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殊
【作者簡介】
晏殊(991 — 1055)
浣 溪 沙
【題解】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
,后用為詞調。相傳是由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此詞內容為悼惜春殘,在傷時惜春的細微感受中蘊含一定的哲理,頗耐尋味。一曲新詞酒一杯 [1]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
。小園香徑 [3] 獨徘徊。(《二晏詞箋注》)
【注釋】
[1] 一曲 : 指唐白居易《長安道》: “ 花枝缺處青樓開
,艷歌一曲酒一杯。 ”[2] “ 無可 ” 兩句:又見于晏殊詩《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3] 香徑:花園里的小路
。【集評】
〔清〕張宗 橚 《詞林紀事》卷三: “ 細玩 ‘ 無可奈何 ’ 一聯,情致纏綿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 ( ‘ 無可 ’ 兩句)虛對工整
葉嘉瑩《論晏殊詞》: “(‘ 無可 ’ 二句)則在傷春之哀悼中
蝶 戀 花
【題解】
《蝶戀花》原名《鵲踏枝》,《欽定詞譜》卷十三謂 “ 宋晏殊詞改今名 ”
。毛先舒《填詞名解》卷二謂 “ 采梁簡文帝樂府 ‘ 翻階蛺蝶戀花情 ’ 為名 ” 。此詞與《花間》詞的鏤金錯彩不同,情深而意苦,格高而境遠。通過形象和人物心理、行為的描寫來寄寓自己綿綿無盡的愁思恨縷,給讀者留下了較大的想象和聯想的空間檻菊愁煙蘭泣露 [1]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
(《二晏詞箋注》)
【注釋】
[1] “ 檻菊 ” 句:煙霧籠罩的菊花似乎含愁
[2] 羅幕:指富貴人家所用的絲織帷幕。
[3] 朱戶:朱漆門戶
[4] “ 昨夜 ” 三句:王國維《人間詞話》: “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
[5] 彩箋:彩色的箋紙,用來寫信和題詩
。尺素:喻指書信【集評】
〔清〕陳廷焯《詞則 · 大雅集》卷二: “ 纏綿悱惻
破 陣 子
【題解】
《破陣子》,唐玄宗時教坊曲名
燕子來時新社 [1] ,梨花落后清明 [2]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 [3] 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
,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 [4] 。笑從雙臉生。(《二晏詞箋注》)
【注釋】
[1] 新社:指春社,在立春后
[2] “ 梨花 ” 句:梨花在清明前后開花
。[3] 日長:春天時白天漸長,黑夜?jié)u短
。[4] “ 疑怪 ” 兩句:難怪昨天夜里做了一個好夢
,原來是今早 “ 斗草贏 ” 的預兆。【其他作品】
浣 溪 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不如憐取眼前人。【簡評】
此詞 “ 情中有思 ”
,在尋常感情的抒寫中表現了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的體悟。有人認為, “ 惟 ‘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 二語,較 ‘ 無可奈何 ’ ,勝過十倍 ” (吳梅《詞學通論》)。清 平 樂
金風細細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簡評】
此詞抒寫靜中情味,雅韻欲流
。于風光婉約中見出無聊之情思、時光之易過,所謂靜中情味也。葉嘉瑩認為: “ 它所表現的,只是在閑適的生活中的一種優(yōu)美而纖細的詩人的感覺。 ” (《大晏詞的欣賞》)踏 莎 行
小徑紅稀
翠葉藏鶯
玉 樓 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清 平 樂
紅箋小字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
【學生佳作賞析】
流光的哀思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賞析
春色闌珊
中學時初讀此篇
而今
對酒當歌
,本是人生樂事,而心里縈繞的卻是已逝的場景。眼前的陽春煙景雖與去年無異,故地重游,又是怎樣的物是人非“無可奈何花落去
歲月易逝
東坡曾說:“但屈指
末了
(曾毅 20111724 2011級電牽2班)
【簡評】
結合祖母家事和自身求學經歷來讀《浣溪沙》
紙筆間的一闋幽微閑愁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賞析
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品一首詞需要安靜下來,甚至是孤獨起來
讓我們開始聯想吧
晏殊的愁
,無疑是閑愁。年少得志,仕途一片平坦
,身居高位,衣食無憂,所以他寫不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政治上堅守中庸之道,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滴水不漏,無家仇其實
王國維欣賞的是感情的本質
(鄒悅 20125155 2012級傳播1班)
【簡評】
文章標題已有一種獨特韻味
孤獨的靈魂
—— 賞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傍晚時分,聽著一支新譜成的曲子獨自飲酒
,以此來排遣心中的愁緒。此時此刻,去年的天氣,去年的亭臺,依然如故。但不知此刻的我卻在感時傷懷,心里無端端地浮現起歲月年華易逝難留的淡淡哀愁。面對著眼前漸漸西下的夕陽,不禁發(fā)出感慨:落日何時再起全詞皆在描繪一個場景 —— 詞人晏殊獨自一人在堆滿落花的小道上徘徊
。詞中通過描繪場景中的諸多事物,如舊亭臺、夕陽、落花、歸燕來烘托此時詞人的思想情感,詞作者面對自然規(guī)律的變遷更替,透露出對美好事物及難以忘懷事情的流連,同時也不免流露出對時光易逝的無限惆悵。我曾試圖探究為何晏殊會寫出如此多的凄婉之詞,這首先當是與其性格相關
,性溫而柔,勢必會因小事而觸動人心弦,進而發(fā)出諸多感嘆。因友人的離去而悲戚,因花的零落而感到凄婉,因時光的易逝而哀呼。這是一個心思細膩之人所常有的想法。然則,隨著我閱讀的晏殊的詞越來越多,當我一次次地去體會晏殊的心境有太多太多的詞都照出晏殊柔軟的心緒
,仿佛讓我感受到晏殊與這種孤寂、凄苦之感之間的關系。晏殊,他是主動地去與這種情感相接觸的。曾經有人說過:孤獨是詩人最好的靈感。此話用在宋詞之上亦不假。晏殊,想必就是這么一種人(洪東曉 20110605 2011級土木工程12班)
【簡評】
本文作者用自身生活中的情之所至
春已濃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賞析
伴著入鼻的茶香
然而那個突然閃過的場景卻模模糊糊地讓我輾轉反側
,不能入睡。我原是最愛李煜的詞的,其他的人的詞都不能入眼。因為李煜的詞最具有感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妙筆丹青
“昨夜西風凋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