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庭在選購成品藥酒的同時,還喜歡自己動手配制藥酒, 保持著每年配制藥酒的飲用習慣。自行配制的好處除較為經(jīng)濟實惠 外,還可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情況、特點選用藥物,這樣更有針對性,效 果更加顯著。但是,如果對藥性、劑量不清楚,又不懂藥酒配制常 識,最好在中醫(yī)師的指導下配藥,不可自己盲目濫造。
1、藥材處理:
制備酒劑的藥材,一般都要切成薄片或搗碎成粗顆粒。根據(jù)醫(yī) 生處方購于藥店的中藥,多已加工炮制,無須特殊處理。來自民間 驗方的中藥,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規(guī)格,要防止因同名異物或異名 同物而搞錯藥材,更要警惕假冒偽劣中藥材。鮮藥、生藥往往還需 要先行加工炮制。
2、酒的選擇
所選之酒,應(yīng)根據(jù)個人身體情況選擇。一般認為浸泡藥酒以 50~60度的米酒及優(yōu)質(zhì)燒酒較為合適。因為酒的濃度過低,有效成 分不易浸出,會影響效果,而且所制的藥酒也容易變質(zhì);酒的濃度 過高,藥材所含的少量水分反被吸收,使中藥料質(zhì)變得堅硬,有效 成分亦難析出。對于不善飲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黃酒和米酒, 但浸出時間及次數(shù)宜適當延長和增加。
3、冷浸法:
此法比較常用,將藥材碎成片或粗粉,置于帶蓋的陶、瓷罐或 帶塞玻璃瓶等非金屬的容器中。處方若未規(guī)定酒的用量,可按藥物 與白酒以1∶10~1∶5的比例,即100~200克藥材加1000毫升白酒浸入, 密閉放置,每天搖蕩1~2次,浸漬7天后,可改為每周1次振蕩攪拌, 1個月左右,藥性析出,酒色濃郁,即可去渣取酒,貯入瓶中,慢 慢飲用。其渣可加酒再浸泡1次,可采用飲1杯加入1杯的方法,直 至藥味清淡為止。若所制藥酒需加糖或蜜,以調(diào)味著色,可將砂糖 用等量白酒溫熱溶解、過濾,將藥液與糖液混合攪勻,再過濾即可 飲用藥酒。
4、熱浸法(煮酒法)
先以藥料和酒同煮一定時間,然后再放冷貯存,這是一種古老 的制作藥酒的方法,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一些成分容易 浸出,但煮酒時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可采用隔水煮燉的間接加熱 方法,即把藥料和酒先放在小鋁鍋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 另一個盛水的大鍋里煮燉。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酒會揮發(fā),見藥面 出現(xiàn)泡沫時,立即端離灶火,然后趁熱密封。靜置15天左右,取瓶 內(nèi)上部清液,壓出殘渣中的余酒,混合,靜置澄清,過濾即可。
5、煎煮法
將原料碾成末后,全部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高出藥面10厘米,浸 泡6小時,加熱煮沸1~2小時,過濾,再復煎1次,合并2次濾液,靜 置8小時,取上部清液加熱,濃縮成稠狀清膏。待冷卻后加入與清 膏等量的酒,攪勻,放入壇內(nèi),密封7天左右,取上清液,過濾即 飲用。
6、釀酒法
將原料加水煎熬,過濾去渣,濃縮成藥汁。有些藥物,如桑 椹、梨、楊梅等,可以直接壓榨,取得藥汁,再將糯米蒸煮成飯, 把糯米飯、藥汁和酒曲拌勻,置于干凈的容器內(nèi),加蓋密封,置保 溫處,盡量少與空氣接觸,保持一定的溫度,約4~6天即成。
以上幾種制作方法中,以冷浸法操作最為簡單,不需要特殊設(shè)備,適宜于家庭自己配制,所以較為常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aojiu/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藥酒的存儲竅門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