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金錢草
2023-07-18 10:45:44
9歲孩子出現(xiàn)陰虛多汗的現(xiàn)象,在調理的時候,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通過口服中成藥物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調理,除此之外,也建議孩子適當?shù)倪\動,而且在飲食方面盡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艾江
回復
-
西安-杜*
回復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汗液可以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和一些諸如尿酸、脂 肪酸等代謝產物。由于小兒生長發(fā)育迅速,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所產生的熱量及代謝產物 也相對較多。同時,小兒植物神經發(fā)育不健全,在入睡時,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失去大 腦的控制而一時興奮,出現(xiàn)汗多現(xiàn)象,這完全是正常的。只要孩子無其他癥狀,如煩躁、哭鬧、易醒等,就不必管他。這樣出汗往往見于入睡后半小時之內,且以額頭汗出為主,一般在睡后2小時之內慢慢停止,多見于3~7歲的小兒,并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有人稱之為生理性多汗。
但如果孩子平素身體虛弱,夜間入睡時大汗淋漓,如同水澆,甚則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濕衣 ,且伴有煩躁、哭鬧、消瘦等癥狀,則屬于病理性多汗。常見的原因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 病。除夜間多汗外,還伴有煩躁、睡眠不寧、易驚醒、方顱、忱禿、雞胸等癥。如果有上述 癥狀,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飲食時也應注意多食富含鈣質的食物, 如魚、蝦皮等。通過積極治療,多汗可被很快糾正。
如果小兒常在天亮前出現(xiàn)多汗,同時伴有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而快,則有低血糖的可能,這 時可給孩子喝些糖水或進食些糕點,即可糾正。
-
李雲松
回復小兒汗證是指小兒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全身或身體的某些部位出汗較多,或大汗淋漓不止的一種證候。
一般以入睡中汗出稱之為“盜汗”;白曰無故汗出稱之為“自汗”。
在日常生活中,因天熱或衣著過厚等因素引起的汗而由無他疾者屬正常。
中醫(yī)辨證上可分為肺衛(wèi)不固、營衛(wèi)不和、風濕犯表、暑傷津氣、濕熱蕰蒸、陽脫、心血虧虛、陰虛火旺、氣陰虧虛等型。
調理和治療宜分別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wèi),祛濕解表,清暑益氣生津,清熱化濕,回陽固脫,補血養(yǎng)心、益氣固表,滋陰降火,滋陰益氣等。
無論自汗或盜汗,多與體質虛弱有關。自汗是因“氣虛”,汗孔不能關閉而出汗;盜汗不僅氣虛,長期汗出,津液流失過多,“陰”也虧虛。
所以食療要從養(yǎng)氣補陰辨證施治。本病的治療總原則:陽虛治宜實表補陽,陰虛治宜清火滋陰。
b)脾虛氣虛:
出汗後摸他,會發(fā)覺渾身冰冷,顯示身體極為虛弱。其他特徵包括:
容易疲累,平時不太活躍;
胃口不好,不想多吃;
大便稀爛;人較浮腫。
“脾虛”的“脾”不等於脾臟的脾。中醫(yī)所謂“脾”,包括整個消化系統(tǒng),所有食物營養(yǎng)的吸收、分解、傳送,都必須暢旺,不可有阻滯,否則會窒礙體液流通和機體運作。
醫(yī)書有云:脾為後天之本,不無道理,因為一個人吸收和排功能差,整體都受影響,行動有如慢幾拍。
一、寶寶冒汗常見原因:
1、不正常冒汗有兩種:
a)陰虛盜汗:
出汗後摸他,會發(fā)覺身體熱得好緊要,小孩的反應一般是踢開被子。
其他特徵包括:
面紅、眼紅、唇紅,每日往往由下午開始就掌心發(fā)熱;
睡不安寧,輾轉反側,好像不斷有夢;
平常脾氣暴躁易怒;
如有肝熱,更兼大便燥結。
2、正常冒汗有兩種:
a)生理性多汗
正常小兒由于某種原因代謝旺盛,活潑多動,出汗比成人多,再加上嬰幼兒皮膚含水量大,如遇天氣炎熱,室溫過高,穿衣蓋被太多,機體為了調節(jié)人體體溫,通過出汗把機體過多的熱排除體外,所以我們稱他為“生理性出汗”,這種出汗是屬于正常的。
b)病理性出汗
這種出汗往往發(fā)生在小兒安靜的狀態(tài)時,也可見全身或半身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小兒夜間出汗較多,我們應根據臨床情況進行分析,一般體弱的小兒,在白天過度活動,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深睡后,汗逐消退,如缺鈣、患佝僂病的小兒多見于這類出汗,這是因為佝僂病的小兒血鈣降低時,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而產生多汗。如果小兒不僅前半夜多汗,后半夜甚至天亮前也多出汗,這種出汗也就是醫(yī)學上稱的小兒盜汗。
小兒推拿治療小兒盜汗
遇小兒盜汗癥,以按揉腎頂穴為主治之,每獲滿意療效,茲介紹如下。
1)按揉腎頂穴500次,以拇指端按揉之。
2)揉二馬穴100次,以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3)補脾土300次,將患兒拇指屈曲,醫(yī)者沿其拇指橈(ráo)側緣,由指尖推向指根。
捏脊三遍:讓患兒取俯臥位,醫(yī)者位于其背后,先在患兒背部輕輕按摩兩遍,使其肌肉放松。
然后醫(yī)者以雙拇指橈側緣頂住皮膚,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雙手自下而上交替捻動向前(自長強起至大椎止)為一遍;
捏第二遍時,每捏三下再將背脊皮提一下,并在腎腧(shù)、脾腧、胃腧、肺腧穴處重提;最后捏一遍。
食療治療盜汗,泥鰍湯:
用泥鰍120克,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腸臟,用油煎至金黃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每天1次,小兒則分次飲湯,不吃魚。連服3-5天。
有補氣益陰之效。適用于盜汗者食用,民間常用治療小兒盜汗,功效顯著。
浮小麥淡菜蓮子豬瘦肉湯
浮小麥性涼味甘,功能止盜汗自汗;淡菜性溫,味甘、咸,功能補肝腎、益精血;豬瘦肉性平、味甘咸,有滋陰補中的作用;蓮子養(yǎng)心、益腎、健脾;常喝可收益氣養(yǎng)陰、健脾胃、止盜汗自汗之功。
取浮小麥30克、蓮子20克、淡菜20克、芡實20克、豬瘦肉150克、黑棗2枚、生姜1~2片。
各物洗凈,浮小麥、淡菜、芡實用清水稍浸泡片刻,然后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煲沸后用文火煲1個半小時后,調入適量食鹽即可。
傳遞健康!傳播愛????
-
寧吉兒
回復小孩子睡覺時出汗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因為兒童汗腺較發(fā)達,而汗腺分泌是由植物神經(迷走神經)控制的。小孩子睡著后,其因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出汗多。一般以頭、面部出汗為多,但是睡后一兩個小時內就會緩解。如果睡后一直出汗,而且量比較大,有可能是植物神經功能性紊亂,部分可能還是缺鈣所致。建議:
一、可讓孩子每天上午、下午各曬半小時的太陽。陽光可給孩子補鈣和維生素D:太陽的紫外線,可將人體皮下T-脫氫膽固醇轉變?yōu)榫S生素D3,而維生素D3可幫助鈣的吸收。
二、強調午睡:由于季節(jié)變換、加之近些天氣也比較炎熱,小孩子可能因睡眠不足導致小兒大腦缺氧、植物神經功能性紊亂等等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所以為其保證睡眠時間,可用午睡彌補。
三、要多次少量給孩子喝溫開水(淡鹽水、紅糖水),不宜用飲料代替。
四、服用虛汗停顆粒(小兒裝) ,同時注意補充其它營養(yǎng):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以滿足孩子成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