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用詩韻寫詩,常感到有兩個突出的問題:
一是詩韻中把韻分得很細,不易分辨。例如,按照《平水韻》,在平聲部里有一東、二冬、八庚、九青、十蒸等五個相近的韻。這五個韻目里的字,按普通話都可以押韻。但是,按詩韻寫格律詩,這五個韻目里的字卻不可通押。
如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其中四個韻腳,“榮”“生”“城”“情”,都是“八庚韻”里的字。如果把“春風吹又生”改為“春風吹又青”,行不行?不行。姑且不說意思怎么樣,單就用韻來講,“青”字不屬于“八庚韻”,而屬于“九青韻”,改為“青”字就出韻了?,F(xiàn)代口語中明明可以押韻的字,詩韻里卻并非都可以押韻,這是一件非常別扭的事,對現(xiàn)代人寫詩是一個困難。
二是詩韻中的一部分字的平仄與現(xiàn)代普通話不同。尤其是普通話中的一些平聲字,在詩韻中讀入聲。入聲的發(fā)音,短促、急收、在平仄格式中屬于仄聲。如杜甫詩句:“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其中“達”字讀入聲,“過”字讀平聲。毛澤東詩句:“云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逼渲小鞍住弊肿x入聲。這些入聲字,假如按普通話讀,平仄就不對了。入聲字,讀的時候,是以聲母結尾的?!斑_”讀如“dat”,“白”讀如“bak”,合作的“合”讀如“hap”,凡是讀音以p、t、k這三個聲母結尾的字,都是入聲字。P、t、k讀音很輕,幾乎只作口型而不發(fā)出聲音。現(xiàn)代廠東白話中比較完整的保留了入聲讀音。所以,講廣東白話的人辨別入聲字并不困難,但講普通話的人就非得查韻書和死記不行了。
常以平水韻寫詩的人,因反復使用,對于大部分常用的平仄和所屬韻目能記住,但初學者就做不到了。為此須提供兩個工具:一是詩韻的常用字表,表中按《平水韻》對字的分類,列明每個常用字屬于何聲何韻,一般寫詩差不多夠用了;二是簡明詩韻字典,在其中可以用字典式的檢索方法查到更多的字,了解其屬于何聲何韻。常用字表,可以按韻找字;詩韻字典,可以按字查韻。
對這兩個工具,在使用時可以想些竅門。例如,要寫一首詩,假如先有了一聯(lián)或一句,自己覺得不錯,打算以之為基礎,那就先查一下,確定其韻腳屬于哪個韻,然后再從這個韻目中找出若干個可供選用的字。這些字會啟發(fā)和引導你寫出其他詩句來。這個訣竅用好了、用順了,你甚至會覺得詩韻對你不僅不是束縛,反而是一種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4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什么是騷體(騷體由屈原什么而得名)
下一篇: 什么是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