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人亡家破后
荊叟如玨[1]
鐘山白刃赤身挨,幾度曾經(jīng)被活埋,
一自人亡家破后,了知無位可安排。
《續(xù)指月錄》卷三頁七十六
【白話新唱】
曾經(jīng)在鐘山追隨智穎師父參學時
有幸得到師父嚴格的指導
也曾卡在銅墻鐵壁里進退兩難
自從家破人亡后
我完全明白了
人的修行境界沒有任何位階可以安立
【分析與鑒賞】
這首詩的前兩句以被刀傷、被活埋的形容,比喻開悟的辛苦、艱難,令人印象深刻,也不禁對修行者肅然起敬。在人世的路上,創(chuàng)業(yè)維艱;在出世的路上,修道維艱。
“一自人亡家破后”,是悟道的比喻,因為悟道后,發(fā)現(xiàn)身心非我所有,無我故!
人們很難想象,當人擁有許多時,包括名利、身體、美色等等,反而快樂不起來,因為命運的風暴隨時可能把這一切奪走,所以有失落的恐懼、有前程未卜的擔心、有想追求更多的不安全感。可是當我們體認到,即使我們擁有這一切,但本質(zhì)上我們?nèi)匀皇且粺o所有時,真正的快樂反而不求自來。
“了知無位可安排”,在見地上,就像香嚴智閑所說的“貧無立錐之地”,是徹徹底底的一無所有。在佛學的知識層面上,就與各種果位系統(tǒng)產(chǎn)生關聯(lián)了。簡單地說,從原始佛教的四向四果,到大乘佛教的菩薩十地,這些“頭銜”都是假名安立,只是對修行者的身心狀況做某些觀點的分類,它無法精確、百分之百地表達修行者的真相。如果修行者執(zhí)著于“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證得四果阿羅漢了!”或者“我的老師是八地大菩薩吔!”這真是笑話一則。
因為了知無位可安排,所以禪師不認為自己是禪師,不認為自己是人,不認為自己是佛。他不認定自己是什么,只是就單純地讓“是什么就是什么”。
[1]荊叟如玨:六祖下十九世,嗣法于天童智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3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唐詩·作家論·崔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