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蒼耳子
2023-07-20 12:15:27
耳鳴患者可以通過刮痧,按摩等方式來進行緩解耳鳴的癥狀的,建議患者可以到專業(yè)的中醫(yī)大夫經(jīng)過辨證之后通過按摩聽宮穴,聽會穴,翳風穴,角孫穴,耳門穴等穴位對耳鳴患者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同時刮痧還可以起到促進新陳代謝,淋巴排毒等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4條回答
-
武漢-嚴**
回復
-
逍遙子
回復按摩是中醫(yī)理療的一種方式,通過按摩不同的穴位來達到防治疾病的作用,那么按摩穴位能有效治療耳鳴嗎?按摩哪些穴位治療耳鳴最有效?按摩穴位可以治療耳鳴,但是需要掌握正確的按摩方法,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哪些按摩手法可以治療耳鳴吧。
1、按摩穴位有效治療耳鳴
1、按揉耳周穴位:用兩手拇指端分別按揉兩側聽宮穴、翳風穴,力度以感覺酸脹為佳。按揉時注意張開嘴,每穴1分鐘。聽宮穴位于耳屏的前方,張開嘴此處呈凹陷狀。此穴具有宣通氣血,開竅聰耳之功效,對耳病,尤其是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耳鳴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翳風穴位于耳垂后顳骨乳突與下頜角之間中點處,此穴具有通絡活血,安神通耳之功效,對耳部疾患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2、揉耳根:用食指在前、拇指在后貼于前后耳根部,共揉3分鐘,以耳根透熱為度。此手法能有效提高耳內血液循環(huán),特別是針對內耳缺血引起的高音耳鳴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3、捻耳法:以拇指與食指指面同時捻揉兩耳輪及耳垂,從上向下共揉捻3分鐘,令兩耳發(fā)熱為度。耳輪和耳垂上有很多穴位和神經(jīng)反射點,輕柔地捻揉使這些穴位反射點得到良性的刺激,有助于耳內環(huán)境的改善,促進中耳炎癥的消除和輔助內耳神經(jīng)功能的保持。
4、鳴天鼓:兩手掌相搓,使互相產(chǎn)生熱,然后按于兩耳,掌心對準耳道,四指貼于枕后,作緩慢的重按,緩慢放開(注意放松時要和緩以免內耳痛)3次,如此為1遍,共5遍。此手法也是通過改變耳道內壓力給予中耳一定的良性刺激,對低音調耳鳴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5、揉風池:風池穴位于頸后部枕骨下兩側,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段之間的凹陷處。用拇指按揉以感覺酸脹為佳,每次按揉1分鐘,每天3次。按揉風池穴能夠有效增加耳內血液供應,對神經(jīng)性耳鳴效果最理想。
2、耳鳴的原因有哪些
1、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當腎病、肝膽疾病、糖尿病、結核病、慢性支氣管炎等導致全身功能紊亂時,常會出現(xiàn)耳鳴的癥狀。
2、身體虛弱。常由于血管張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醫(yī)認為是腎虛或氣血虛弱等所致。如屬肝腎陰虛者,平時有頭暈目眩,失眠,腰酸舌質偏紅等,如屬腎陽不足者平時有腰冷肢軟,夜尿較多,舌質偏淡等。
3、神經(jīng)衰弱引起的。常伴有頭痛、頭昏、失眠、多夢等癥狀,這種耳鳴還與憂郁有關,調節(jié)情緒可使之好轉。
4、頭部和頸部受傷也可引起耳鳴,因為我們的頭部、頸部和耳部是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果外界造成的傷害過大,就會導致耳鳴的出現(xiàn)。
5、不當?shù)乃幬锸褂靡矔鸲Q的出現(xiàn),如:抗生素、萬古霉素、阿司匹林等藥物的服用會導致耳鳴的出現(xiàn)。
6、身體上內科疾病,比較常見的如貧血、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腎臟疾病均可產(chǎn)生耳鳴。
-
武漢-嚴**
回復耳鳴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疾病,會對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需要及時做好護理工作,那么耳鳴按摩哪個部位?耳鳴按摩方法有哪些?耳鳴是可以通過按摩來調理恢復的,但是需要掌握正確的按摩方法,下面就來詳細了解治療耳鳴的按摩方法吧。
1、點揉翳風穴
翳風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處。
方法:將雙手置于頭部,拇指指尖按在翳風穴,其它四指分別分散在耳朵上方,起穩(wěn)定作用,然后拇指用力對凹陷進行點按,直到感覺到酸脹感。每天點按數(shù)次,也可點揉3分鐘。
功效:提神開竅、明目、防治頭暈頭疼。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耳鳴都有一定的療效。
2、鳴天鼓
鳴天鼓是一種自我按摩方法。
方法:先按摩兩側耳郭,待有熱感產(chǎn)生后,再用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對稱性橫按在兩側枕部,兩中指接觸相連,再將兩食指翹起疊在中指上面,然后把兩食指從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叩擊枕骨,如同擊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左右同時動作24次。
功效:鎮(zhèn)靜安神、緩解耳鳴的癥狀。
3、點揉風池穴
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的凹陷中,與耳垂齊平。
方法:將兩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產(chǎn)生一定的熱量,然后用兩手掌分別按于兩耳,掌心對準耳道,手指貼于后枕部。兩掌輕輕用力,對兩耳作緩慢的重按,再緩緩地放開。這樣可以反復操作數(shù)次,中間還可用置于后方的拇指加點風池穴數(shù)次。
功效:開竅聰耳、通絡活血,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耳鳴都有一定的療效。
4、按揉聽會穴
聽會穴: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后緣,張口有凹陷處。
方法:用食指或者大拇指輕柔按揉聽會穴,5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治耳鳴、耳聾等耳疾。
5、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shù)诙乒菢飩鹊闹悬c處。
方法:一手的拇指點按另一手的合谷穴,按壓或摩擦大概80次即可。
功效:緩解耳聾、耳鳴癥狀。
6、揉耳根部位
方法:可分別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耳根,輕揉約3分鐘,以耳根透熱了即可。
功效:緩解內耳缺血引起的耳鳴。
7、預防耳鳴的方法
①保持心情愉悅,要有樂觀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避免情緒激動。
②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③戒煙、限酒,不喝咖啡、少吃鹽,適量飲用綠茶。
④避免接觸噪聲,尤其是避免長時間處于過度嘈雜的環(huán)境中。
⑤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等。
⑥定期參加力所能及的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廣場舞、門球、臺球、慢跑等,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從而使內耳微循環(huán)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
⑦低鹽、低脂飲食,以植物蛋白質(如豆類、豆制品)、優(yōu)質蛋白質(魚、雞肉等)為主,少吃動物性蛋白(如豬肉、牛羊肉等),多吃瓜果蔬菜。
⑧積極治療全身疾病,如高血壓患者要積極服用藥物控制血壓、血脂,糖尿病患者要通過運動、飲食控制、或者藥物輔助達到穩(wěn)定的血糖水平,以避免對內耳毛細胞構成危害。
⑨戒除用異物挖耳的不良習慣,避免對外耳的過度刺激。老年人耵聹容易受阻不易排出,可定期至醫(yī)院耳鼻喉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