疲骸笆昶咴?,見于內(nèi)殿,力求郡養(yǎng)母,帝曰:‘卿忠貫日月,去不忘君,雖蘇武不能過,豈可舍朕去耶?’”詞中所流露的出世之想,可以視為這一舉動的先聲。另外,詞人在表達出世之想的同時,還有堅持操守的意思,說他要像凌風(fēng)傲雪的梅花一樣,忠貞自守,獨立不移。至此,一個高尚的愛國志士的形象完整地矗立在我們的面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4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