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
關于詞牌的來源
,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jù)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
,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像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
,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于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后三個字是“酹江月”。(3)本來就是詞的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
,《舞馬詞》詠的是舞馬,《欸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但是
每一個詞牌都有不同平仄格律
,填詞就是依照詞牌的格律填寫不同的內(nèi)容。本書附錄有《常用詞譜》,選取50調(diào)常用的詞牌,可供初學者借鑒使用。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4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什么是“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