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凌泉
2023-07-18 08:58:42
濕熱與痰濕體質有著不同的區(qū)別,濕熱體質的人會經常感覺到身體沉重乏力,舌苔呈現(xiàn)黃膩苔,面部很容易出現(xiàn)粉刺,或者頭發(fā)發(fā)油頭屑多的癥狀。而痰濕體質的人多以肥胖,胸悶上腹脹滿,食量下降,舌苔表現(xiàn)為白厚膩苔。同時在治療上也會有所不同,患者最好通過中醫(yī)辨證指導明確病因,再對癥用藥。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李雲松
回復1 痰濕就是有痰嗎
有痰是其中的一種表現(xiàn)。
痰濕是中醫(yī)里的一種說法,主要是因為人體臟腑功能失調,體內的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水濕停聚,聚積成痰,堆積在體內所引起的,而痰多就是體內痰濕過重的一種表現(xiàn)。
但并不是說只要痰多就是因為痰濕所引起的,一般來說還會伴隨著體型肥胖、腹部脹滿、四肢沉重、乏力困倦、喜食肥膩食物等癥狀。
2 怎么改善痰濕體質因為痰濕體質主要是因為人體脾胃運化功能失衡所引起的,所以平時需要以開胃健脾、祛濕化痰為主,如果癥狀不是很嚴重的話那么建議可以自行多吃一些陳皮、茯苓、山藥、扁豆、紅豆、薏米等。
如果癥狀比較嚴重的話,那么建議患者最好還是先去醫(yī)院就診,然后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通過藥物來進行調理,這樣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3 痰濕與濕熱最明顯的區(qū)別看癥狀和表現(xiàn)。
對于痰濕來說,其體內的濕氣化成了痰,主要以痰為主,而痰的特征是比較黏膩的,所以一般會表現(xiàn)為四肢沉重、嘴巴黏膩、咳嗽咳痰、痰液稀薄的癥狀。
而對于濕熱來說,是因為其本身體內的火氣比較大,當火氣與濕氣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形成了濕熱,一般來說會表現(xiàn)出面紅耳赤、口干口苦、胸肋脹痛、惡心反嘔、不喜油膩、舌苔厚膩的癥狀。
4 痰濕與濕熱先治哪個視情況而定。
對于痰濕和濕熱先治哪個是需要根據個人的體質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的,如果患者和痰濕更重的話,那么就需要以治療痰濕為主,然后再輔助治療濕熱。
如果患者是濕熱更嚴重的話,那么就需要以治療濕熱為主,然后再輔助治療痰濕,建議患者可以先去醫(yī)院就診,然后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來進行治療。
-
常州-薛**
回復4種濕氣,調養(yǎng)不同。
【濕熱】:春夏經常乏力,油膩,舌苔厚膩,長濕疹。
【寒濕】:畏寒怕冷,手腳冰涼舌苔白厚,白帶多。
【痰濕】:困重乏力,體重臃腫,寡言嗜睡。
【上熱下寒】:上身燥熱,下身怕冷寒熱交加。
一、濕熱體質
大多數的濕氣屬于這一類型,常在春夏之際回暖。潮濕的天氣卷土重來。表現(xiàn)在身體困重,走路沉重,皮膚容易出油,尤其是臉、頭發(fā)分泌油脂增多。判斷:可以看舌苔是否發(fā)黃,厚膩,大便是否糖稀,不成型,粘馬桶,春天悶熱的天氣容易長小水泡。
【赤小豆薏米茶】這類型的濕氣,是濕熱旺盛所致,適合喝寒性的茶,常見的是搭配是赤小豆、慧米、獲苓、熒實.荷葉、桑葉、橘皮等配伍。
二、寒濕體質
寒濕體質在女性當中表現(xiàn)比較明顯,頭發(fā)。皮膚愛出油,舌苔比較白,舌苔兩邊的齒音有凹痕,大便粘膩,小便發(fā)渾濁,白帶增多,有一個明顯的特征是由于體內有寒,所以比較怕冷,手腳冰涼,夏天也是如此。
【黑糖姜棗茶】這類型的濕氣,主要是身體受寒,喜歡甜食,涼飲所致,適合姜絲、紅棗、枸杞搭配開始沖泡飲用。
三、痰濕體質
痰體質的表現(xiàn)除了和濕熱體質一樣相似以外,還表現(xiàn)在身材體型的表現(xiàn),體型比較臃腫,胖大,身體的困重導致身體特別容易累。判斷:懶言少語,特別不想走動,總想坐著不走,還喜歡嗜睡,睡再多也不滿足,睡覺還會流口水。
【人參祛濕茶】這類型濕氣的人大多是脾虛喜歡肥膩、生冷的飲食。導致濕由脾生,適合陳皮、白扁豆、獲苓、人參、甘草泡水飲用,可搭配意仁茶飲一起。
四、上熱下寒
有一部分的女性會出現(xiàn)上熱下寒的表現(xiàn)。既上身有濕熱的表現(xiàn),燥熱長痘、口腔上火,口苦眼干澀。下身有寒濕的表現(xiàn),如手腳冰涼,怕冷,腹瀉,痛經等,錯綜交加一起。
【烏梅益智仁茶】這類型的濕氣,要打通中焦上下熱冷要打通才可以解決適合,烏梅、陳皮、桑甚、重瓣紅玫瑰、益智仁、菊花搭配泡水飲用。
-
太原`趙**
回復1 癥狀表現(xiàn)不同濕熱體質的癥狀
1、身體沉重,在午后發(fā)熱明顯,出汗也不能減輕癥狀;食欲差口中苦澀,或發(fā)熱怕冷交替;身體皮膚泛黃,眼睛紅熾。
2、皮膚上容易出現(xiàn)濕疹或疔皰;關節(jié)筋脈常有局部腫痛,重點表現(xiàn)在身體四肢。
3、悶腹?jié)M,惡心厭食,小便短赤,大便溏??;膀胱濕熱,常有尿頻、尿少且痛,尿色黃;腸道濕熱,常有腹痛腹瀉,肛門灼熱等癥狀
4、濕熱體質的人體型偏于兩端,不是偏胖就是偏瘦;心理特征則是性情急躁;這種體質不能忍受濕熱環(huán)境
5、易換風熱感冒、中暑等疾病。
痰濕體質的癥狀1、胸悶,痰多,易疲倦困睡,身重乏重;愛吃肥甘厚味的食物,舌苔白膩,舌體胖大。
1、濕體質常見體形肥胖,腹部肥滿。
3、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對梅雨及濕重環(huán)境適應力差。
2 造成原因不同濕熱體質的造成原因濕即是水濕,有內濕、外濕之分,熱常與濕同時存在,從內因來說外濕是指環(huán)境,比如氣候、居住環(huán)境過于潮濕,水濕入體形成濕熱體質,內濕則常與消化功能有關,這體現(xiàn)在主管營養(yǎng)吸收的脾上,所以脾虛也是內因之一。另外外因如下:
1、常熬夜、嗜煙酒:日久會出現(xiàn)口臭齒黑,身上味道也大;女性則長期下體味濃,白帶多黃。
2、滋補不當:滋補過度會使身體各器官功能偏于旺盛,這容易催生或者加重濕熱體質。
3、情緒壓抑:肝郁滯留,不得宣泄,長期情緒壓抑,也會使身體濕熱加重。
4、濕熱環(huán)境:長期生活在濕熱環(huán)境的人容易形成濕熱體質。
痰濕體質的造成原因痰濕的內因即是臟腑氣化功能失調,無法正常運化氣血津液,導致水濕停聚不得排泄,濕聚成痰,痰濕留滯臟腑,又反過來影響臟腑功能。另外外因如下:
1、寒濕侵襲:氣候潮濕、久居濕地或涉水淋雨導致濕邪侵襲人體,脾胃水濕不能正常運化,痰濕聚集。
2、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肥膩甘甜食物過食導致脾胃損傷,脾胃不得運化水濕,致使?jié)駶醿壬?,蘊釀成痰,痰濕聚集體內。
3、先天稟賦:天生胃熱,如果常飲食肥甘食物,脾往往不能及時運化,以致聚濕生痰。
4、年老久病或是久坐不動:脾胃虛弱,以致運化功能減退,不能化氣行水;久坐少動或是不常運動的人,氣血運行不暢,脾胃運化不暢,水濕積聚成痰濕。
3 濕熱體質吃什么好苦瓜藕絲材料:苦瓜1根、蓮藕150克、絲舀適量,鹽、白醋、植物油、香油各適量、紅椒絲、南瓜、白糖、姜絲等
做法:1、瓜洗凈,去子,切細絲;蓮藕刮去外皮,切絲。將苦瓜絲、蓮藕絲、紅椒絲和南瓜絲入沸水中燙至斷生,碼盤備用。
2、鍋中加少許植物油,燒熱后下入姜炒香,下苦瓜絲、蓮藕絲等,略炒,加入白醋、白糖香油調和即可。
功效:苦瓜苦寒,可退熱利尿清心,有助于清熱利濕,此外還能降糖排毒;蓮藕清熱兩穴,可調理脾胃功能,也是濕熱體質的人適合吃的。
薏米老鴨湯材料:老鴨半只,薏米50克,蔥段、料酒、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1、鴨鴨洗凈后切塊,入沸水中燙洗后,洗凈備用;薏米洗凈備用,用清水泡30分鐘。
2、鍋中加少許植物油,燒熱后下入蔥段、差片焰鍋,加入適量清湯,下入鴨肉塊、蔑米、料酒,燒沸后轉小火熬煮1—1.5小時,至鴨肉軟爛后,加入鹽調味即成。
功效:該食療方能清熱去油膩,非常適合濕熱之人食用。
4 痰濕體質吃什么好陳皮伴萵筍萵筍300克,陳皮20克,鹽、香油合適量。
做法:1、將陳皮用開水泡發(fā),切成細末,備用。葛筍去皮,刨成薄片,加鹽略微腌制。
2、控干萵筍中的水分,碼入蠱中,拌入陳皮碎和鹽,淋入香油即成。
功效:萵筍克清熱瀉火,陳皮口渴燥濕化痰,用來調養(yǎng)痰濕體質的人的脾胃是很好的選擇。
芝麻冬瓜丁材料:冬瓜300克、白芝麻30克、紅椒、青甜椒少量、香油和鹽各適量。
做法:1、冬瓜洗干凈,去皮、子,切成小?。粚⒍隙?、甜椒丁用開水燙一下。
2、白芝麻炒熟、冬瓜丁放入碗中,加入白芝麻甜椒丁、鹽香、油拌勻即可。
功效:冬瓜利尿解毒、利腸胃,芝麻補肝腎潤腸燥,對脾胃損傷所致的痰濕有幫助。
-
西安-杜*
回復1、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的人也是十分多的,它屬于中醫(yī)名,顧名思義就是熱與濕氣同時侵犯人體,濕熱者常表現(xiàn)為身體沉重,在午后發(fā)熱明顯,即使出大量的汗,也不能緩解這種燥熱的感覺。而且吃飯咩有胃口,食欲非常差,口中苦澀,或發(fā)熱怕冷交替,身體皮膚泛黃,眼睛紅熾。
對于濕熱體質的人來說,皮膚上非常容易出現(xiàn)濕疹或疔皰,如果存在膀胱濕熱的情況,還會伴有尿頻、尿急,尿少而痛,色黃濁癥狀等癥狀。體型偏于兩端,不是偏胖就是偏瘦,心理特征則是性情急躁,這種體質不能忍受濕熱環(huán)境。
2、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的人在生活中十分多見,現(xiàn)在的人們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買房壓力、育兒養(yǎng)老壓力等等,為了生活,很多都是經常熬夜、飲食不節(jié)、缺乏運動等,這些恰巧又是痰濕的常見誘因,所以說現(xiàn)在很多人都存在痰濕。痰濕體質的人,常表現(xiàn)為大腹便便、容易犯困、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體胖大,舌苔白膩。
痰濕體質的人,在生活中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習慣,注重日常的飲食均衡,多參加戶外鍛煉,避免長期居住在潮濕、陰暗的環(huán)境中,注意保暖、保持大便的通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