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話屬于膠遼官話(膠東半島、遼東半島)登連片,被稱為“海蠣子味”方言,是膠遼官話北支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方言,與東北話完全是兩個概念。大連話也是大連的一大特色,沒有一聲調(diào)(陰平55調(diào)),陰平調(diào)除了個別字讀成三聲調(diào)以外,大部分讀為31或311.5(一種稍帶有拖音的降調(diào)),而且鼻音比較重,因此和東北話有很大的差別,大連話屬北方方言>膠遼官話(膠東)(遼寧)>登連片,腔調(diào)與丹東市以及山東省煙臺市接近,海蠣子味兒。
大連話諺語:諺語里的日子(侯德云)
很多民間諺語,都跟生產(chǎn)有關(guān)。一個人要是熟悉了民諺,就等于是半個農(nóng)民了。鄉(xiāng)村生活,其實就浸泡在諺語里邊。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第一步,是什么呢?有人可能會說,是播種呀,春種秋收嘛。這樣說,也不能說完全錯,但實際的情況,不是播種,而是積肥。
看看諺語怎么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糞是莊稼寶,種地少不了”;“種地不上糞,等于瞎胡混”。懂了吧。
播種,也不能隨心所欲。要注意倒茬?!胺N地勤倒茬,苗好籽粒大”;“重茬多病蟲,迎茬產(chǎn)量窮”;“莊稼不換茬,收獲準抓瞎”;“茄地種茄子,餓死老爺子”。
一個莊稼人,干出重茬的事,傳出去,是要讓人笑掉大牙的。
到了播種季節(jié),還要搶墑情。“春雨貴如油”,“一滴春雨一滴油”,為什么“貴如油”?就是因為墑情。遇到春旱,只能推遲播種,農(nóng)民的心情,可想而知。一旦墑情適合,就要抓緊時間了,“春天起得早,秋天吃得飽”嘛。
春播也是有時間限定的,“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而“過了芒種,不可強種”。二十四節(jié)氣,對于農(nóng)家,至關(guān)重要。
莊稼不能種下去就不管了。遠古時期,完全靠天吃飯,后來就不行了,人越來越多,為了吃飽肚子,得從田間管理中要產(chǎn)量?!叭址N七分管,只種不管打破金碗?!笔墙?jīng)驗之談。
禾苗鉆出土之后,就要考慮耪地了。有些地方也叫鏟地,“早鏟地發(fā)暖”呀。什么時段耪地,也有講究,“干鋤一遍荒,濕鋤十遍荒;晌午鋤地強,草死莊稼長?!痹谇f稼人的心目中,耪地是大有好處的,“鋤中有水,越鏟越美;鋤中有火,越鏟越得。”但“三鏟不如一耥”。耥地更重要?!岸囫淼夭话迓铩薄5夭话?,莊稼才能長得好。
“三鏟四耥不用問,管保秋后糧滿囤。”意思很明確了,耪三次,耥四次。當然,偷點懶,耪兩次,耥三次,也是可以的。當下的農(nóng)民大量使用除草劑,就是為了節(jié)約勞力,把耪和耥,都給省了。也好,省點時間,搞搞家庭副業(yè)。
天有不測風云啊,一旦遇到旱澇災害,舊時要舉行“求雨”和“祭龍王”儀式。古代,遇大旱、大澇,連皇帝都坐不住金鑾殿。
盛夏季節(jié),“掛鋤”,可以歇口氣了。玩玩,樂樂,走走親戚,相親,都可以。
到了處暑,又要忙了?!疤幨顒隅牎保展茸?、糜子。到白露,大田作物陸續(xù)成熟,秋收正式開始。忙啊?!扒锩η锩Γ翰蝗缫磺锩?。”披星戴月算什么,連飯都要帶到田里去。這叫搶收!
不搶不行啊。運氣不好的話,一場秋雨,會讓全年的心血汗水,都化為泡影。發(fā)霉的糧食,還能叫糧食么?
之后呢,還得打場,揚場,囤糧。哪一道工序,都不輕松。
古人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大實話。
我羅嗦了這么多,歸根結(jié)底,還是想說,我們應該對農(nóng)民好一點兒,不要再搞什么“剪刀差”之類傷農(nóng)的舉措了。他們很不容易,你說是不是?
更何況,眼下的鄉(xiāng)村,勞力大量流失,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形勢,很嚴峻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anyu/923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關(guān)于勇敢、勇氣、無畏、膽大與膽小的諺···
下一篇: 關(guān)于太陽、陽光的諺語、民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