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俗學(xué)·禮節(jié)·九拜禮俗學(xué)·禮節(jié)·九拜
古代跪拜禮的九種形式?!吨芏Y·春官》: “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九拜原是祭祀鬼神時的禮節(jié),后來演變?yōu)榫?、長幼、尊卑之間的禮節(jié)。其中,稽首、頓首、空首是 “正拜”,分別為下對上、平級、上對下的禮節(jié)?!盎住笔亲盥≈氐墓虬荻Y,常為臣拜君、子拜父、弟子拜老師、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父母以及祭祀拜神、上墳拜墓等所用。行禮時,屈膝跪地,拱手于地,頭部也緩緩著地,伏在手前邊,著地后且須稽留片刻,故稱稽首?!邦D首”是身份地位相等的人之間互用的跪拜禮,動作與稽首略同,只是動作較快,當(dāng)頭部觸地后就立刻舉起,故稱 “頓首”,俗稱 “叩頭”,后代常用在書信結(jié)尾,以示尊敬。“空首” 則用于君上回答臣下,行禮時,屈膝跪地 (古人本來就席地而坐,只要伸直腰身,就成跪姿),先以兩手拱至地,然后頭至手上,因其頭部不觸地面,故稱 “空首”,又稱 “拜手”。其后的五拜是在前三種 “正拜” 基礎(chǔ)上演化而來的,故稱 “附拜”:振動、兇拜、褒拜附稽首,吉拜、奇拜附空首。“振動” 是以兩手相擊,表示哀慟之情,動作象后世的揖拜,但采取的是跪姿?!皟窗荨笔菃拾?,而且是最隆重的喪拜,是為去世的父母或祖父母行的跪拜,其動作是先稽首后空首。“褒拜”則是再拜,“褒”讀為報,報拜就是再拜?!凹荨?也是喪拜,但比兇拜要輕,是在齊衰不杖 (即一年喪,參見 “五服”) 以下的喪禮中用的禮節(jié),動作是先空首后稽首; “奇拜” 又稱 “雅拜”,是國君在射禮、燕禮時拜臣下所行之禮,動作是屈一膝而拜?!捌妗?(音基) 是奇偶之奇,就是單數(shù),因此,一稽首或一頓首,也可稱奇拜; 也有將 “奇” 理解為 “倚” 的,這樣 “奇拜” 就成了 “倚拜”,即臣下持節(jié)、持戟時的拜禮。最后一拜 “肅拜” 也是一種 “正拜”,但卻是最輕的跪拜禮,此禮惟在軍中使用,甲胄在身,只直身肅容而微微下手以拜;肅拜也為女士常用禮,行禮時屈膝跪地,兩手至地而頭不下。不過,在古代,女士行跪拜禮的時候很少,一般只在婚禮和喪禮時才有跪拜的可能。但這并非出自對女士的尊重,因為跪拜禮是中國古代最隆重的社交禮節(jié),按照“男主外,女主內(nèi)” 的傳統(tǒng),女士被排斥在社交活動之外,所以與跪拜禮的緣份也就很少。
中國古代的“九拜”是什么意思?“三叩九拜”出自《周禮·春官·太?!?,是古代的大禮,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連續(xù)拜九次,而禮法上的“九拜”卻是另外的樣子?!吨芏Y·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guī)定禮儀。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guī)定,當(dāng)時對跪拜的動作和對象,作了嚴格的規(guī)范,共有“九拜”。
一、稽首(qǐ shǒu),是指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頭也緩緩至于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后。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后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后來,用于僧人舉一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二、頓首,就是叩頭(注:不是點頭),“頓”是稍停的意思。古人席地而座,姿勢和跪差不多。行頓首禮時,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頭至地,就立即舉起,是拜禮中次重者。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頓首”兩字,后來也用于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通常用于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于書信的開頭或末尾。如“??丘遲頓首”(《與陳伯之書》)。
三、空首,是兩手拱地,引頭至手而不著地,是拜禮中較輕者。這三拜是正拜?!啊吨芏Y》謂‘頭不至于地為空手?!帐终撸瑢τ诨?、頓首之頭著地而言也。拜本專為空手之稱,拜之禮,即空手之禮。周之九拜,之曰空手,唯其他經(jīng)曰拜手。曰拜,無曰空首者,故知空首即拜手也?!毙锌帐锥Y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四、振動,是兩手相擊,振動其身而拜。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后還要“踴”,即跳踴,一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五、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顙,即將額頭觸地?!叭曛畣?,以其喪拜;非三年之喪,以吉拜?!倍Y有“吉兇之分,吉事為吉拜,兇事為兇拜,至于奇拜、褒拜,奇者獨而無偶,即一拜也。褒字之義,鄭大夫云:‘褒讀為報,報拜再拜是也?!斡癫靡嘣疲骸?,大也,有所多大之辭也?!笸‘?,皆系多拜之意?!绷?、兇拜,是先稽顙而后再拜,頭觸地時表情嚴肅。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稱“雅拜”。八、褒拜,是行拜禮后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也稱“報拜”。九、肅拜,是拱手禮,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禮。推手為揖,引手為肅。其實也就是揖。這是軍禮,軍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肅拜。其他幾種拜禮都是正拜的變通。是九拜中最輕者。〈朱子語類〉云:“兩膝跪地,手至地而頭不下。”《周禮·春官·大?!肥瑁骸懊C拜者,拜中最輕,唯軍中有此肅拜。婦人亦以肅拜為正?!崩碛稍谟谲娛可砼F胄重甲,不便于拜。還記得〈史記〉中記載的周亞夫?qū)ξ耐跽f的嗎?“貴胄之士不拜,請已軍禮見”就是不行“空首”禮,而行軍禮--就是肅拜了。
好了,看完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小編和讀者互動,同時請關(guān)注我們的百家號,有驚喜哦!
“九拜”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向?qū)Ψ奖硎境绺呔匆獾墓虬荻Y,它有何講究?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素來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在眾多典籍中,唯《周禮》所記載的禮儀最為系統(tǒng),有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下面來說說使用范圍最廣、年代最長、最為基本的九拜之禮。
稽首:是九拜中最為隆重的見面禮節(jié)。常為臣子拜見君父、學(xué)生拜見老師、或拜天拜地拜祖宗時所用。行禮之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至膝前,手不分散,再慢慢伸頭到手前地上,俯伏向下直至頭碰到地面并且要停留一會,動作舒緩,以表尊敬之意。
頓首:又稱“稽顙”、“叩顙”、“叩頭”。常為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輩之間互相表示敬意的禮節(jié)。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覆蓋右手,拱手于地至膝前,手不分散,頭急速伸下,引頭至地,稍頓即起,是拜禮中次重者。
空首:又稱“拜手”,常為古代上級對下級表達謝意的禮節(jié),即空手之禮。行禮之時,施禮者身體呈跪姿,先跪而拱手,再俯下頭但不接觸地面,與心平。
振動:為喪禮相見之時最為隆重的跪拜禮節(jié)。行禮之時,施禮者不光要行“頓首”之禮,還要雙手相擊,哭天喊地,渾身戰(zhàn)栗不已,表示對喪者悲痛哀悼。
吉拜:古人拜禮有“吉兇之分,吉事為吉拜,兇事為兇拜。古代有守孝三年的禮俗,三年期后和喪家相見時行吉拜禮。男尚左,女尚右,行禮之時,施禮者先行“空首”之禮,然后再行“頓首”之禮。
兇拜:服喪三年期內(nèi)、或居喪期間答拜賓客的禮節(jié)。男尚右,女尚左。行禮之時,施禮者先行“頓首”之禮,然后再行“空首”之禮。表悲痛和感謝之意。
奇拜:又稱“雅拜”,奇為單數(shù),“奇拜”即拜一次。
褒拜:為行拜禮后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即拜兩次或兩次以上。也稱“報拜”。(奇拜和褒拜都是指拜的次數(shù),不是獨立的跪拜形式,表跪拜的隆重或嚴肅程度)
肅拜:又稱“手拜”,為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行禮之時,施禮者雙膝跪下以后,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2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杜牧《山行》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詩
下一篇: 隋唐五代·高適晚年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