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連喻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什么是連喻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比喻的一種。接連使用同一形式的比喻,幾個喻體分別描寫不同的本體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釋]從形式上看,連喻常是同類比喻相連。
例1: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壟壟金黃色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田,像一廂廂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蓮蓬,卻又像一盤盤碧綠的珍珠。(謝璞《珍珠賦》)
例2:秋風像撒野的婦人的手,急劇地敲打著寺院的紅墻;小河如同悶壞了的孩子,喧鬧著,要到廣闊的野地去游蕩。(郭小川《山中》)
例1是明喻與明喻相連,喻詞都是“像”,用三個喻體分別喻“稻谷”、“棉田”、“蓮蓬”。例2雖然喻詞不一樣,一個用“像”,一個用“如同”,但也是明喻連用。
[辨析1]連喻與博喻。見“博喻”條。
[辨析2]連喻與合喻。見“合喻”條。
[辨析3]連喻與接喻。都是比喻,區(qū)別是:
接喻注重前后比喻意義上的連貫性、包容性,后一比喻是承接前一比喻而來;連喻則不需要意義上的連貫,只注重形式上兩個比喻的連用。
什么是什么的修辭手法句子?一、明喻、暗喻、隱喻是“比喻”的修辭手法。
二、擴大夸張、縮小夸張、超前夸張是“夸張”的修辭手法。
三、把非生物擬人化、把有生物擬人化、把抽象概念擬人化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四、 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單句排比、復句排比是“排比”的修辭手法。
一、比喻修辭手法
定義
表示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間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
明喻
【定義】本體、喻體和比喻詞都出現的比喻。
【示例】陽光下盛開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暗喻
【定義】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系。
【示例】從噴泉里噴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流出來的都是血。
隱喻
【定義】進行隱藏的比較。
【示例】這里是花的海洋
二、夸張修辭手法
定義
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擴大夸張
【定義】故意把事物說的“大、多、高、深、強”等的夸張形式。
【示例】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縮小夸張
【定義】故意把客觀事實說的“小、少、低、淺、弱”等的夸張手法。
【示例】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超前夸張
【定義】在時間上把后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張形式。
【示例】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來了。”
三、擬人修辭手法
定義
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把非生物擬人化
【示例】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把有生物擬人化
【示例】青蛙唱著戀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氣里。
把抽象概念擬人化
【示例】你這個東方的巨人終于誕生了。
四、排比修辭手法
成分排比
【定義】一個句子中把結構相似、意思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
【示例】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分句排比
【定義】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
【示例】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清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 ? ? ? ? ? ? ? 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單句排比
【定義】一個句子構成的排比句。
【示例】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如今八 ? ? ? ? ? ? ? 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腳下踩。
復句排比
【定義】多個句子重疊排比。
【示例】如果我們能夠研制出一種類似 鷹眼的搜索、觀測技術系統(tǒng),就能夠擴大飛行員的 ? ? ? ? ? ? ?視野,提高他們的視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鷹眼視覺原理的“電子鷹眼”,就 ? ? ? ? ? ? ?有可能用于控制遠程激光制導武器的發(fā)射。如果能給導彈裝上小巧的“鷹眼系 ? ? ? ? ? ? ? ? ? 統(tǒng)”,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鷹一樣,自動尋找、識別、追蹤目標,做到百發(fā)百中。
修辭手法的種類和定義及例句修辭手法的種類和作用
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夸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復等;
比喻: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 種類:明喻 甲像乙. 本體、比喻詞、喻體三者明明白白都有.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仿佛、似、猶如……
暗喻 甲是乙. 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是、成了、變成"連接更多的時候,烏云四合,層巒疊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罷.博喻 連用幾個比喻共同說明一個本體.雨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借代: 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手法.這種修辭方式不直接說出要出說的人或事物.借代的種類: 1用事物的特征代本體事物: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 2具體代抽象: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3專名代泛稱: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4部分代整體:詠罷低眉無寫處, 5結果代原因: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結果)運用借代必須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借代的借體和本體事物不能出現.
借代和借喻異同點:它們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體不出現.不同點:借代的作用是"稱代"就是直接把借體稱為本體,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構成借代的基礎事物的相關性,要求借體和本體有某種關系.構成借喻的基礎是事物的相似性,要求喻體和本體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比擬: 比擬是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包括把物當作人來寫(擬人);把人當作物來寫(擬物);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擬物).擬人:事物人化. 擬物:甲物乙物化.嘎子豎起耳朵聽比擬和比喻的不同點:比擬是仿照被模擬的事物的特征來寫本體.重點在擬.比喻是用喻體比方本體,重點在喻.比擬中本體和擬體彼此交融一體,本體必須出現.比喻中本體或出現或不出現,而喻體必須出現
夸張:夸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的需要,對事物對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夸張的種類:擴大夸張、縮小夸張、超前夸張. 1擴大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的夸張形式.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縮小形式: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弱、低、淺"的夸張形式.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張:在時間上把后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張形式.看見這樣鮮綠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來了.注意:夸張要合理.同志們,你來看,我們力量大如天,腳下地球當球玩.要注意文體特征,像科技說明文、說理文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張.
對偶: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對偶的種類: 1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稱的對偶形式.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對、相反的對偶形式.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遞進、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根據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對偶分為: 1嚴式對偶:字數相等、詞性相同、結構相同(不能成分對句子)、平仄相對、不重復用字.如1、2句. 2寬式對偶:五條要求只要達到一部分就可以.不很嚴格,如3句.
對偶的結構: 1成分對偶:然而我的壞處,是在論時事不留面子,砭錮弊常取類型,而后者尤與適宜不合. 2句子對偶: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對偶與對比的不同點: 1 對比的基本特點是"對比",對偶的基本特點是 "對稱". 2 對偶主要是從結構形式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 3 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手法兼類現象.
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排比的種類: 1成分排比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 分句排比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3 單句排比 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如今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腳下踩. 4 復句排比
反復(重現)為了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個詞語句子或句組,這種修辭方法叫反復. 反復的種類: 1接連反復:等待著,等待著,載著你遺體的靈車,碾過我的心.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2間隔反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5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禹錫《韓信廟》詩詞賞析
下一篇: 任詢《浙江亭觀潮》詩詞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