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七里香
2023-07-18 19:15:17
對于反流性食管炎來說,中醫(yī)的治療主要是需要進行辨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對癥的藥物治療,如果是肝胃郁熱型的可以選擇左歸丸治療,如果是脾胃陽虛型的,可以選擇香砂六君子丸治療,具體的治療以面診醫(yī)生指導(dǎo)為準(zhǔn),同時可以配合穴位的針刺促進病情的康復(fù),主要選擇足三里穴太沖穴,中脘穴等。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艾江
回復(fù)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內(nèi)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癥,它常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食管裂孔疝等病并存,下面由我給大家整理了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藥方相關(guān)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藥方
方1 梔子湯
{處方組成}梔子14克、大黃4克、牡丹皮10克、蘇梗10克、降香6克、白芍15克、枳殼8克、代赭石30克、竹茹12克、阿膠18克、白芨6克(研末沖服)、海螵蛸5克(研末沖服),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300ML。分2次臥位徐徐服之。3周為一療程,1療程后評定療效。
主治:返流性食管炎,胸骨下灼熱疼痛,平臥或彎腰俯拾時加劇,咽下困難,惡心嘔吐,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處方來源} 摘自《福建中醫(yī)藥》1996,(1)
方2 公英白芨膏
{處方組成}蒲公英210克、白芨70克、三七35克(研極粉末)、雞子5枚(取清)、蜂蜜100克。先將蒲公英、白芨水煎2次,每次煮沸1小時,去渣,共取汁1000ML,過濾靜置,取上清液置鍋中,慢火蒸發(fā)濃縮至100ML,得清膏侯涼。然后將三 七、蛋清、蜂蜜加水混勻,即得煎膏,裝瓶備用。上述劑量為每人份7日量。
服法:服藥前,先飲少量溫水以沖洗食管,然后平臥床上緩緩咽下煎膏,每日3至6次,7天為一療程,服藥其間忌食油炸、辛辣食物,食后再用溫水以沖洗食管。
主治:返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發(fā)病原因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正常情況下,人均有胃食管反流,稱生理性反流,此時無任何臨床癥狀,但在下列情況下,生理性反流可發(fā)展成病理性反流,最終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1.食管與胃連接處的解剖和生理抗反流屏障遭到破壞。如第一抗反流屏障的重要結(jié)構(gòu)――食管下端括約肌松弛,可引起病理性反流,主要有擬膽堿能和?―腎上腺素能藥、?―腎上腺素能拮抗藥、多巴安、安定、鈣受體拮抗劑、嗎啡、脂肪、酒精、咖啡因、吸煙、口服黃體酮避孕藥等藥物或食物,因影響了食管下端括約肌功能而誘發(fā)病理性反流。
2.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礙。本功能包括食管排空和唾液中和兩部分,具有減少食管粘膜浸泡于胃酸中的時限,如食管排空異常,易致反流物長時間侵蝕食道粘膜而發(fā)生本病。
3.食管粘膜抗反流屏障功能損害。主要是指食管上皮細胞增生和修復(fù)能力的削弱。
4.胃十二指腸功能失常。胃排空異常、胃酸分泌過高、幽門括約肌和食管下端括約肌功能障礙引起十二指腸液和胃液反流入食管,最終反流的膽汁和胃酸共同作用于食管粘膜而引起本病。
5.誘發(fā)因素。肥胖、大量腹水、妊娠后期、胃內(nèi)壓增高等因素均可誘發(fā)本病。
本病屬于中醫(yī)的?噎食?、?噎膈?、?吐酸?等病證范疇。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情志不舒,氣滯不暢,日久化熱化火,灼傷津液,食管失去濡養(yǎng),或因氣滯津停,加之嗜食肥甘,痰熱內(nèi)生,痰阻食道,胃氣不降而發(fā)生本病。
反流性食管炎預(yù)防措施
1.積極治療胃、十二指腸疾病?;加形概趴照系K、胃酸分泌過多、幽門括約肌松弛等胃腸疾病者,應(yīng)及時診治,以免胃、腸液反流而導(dǎo)致本病。
2.增強體質(zhì)。平素加強體育鍛煉,勞逸結(jié)合,保持健康的體魄,使食道下端括約肌維持一定的張力,同時可以保持良好的體型,使之不致肥胖,有助于預(yù)防本病的發(fā)生。
3.怡情放懷。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心情舒暢,氣機調(diào)順,胃腸液體下行為順而不反流,是預(yù)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4.禁食刺激之物。辛辣肥甘,醇酒厚味,易傷脾損胃,高脂餐、飲酒、咖啡、吸煙等均易致食道下端括約肌松弛,平素?zé)o病者應(yīng)少食,有本病者應(yīng)禁食。
5.慎用某些藥物。發(fā)病原因中所提的某些藥物,如多巴安、安定等應(yīng)慎用,以免引起?第一抗反流屏障?的損害而誘發(fā)本病。
-
廣東熊**
回復(fù)當(dāng)患有食管炎時,會給我們所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所以說一定要重視及時的治療。下面,我來為你介紹食管炎的中藥治療方法。
食管炎的中藥治療方法
1.情志不暢型癥見胸骨后痛或燒灼,每因情志不暢而誘發(fā)或加重,胃脘及脅脹痛、反酸、食欲不振等。
對策:治療采取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方法。
2.肝郁化熱型癥見胸骨后痛或燒灼樣疼痛、反酸噯氣、性情急躁易怒、頭面燥熱、口干口苦、多飲、大便干結(jié)、舌紅。
對策:可采用疏肝清熱、和胃降逆治法。
3.脾虛氣滯型癥見劍突下或胸骨后隱隱燒灼、胃脘脹滿、食欲減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調(diào)等。
對策:治療采用健脾理氣、溫胃降逆的方法。
4.氣虛血瘀型癥見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形體消瘦、舌淡暗、舌邊有瘀點。
對策:以益氣養(yǎng)陰、化瘀散結(jié)為治法。
中醫(yī)個體化治療減少食管炎復(fù)發(fā)
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慢性復(fù)發(fā)傾向,據(jù)報道停藥后半年復(fù)發(fā)率高達70%~80%,故本病患者多需長期堅持治療,但較長時間使用抑酸劑治療有一定副作用,而中醫(yī)治療本病是根據(jù)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分清其陰陽寒熱虛實等而分別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來辨證施治的。
癥見反酸、胃痛隱隱,綿綿不休,空腹或受涼時疼痛加劇,得食或溫敷后減輕,神疲納差,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等屬于陽氣虧虛者,可用黃芪、黨參、白術(shù)、干姜等益氣溫中健脾;
癥見口干、胃脘嘈雜、隱痛、反酸、舌紅少苔、脈細等屬于陰虛者,可用石斛、玉竹、麥冬等養(yǎng)陰;
癥見吞咽困難并呈持續(xù)性胸骨后悶痛或刺痛,泛酸燒心等屬于血瘀者,可用莪術(shù)、桃仁、丹參、急性子等活血化瘀。
癥見脘脅脹痛,反酸燒心,情志不暢則加重,喜太息,噯氣呃逆,胃脘嘈雜,舌淡苔白等屬于肝氣郁滯者,可用柴胡、香附、玫瑰花、佛手花等疏肝解郁;
凡見泛酸癥狀者均可有選擇地加入煅烏賊骨、白及、大貝、煅瓦楞子、木蝴蝶等制酸護膜之品。
食管炎的早期癥狀
1、食道炎其癥狀主要是以吞咽疼痛、困難、心口灼熱及胸骨后疼痛居多,當(dāng)食道炎嚴(yán)重時可引起食道痙攣及食道狹窄。當(dāng)食道下端因發(fā)炎導(dǎo)致粘膜變性繼而長出胃的柱狀上皮細胞時叫做巴洛氏食道,此為食道癌之前身,必須長期追蹤其變化。
2、正常情況下,胃酸是不會反流到食道的,食道下半段有一處高壓區(qū),阻擋胃酸向食道反流,如果賁門因故變松,高壓區(qū)的壓力會下降甚至消失,胃酸、膽汁就會反流到食道,對食道粘膜刺激強烈,引發(fā)食道炎。餐后平躺,進食過量,甜食或油膩食物吃得太多都會引起胃里的東西向食道反流。
3、感到?燒心?,或?心口疼?,喝熱水或吃刺激性食物時,胸骨后痛感明顯都是食道炎的癥狀。還有吞咽食物感到發(fā)噎是由于食道水腫,食道內(nèi)變窄或食道壁因炎癥刺激而發(fā)生痙攣性收縮所致。食道炎應(yīng)及時診治,不然會惡化以至于發(fā)生食道粘膜潰瘍,還會嘔血或便血。
預(yù)防食管炎的方法
1、不要空腹喝牛奶
很多人都聽說過睡前喝牛奶對腸胃有益的說法,其實睡前喝牛奶、果汁對養(yǎng)腸胃并無益處,特別是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更是大忌。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脂肪和糖分等會引起腸胃酸分泌,長期如此在夜間空腹?fàn)顟B(tài)下有可能對腸胃造成損傷,并加重反流癥狀。本人平時喝牛奶,總會選在白天任何時段,這樣就不會傷腸胃了。
2、盡量少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是多數(shù)年輕人和白領(lǐng)比較熱衷的飲料,喝起來美味又解渴。但專家表示碳酸飲料中的氣體很容易引起脹氣,這類飲料含有較高的熱量和各種添加劑,不宜大量飲用。在夏季白開水、涼茶等才是最解渴的健康飲料。
3、少吃鹽漬食品和夜宵
如今腸胃癌的危害極大。大量流行病學(xué)資料顯示長期高鹽飲食、食用霉變、煙熏和鹽漬食物都會增加腸胃癌發(fā)生的危險性。而抽煙、酗酒也是?幫兇?。?喜歡半夜吃夜宵也不是好習(xí)慣。我平時工作很忙,但不管忙到多晚我都不會吃消夜。臨睡前進食會導(dǎo)致腸胃酸分泌,而且產(chǎn)生的熱量容易囤積。無論對腸胃、對人體都無益處。?
4、其實腸胃并非十分嬌氣
很多病人對自己的腸胃過分顧慮。但其實腸胃并不十分嬌氣。健康的腸胃有一道腸胃黏膜屏障,具有完善的自我保護作用。我要了解自己的腸胃部情況,因人制宜。比如:平時我也很喜歡吃辣的食物,但注意不在空腹時吃,以減少對腸胃的刺激。在健康狀態(tài)下,如果沒覺得不舒服吃點辣味美食也無妨。
猜你喜歡:
1. 食管炎的最佳治療方法
2. 食道炎吃什么藥好
3. 導(dǎo)致食管炎的原因
4. 食管炎能根治嗎
5. 食道炎吃什么藥
-
李雲(yún)松
回復(fù)年齡,性別,體質(zhì)。中藥簡單的用附子理中湯加味,佐以疏肝類,你的情況提供的太少,不好處方,食療最好是先停用牛奶、肉類食品,年紀(jì)大的久治不效要加補腎的,年青的別用冷飲早睡覺,冬吃蘿卜夏吃姜,不找醫(yī)生開藥方
-
xuzhujun728
回復(fù)中醫(yī)對于反流性食道炎通常采取辨證施治的方法,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將反流性食道炎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情志不暢型癥見胸骨后痛或燒灼,每因情志不暢而誘發(fā)或加重,胃脘及脅脹痛、反酸、食欲不振等。治療采取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方法,方選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6克,白芍15克,烏賊骨15克,郁金、元胡、制香附、蘇梗、半夏、枳殼各10克,甘草5克。
脾虛氣滯型癥見劍突下或胸骨后隱隱燒灼、胃脘脹滿、食欲減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調(diào)等。治療采用健脾理氣、溫胃降逆的丁香柿蒂散加減:丁香3克,柿蒂20克,白術(shù)、元胡、生姜各10克,黨參、茯苓、蘇梗各15克,半夏12克。
肝郁化熱型癥見胸骨后痛或燒灼樣疼痛、反酸噯氣、性情急躁易怒、頭面燥熱、口干口苦、多飲、大便干結(jié)、舌紅??刹捎檬韪吻鍩帷⒑臀附的嬷畏?,方選丹梔逍遙散加減:丹皮、梔子、大黃、花粉、白芍各10克,柴胡6克,生地瓜蔞各20克,石決明30克,竹茹12克。
脾虛胃熱型癥見劍突下灼熱、胃脘隱痛脹悶、納呆、反酸、欲吐清水、噯氣等。以健脾益氣、清胃降逆為治法,方選半夏瀉心湯加減:黨參、半夏、黃芩、元胡、大棗各10克,干姜、黃連、炙甘草各5克,烏賊骨20克,茯苓15克。
氣虛血瘀型癥見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形體消瘦、舌淡暗、舌邊有瘀點。以益氣養(yǎng)陰、化瘀散結(jié)為治法,方選啟隔散加減:丹參、茯苓、太子參各20克,浙貝母15克,荷葉、蒂各15克,當(dāng)歸、郁金各12克,三七粉3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餐后應(yīng)盡量保持直立位或軀干直立,還應(yīng)注意減輕腹壓,避免劇烈的活動,不要穿緊身衣和束腰帶。睡前少進熱茶或飲料,戒煙,平時限制酒和酸性刺激性食物及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對于較嚴(yán)重的反流性食道炎,可以配合西藥進行治療,經(jīng)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shù)治療??傊?,調(diào)情志,適寒溫,配合適當(dāng)?shù)闹委?,就能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以上是網(wǎng)上搜索得來,僅供參考。具體治療建議到正規(guī)醫(yī)院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