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周邦彥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x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張端義《貴耳集》中,認(rèn)為《蘭陵王-柳》是周邦彥和李師師相好,得罪了徽宗,被押出都門。李師師置酒為他送行,周邦彥作此詞以紀(jì)其事。
詞的名字是“柳”,內(nèi)容卻不是詠柳,而是傷別之作。
“柳”者、留也,“絲”者、思也,“絮”者、緒也,因其諧音,所以柳具有了挽留與惜別的意思。把柳樹納入吟詠對象,可以追溯到《詩經(jīng)-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痹缭谒沃?,古人就有折柳送別的習(xí)俗,文人士大夫更是在詩詞中經(jīng)常用柳來渲染離別之情。
隋無名氏《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彼稳瞬坏^承了前人吟詠柳樹的傳統(tǒng),更將這種吟詠運用到了詞作當(dāng)中。詞人筆下的柳,已經(jīng)發(fā)展成了符號化、藝術(shù)化悲涼凄苦的信息載體。
“參差煙樹灞橋柳,風(fēng)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jīng)攀折,憔悴楚宮腰?!?柳永《少年游》),柳永的這首詠柳詞,繼承了李白“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比喻傳統(tǒng)。他筆下的柳,就像楚宮中因爭寵而瘦身,變得風(fēng)光不再的宮女。以柳條比喻女子腰身,柳永此詞淺露直白。
柳的婀娜多姿,委曲柔弱與女性的溫柔體貼,嬌羞含蓄類似,因此在宋人多用柳條來比擬女性腰身。張先就有“細(xì)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醉垂柳》)之句。
“垂楊解惹東風(fēng),何曾系得行人住?”(晏殊《踏莎行》),晏殊筆下的柳充滿了理性的思辨。隨風(fēng)飄拂的柳條,看似“解惹東風(fēng)”,其實它根本留不住行客的匆匆腳步。此一句詠柳,與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币粯?,都是詞人在抒發(fā)對時光年華流逝的無奈與感慨;“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看似寫柳綿紛飛、春光已逝,其實是在傷感好景不常、年華易去。
周邦彥傳之后世的詠物詞中有六首是詠柳詞,《蘭陵王-柳》雖然并沒有跳出“風(fēng)月相思、羈旅行役”的范疇,但其寫作方法上有所突破,而且遣詞用字細(xì)致入微,講究錘煉雕琢。
詞一開始,就寫了柳陰、柳絲、柳絮、柳條,先將離愁別緒借著柳樹烘托渲染一番。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敝?,既可以理解為日懸中天,柳樹的陰影不偏不斜直鋪在地上。也可以理解為隋堤上綠柳成行,柳蔭沿長堤伸向遠(yuǎn)方,像一條直線。“煙里絲絲弄碧”,新生的柳枝細(xì)長柔弱,象絲一樣。柳絲也似乎有靈性,知道自己秀色可人。在春天碧色朦朧的煙靄中,柳條搖曳生姿,更有一種朦朧的美。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边@樣的景象,詞人從前經(jīng)常見到。隋堤是汴京附近汴河的大堤,因為汴河是隋人所修,因此稱隋堤。“拂水飄綿”四字錘煉極工,生動地摹畫出柳樹依依惜別的形態(tài)。“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詞人登上高堤遠(yuǎn)眺家鄉(xiāng),厭倦了京華生活的客子內(nèi)心的惆悵與憂愁又有誰能理解?顯然,長堤上的柳枝并沒有顧及到詞人的心情,只管一如既往的和從前一樣向行人拂水飄綿表示惜別之意。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yīng)折柔條過千尺?!惫艜r驛路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長亭接短亭的歸途漫漫,故鄉(xiāng)迢迢。在長亭路上,年復(fù)一年,送別時折斷的柳條怕要超過千尺了。這幾句表面看來是愛惜柳條,深層的含義卻是周邦彥在感嘆人世間離別的頻繁,情深意摯,耐人尋味。
“閑尋舊蹤跡”,周邦彥忽然回憶起從前的一次送別場景。那是在寒食節(jié)前的一個夜晚,送別的宴席上燈燭閃爍,送行人與行人都在伴著哀傷的樂曲飲酒。此情此景,實在是令人終生難以忘懷。唐制,清明取榆、柳之火分賜近臣。一個“催”字,更是道出了歲月易逝、青春易老的無奈。
就在詞人浮想聯(lián)翩之際,小舟“一箭風(fēng)快,半篙波暖?!被仡^看時,已經(jīng)是“迢遞便數(shù)驛,望人在天北?!背鲂幸环L(fēng)順本來是值得高興的事情,詞里卻多了一個“愁”字。之所以“愁”,因為這里有讓他留戀的人?!巴嗽谔毂薄?,回頭望去,那人已經(jīng)遠(yuǎn)在天北,只留下一個模糊難辨的身影了。
“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睆牧幹钡闹形?,一直到斜陽冉冉,可見詞人與送行者的難舍難分。大水有小口旁通為浦,別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在這里水波回旋?!敖蜍笔嵌煽诟浇氖赝?,因為已經(jīng)是傍晚時分,所以渡口上行人稀少,只有津堠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斜陽冉冉,春光籠罩在暮色之中,空闊的背景越發(fā)襯托出詞人心底的孤寂與悲涼。不由自己的,周邦彥想起了“月榭攜手,露橋聞笛”的往事。那些難忘的夜晚,給他留下了無盡的思念,月榭之中、露橋之上,都有他們相伴相偎的身影。想到分別之后,重逢不知要到何時。
“沉思往事,似夢里,淚暗滴?!蓖氯鐗簦~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淚暗滴,是因為周邦彥的這種悲傷不足為人道,而且也不能為外人道,只好暗自落淚。
周邦彥的柳詞,不但豐富了柳的形象,深化開拓了柳的意蘊,而且使婉約詞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長調(diào)慢詞使得詠柳詞獲得了極大的發(fā)揮空間,周邦彥精通音律,因此成了詠柳詞的集大成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eshi/1414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