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在古代就是剃個頭發(fā)都會被人罵不孝?,F在的人就沒那么多講究了,紋身、耳釘、染發(fā)等,只挑時髦的做。相學上認為,人的體相分很多,但隨意破壞的話,一定會影響整個人的運勢。
最全體相知識盤點
體相解析 難以守財的體相特征我們去算命的時候往往最在意什么時候有錢,有多少錢,卻總是忽略了如何才能守住財富。有的人很會賺錢,年薪百萬,可是一年到頭花下來,卻存不了多少,這就是典型的守不住財。這類人在社會上還是挺多的,除開一些必要的生活花銷和應酬,還有錢都用在何處,恐怕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那么守不住財的人都有哪些體相特征呢? 【閱讀全文】
男人體相 小肚雞腸的男人體相說到小肚雞腸,很多人會認為,這講的不就是女人么,只有女人才會斤斤計較,摳門吝嗇。但這樣的說法有失偏頗,女人是感性的動物,對待一些事情容易情緒化,男人偏理性,所以對待問題也不會那么歇斯底里。但這些不代表,女人都是小肚雞腸,而男人都是大方得體,有時候男人小肚雞腸起來,根本沒女人什么事。那么小肚雞腸的男人都有哪些表現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閱讀全文】
體相紋身 身體上哪些部位不宜紋身紋身是時下很多年輕男女都喜愛的,代表一種潮流。而紋身在不同部位,帶來的效果也不一樣。有人喜歡在身體隱秘處紋,顯得神秘而性感;有人喜歡在皮膚顯眼處紋,大方自然。只不過,在相學上認為,紋身也是有講究的,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不宜紋身的,否則影響自身的運勢。 【閱讀全文】
體相看運勢 富貴命的五種體相人一出生是一張干凈的白紙,此時難以判斷今后的精準運勢,隨著不斷長大,接觸的環(huán)境不同,人的運勢也發(fā)生了許多變化。我們都希望日子過的富足,不用為錢煩惱,但這個世上有80%的人是沒錢的,許多人為了賺到錢拼了老命,最后也獲得一定的成功。那么那些有著富貴命的人都有什么特點呢?他們的體相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呢? 【閱讀全文】
腳相看性格 腳趾看女人性格特點中國封建時期的女人有裹腳的習俗,不僅沒有一點美感,還硬生生的讓腳變畸形,令人發(fā)指。新時代的女性基本上找不到這樣的了,她們獨立、自信,擯棄一切不平等的陋習,所以腳型也就大不相同。那么不一樣腳趾的女人,都有著怎樣的性格呢? 【閱讀全文】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還喜歡:☛體相有福氣 女人有福氣的體相特征
☛體相看運勢 身體發(fā)福運勢如何
☛全新體相解析 了解更多資訊
☛腿相解析 腿型看個人運勢如何
☛睡相看財運 睡相看你幾時發(fā)財
原創(chuàng)聲明:!
『文章來自道緣風水館,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我們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會是在臥室中度過,忙碌了一天,臥室是一個我們身心放松和休息睡眠的場所。故,臥室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臥室風水,不僅可以讓住在該屋子里人的財運、桃花運、健康運等等都能夠更加的旺盛。
當然,在臥室的風水中,也是有很多我們需要注意和多多留意的地方的。大到對整個臥室的結構與大小,小到對臥室里一些舉手投足的物件風水擺設,都對臥室風水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下面我就為大家歸類盤點了以下幾點臥室風水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臥室風水知識大盤點
一:臥室風水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弄好了可以為家中聚集旺氣,弄不好,會帶來煞氣。主臥室不宜太陰暗,雖然風水學言“明廳暗房”,如果房間窗戶太小或無,則空氣不對流,陽光不易進入,陽氣不足,氣滯不暢,易使人頭痛昏沉、脾氣暴躁。
1、主臥室不可太大,不可大于十坪。
主臥室不宜太大,或大于客廳,或房中有房。因為臥室太大、太亮、窗戶太多,風水之氣容易淡散,陽氣不足,孤虛之陰氣則生,陰氣多,則夫妻感情易冷卻、不睦、爭執(zhí)。反之,氣聚,則夫妻情濃恩愛。一般而言,主臥室的大小以床前的空間,以不超過一個床的長度為準。
2、次臥室不可太小,不可小於三坪。
主臥室不宜太小,不應該小于三平。住在太小的臥室里,會讓人覺得壓抑,久而久之會影響屋主的身體健康及精神情緒。
3、主臥室不可大於客廳。
4、臥室門不可對大門。
臥室門也不宜兩兩相對,此謂“相罵門”,易于導致家中口角
5、臥室不可擺魚缸。
不知道風水常識的不要隨便養(yǎng)魚,雖然家中有缸魚會添加不少生氣,但如果處置不當的話,也是易破財,建議稍學點風水知識,再養(yǎng)魚為好。更多的魚缸擺放請參照魚缸擺放風水的學問。
6、臥室宜方正。床頭最好靠墻。
臥室的形狀最好方正,不宜狹長,這樣才有利于通風,臥室門不可直對廚房門,防止其濕熱之氣與臥房門相對流。
7、臥室不可擺放太多植物盆栽。
臥室喜放大葉、闊葉的植物。增強夫妻之間的感情,增強主人的財運。做起事來得心應手。易得上司青睞。小葉花草會讓主人陷入瑣碎的境地。做事老有反復。
8、臥室不可全無窗戶、光線太暗,或是空氣不流通。
臥房白天應明亮、晚間應昏暗。臥房應設有窗戶,除了空氣得以流通,白天更可以采光,使人精神暢快,而晚間窗戶應備有窗簾,擋住戶外夜光,使人容易入眠。
9、臥室不可掛神像、擺神位。
10、臥室墻壁不可貼圓形圖樣的壁紙。
11、臥室門口不可沖到過道或墻角。
這樣的設置,在家中會容易與家人發(fā)生口角之爭,不宜家庭的和諧,也因此會讓家里變得不和諧,會影響財運和運勢。
12、臥室不可設在廁所下方。
而浴廁本為潮濕、不潔之所,夾在當中必然對環(huán)境衛(wèi)生有所影響,另外當樓上馬桶、水管一開動也絕對會影響到您的安寧,所以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13、頂樓陽臺的巨石或水池下方不可設臥室。
二:臥室風水的三大風水禁忌與解決辦法
禁忌一:電器過多,尤其電視正對床腳
臥室內電器過多在風水上被稱為“火宅”,影響健康。現代醫(yī)學理論也指出,電器輻射確實損害人體健康。腳是人的第二心臟,處于待機狀態(tài)的電視若正對床腳,其輻射更容易影響雙腳的經絡運行及血液循環(huán)。
建議:少在臥室擺放電器,尤其不要將電視正對床腳,不使用時拔掉電源。
禁忌二:臥室洗手間的門正對床
風水學認為洗手間五行屬水,陰氣較重,容易引起腰腎不適。
調查發(fā)現,臥室?guī)词珠g,尤其洗手間正對床的住戶確實大多有腰疼癥狀。不管洗手間多豪華,也改變不了其排污的本質,空氣質量不佳,沐浴后更產生較多濕氣。
若洗手間的門正對床,不僅容易使床潮濕,還容易影響臥室的空氣質量,時間長了就導致腰疼,更會增加腎臟的排毒負擔。
建議:在廁所放上幾盆泥栽觀葉植物,或在床與洗手間門之間加屏風作為遮擋。
禁忌三:面積超過20平方米
古代風水理論指出“屋大人少,是兇屋”,認為“大房子會吸人氣”。因此,即使是皇帝的寢宮,面積也不會超過20平方米。
其實風水中所說的“人氣”就是我們后來發(fā)現的“人體能量場”。人體是一個能量體,無時無刻不在向外散發(fā)能量,就像工作中的空調,房屋面積越大所耗損的能量就越多。因此,臥室面積過大會導致人體因耗能過多而免疫力下降、無精打采、判斷力下降、做出錯誤決定、甚至“倒霉”生病。
建議:臥室面積控制在10-20平方米為佳。
那么在你家中的臥室是否也純在著以上的問題呢?那就趕緊參照以上的事項加以糾正吧。
1.地球的科學小知識
1. 地球科學指一切研究地球的科學,主要包括地質學、地理學,以及其它衍生學科。
2. 各學科通常會以物理、地理、地質、氣象、數學、化學、生物的角度研究地球。它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手上所戴的黃金飾品和鉆石,都是來自地球的礦產資源;蓋房子所用的砂、石、水泥,其原料也是來自地球;所吃的魚蝦,大都取自海洋;氣溫的變化影響生活甚巨;天體的運行,也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
3. 因此,地球科學是一門很基礎、很重要的學科。
4. 地球科學的范圍很廣,涵蓋地質學、海洋學、氣象學和天文學等領域。地質學在探討地球的歷史與各部分組成,包括其演化和各種礦學、巖石以及礦產的分布;海洋學在研究海水的運動、海水的物理與化學性質及海底地形;氣象學在分析大氣的組成、構造和運動;而有關地球起源、太陽系的形成和天體的運動變化,乃至宇宙的演化,均屬天文學的研究范圍。
5. 以隕石撞擊地球為例:高溫高壓撞擊地球的結果,勢必引起地形與地質的變化;飛揚在大氣中的粉塵微粒會遮蔽陽光,大氣和海水溫度因而降底。因此,看似簡單的天文事件,卻引起地質、氣象和海洋的變化,可見各領域關系密切、環(huán)環(huán)相扣。
2.關于地球的科普知識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赤道半徑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氣層和磁場,表面的71%被水覆蓋,其余部分是陸地,是一個藍色星球。
地球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也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已有45億歲,有一顆天然衛(wèi)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轉,而地球自西向東旋轉,以近24小時的周期自轉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繞太陽公轉。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擴展資料:
在地球演化過程中,發(fā)生一些天文與地質事件,將事件的時間段叫做地質時期。
在各地質時期,在與地球相關的宇宙空間及太陽系和地球所發(fā)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殼運動、地層、巖石、構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氣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記錄。在不同的地質時期,地質作用不同,特征不同。
地球表面的氣溫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約15℃左右。而在不見陽光的地下深處,溫度則主要受地熱的影響,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處的地核溫度更高達6000℃以上,比太陽光球表面溫度(5778K,5500°C)更高。
對于地球巖石圈,除表面形態(tài)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地震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一個不連續(xù)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
巖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由于巖石圈及其表面形態(tài)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巖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
由于洋底占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占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米,大量發(fā)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tài)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臺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巖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系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搜狗百科——地球
3.關于地球的科普知識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
赤道半徑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氣層和磁場,表面的71%被水覆蓋,其余部分是陸地,是一個藍色星球。
地球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也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已有45億歲,有一顆天然衛(wèi)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轉,而地球自西向東旋轉,以近24小時的周期自轉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繞太陽公轉。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擴展資料: 在地球演化過程中,發(fā)生一些天文與地質事件,將事件的時間段叫做地質時期。 在各地質時期,在與地球相關的宇宙空間及太陽系和地球所發(fā)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殼運動、地層、巖石、構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氣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記錄。
在不同的地質時期,地質作用不同,特征不同。 地球表面的氣溫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約15℃左右。
而在不見陽光的地下深處,溫度則主要受地熱的影響,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處的地核溫度更高達6000℃以上,比太陽光球表面溫度(5778K,5500°C)更高。
對于地球巖石圈,除表面形態(tài)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地震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一個不連續(xù)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
巖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由于巖石圈及其表面形態(tài)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巖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
由于洋底占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占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米,大量發(fā)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tài)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臺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巖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系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地球。
4.關于地球的小知識
地球是距太陽的第三顆行星,離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0000000公里.地球用365.256天繞行太陽一周,并用23.9345小時自轉一圈.它的直徑是12756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我們地球的大氣里78%是氮氣,21%是氧氣,余下的1%是其他成份.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是15攝氏度,平均氣壓1.013帕.
地球形成自46億年前,大約在16億年前地球每晝夜只有9個小時,比現在自轉快的多,每年約有800多天;到了6億年前,每晝夜延長到了20個小時,年縮短到440天,地球正在逐漸放慢自轉速度,原因可能主要是月球的潮汐引力作用.一般認為,地球的形成起源于太陽星云分化物.46億年來,地球從一個均質的球體演變成現在的"圈層"結構.地殼平均厚度17千米,地幔厚度約3473千米,占地球體積的83.4%,地幔溫度為1000~3000攝氏度,地核厚度約3473千米,占地球體積的16.3%,物質處于液體狀態(tài),內核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以上,與太陽表面溫度差不多.
5.地球科普知識50字左右
歷年地球日主題 1974年只有一個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士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森林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fā)展 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fā)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zhàn)——沒有破壞的發(fā)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食物鏈;防治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huán)境會議10周年——提高環(huán)境意識 1983年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治酸雨破壞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環(huán)境 1986年環(huán)境與和平 1987年環(huán)境與居住 1988年保護環(huán)境、持續(xù)發(fā)展、公眾參與 1989年警惕,全球變暖! 1990年兒童與環(huán)境 1991年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個地球——一齊關心,共同分享 1993年貧窮與環(huán)境——擺脫惡性循環(huán) 1994年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1995年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2000年2000環(huán)境千年——行動起來吧! 2001年世間萬物,生命之網 2002年讓地球充滿生機 2003年善待地球,保護環(huán)境 2004年善待地球,科學發(fā)展 2005年善待地球--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 2006年善待地球--珍惜資源,持續(xù)發(fā)展 2007年善待地球--從節(jié)約資源做起 2008年:“善待地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009年:“綠色世紀”(Green Generation) 2010年:低碳經濟綠色發(fā)展。
6.地球科學總復習提綱.
初一科學期末復習提綱第一章 科學入門1. 科學就是研究各種現象,并尋找它們答案 的學問. 如大家熟悉的牛頓發(fā)現了萬有引力 , 瓦特發(fā)明了蒸氣機等.可以這樣說: 科學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 我們身邊.2. 學習科學的方法和目標: 多觀察 , 多思考, 多實驗, 運用科學方法和知識, 推動社會的進步, 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 為人類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3. 實驗 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做實驗時, 我們一定要遵守實驗室的 規(guī)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種儀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將生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里, 雞蛋便會下沉 . 在燒杯里放入較多的食鹽,攪拌后食鹽開始溶解, 生雞蛋會上浮最后漂浮 5. 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 進行比較的過程. 要測量物體的長度, 先要規(guī)定 長度的標準即長度單位, 然后選用合適的單位進行測量.6. 長度的主單位是米 , 較大的還有千米,較小的還有分米,厘米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 7. 對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如正方體,長方體等可用刻度尺測出它的邊長,然后計算它的體積 測量液體的體積,一般用量筒.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測量范圍量程 和最小刻度. 量液體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處保持水平. 9. 對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 測量方法可以將它浸沒 在水中,兩次讀數的差就是該物體的體積.10.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平時我們講今天真熱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溫度高或低_.11. 實驗室中常用的有水銀 _溫度計,酒精溫度計等,它們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 用℃表示, 它的規(guī)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 在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 在0到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攝氏度.12. 液體溫度計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觀察溫度計的量程 ,切勿用來測量超過溫度計量程的溫度. 測量時,手要握溫度計的上端, 要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跟被測物體 充分接觸,如果測量的是液體溫度,則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沒在 液體中, 但不要接觸容器壁和底部. 測量時,要等到溫度計的水銀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再讀數, 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物體. 讀數時,眼睛應平視, 視線應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紀錄讀數時, 數字和單位要寫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寫了單位和估讀值.13. 質量是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 物體質量的單位是千克 ,用符號 kg 表示, 較大的單位有 噸, 較小的單位有克,毫克等.14. 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質量的大小完全由物體本身 決定. 改變物體的形狀, 溫度,狀態(tài),位置和空間 都不會改變物體質量的大小.15. 實驗室里常用天平 來測量物體的質量, 常見的是托盤天平_.16. 托盤天平的使用: (1)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 天平放水平. (2) 調平衡, 用平衡螺母 調節(jié).(3) 左盤放物體, 右盤放砝碼, 先放大 砝碼, 再加小砝碼, 最后移游碼_.(4) 讀數, 將盤內砝碼的總質量+游碼指示的質量值. (5) 稱量完畢, 用鑷子 將砝碼逐個放回 砝碼盒內.17. 在自然界,任何有 的運動都可以作為測量時間的標準, 如日晷就是根據 的原理發(fā)明的, 擺鐘就是根據擺的 原理來工作的.(免做)18. 科學探究的步驟是(1)提出問題 (2)建立假設 (3)設計實驗方案 (4)收集事實證據 (5)檢驗假設 (6)交流和評價.第二章 觀察生物1. 生物和非生物間最根本的區(qū)別是: 是否有生命生命是有生命的物體, 它具有 對 *** 有反應,攝取營養(yǎng), 繁殖后代,能生長 ,適應和影響環(huán)境,遺傳和變異等特征.2. 判斷動、植物的主要依據: 一是生物體能否環(huán)境 , 二是是否需要從外界攝取營養(yǎng)物質.3. 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區(qū)別是有無脊椎骨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間的根本區(qū)別有: 種子 外有無果皮包被, 胚珠外有無子房包被.4. 動物界中, 分布最廣, 最高等的動物是脊椎 動物; 種類和個體數量最多的類群是昆蟲, 最低等的動物是原生動物.5. 植物界里, 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 最低等的植物是 藻類 植物. 被子植物 和裸子植物可用種子繁殖后代.6. 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動物. (表格無法顯示,見郵箱)7. 昆蟲的主要特征: 身體分頭 , 胸 ,腹 三部分,頭部有觸角 ,眼和口器, 胸部一般長有二對翅, 三對足, 身體, 觸角,和足都分節(jié).8. 具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也稱是綠色開花植物; 有根,莖,葉,種子, 無花,無果實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只有根,莖,葉的植物是蕨類植物; 只有莖,葉的植物是_苔蘚植物; 生物體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直接構成的植物是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等器官)。
9. 等級分類的七個等級是: 界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其中種是等級分類的基本單位.10. 放大鏡的主要構造是透鏡, 使用時應正對被觀察物體. 放大鏡能成放大,正立的虛像.11. 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1)使用時操作步驟: A. 取放: 一手握鏡臂, 一手托鏡座,放在體前略偏左.B. 上鏡: 從鏡盒取出物鏡裝在轉換臺上, 取出目鏡裝在鏡筒上.C. 對光: 轉動物鏡轉換器, 使物鏡對準通光孔, 轉動集光器,選取一個大小適宜的光圈, 左眼觀察目鏡, 用手轉動反光鏡, 當觀察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對光完成. D. 觀察:。
7.有關地球的小知識 不用太多
地球的大小的數據
根據人造地球衛(wèi)星觀測結果,1980年國際大地測量學和地理物理學聯合會公布了地球部分參數。
赤道半徑:6 378 137米
極半徑:6 356 752米
扁率:1∶298.257 222 010 1
總面積:51 000萬平方千米
總體積:10 830億立方千米
總質量:5.976*1027克
地球形狀和大小的地理意義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在自然地理上是很有意義的。
地球是個圓球體,太陽距離地球較遠,它以平行的光線射達地球表面(曲面),因而與地表構成不等的入射角。在地球上,任一時刻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只有一點,其他部分為斜射,所以,圓球體表面獲得的太陽熱能不均,這是導致地球上各地氣候有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球有巨大的質量,它以強大的引力將大氣層、水體吸引在自己的周圍,加上太陽光熱能的作用,在地球表面各圈層之間進行能量轉化、物質交換,從而形成了復雜的自然面貌。
地球表面積巨大,為人類生存、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地球儀上的經緯線
(1)緯線與緯度人們把地軸的中心叫地心。通過地心且垂直于地軸的平面,叫赤道面。赤道面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圓圈叫赤道。在地球表面上,凡與赤道相平行的圓圈,就稱為緯線圈或緯線由于赤道面垂直于地軸,而所有緯線都與赤道相平行,所以任何一條緯線都代表地球上的東西方向。地球上某一點的緯度,就是該點代表重力方向的鉛垂線與赤道面的夾角。這個夾角,在赤道為0°,在北京約為40°,在南北兩極為90°。自赤道到南北兩極的緯度分別有0°至90°。由于赤道面把地球等分為兩部分,赤道以南稱為南半球;赤道以北稱為北半球,所以,緯度也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南稱南緯,用“S”表示;赤道以北稱北緯,用“N”表示。為了研究某些問題方便起見,我們稱0°~30°之間的緯度地帶,為低緯度;30°~60°之間的緯度地帶,為中緯度;60°~90°之間的緯度地帶,為高緯度。
(2)經線與經度通過兩極并和赤道相垂直的大圓圈,稱為經線圈或經線,也稱子午線。由于所有經線都交于南北兩極,又與緯線相垂直,所以任何一條經線都代表地球上的南北方向。地球是圓球,經線又有無數條,所以,為了便于計算,經國際社會之間的協商,決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東郊格林尼治天文臺的那條經線為零度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為使英、法等國和非洲大陸上的各國同屬一個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東經160°和西經20°為界。地球上某一點的經度,就是該點所在經線平面與本初子午線平面之間的夾角。這一夾角相當于這兩個平面所夾的赤道弧在地心所張的角度。本初子午線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地球圓周為360°,所以東西經各分180°。
(3)經緯網地球儀上的經緯線共同組成了經緯網。有了經緯網及其經緯度,地球上各個點的位置就容易確定了。地球上兩個不同的地點,可以有相同的緯度或經度,但不可能既有相同的緯度又有相同的經度。因此,地球上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位置,就可以用相應的經緯度來表示。例如,北京位于赤道以北40°,本初子午線以東116°,北京的地理坐標就是40°N,116°E;利馬(南美洲秘魯的首都)位于赤道以南12°,本初子午線以西77°,利馬的地理坐標是12°S,77°W。
8.宇宙科學小知識
銀河系中的恒星
整個銀河系約有2000億顆恒星。天文學家根據這些恒星的年齡大小不同,將它們分成兩大星族:星族I與星族II。星族I是一些年輕的恒星,多分布在銀盤的旋臂附近,星族II是一些年老的恒星,多聚集在銀核及銀暈中。
在銀河系里,既有許多如巨星、矮星、變星等單個出現的恒星,也有許多成雙成對出現的恒星雙星。除雙星外,銀河系中還可看到由兩顆以上的恒星組成的聚星。如雙子座的北河二是六合星,半人馬座的南門二是三合星。由 10個以上的恒星組成的星團也是銀河系里的重要成員。
9.地球上有什么鮮為人知的小知識
國外一家媒體近日為我們盤點了關于地球鮮為人知的9個有趣小知識,比如“地球”一詞來源于盎格魯-撒克遜語中的“Erda”、地球一天是23小時56分4秒等。
1.“地球”一詞來源于盎格魯-撒克遜語中的“Erda” 除了我們地球,太陽系的其他行星都是以希臘語或羅馬神話命名的。“地球”這個詞來源于盎格魯-撒克遜語中的“Erda”,它的意思是“土地”或“土壤”。
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著,它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整個宇宙中唯一一個水以液體形式存在的行星。 2.地球上的最高點不是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約8848米,被公認為世界最高峰。
但這一說法并不完全對。珠穆朗瑪峰的山尖距離海平面的高度確實是地球上最高的,但是地球本身并不是一個規(guī)范的球體,從宇宙中看,地球赤道附近的山其實離外太空更近。
厄瓜多爾境內的欽博拉索山(Chimborazo)的海拔高度只有6272米。但是由于地球橢圓形的外觀,這個山峰與珠峰相比離外太空更近。
3.地球是唯一一個有板塊構造的星球 科學家們認為地球由七大板塊構成。理論上認為,當這些板塊相互碰撞時,便產生了山脈,它們裂開的地方便出現了山谷,但這也導致引發(fā)地震和火山爆發(fā)。
4.地球有一個雙胞胎星球 科學家們現在認為,我們地球有一個“雙胞胎”星球,它的名字叫做“忒伊亞”(Theia),它與火星一般大小。約45.33億年前的一天下午,忒伊亞撞向地球,該星球的大部分都被吸收了,但掉了一大塊,并與地球的物質相結合,從而創(chuàng)造了月球。
科學家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月球上的金屬同位素類似于地球上的。 5.地球最低溫度是零下128.6華氏度 雖然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極洲,但是俄羅斯東方站在1983年7月21日錄得零下128.6華氏度的最低溫度。
最高溫度記錄是,1922年9月13日利比亞阿齊濟耶出現136華氏度的高溫。 6.海洋還有超過90%未開發(fā) 事實上,我們對海洋的開發(fā)還不到10%。
雖然我們已經確定了212906種海洋生物,可能還有2500多萬種我們不知道。 7.月球擁有幾乎呈正圓的軌道 關于月球,我們還有一些不了解的事情,例如,月球擁有幾乎呈正圓的軌道。
月球被一種像火藥氣味的奇特塵埃覆蓋著。此外,太陽恰好比月球大400倍,遠離地球的距離也是月球的400倍,這使它們出現在天空時看起來大小相同,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巧合。
8.地球一天不足24小時 人們總抱怨說每天的時間不夠用,這是對的,實際上,地球繞自轉軸轉一周的確切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 9.地球不是一個正圓 地球是一個球體,但它不是一個正圓。
事實上,由于重力作用,地球赤道周圍出現了一個凸起部分。地球的極半徑為3949.99英里(約合6357公里),而它的赤道半徑為3963.34英里(約合6378公里)。
地球上看上去有“腰間贅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tixiang/32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體相解析,福氣深厚的體相特征
下一篇: 體相解析,難以守財的體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