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張春水兩宋·張春水
張炎《南浦·春水》一詞極為人們所稱賞,他因此詞而被人稱為“張春水”。鄧牧《山中白云詞序》:“玉田張君《春水》一詞,絕唱千古,人以‘張春水’目之。”
南宋最后一個詞人是誰南宋最后一個詞人是(張炎)。
擴展資料:
張炎(1248~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生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祖籍秦州成紀(今天水市麥積區(qū)渭南鎮(zhèn)張石村),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詞人。出身貴族世家,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祖父張濡為南宋將軍,領兵駐守建康通往臨安的要隘獨松關(今浙江安吉縣東南),拱衛(wèi)京師。父張樞,精音律,“西湖吟社”重要成員,與周密為結社詞友,著有《寄閑詞》。張炎前半生生活優(yōu)裕,富貴無憂。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十一月,元軍迫近獨松關,張濡率兵北上阻擊元軍,與元軍騎兵交戰(zhàn),兵敗被殺。南宋德祐二年,南宋都城臨安被元兵攻陷,張家家財被抄沒。此后,家道中落,貧難自給,生活潦倒。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南宋覆滅后,張炎隱居浙東西之間,落魄縱游。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至大都(今北京),繕寫金泥字藏經(jīng)。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不仕南歸。自元至元二十八年至元延祐二年(1315年),張炎漫游吳、越之間,四處漂泊,憑吊山川風物、哀感國運家世。晚年歸隱杭州,靠在四明書肆賣卜維持生計,落魄而終。
張炎懷抱空狂,恃才傲物,熱衷于詞學研究,是宋詞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著有《詞源》,為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提出“詞要清空,不要質實;清空則古雅峭拔,質實則凝澀晦昧”一說,主張“清空”、“騷雅”,在歷代詞論中占有一席之地。有詞集《山中白云詞》傳世,存詞約300首。主要代表作品有《南浦》《高陽臺》、《月下笛》、《解連環(huán)》、《甘州》等。張炎詞作多寫身世盛衰之感,擅長詠物,刻劃精微,寄情深遠,格調婉麗清疏,凄愴纏綿,因賦春水、詠孤雁絕妙而被人稱作“張春水”、“張孤雁”。張炎與宋末著名詞人蔣捷、王沂孫、周密并稱“宋末四大家”。文學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詞人姜夔并稱為“姜張”。
供參考。
北宋后期婉約詞派的代表作家是代表人:柳永 李清照
婉約詞派作家
1.晏殊,字同叔,謚元獻
作品:珠玉詞 浣溪沙、踏莎行、清平樂、采桑子、山亭柳、蝶戀花。
風格:富于哲理、引人深思。珠圓玉潤、氣象富貴、格調閑雅。和婉明麗,為北宋倚聲家初祖。
2.張先,字子野,張三中,張三影
作品:安陸詞 天仙子、謝池春慢、沁園春、歸朝歡、破陣樂、剪牡丹。
風格:詞以小令為主,內容主要寫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其中不乏感情真摰健康而手法細膩新穎之作。善于于以工巧之筆表現(xiàn)一種朦朧含蓄之美。
3.柳永,字耆卿,柳七,柳屯田
作品:樂章集 八聲甘州、雨霖鈴、夜半樂、安公子、蝶戀花、定風波、曲玉管。
風格:情意凄涼而境界開闊,描寫委曲而筆力矯健。采用鋪敘和白描手法,「鋪敘展衍,備足無余」,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镕為一爐,淋漓盡致而又層次井然。一、形式方面,多采慢詞。二、內容方面,或抒懷才不遇之悲哀,或敘羈旅飄零之苦悶,或寫沉溺歌酒之風流生活。三、表現(xiàn)方面,工于鋪敘手法。四、字句方面,多以俚俗語句為之。
4.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
作品:清真集 片玉詞 瑞龍吟、蘇幕遮、蘭陵王、解連環(huán)、玉樓春。
風格:筆力回環(huán)往復,縷縷艷情,欲言又止,曲折含蓄,自然渾成,有沉郁頓挫之致。一、音律嚴整。二、詞句工麗。三、多詠艷情景物。
5.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與其父合稱「二晏」或「大小晏」
作品:小山詞 鷓鴣天、浣溪沙、蝶戀花。
風格:其詞多為艷詞,描寫愛情離合和人生聚散無常的悲歡,纏綿悱惻,凄婉動人。詞以情真意切見長。語言純真、自然清新,選擇富有特徵的形象情態(tài),把纏綿悱惻的縷縷情思表露無遺,華貴而不膚淺,閑雅而不粗俗。前期作品,多富貴風流之作;后期作品,多沉郁悲涼之調。
6.秦觀,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蘇門四學士,六君子
作品:淮海詞 淮海居士長短句 滿庭芳、鵲橋仙、浣溪沙、踏莎行、如夢令、畫堂春、江城子、蝶戀花。
風格:婉綺麗,辭情相稱。善于用淡雅的語言,含蓄的手法,通過柔婉的曲調來表現(xiàn),故覺情韻俱佳,凄婉動人。一、注重畫面,富有畫意。二、音韻和諧,旋律優(yōu)美。三、詞心細膩,聯(lián)想豐富。四、長于抒情,化景物為情思,镕人事入風景,顯得空靈蕩漾而富有韻味。
7.李清照,易安居士
作品:漱玉詞 聲聲慢、醉花陰、如夢令、 臨江仙、武陵春、漁家傲。
風格:一、意境深曲而鮮明。二、語言率真自然,清新雅麗。三、音律嚴謹諧婉。
8.姜夔,字堯章,號白石
作品: 白石道人歌曲 白石詞 暗香、疏影、念奴嬌、揚州慢、角招,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淞作。
風格:一、審音創(chuàng)調。二、琢練字句。三、妙用典故。其詞于詠物、紀游之中寄寓個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恨,且音律精嚴,筆致含蓄,格調高雅,情韻悠遠,在南宋后期的詞壇上可謂獨樹一幟,別開生面。這是因為他雖然繼承了周邦彥等婉約派的傳統(tǒng),又吸收了江西詩派的清健之氣和辛派詞人的雄快之風,故能矯農艷之習,于雅練中見清勁。
9.史達祖,字邦卿,號梅溪
作品:梅溪詞 綺羅香―詠春雨。東風第一枝―詠春雪。雙雙燕―詠燕。
風格:工于詠物,詞風偏于輕盈柔媚。其詠物詞,摹畫入神,盡態(tài)極妍,纖毫畢現(xiàn),栩栩如生;字字刻劃,而又字字天然。
10.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又號覺翁
作品:夢窗詞 齊樂天―與馮深居登禹陵。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祝英臺近―除夜立春。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
風格:講究聲律,并能自度曲。追求典雅,尤注重詞藻,講究鍛煉字句,務求典麗雅正,掃盡市井俗語。尤刻意追求含
蓄和深遠。務求詞語之隱曲幽深,多用代字及生僻之典,有時不免流于晦澀,令人猝讀難懂。
11.王沂孫,字圣與,又號中仙,玉笥山人
作品:碧山樂府 花外集 齊樂天―蟬。眉嫵―新月。
風格:雅麗深婉,頗似周邦彥;其清峭處又似姜白石。尤工于詠物。用筆婉曲,渾化無痕。
12.張炎 ,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張孤雁,張春水
作品:山中白云詞 樂府指迷 高陽臺―西湖春感 月下笛
風格:早年為承平公子,過著悠閑而富有藝術情趣的生活,其詞注重格律和表現(xiàn)技巧,內容多寫湖山游賞的貴公子生活情趣。宋亡后詞風漸變,盛衰之感、亡國之痛和江湖飄泊之苦,成為詞的主調,格調凄清,情思婉轉。
言情,是婉約詞的傳統(tǒng)題材,也是婉約詞的主要特點。它以情動人,道盡人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多情的詞人,往往通過抒寫離愁別恨,歌頌愛情的真摯?!拔鞒菞盍喝?。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保ㄇ赜^《江城子》)離歌一曲,動人心魄。柳永的名作《雨霖鈴》,抒寫了濃烈感人的游子離情?!皥?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淋漓盡致地描繪出與情人闊別、流落江湖的痛苦心境。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抒寫了他對亡妻“不思量,自難忘”的一片真情。“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晏幾道《鷓鴣天》)寫當日的相親相愛,別后的相思相憶,凄婉哀怨而又嫵媚風流,輕柔自然。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等抒情小詞,雖是兒女私情、離愁別緒,卻寫得清麗婉媚,情深意長?!耙挂瓜嗨几垼瑐拿髟聭{闌干,想君思我錦衾寒……?!保f莊《浣溪沙》)寫愛情生活的回憶,離別相思的痛苦,洋溢著真情實感。
婉約詞也往往抒寫感時傷世之情。作家們把家國之恨、身世之感,或打入艷情,或寓于詠物,表面看似抒寫愛情,描摹物象,實際上卻別有寄托?!岸嗌俸?,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望江南》)、“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保ā队菝廊恕罚?、“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保ā断嘁姎g》)、“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保ā独颂陨场罚铎显谠~中以鮮明的形象,熾烈的感情,借花月春風,抒寫亡國之恨。宋徽宗《燕山亭》,委婉悲痛地寫出了國亡被俘后的無限感慨。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運用比興手法,以“美人香草”喻君子賢人;以男女喻君臣,抒寫家國之事,身心之感,情致纏綿,哀婉含蓄。
詞人們又往往借詠燕、詠柳、詠梅、詠楊花等,寄寓身世之感,抒難于明言之意。如陸游的《詠梅》詞,以梅花自喻,意在言外,引人深思。作家們常以花草、閨房、送春、惜春為題材,表現(xiàn)自己的生活情趣,寄寓他們對美好事物的愛戀以及受到挫折時的悲傷情緒?!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抒寫了惜春傷春之情,懷戀歌姬之感,表現(xiàn)了作者的淡淡哀愁。
婉約詞的又一特點是“以美取勝”。它以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展觀自然美與生活美,歌頌人物的心靈美。
作家們把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創(chuàng)作出大量具有詩情畫意的絕妙好詞?!皢柧苡袔锥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李煜《望江南》)、“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李煜《浪淘沙令》)、“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保處椎馈兜麘倩ā罚┓泊?,皆美妙動人,絢麗多彩。往往片時佳景,一語留?。蝗f端情緒,一語吐出。一首詞,可因一妙句而千古流芳?!凹t杏枝頭春意鬧”(《玉樓春》),作者宋祁因而得到“紅杏尚書”的美稱!“云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作者張先遂有“張三影”之稱;“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青玉案》),賀鑄因而被稱為“賀梅子”。
還有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聲聲慢》)等等
愛美是人之天性。美的藝術形式,是溝通人類感情的橋梁。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是婉約詞的基本特征。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就是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把讀者帶入美的意境?!盁o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創(chuàng)造了凄涼而又幽美的意境?!按簾o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黃庭堅《清平樂》),作者通過奇妙的想象,把惜春之情、尋春之意,熔鑄在一起,意境極美。蘇軾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全詞繪出暮春景色,在美的意境中,蘊含著傷春情緒。王漁洋在《花草蒙拾》中曾稱贊道:“‘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蘇軾《江城子》“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人物的形象美和生活美,在這美的意境中再現(xiàn)出來,鮮明、真切,如在眼前?!傲系媚昴昴c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凄涼意境,令人銷魂、斷腸。作者以美的語言、美的形象以造成意境美,使讀者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納蘭性德懷戀親人、歌詠自然的小令,清新婉麗,格高韻遠,極富情味與美感。他的《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在塞外風光的描繪中,透露出離愁別恨,一片鄉(xiāng)思,于情景交融之中,展現(xiàn)出美的意境。
婉約詞選
白居易 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這首小令寫出了對江南的美好回憶。作者以比喻手法,描繪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秀麗風光?!敖t勝火”、“江水綠如藍”,色彩明麗,寫盡江南春色。全詞以平易的語言表現(xiàn)了優(yōu)美的情韻,喚起人們對祖國河山和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
劉禹錫 瀟湘曲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滿江深夜月明時。
劉禹錫《瀟湘》一曲,借詠斑竹以寄懷古之幽思?!吧钜乖旅鳌保瑸t湘泛舟。詩人觸景生情,懷古抒懷。全詞哀婉幽怨,思緒纏綿,體現(xiàn)了夢得詞的風格特色。
溫庭筠 夢江南(二首)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梳洗罷,獨依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夢江南》是溫庭筠的名作。寫思婦的離愁別恨。第一首,寫思婦深夜不寐,望月懷人。第二首,寫思婦白日倚樓,愁腸欲斷。兩首詞以不同場景塑造同一類人物。一個是深夜不寐,一個是晨起登樓,都寫得樸素自然,明麗清新,沒有刻意求工、雕琢辭句,卻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刻畫人物,形象、生動、傳神,揭示人物心理,細膩、逼真,足見作者技巧純熟,既擅雕金鏤玉的瑰麗之作,又有凝練的絕妙好詞。
晏幾道 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傷離恨別之作,最能表現(xiàn)作者流連歌酒,無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詞風。上片寫今日之相思。先寫景,后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補敘初見歌女小蘋時的情景。這首詞,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會意,詞人懷念歌女小蘋的難言的相思 之情,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繪之中,詞盡而意未盡,蘊藉含蓄,輕柔自然。感情深摯,優(yōu)美動人。
李煜 憶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ㄔ抡猴L。
這首記夢小詞,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游娛生活的歡樂和 夢醒之后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哀情?!败嚾缌魉R如龍,花月正春風?!庇螛窌r環(huán)境的優(yōu)美,景色的綺麗,傾注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這首小詞,“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上達到高峰。“以夢寫醒”、“以樂寫愁”、“以少勝多”的高妙手法,使這首小詞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生命。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首小詞,通過寫景,抒寫離愁。上片寫秋夜“獨上西樓”的景色;下片寫凄涼寂寞的心境?!凹舨粩?,理還亂,是離愁”,把抽象的離愁別恨具體化、形象化。全詞寫得精煉、深刻而又自然。用簡短樸素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極美的意境,表達真實的思想感情,正是這首詞的杰出成就。也是作者卓越藝術才能的體現(xiàn)。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詞把慘痛欲絕的國亡家破的感情,通過傷別與惜春表現(xiàn)出來。上片通過夢醒前后兩種境界的對照,抒寫詩人當時的生活感受。下片寫憑欄遠眺的情懷。“春去也”三字,包含了多少留戀、惋惜和無可奈何的悲哀!“流水落花”、“天上人間”,構成了 一種意境,含有不盡的余味,留給讀者以想象的廣闊天地。這首詞語語沉痛,字字淚珠, 以歌當哭,千古哀音。
歐陽修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這首詞的著眼點,并不是單純的景色描繪和外貌的刻畫,而是借暮春黃昏、雨驟風狂,透露出樓頭思婦的內心苦悶。作者善于以形象的語言抒寫感情上的各種變化,雖然不出閨情范圍,但情韻已較花間詞為勝。
生查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詞的上片,回憶去年觀燈時的欣悅的心情;下片寫今年元夜觀燈,觸目感懷,不勝悲傷。這首詞的特點是語言平淡,風味雋永,表達了人物十分細膩的深情。詞中運用今昔對比,撫今思昔,觸景生情。感情真摯,不須作任何雕飾,而這首詞便成為非常感人的抒情上品。它體現(xiàn)了真實、樸素與美的統(tǒng)一。
范仲淹 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通過秋景的描繪,抒寫詞人的離鄉(xiāng)之愁、去國之憂。碧云、黃葉、翠煙,是用色澤渲染夕陽下的秋景,借以加深印象。鄉(xiāng)魂、旅思、愁腸、相思淚,用來映襯出觸 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離恨。秋景的動人,適足以反襯出客愁的深長。有人認為這首詞主要是“麗語”、“柔情”,也有人提出其中有寄托,如張惠言說:“此去國之情”。
晏殊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這是首寫離愁別恨的名作。上片寫庭院及室內景物。下片寫詞人登樓望遠時的所見所感。寫秋意但不凄苦,抒離情愁而不哀,寫富貴之家但又不言“金玉錦繡”,臨秋而 望遠,極目天涯,境界極為遼闊,較南唐的離愁別恨之作都有新意。 詞中還隱約含蓄地表示有難言之意,給讀者留出想象的余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3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柳永《河傳(淮岸)》詩詞注釋與評析
下一篇: 古詩《解縉·赤壁》詩詞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