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 align=center
司馬光 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歷史學家。他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當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山縣令,于是便給他取名“光”。 司馬光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家的典范。他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王安石在皇帝面前爭論,隨后退居洛陽,一心一意編寫《資治通鑒》。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聽政,召司馬光入京主國政。歷史上把這個時期稱作“元更化”。司馬光在一年的時間內(nèi),廢去了王安石的所有新政。一年后,司馬光與王安石同年去世。司馬光死后,被朝廷追封為太師、溫國公。京城的人聽到噩耗,都停工前往吊祭,人們在家中掛了他的遺像,吃飯時必定為之祈禱。
他死后41年,北宋滅亡。金人攻破汴梁,將司馬光的孫子司馬樸及其全家都帶到了塞外。據(jù)說,這是金人仰慕司馬光的名聲之故。 又過了14年,南宋與金之間締結(jié)了和平條約,史稱“紹興和議”(紹興是宋高宗的年號)。宋高宗為此興奮不已。不過,一件小事讓他有點別扭。金國的使者來到杭州,忽然向他詢問:你們還會重用溫公的子孫嗎?溫公,就是司馬光。 使者的話不像是開玩笑。南宋小朝廷這下為難了,別說重用了,連司馬光的子孫在哪里都不清楚。 可以想象的是,朝廷立刻發(fā)布了命令,所有行政體系動員起來,全國上下尋找司馬光的子孫。司馬光的族人司馬就這樣被朝廷找到了。按照家譜上的輩分,他應(yīng)是司馬光的從曾孫。 高宗任命司馬為右承務(wù)郎(宋朝最低級的官職),接續(xù)司馬光家的香火。司馬也對得起司馬光,刻版印刷了《溫公集》,讓司馬光的文章流傳千載。以上內(nèi)容由國學頭條網(wǎng)整理發(fā)布()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eshi/1437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幾千年的情婦史看古代高官的情婦是如何···
下一篇:
古代女子出軌十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