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耳鳴按哪些穴位

">
    •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針灸耳鳴按哪些穴位

      時間: 閱讀:6081

      針灸耳鳴按哪些穴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3-07-16 23:12:07

      出現(xiàn)耳鳴可以針灸太溪穴,聽宮穴,耳門穴

      ,聽會穴和腎俞穴等,在針灸的同時一定要多注意耳朵的保護
      ,避免去噪音特別大的環(huán)境,合理的休息放松可以避免耳鳴加重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周口-李**
        回復(fù)
        2023-07-17 02:02:01

        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

        ,年老之后,腎精虧損
        ,都有可能耳聾耳鳴

        ?2018天津醫(yī)院招聘|醫(yī)療衛(wèi)生考試公告及公示匯總

        耳聾耳鳴有虛實之分,實證多見暴病耳聾,或耳中覺脹

        ,耳鳴如潮
        ,鳴聲隆隆不斷,按之不減
        。若兼耳悶脹
        ,畏寒,發(fā)熱
        ,舌紅
        ,苔薄,脈浮數(shù)者為外感風(fēng)邪;兼頭脹
        ,面赤
        ,咽干,脈弦者為肝膽火盛;兼耳內(nèi)憋氣感明顯
        ,胸悶痰多
        ,苔黃膩,脈弦滑者為痰火郁結(jié)
        。虛證多見于久病耳聾
        ,耳鳴如蟬,時作時止
        ,勞累則加劇
        ,按之鳴聲減弱。若兼頭暈
        ,遺精,帶下
        ,腰膝酸軟
        ,脈虛細(xì)者為腎精虧損;兼神疲乏力,食少腹脹
        ,便溏
        ,脈細(xì)弱者為脾胃虛弱。

        治療實證耳鳴耳聾要疏風(fēng)瀉火

        ,通絡(luò)開竅
        。取局部穴及手足少陽經(jīng)穴為主。主穴選用聽會
        、翳風(fēng)
        、中渚、俠溪;手
        、足少陽兩經(jīng)經(jīng)脈均入于耳中
        ,因此取手少陽之中渚、翳風(fēng)
        ,足少陽之聽會
        、俠溪
        ,疏通少陽經(jīng)絡(luò),清肝瀉火
        。若外感風(fēng)邪配外關(guān)
        、合谷;肝膽火盛配行間、丘墟;痰火郁結(jié)配豐隆
        、陰陵泉

        治療虛證耳鳴耳聾要補腎養(yǎng)竅。取局部穴及足少陰經(jīng)穴為主

        。主穴選用聽宮
        、翳風(fēng)、太溪
        、腎俞;太溪
        、腎俞能補腎填精,上榮耳竅;聽宮為手太陽經(jīng)與手
        、足少陽經(jīng)之交會穴
        ,氣通耳內(nèi),具有聰耳啟閉之功
        ,為治耳疾要穴;配手少陽經(jīng)局部的翳風(fēng)穴
        ,可疏導(dǎo)少陽經(jīng)氣,宣通耳竅
        。脾胃虛弱配氣海
        、足三里。

        ?

      • xuzhujun728
        回復(fù)
        2023-07-17 02:02:01

          神經(jīng)性耳鳴屬于主觀性耳鳴

        ,是指引起耳鳴的病變部位在聽神經(jīng)
        、耳蝸,或聽覺中樞
        ,亦稱感音神經(jīng)性耳鳴
        。那么,對于神經(jīng)性耳鳴能否通過針灸治療呢?接下來
        ,我就和大家分享神經(jīng)性耳鳴的針灸治療方法
        ,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神經(jīng)性耳鳴的病因:
          耳部的疾病、血管性疾病(25%):

          主要是耳部的疾病
        ,如外耳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和舛姥住Ⅰ袈溗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外耳異物等
        ,中耳的急慢性炎癥、鼓膜穿孔、耳硬化癥及內(nèi)耳的美尼爾氏綜合癥
        、聽神經(jīng)瘤
        ,都能引起耳鳴。血管性疾病也會發(fā)生耳鳴
        ,如頸靜脈球體瘤
        、耳內(nèi)小血管擴張,血管畸形
        、血管瘤等
        ,來自靜脈的耳鳴多為嘈雜聲,來自動脈的耳鳴與脈搏的搏動相一致


          全身性疾病
        、藥物(30%):

          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鳴:植物神經(jīng)紊亂、腦供血缺乏
        、中風(fēng)前期
        、高血壓、低血壓
        、貧血
        、糖尿病、營養(yǎng)不良
        ,另外
        ,過量使用了對耳有毒性作用的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或卡那霉素等
        ,也可出現(xiàn)耳鳴和聽力下降
        ,且耳鳴比聽力下降出現(xiàn)得早。

          其他(35%):

          過度疲勞
        、睡眠不足
        、情緒過于緊張也可導(dǎo)致耳鳴的發(fā)生。噪聲:暴震聲和長時間的噪聲接觸
        ,均能導(dǎo)致聽力下降和耳鳴產(chǎn)生。工作在高強度噪聲環(huán)境中的人要注意噪聲防護
        ,如減少噪聲源或佩戴防護耳罩
        、耳塞等。此外
        ,要注意不要長時間
        、大音量在有噪聲的環(huán)境中使用隨身聽耳機。不良習(xí)慣:咖啡因和酒精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墒苟Q癥狀加重;吸煙可以使血氧下降
        ,而內(nèi)耳毛細(xì)胞又是一種對氧極其敏感的細(xì)胞,所以缺氧會對毛細(xì)胞造成損害,因此要注意改變不良習(xí)慣


          內(nèi)耳是產(chǎn)生聲音的?工廠?
        ,這里的工作是將聲波的機械性能量轉(zhuǎn)化為電子能量,這樣,聲音才能隨著聽覺神經(jīng)讓腦部接受
        ,當(dāng)這種能量轉(zhuǎn)化的過程出問題
        ,就會制造?副產(chǎn)品?,這些副產(chǎn)品在嘈雜的工作環(huán)境中并沒有被接收
        ,也就是聽不到
        ,不過,在寂靜的地方
        ,耳朵內(nèi)就會聽到音頻很高的聲音


          耳朵轉(zhuǎn)化聲音能量的功能因年齡而退化,或因噪音使耳朵受傷害而功能減退
        ,?副產(chǎn)品?就會被吸納得更多
        ,變得更響亮,甚至在吵鬧的街道上都能聽到
        。造成耳鳴的原因
        ,最常見的有3種:

          (1)外耳或中耳的聽覺失靈,不能吸收四周圍的聲音
        ,內(nèi)耳所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就會變得清晰;

          (2)內(nèi)耳受傷
        ,失去了轉(zhuǎn)化聲音能量的功能,?副產(chǎn)品?的聲量就會變得較強
        ,即使在很嘈雜的環(huán)境中都能聽到;

          (3)來自中耳及內(nèi)耳之外的鳴聲:一些腎病患者
        ,耳朵聽覺器官附近頭部或頸部的血管,血液的質(zhì)量因腎病的影響而較差
        ,使到血液供應(yīng)和流通不太順暢
        ,就會產(chǎn)生一些聲音,吸煙者血管變窄
        ,使血液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
        ,也會造成同樣的后果。年老者也會因身體衰竭血液質(zhì)量較差而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因為靠近耳朵
        ,這些因血液不通暢而產(chǎn)生的聲音,對耳朵來說會被聽得一清二楚
        ,成了耳鳴

          神經(jīng)性耳鳴的針灸治療方法:
          一、體針

          主穴:取耳門
        、聽宮
        、聽會
        、翳風(fēng)。

          配穴:外感風(fēng)邪配風(fēng)池
        、合谷;肝膽火盛配太沖
        、外關(guān)、中渚;痰火上壅配豐隆;脾胃虛弱配胃俞
        、足三里;腎虛配腎俞
        、太溪;腎陽虧虛配百會。

          治法:針刺
        ,實證用瀉法
        ,虛證用補法,百會可用灸法
        。每日1次


          二、電針

          取穴:同體針


          治法:針刺得氣后
        ,加用電針,實證一般用連續(xù)波
        ,虛證可用疏密波


          三、水針

          取穴:同體針
        。每次主
        、配穴各取1~2個。

          治法:進針得氣后
        ,注入藥物
        ,每穴注入0.3~0.5mL。所用藥物可選川芎嗪注射液
        、復(fù)方丹參注射液
        、黃芪注射液、維生素B1
        、維生素B12
        、彌可保注射液等,任選1種
        。亦可取主穴一個
        ,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或加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每穴0.5mL
        。每日1次.

          四、耳針

          主穴::耳
        、內(nèi)耳
        、神門
        、內(nèi)分泌、屏間


          配穴:根據(jù)證候所屬臟腑病機
        ,分別取腎、心
        、肝
        、膽、脾
        、三焦
        、交感等。

          治法:針刺
        ,中等刺激
        ,留針15分鐘,每天1次;或穴位貼壓
        ,或穴位埋線


          五、頭皮針

          取穴:暈聽區(qū)


          治法:毫針刺
        ,間歇運針,留針20分鐘
        ,每日1次


          六、灸法

          1
        、直接灸:

          取穴:聽宮
        、聽會、完骨
        、天柱


          治法:直接灸,每穴6壯


          2
        、隔葦管器灸

          材料:葦管一段,長5cm
        ,直徑0.8cm左右
        。先用冷水浸泡透。

          方法:將葦管一端插入外耳道口并固定
        ,在葦管鴨嘴形外端上點燃艾炷
        ,用嘴輕輕吹向外耳道方向(瀉法),或讓艾炷自然燃盡(補法)
        ,使外耳道內(nèi)有溫?zé)岣袨橐?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每?~9壯(黃豆大小)
        。每日1次。

          七
        、按摩導(dǎo)引法

          1
        、鳴天鼓法:兩掌搓熱,用兩掌心分別貼住左右兩耳
        ,手指托住后腦部
        ,食指壓在中指上,使食指從中指上重重地滑落
        ,以此彈擊后頸發(fā)際處
        ,可聽到?咚咚?之聲,如擊天鼓
        ,共擊108次
        。每日1次。

          2
        、穴位按摩:①取耳門
        、翳風(fēng)、醫(yī)聾(翳風(fēng)穴上0.5寸凹陷處)
        、聽宮
        、聽會;每穴點、按
        、揉
        、摩(瀉法)交替使用3分鐘。②取中諸
        、天容
        、上關(guān);每穴交替點、按
        、揉摩(平補平瀉)使用3分鐘
        。③取腎俞、足三里
        、下關(guān)穴;每穴(補法)點
        、按、揉
        、摩交替使用4分鐘
        。以上方法每日早、中
        、晚各1次
        ,15天為1個療程。

          3
        、自行鼓膜按摩法:每日數(shù)次
        ,每次1分鐘以上
        。對各種耳鳴均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4
        、自行咽鼓管吹張張法:每日數(shù)次。對各種耳鳴均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八
        、引火歸原法

          1、以代溫灸膏貼敷涌泉穴
        ,每晚1次
        ,次晨取去?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捎糜诟髯C
        ,虛證尤宜。

          2
        、晚上睡前
        ,以溫水浸足15分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蛟儆么鷾鼐馁N涌泉穴


          九、微波治療

          用耳鼻喉微波綜合治療儀
        ,將專用耳輻射器置入外耳道
        ,固定,每次輻射時間20分鐘
        ,輸出頻率245MHz.輸出功率5~20w
        ,劑量參照患者的主觀感覺,以耳溫?zé)岣?有舒適的溫度)為度
        ,1次/日
        ,10日為1療程。

        看了?神經(jīng)性耳鳴的針灸治療方法?的人還看:

        1. 神經(jīng)性耳鳴如何治療方法

        2. 用什么方法可以治療耳鳴

        3. 神經(jīng)性耳鳴怎樣治療

        4. 耳鳴怎么辦

      • 平淡之
        回復(fù)
        2023-07-17 02:02:01

        1 耳鳴病因病機

        耳為宗脈之所聚

        ,五臟六腑皆通過經(jīng)脈直接或間接的與耳部有關(guān)
        ,所以五臟六腑, 十二經(jīng)脈的疾病都可引起耳部聽覺的異常
        。耳鳴內(nèi)因多由惱怒
        ,驚恐,肝膽風(fēng)火上逆
        ,以致少陽經(jīng)氣閉阻
        ,或因腎虛氣弱,精氣不能上達于耳而成
        ,外因每為風(fēng)邪侵襲
        ,壅遏清竅
        ,亦有因突然暴響震傷耳竅引起者。

        2 耳鳴針灸常用穴位耳和髎

        定位:在頭部

        ,鬢發(fā)后緣
        ,耳廓根的前方,顳淺動脈的后緣

        針灸法:患者取坐位

        ,雙上肢平放于桌上,常規(guī)消毒
        ,避開動脈
        ,在耳門前上方鬢發(fā)邊緣動脈處取穴,取0.30毫米×25毫米亳針斜刺進針8-12毫米
        ,用捻轉(zhuǎn)補瀉手法(實證用捻轉(zhuǎn)瀉法
        ,虛癥用捻轉(zhuǎn)補法),刺激稍強
        ,留針20分鐘
        ,間歇運針2次,每日1次
        ,10次為1個療程

        作用:耳部為手少陽三焦經(jīng),足少陽膽經(jīng)和手太陽小腸經(jīng)所過

        ,且耳和髎為三經(jīng)之會穴
        ,故針刺耳和髎可達到疏散風(fēng)熱,補腎填精
        ,濡養(yǎng)耳竅
        ,聰耳止鳴的作用,故取得較好療效

        風(fēng)市穴

        定位:在大腿外側(cè)部中線上

        ,當(dāng)腘橫紋水平線上7寸,或簡便取穴
        ,直立
        ,手下垂于體側(cè),中指尖所到處即是

        針灸法:用75%的醫(yī)用舅舅對醫(yī)者和患者的相關(guān)部位進行嚴(yán)格消毒后

        ,選取0.30毫米×75毫米的亳針,用夾持進針法緩慢直刺入2.0-2.5寸
        ,進針后施行緩慢的提插捻轉(zhuǎn)手法
        ,待患者得氣后,改用強刺激的子午搗臼法,以患者耐受為度
        ,在得氣感漸強的同時
        ,施行迎隨補瀉手法(瀉法),令針尖朝上
        ,使得氣感向患處傳到
        ,持續(xù)運針2-3分鐘,然后停止運針
        ,留針3分鐘后再繼續(xù)運針2-3分鐘
        ,如此操作3次,當(dāng)患者自覺針感向上傳到甚或隱約傳入耳中時
        ,則以導(dǎo)氣法把亳針提至天部,搖大針迅速出針
        ,在針刺過程中部加電
        ,單純以手法施術(shù)。

        作用:風(fēng)市為足少陽膽經(jīng)的要穴

        ,有疏風(fēng)熱
        ,清膽火,通經(jīng)絡(luò)
        ,理氣血的作用
        ,而耳鳴耳聾的主要病因在于膽火熾盛,脾腎虧虛或外感風(fēng)熱之邪
        ,故根據(jù)“經(jīng)脈所通
        ,主治所及”的治療規(guī)律,單選風(fēng)市穴
        ,配合適當(dāng)?shù)氖址▉碇委熒窠?jīng)性耳鳴耳聾
        ,有明顯的療效。

        3 耳鳴針灸辯證施治法

        根據(jù)發(fā)病久暫

        ,兼證和脈象變化等
        ,分為實證和虛證。

        實證

        證候:發(fā)病急

        ,耳鳴如蟬
        ,甚或如雷鳴樣,且耳中覺脹
        ,鳴聲不斷
        ,按之不減,漸至聞聲不清
        ,重者出現(xiàn)耳聾不聞人聲;亦有暴病耳鳴者
        ,若為肝膽風(fēng)火上逆,多見面赤,口干口苦
        ,煩躁易怒
        ,脈弦;若為外感風(fēng)邪,多兼有寒熱頭痛
        ,脈浮數(shù)或浮弦

        治法:平肝瀉火,熄風(fēng)通竅

        針灸處方:百會八陣

        ,風(fēng)府八陣;河車路;風(fēng)府至大椎段;翳風(fēng),聽會
        ,足臨泣
        ,俠溪,聽宮
        ,中渚

        手法:杵針用瀉法。

        方義:百會八陣

        ,風(fēng)府八陣
        ,河車路有平肝熄風(fēng),清熱瀉火
        ,通經(jīng)活絡(luò)
        ,行氣通竅的作用,手足少陽兩經(jīng)經(jīng)脈均繞行于耳之前后
        ,故取手少陽三焦經(jīng)之中渚
        ,翳風(fēng),足少陽膽經(jīng)之聽會
        ,俠溪
        ,遠近相配,以疏導(dǎo)少陽經(jīng)氣
        ,四穴合用為治療本病之主方
        ,足臨泣為膽經(jīng)之腧穴,用之可清泄少陽經(jīng)熱
        ,通暢氣機
        ,為上病下取之意,聽宮為局部取穴
        ,可疏通耳道

        加減:肝膽火盛者加太沖,丘墟以清瀉肝膽實火

        ,外感風(fēng)邪者加外關(guān)
        ,列缺,合谷以疏散外邪。

        虛證

        證候:久病耳聾

        ,耳中如蟬鳴
        ,時作時止,勞累則加劇
        ,按之鳴聲減弱
        ,兼見頭暈,腰酸膝軟乏力
        ,遺精陽痿
        ,帶下,脈虛細(xì)等癥

        治法:補益精氣

        ,通竅復(fù)聰。

        針灸處方:百會八陣

        ,命門八陣;河車路
        ,大椎至命門段;翳風(fēng),聽會
        ,足臨泣,俠溪

        手法:杵針用補法

        ,并可加灸法。

        方義:腎開竅于耳

        ,虛證其治在腎
        ,腎虛則精氣不能上注于耳,故取命門八陣
        ,百會八陣
        ,河車路補氣益精,培腎固本
        ,疏經(jīng)活絡(luò)
        ,通竅復(fù)聰;翳風(fēng),足臨泣為手少陽之穴
        ,聽會
        ,俠溪為足少陽之穴,兩經(jīng)均行于耳部周圍
        ,有疏通少陽經(jīng)氣
        ,通竅復(fù)聰?shù)淖饔谩?

        加減:腎虛嚴(yán)重者加關(guān)元八陣,太溪以補腎氣;脾胃虛弱加至陽八陣

        ,足三里

        4 小貼士

        治療耳鳴耳聾還可以結(jié)合自我按摩療法,患者以兩手掌心緊按外耳道,同時以四指反復(fù)敲擊枕部或乳突部

        ,續(xù)而手掌起伏
        ,使外耳道口有規(guī)律的開合,堅持每天早晚做數(shù)分鐘;另外
        ,日常生活中還應(yīng)注意勞逸
        ,喜怒,房勞的調(diào)節(jié)和攝生調(diào)養(yǎng)

      • 寧吉兒
        回復(fù)
        2023-07-17 01:01:51

        耳鳴大多與身體內(nèi)部的器官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

        。而通常開藥多是以肝膽和腎入手。而如果通過使用針灸進行治療的話
        ,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個人情況而施行不同的治療
        。同時也是需要患者對日常的飲食方面有嚴(yán)格的控制,同時也要注意對夜晚睡眠的治療的保證
        。針灸治療耳鳴
        ,首先識別虛實、寒熱
        、兼業(yè)
        ,明確病因、病性
        、病勢
        ,對不同的證候進行相應(yīng)的治療。經(jīng)證實的耳聾主要是以下火
        、通絡(luò)為主
        ;為耳聾補養(yǎng)腎臟為主。針灸治療多選用肝膽經(jīng)
        、腎經(jīng)穴位
        ,局部選穴與辨證選穴相結(jié)合。局部穴位多針刺耳門
        、聽宮
        、聽會、上關(guān)等
        ;肝腎陰虛者可針刺腎俞
        、太溪等;肝火旺可針刺太沖
        、行間穴等
        ;脾虛痰濕者可針刺脾俞、足三里
        、陰陵泉等
        。每次留針二十分鐘,每天一次
        ,十天一療程,根據(jù)具體病情變化靈活運用治療方法

      風(fēng)寒感冒艾灸什么穴位

      風(fēng)寒感冒推什么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