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憨齋詩話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憨齋詩話
詩話著作。清馬桐芳撰。馬桐芳,字子琴,號憨齋居士,長山(今屬山東鄒平)人。此書凡四卷,評詩論人與錄詩紀事率意編次,似是隨撰隨輯而成者。馬桐芳受嘉、道以來宗宋詩觀之影響,倡以學問為詩:“黃山谷論詩詞高勝,要從學問中來,誠哉是言。無論詠古之作,必乞靈于典籍,而尋常游覽詩、眼前景、口頭語,皆須書味盎然,方能令人百讀不厭?!彼暋霸姴母徊睘榍逶娭饕亻L,即唐詩亦不可及。本此立場,書中論清詩之流變,頗注重宋詩派之線脈,謂“查初白詩漸落宋人窠臼”,而以袁枚、趙翼接其緒,強調乾隆三大家皆學宋(袁枚學楊萬里、蔣士銓學黃庭堅、趙翼學蘇軾,此說始見于李調元《雨村詩話》),遂使乾、嘉詩壇之主潮與道、咸、同、光之宋詩運動趨同。此種認識,頗有助于把握清詩流變之大勢,不為無見。有道光十二年飲龢堂刊本、郭紹虞藏抄本。
詩文評論的典籍有哪些?詩文評是我國古代特殊的文學批評論著。古代詩文評論著述,最早散見于“六經(jīng)”、諸子之中,其內容是零星的、片面的。隨著文學的發(fā)展、作品增多,才有了文學批評的專論。如魏晉時曹丕的《典論·論文》、陸機的《文賦》,但這些還不是專門的詩文評典籍。南朝梁代出現(xiàn)的劉勰的《文心雕龍》,是一部系統(tǒng)的文學理論批評專著?!段男牡颀垺肥恚稚舷戮?,各25篇。上編前五篇是該書總論,其余20篇為文體論;下編前24篇探討系統(tǒng)的創(chuàng)作理論,最后一篇是全書總序?!段男牡颀垺肥俏覈诺湮膶W批評的奠基性著作,所以千余年來盛行不衰,有許多人為之評點注釋、研究闡發(fā),南朝梁代還出現(xiàn)了鐘嶸撰著的《詩品》,這是我國文學評論史上第一部詩論典籍,也是一部文學批評的杰作?!对娖贰贩稚?、中、下三卷,專論五言詩,品評由漢至梁122個作家。它作為詩歌評論的開山著作,同樣引起歷代學者的重視,流傳甚廣。在《文心雕龍》和《詩品》的帶動下,我國古典詩文評典籍層出不窮,代有所繼。在詩評方面,唐代有司空圖的《24詩品》一卷,將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分為雄渾、沖淡等24類進行評論,196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曾出版過郭紹虞的集解本。宋元以后,詩詞評論多以詩話、詞話的形式出現(xiàn),南宋嚴羽的《滄浪詩話》一卷,分詩辨、詩體、詩法、詩評和詩證五類,提出較系統(tǒng)的詩歌批評理論。南宋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是一部詩話集,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收宋以來各家詩話,間附己見,對前人詩作進行具體評論的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除論詩外也記述文壇掌故和詩人軼事,全書16卷,補遺10卷。以上三部典籍除有刻本流傳外,也有經(jīng)今人整理校訂后出版的鉛印本。清人何文煥編輯的《歷代詩話》,是一部歷代詩話總集,收錄自鐘嶸《詩品》至清代的詩話共28種;近人丁福保又編《歷代詩話續(xù)編》一書,補錄由唐至明詩話28種;丁福保還輯有《清詩話》,收清代詩話42種。以上三部總集保存了古代詩話的大部分著作,利用起來比較方便。我國古代還有“詩紀事”一類書籍,兼具詩歌評論與詩歌史料的性質,這類書首創(chuàng)于南宋計有功的《唐詩紀事》,后人仿作接續(xù),于是由唐至清,詩紀事類典籍也自成一個系列。
宋以后出現(xiàn)的詞話是評論詞作的專門典籍,其內容或評論詞人、詞作,或品評詞派,或記載有關詞的本事。南宋王灼的《碧雞漫志》五卷,張炎的《詞源》二卷,清代張宗棣的《詞林紀事》22卷,都是研究我國古代詞人及其作品的重要參考書。今人唐圭璋先生編有詞話總集《詞話叢編》一書,收宋以后歷代詞話60種。
寫作古詩詞好的指導書有哪些1.古詩的寫作方法有哪些 一、表達方式: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
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語皆情語等。
二、表達技巧:二、表達技巧:(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fā)對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fā)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離愁別恨。
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如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鄙下?lián)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
《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下面兩首詞都是情與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漁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當時范仲淹被派經(jīng)略延安,鎮(zhèn)守邊陲,防御西夏。這首詞是他切身的體會。
時間是秋天,地點是塞下,具體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將軍和征夫。
他們離家萬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飛,聽到悲哀的笳聲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飲濁酒,愁不能寐。
詞中所寫的悲涼凄愴的景象,充分配合當時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讀者體會到這些在邊疆衛(wèi)戍的人的情懷。另看一首寫樂景的詞:風入松(題酒肆) (宋)俞國寶:一春長費買花錢,日日醉湖邊。
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樓前。紅杏香中歌舞,綠楊影里秋千。
暖風十里麗人天,花壓鬢云偏。畫船載得春歸去,余情付、湖水湖煙。
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這里寫春光明媚時,在杏花和綠楊中,游玩的人帶了坐船游,飲酒,歌舞。
使讀者充分感覺到春游的愉喜?,F(xiàn)在看下面這首七絕《題金陵圖》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金陵就是南京。
六朝是吳;東晉、宋,齊、梁、陳。這六個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時間短暫。
六朝以奢侈豪華著名。到唐朝時,六朝已經(jīng)過去,其豪華已衰敗,因此唐朝詩人到南京吊古,總是為六朝哀傷感慨。
詩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叢生,眼前一片荒涼衰敗的景象,想到六代豪華已似夢幻一樣過去,十分傷感。但是當他來到臺城,看見春光明媚,柳絮飛舞,煙籠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舊這樣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榮華—去不復返,另有一番哀傷。
因此這首簡短的詩,兼用情景陪襯與情景反襯這兩種手法來寫。這樣二者并用,加強了詩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虛實相生或虛實結合。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書上所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首先,介紹一下詩歌中的“虛”。在中國畫的傳統(tǒng)技法中,虛,是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它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詩畫同理,詩歌借鑒了中國畫的這種方法。
詩歌的“虛”,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
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
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
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p>
再現(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3、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
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
2.求介紹幾本古詩詞寫作入門的書籍 我收藏了一本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中國古詩詞鑒賞辭典》,多年來我一直帶在身邊,搬家無數(shù),書頁都已泛黃掉線,卻一直不忍丟棄,經(jīng)常翻閱。。..是因為這本書無論是內容還是在選編上都常不錯,包含了從先秦到清末最著名、最具代表的詩詞,其實這本書最有價值的、最大的特色是在于“鑒賞”。每篇詩詞都附有鑒賞一篇,而且這些鑒賞文字均出自該領域深有研究的學者、名家及行家之手,閱讀每一篇鑒賞都是一種享受,文詞非常之美。出版社的名字我記的不太清楚啦,樓主如果確實需要,等回家以后詳細看看再告訴你。
今天專門把書取出來,書名叫《古代詩歌精粹鑒賞辭典》,出版社為北京燕山版社,1989第一版。真的很不錯,希望對你有幫助!
3.想學習寫古詩詞 推薦書目:
一、《大學詩詞寫作教程》 徐晉如著
推薦理由:這本書是徐晉如先生專為大學生量身定做的詩詞學習教材,在談詩詞創(chuàng)作的同時還講了如何做一名詩人。這本書還是中山大學中華詩詞創(chuàng)作及傳播方向研究生班指定核心教材及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的詩詞培訓教材。該書第二版名字叫《禪心劍氣相思骨》。
二、《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
推薦理由:這兩本書是古代蒙學經(jīng)典之作,篇幅不長,熟悉之后對于用韻與律詩對仗會有很大幫助。
三、《滄浪詩話》 嚴羽著
推薦理由:這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一部特別著名的著作,以禪理說詩,強調立意高遠。對于開闊境界,提升修養(yǎng)有很好幫助。
四、《分春館詞話》 朱庸齋著
推薦理由:這本書是徐晉如先生在《詩詞寫作入門宜讀書目提要》一文中特別推薦的,朱大師“從很基礎的句法、用韻、四聲到奧衍的風格養(yǎng)成都有極為精妙的論述,開填詞無數(shù)方便法門”。
五、《詩詞常識名家談四種》 中華書局版
推薦理由:本系列包含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啟功先生的《詩文聲律論稿》、夏承燾先生的《讀詞常識》以及吳丈蜀先生的《詞學概說》四本書。四位先生均為國學大師,中華書局的這套經(jīng)典組合更是一版再版,特別是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精當?shù)刂v述了格律具體規(guī)范,附錄中還有從杜甫詩歌中集出的詩韻,查閱十分方便,但是唯一遺憾的是這本書由于政治原因充滿了紅色與毛澤東詩詞,所以比較狹隘片面,希望大家仔細甄別。
六、《唐宋詞格律》 龍榆生著
推薦理由:作為民國四大詞人之一的龍榆生先生詞學修養(yǎng)極高,這本書是一本唐宋詞精華選集,也是一部詞牌查閱詞典。每一首詞的格律都清楚地在每一個字下面標示了出來,比傳統(tǒng)的《白香詞譜》更易于接受,實乃學詞者必備之書。
七、《詞學十講》 龍榆生著
推薦理由:徐晉如先生推薦之書,講解了填詞需注意的主要問題?!鞍l(fā)人之未發(fā),習詞者讀此書,庶免率爾操觚之失”
八、《唐詩三百首》 喻守真注
推薦理由: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即使是“九歲作詩四座驚”的天才郁達夫也是讀書萬卷才下筆如有神助。這本書在每首詩下標注平仄,熟背之后自然有所領悟。
當然,這方面的書很多,如果那些基礎的看過之后,不妨讀一讀更高階的書,比如周振甫先生的《詩詞例話》、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唐圭章先生的《詞學論叢》、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劉公坡先生的《學詩學詞百法》、俞陛云先生的《詩境淺說》、黃節(jié)先生的《黃節(jié)詩學詩律講義》以及葉嘉瑩女士的《唐宋詞十七講》,千萬不可把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之內的書作為學習對象,那種書當做散文讀讀尚可,以此學詩詞難免失之淺薄?!对娋硿\說》和《黃節(jié)詩學詩律講義》在江寧校區(qū)圖書館負一層借閱室可以借到,其余的書在我們這都有電子掃描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來信索取,圖書館二樓社科閱覽室有《中華詩詞》雜志可供免費閱讀。希望這些對大家有所幫助。
4.想學寫古詩詞,請推薦一些入門必讀的書 推薦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是學習寫古詩的入門書。格律,韻部等知識都包括其中了。因為關于詩詞創(chuàng)作的書太過龐雜,王力先生是中國古代漢語界的宗師和權威,先讀他的書打基礎。
如果想精進的話,可以繼續(xù)讀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是一本相當系統(tǒng)的專著
填詞是按一定的詞譜的,現(xiàn)在通行的是《白香詞譜》和《欽定詞譜》。如果想了解更多的關于詞的知識,可以讀龍榆生先生的《詞學概論》。
寫詩還是要培養(yǎng)語感的,建議多讀前人的作品,先讀李白、王維,掌握詩的謀篇布局;再讀李商隱、杜甫,強調練字練句,對寫作古詩很有幫助。
如果有興趣還可以讀讀前人的詩話詞話,是古人討論如何作詩和品鑒詩的。詞學大師唐圭璋先生有編過《歷代詞話叢編》,不妨一讀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5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遼金元文學·金元雜劇·金元諸宮調·現(xiàn)···
下一篇: 哲學·人物·朱熹(朱熹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