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尤其是在儒家思想被封建社會封為正統(tǒng)治后,他就一直被奉為“圣人”、“素王”,倍受推崇。古語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然而孔子的身世是一個難解的歷史之謎,歷來說法頗多:有說他出生于屠夫之家的;有說他父親是魯國小官吏的;更有人說他根本沒有父親,他是母親郊游時踩到巨人的腳印感應而孕才得以出生的??傊?,隨著孔子由普通人變成“圣人”,他的身世也逐漸變得高貴起來。 然而,目前較為正統(tǒng)的觀點是孔子系“野合而生”。《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笔辶杭v便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為字,紇為名),“野合”指男女關系者,即“野外交合”之意??鬃用穑种倌??!妒酚?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名曰丘云?!薄佰住蹦耸前枷葜?;“丘”則是小山、土堆,是凸起之地,兩字含義恰恰相反。尼丘即是顏氏與叔梁紇的野合之地,因此顏氏求子去尼丘祈禱,生子也取名尼、丘。這似乎可以作為“野外交合”說的一個佐證。但是既然孔子父母是夫妻,那么他們必然有自己的家,何必跑到野外的尼丘山的荒地去“野合”呢,有關這個問題,倒有不少說法。據(jù)《孔子家語》記載,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zhàn)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了魯國的施氏,生了九個女兒,但是沒有兒子。在男尊女卑的社會,沒有兒子是備受歧視的。于是叔梁紇又納了一名小妾,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孟皮。但是孟皮的腿殘廢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于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66歲,顏征在還不到20歲。然而老夫少妻,在春秋時期是不合禮儀的婚配,因為孔子之父叔梁紇年老而母親顏征年少,故兩人結合不合禮儀。司馬貞《史記索引》就說:“今此云野合者,蓋謂梁紇老而征年少,非當壯室初笄之禮,故云野合,謂不合禮儀?!睕]有辦法,他們二人雖然是夫妻,只能去“野外交合”。 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這樣解釋《史記》的“野合”之說:“男八月生齒,八歲毀齒,二八十六陽道通,八八六十四陽道絕。女七月生齒,七歲毀齒,二七十四陰道通,七七四十九陰道絕?;橐鲞^此者皆為野合”。顏征在與叔梁紇結婚時,叔梁紇已在六十四歲以上,而顏征在還年輕,因為歲數(shù)不相當,所以叫“野合”。在古代,“野合”并非像現(xiàn)在這樣被人嗤之以鼻,相反,它是一種吉祥、美好而神圣的象征。所以在墓磚、巖畫、繪畫、雕刻中常有“野合圖”。野合之風沿襲甚久,《后漢書·鮮卑傳》載:“此春季大會,洗樂水上,飲宴畢,然后婚配”。此處“婚配”即xing交?,F(xiàn)代學者從婚姻制度考察,認為孔子所處的時代對偶婚盛行,而男子又處于當家作主的地位,所以每當花好月圓之夜,許多男女就會聚集到一定的地點,唱歌跳舞,以至幽會。《左傳·定公十年》記載齊魯在祝其會盟,齊侯宴請魯公,孔子對梁邱據(jù)辭謝說:“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是棄禮也。”這里的“野合”,是在野外宴享、奏樂的意思。那時的“野外交合”,并非像現(xiàn)在偷偷摸摸,唯恐被別人知道,而是一種光明正大的事情。至于狂歡的場所,《墨子?明鬼》記載:“燕之有祖(通“沮”),當齊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夢,此男女之所屬而觀也?!本跐?、桑林、云夢,就是當時的人們野合的好去處。只是到了秦朝,這種風俗才被禁止。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禪泰山時專門刻石為戒:“貴賤分明,男女理順,慎遵職事?!比吣辏衷跁淌妫骸坝凶佣?,倍死不貞。防隔內(nèi)外,禁止淫逸,男女誠。夫為寄,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秦朝的律令對后世的婚姻制度起了重大的作用,野合之風才漸次改正。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孔子的“野合而生”是強奸的結果。“所謂野合,只能是指這位少女(按:指孔子的母親顏征在)在野外被老奴隸主叔梁紇強奸,迫使她懷孕而生下孔子”。蔡尚思就是這一觀點的堅定論者,他認為根據(jù)有二:一是《史記》所載孔母顏征在十分忌諱孔子父墓之所在,在生前從沒告訴過孔子是誰的兒子,因此孔子才不知道其父叔梁紇葬在那里。而孔子的母親為什么要這樣呢?這就是因為“野合”之事。東漢經(jīng)學家鄭玄曾云“孔子之父陬叔梁紇,與顏氏之女處在野合而生孔子。征在恥焉,不告?!倍恰墩撜Z·子罕》記載,孔子自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边@說明孔子的母親因出身貧寒,其與叔梁紇“野合”而生的孔子又得不到孔氏家族承認,否則作為大夫的兒子,孔子在少年時的生活是不可能貧困的。 然而,此觀點受到了許多學者的批駁。他們根據(jù)考證,找出了幾大例證來推翻“強奸”說。他們認為,古人所說的“野合”,與強奸沒有關系。司馬遷十分敬重孔子,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如果他認為是羞恥的事,也許不會這樣寫。把“野合”解釋為“男女茍合”,主要是現(xiàn)代人的說法。1936年版的《辭?!?,在解釋古代“野合”的含義之后附注:“今亦稱男女茍合曰野合”。新編的《辭源》也在解釋了古代“野合”的含義之后說:“后亦稱男女私通為野合”。如果“野合”是一種強奸行為,而顏氏又恥之,很難想象還會到尼丘去祈禱神靈賜生兒子。而且,說顏氏恥于“野合”,這實際上是以漢朝以后人們的觀念去揣度前人。因為,春秋時期保留著許多原始的婚俗遺風,“野合”在當時并非恥事。至于“諱墓”一事,這其實也不難理解。《世家》載:“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按:孔子出生后不久,叔梁紇便去世葬于防山。)防山在曲阜城東約二十五里處,這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是一個不短的距離,所以,當年幼的孔子問自己的父親所葬之地時,顏氏很可能籠統(tǒng)地告訴他在城東的防山。所謂“母諱之也”的“諱”,應是指對孔子問題的一種含糊其詞式的回答,而并不是有意要隱瞞事實。至于鄭玄的論斷,很可能是根據(jù)司馬遷的話以意發(fā)揮,增加了“征在恥焉,不告”這句話。這樣”就把“野合”的含義有可能接近了強奸的意思。但是有人曾以孔子生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推知孔母受孕之時在冬季,這時野外天寒地凍,絕不會有野合之事,更不用說強奸了。盡管冬天發(fā)生的強奸案也并不罕見,但是真正的理由很簡單:若顏氏是被強奸,那她肯定是希望不會致孕的,怎么還會去尼山祈禱求子呢? 也許,“野合”真正的解釋就是二者私通。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兩性關系以及女性的貞操觀念,都與后代、特別是宋代以后大不一樣。盡管當時孔子主張“男女行者別于涂”,孟子亦曾主張“男女授受不親”,但是這種觀念在當時并未為社會普遍接受。從《詩經(jīng)》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大量男女自由結合的例子。此外,《周禮?地官?媒氏》更明確規(guī)定:“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笨梢姡敃r從風俗到制度,從宮庭到民間,男女關系都是相當開放的,野合私通不足為奇??鬃幼苑Q“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是因為孔子的祖先是貴族,但到他父親時已大不如前,而并非由于他是私生子的緣故。在古代寡婦與宋代以后相比是非常高的?!逗鬂h書?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記載,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在丈夫死了不久,曾對劉秀說:“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要求改嫁宋弘。劉秀就把宋弘請來商量,并讓湖陽公主坐在屏風后面聽。所以我們現(xiàn)代人沒有道理用血統(tǒng)論去指責孔子是私生子。 總之,孔子的身世撲朔迷離的,這種特殊身世和早期的坎坷經(jīng)歷,應該說對孔子一生在仕途和思想上的發(fā)展也有微妙的影響。上述觀點雖有分歧,但是大都認為孔子“野合而生”是可信的。至于孔子的父母為什么要野合,則是各有評論,莫衷一是了。 >以上內(nèi)容由國學頭條網(wǎng)整理發(fā)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eshi/1440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奴役皇帝的潘玉兒
下一篇:
朱棣在位22年后宮妃子沒給他生一個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