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凌泉
2023-07-25 21:03:43
感覺腳心和胃穴位出現(xiàn)按摩起來很酸痛的,臨床表現(xiàn)情況考慮是身體出現(xiàn)胃炎或者是胃腸道不舒服的一種生理性狀態(tài)反應(yīng)表現(xiàn),進一步配合穴位按摩以及飲食調(diào)理促進身體的消化功能代謝。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匿名用戶
回復問題分析:
你好,胃痛的原因比較多。常見的就是胃功能不良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胃脹,胃痛;也與日常生活飲食方面不協(xié)調(diào),不規(guī)律的飲食導致胃炎,胃潰瘍引起胃不適,疼痛現(xiàn)象,
意見建議:
平時注意調(diào)理好日常生活飲食,清淡些,多吃些富含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等刺激食物,好好調(diào)理,可以適當服用達喜,奧美拉唑,
-
西安-杜*
回復不少人因為飲食不當?shù)仍驅(qū)е挛覆拷?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是癥狀,例如胃脹,胃痛等等,其中胃痛是非常讓人難受,很多人出現(xiàn)胃痛的癥狀后首先就會通過按摩的方式來緩解胃痛。那么胃痛怎么按摩緩解疼痛?胃痛按摩哪里見效快?胃痛怎么快速緩解按摩?
1、胃痛怎么按摩緩解疼痛
(1)急性胃痛按揉梁丘穴
位置:位于膝蓋外側(cè)端直上約兩個拇指寬度的位置。
按摩方法:按壓梁丘穴是,用拇指之間按在穴位上,朝大腿方向用力加壓,稍微的刺激是無法止住胃痛的。每次按壓20秒,休息5秒后在繼續(xù),按到胃痛緩解為止。
(2)按揉足三里
位置:脛骨外側(cè),在膝蓋下方約4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腹著力,以順時針方向稍微用力按揉足三里穴約2分鐘,然后再以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分別做左右兩腿,以局部感覺到酸脹為佳。
可以用來治療胃痛、腹痛,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不適。
(3)點按內(nèi)關(guān)穴
位置:手臂內(nèi)側(cè)中間,腕橫紋上約3指寬處。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稍用力點按內(nèi)關(guān)穴約1分鐘,再兩手交替按摩,以酸脹感向腕部和手放散為佳。
可用來治療胃痛、嘔吐、呃逆、胸悶等不適。
(4)按揉中脘穴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點。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者中指按壓中脘穴約半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可以用來治療胃痛、胃脹反酸等不適。
(5)腹部震顫按摩法
可平躺于床上,腹部放松,手指稍微彎曲緊貼于腹部,上下顫動,如雀啄。顫動頻率宜每秒3-4次為宜,用力均勻柔和。可從上腹部開始,由劍突下緩緩下行,至肚臍,來回往復移動,如此顫動約十余分鐘,便可聽到腸鳴音,但腹內(nèi)氣體下行排出,即可達到治療效果。
此法能改善交感神經(jīng)和植物神經(jīng)性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增強循環(huán),疏通氣血,對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腹痛腹脹等癥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2、治療胃痛小偏方
(1)寒性胃痛
癥狀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受涼或者吃生冷食物所誘發(fā),胃痛突然發(fā)作,疼痛較為劇烈,喜歡熱敷和熱飲,畏寒、口不渴、腹脹、吐酸水等。
1、用10克干姜,胡椒10粒,一起研磨成為細末,然后用溫開水沖服,每日2次,2日服完,可以用于,適用于寒性胃痛的人群服用。
2、胡椒7粒,大棗10個(去核),煎湯,調(diào)入適量的紅糖,喝湯吃棗,每日1-2次,用于寒性胃痛。
(2)熱性胃痛
癥狀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胃脘疼痛較為嚴重,并且有燒灼樣感,反酸嘈雜,情緒容易煩躁易怒,并會伴有口干口苦等癥狀。
1、用瓜蔞皮12克,黃芩3克,加入適量清水煎煮,飲其湯液,每日2劑。適用于胃脘疼痛較甚,內(nèi)有燒灼感的熱性胃痛人群飲用。
2、苦瓜150克,切段后用鹽腌制片刻,青果50克,豬肚一具洗凈,將上述材料放在一起加水燉煮至豬肚爛熟后即可,喝湯吃肚,適用于熱性胃痛。
(3)肝氣犯胃導致的胃痛
癥狀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多因煩惱發(fā)怒而引起胃痛發(fā)作,胃脘脹滿,痛連兩肋,打嗝或者放屁后疼痛可稍有緩解。
1、香附10克,蘇葉5克,枳殼6克,加入適量清水煎煮,每日2劑,適用于氣滯型胃痛。
2、佛手5克(干品)切碎,玫瑰花6-10克,用滾開水沖泡10分鐘,平日代茶飲用,適用于氣滯胃痛。
3、淤血內(nèi)停導致胃痛
癥狀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胃脘疼痛并且位置固定,疼痛拒按,痛如針刺,或見有吐血、黑便等癥狀。
1、丹參20克,炒五靈脂、生蒲黃、炒陳皮、全當歸各10克,檀香、元胡、甘草各6克,三七粉3克(沖服),將上述材料用水煎煮2次,將兩次藥液和勻,分2次沖服三七粉。每日1劑,用于淤血胃痛。
2、桃仁10克(去皮尖),生地10克,同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快好時加入桂心粉2克,紅糖50克,稍煮片刻后即可,上、下午分食,適用于淤血型胃痛。
(1)食積胃痛
癥狀表現(xiàn):因暴飲暴食后引起的胃脘脹滿疼痛,打酸臭呃,惡心嘔吐,吐后或放屁后疼痛癥狀減輕等。
1、白胡椒10粒,大黃1克,研磨成細末后用溫開水沖服,每日1-2次,用于食滯胃痛。
2、檳榔200克,陳皮20克,丁香,草豆蔻各10克,加水和食鹽適量,煎煮至藥液近干,?;鸫?,將檳榔切成黃豆大小,備用,于飯后嚼食5-10塊。
(2)脾胃虛寒疼痛
癥狀表現(xiàn):胃脘冷痛,空腹時疼痛可加重,一般在進食后疼痛可緩解,腹部喜溫喜按,泛吐清水。
1、黃芪20克,當歸、川芎、枳實各12克,良姜10克,炙甘草5克,用水煎煮2次,將兩次藥液和勻,分2次熱服,每日1劑。用于虛寒型胃痛
2、大麥200克,煮湯,羊肉500克,草果5個共煮至羊肉熟爛,將羊肉、草果撈起,余湯與大麥湯合熬至大麥熟透,將羊肉切成小塊,放入湯內(nèi),加鹽調(diào)味,再煮片刻即可食用,酌量分食。
(3)胃陰虧虛疼痛
癥狀表現(xiàn):胃脘隱隱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呈灼痛感,饑不欲食。
1、百合30克,南沙參15克,白芍、甘草各10克,用水煎煮2吃,將兩側(cè)藥液和均后加入適量蜂蜜調(diào)勻,分2次rerun,每日1劑,用于胃陰虧虛型疼痛。
2、沙參、麥冬、玉竹、生地黃各10克,加適量清水煎煮取汁,兌入適量冰糖代茶飲用,可用于緩解胃陰不足所引起的胃痛。
-
就是那個人
回復是藥三分毒,除了吃止痛藥,其實,穴位按摩也是緩解身體各部位疼痛的好方法。下面,我為你找出身上 6 把止痛的鑰匙。
頭 痛:揉兩眉間
這兒有個穴位叫印堂穴,位于督脈之上,按摩印堂穴所在的這個部位有助于推動督脈氣血運行,緩解頭痛、鼻部不適等癥狀。
背 痛:手助后腰暖
如果你腰酸背痛,不妨嘗試一下,雙手搓搓后腰,會驚喜發(fā)現(xiàn),腰酸背痛的癥狀會有立竿見影改善。先將兩手對搓發(fā)熱,緊貼后背脊柱兩側(cè)的腰眼處,稍停片刻,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肩 痛:提揉肩上 井
很多兒女經(jīng)常幫感覺肩痛的父母揉肩,但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原因及標準動作是什么。揉肩止痛除了舒活了肩部氣血,還有一個原因是揉到了肩上的一口井肩井穴。
按摩肩井穴能直接或輔助治療肩膀酸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耳鳴、高血壓、落枕等癥狀。很多父母年事已高,常感腰酸背痛,拿肩井是好辦法。
心 痛:手腕上玄關(guān)
手腕橫紋往上約三指寬處,有一把解除心痛的鑰匙,是內(nèi)關(guān)穴所在。內(nèi)關(guān)穴是心包經(jīng)的絡(luò)穴,是中醫(yī)用來治療心臟疾病的核心用穴,幾乎所有與心臟異常有關(guān)的癥狀均可使用。
心臟不好者若突發(fā)心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還可按內(nèi)關(guān)穴,對其行點、按能活血通絡(luò),止痛。一般需按5分鐘。僅作輔助治療以及急救使用。
胃 痛:點按足三里
氣血虛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點就會引起腸胃脹痛。中醫(yī)認為,通過穴位按摩,可起到調(diào)整胃的機能、鎮(zhèn)痛、降逆氣化濁氣的養(yǎng)生功效,進而緩解胃痛胃脹等不適癥狀。足三里穴位于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于四個手指并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痛 經(jīng):腳背對點按
痛經(jīng)讓許多女孩子痛苦。按摩哪個部分能緩解痛經(jīng)?答案就在腳背上,在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這是太沖穴的位置。按揉這個點,具有明顯疏肝止痛作用,有助治療痛經(jīng)。具體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
就是那個人
回復這要取決于你點按的辦法正確與否。如果你點按的地方準確,力量適中穴位的正常反應(yīng)應(yīng)該是酸、困、麻,假如你的反應(yīng)只有痛,那說明足三里對應(yīng)的經(jīng)絡(luò)有病癥或者氣血不調(diào)理,你只要堅持點按一段時間應(yīng)該可以恢復的,下面我給你介紹足三里。足三里“足”指下肢,“三”指膝下3寸,“里”指內(nèi),故名足三里。
位置:膝下3寸,脛骨嵴外開1橫指。
主治:消化不良、胃痛、嘔吐、腹痛、便秘、腸鳴、下肢腫脹、神經(jīng)衰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