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金櫻子
2023-07-27 00:58:42
痰濕阻滯會影響月經,可能會出現(xiàn)月經量少或者月經血發(fā)黑痛經等表現(xiàn),可以口服中藥來進行調理,平時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不要吃寒涼性的食物,適當?shù)倪M行鍛煉,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最新回答共有4條回答
-
寧吉兒
回復
-
江蘇-吳**
回復
如果月經規(guī)律的女性不來月經的時間在一周以內,在一個星期后恢復月經,屬于正常現(xiàn)象。如果較長時間不來月經,則考慮是否懷孕。如果沒有懷孕,可能是藥物因素或者是卵巢、子宮、中樞神經系統(tǒng)等病理因素導致不來月經。另外,情緒、生活習慣等也可能會影響月經。不來月經的原因具體為:
1、懷孕導致不來月經
如果女性有性生活,在月經推遲7天后可以利用早孕試紙檢測尿液,如果是懷孕,結果則會顯示陽性;如果未懷孕,則結果顯示陰性。當然,最好檢測懷孕的方法是到醫(yī)院進行B超檢查。
2、藥物的副作用導致不來月經
藥物會影響女性的內分泌,例如服用避孕藥、
減肥
藥、引流藥物等,都會導致女性內分泌紊亂,從而影響月經,導致月經不來。
避孕藥: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通過服用避孕藥,抑制女性排卵,從而干擾卵子和精子的結合,實現(xiàn)避孕目的。不過服用過多的避孕藥,藥物成分影響卵巢分泌雌激素,子宮內膜不能正常生長,內膜薄,因此會導致月經量減少或者停經。
減肥藥:例如激素類的減肥藥,一般含有等,服用減肥藥不當,容易導致女性月經紊亂,出現(xiàn)月經不調或,影響正常月經,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不孕。
引流藥物:藥物流產一般是服用受體水平抗孕激素藥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片,這些藥物會對中樞多巴胺受體產生抑制作用,減少進入垂體前葉的下丘腦釋放因子量,從而導致垂體前葉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促皮質激素等減少,導致停經和推遲排卵。引流藥物進入人體后會損傷子宮內膜,需要一段時間的修復,一般藥流后一個月左右月經會恢復,也可能月經不來40-50天。
3、手術導致不來月經
進行手術后會會月經有影響,例如宮腔手術引起宮頸粘連,導致經血瘀留在子宮內,出現(xiàn)不來月經和。
人流手術:人流手術一般有負壓吸引術和鉗刮術,如果有不當?shù)墓螌m手術,容易對子宮頸造成損傷,或是損傷子宮內膜的基底膜,造成子宮頸內口粘連,或子宮壁部分粘連,從而導致閉經。
卵巢囊腫手術:卵巢囊腫手術后,子宮和卵巢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有的女性在術后一個月后恢復月經。
4、病理因素導致不來月經
垂體腫瘤、垂體功能低下癥、卵巢早衰、卵巢發(fā)育不良等,都可能會導致不來月經。
垂體因素:這種情況導致的不來月經也稱為垂體性閉經。腦垂體的位置是在大腦的下方,雖然體積很小,但是肩負著統(tǒng)率著全身的內分泌器官重任,如果垂體功能發(fā)生變化,也會導致卵巢功能降低。常見的腦垂體病變是腫瘤和垂體功能低下癥等。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因素:中樞神經系統(tǒng)統(tǒng)率著腦垂體的活動,間接控制著女性卵巢功能,包括大腦和下丘腦。當中樞神經受刺激時,卵巢功能變化而引起閉經,下丘腦腫瘤也會引起閉經。
卵巢因素:也稱卵巢性閉經。如果卵巢無法分泌激素,那么子宮內膜就不會有變化,也不會出現(xiàn)子宮內膜脫落的現(xiàn)象,因此也引起子宮內膜不發(fā)生變化,月經將自然停止,例如先天性卵巢發(fā)育不良、卵巢早衰等,可能導致不來月經。
子宮因素:也叫子宮性閉經。女性如果有子宮問題,也可能導致閉經,常見的有先天性無子宮、子宮發(fā)育不良,或兒童期間疾病累及子宮內膜,發(fā)生了粘連或瘢痕,雖然卵巢功能很好,女性特征發(fā)育正常,但無月經。如果是在有出現(xiàn)月經以后才長時間不來月經,例如子宮內膜結核、子宮內膜血吸蟲病、子宮內膜化膿或刮宮時刮掉了子宮內膜基底層時,不能對卵巢激素發(fā)生反應而發(fā)生。
5、其他因素導致不來月經
例如精神過于緊張、工作生活壓力大、生活習慣改變、作息不規(guī)律、飲食改變、環(huán)境改變等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內分泌功能,可能會使月經不來,引起月經推遲。
月經病是婦女最常見的病證之一,在婦科門診病種中常居首位,雖然不是危重病癥,但月經不調往往是婦科諸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如若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不僅對女性生殖健康造成威脅,而且會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王桂元老師從事中醫(yī)婦科研究五十余年,擅長治療各種婦科疑難雜癥,特別在于多囊卵巢綜合癥、乳腺結節(jié)、子宮肌瘤、陰道炎等方面有獨到的研究。僅以月經不調為例講下治療月經病的思路方法。
1、月經不調應注意氣的調理
氣與血相依相存,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所以邪傷于血,必然影響及氣,傷于氣也會影響到血。月經不調雖然是經血病變,但其發(fā)病無不和氣密切相關。氣虛、氣郁、氣滯、氣逆都是月經病常見發(fā)病機理。因此,辨治月經病應該充分注意到血病或氣病的不同機理及二者之間相互密切關系。在月經病治療時既要注重調血,還應注意理氣,總以氣血協(xié)調,五臟安和,經脈通暢為目的。
各種原因引起的氣虛,既可因氣血不足而經量少、經色淡,又可因氣不攝血而月經量多,甚或崩漏不止。此時治法絕不可見血治血,一味涼血止血,而要益氣攝血。之所以補中益氣湯、歸脾丸等治療脾胃疾病方藥,常做為婦科要方正由于此。
2、月經病治療不忘調理脾、肝、腎三臟
月經病常與肝、脾、腎三臟密切相關。肝郁氣結,血為氣滯,經脈不暢,可引起月經延期、痛經、經閉等證;大怒傷肝,肝氣上逆,血隨氣上,可導致月經失調、閉經等證。因此,月經病治療應注意調理肝氣,肝郁氣結應疏之、達之、泄之,如逍遙散、七制香附丸等;肝氣上逆者應抑之、平之,如順經湯、建瓴湯等;肝陽上亢者應滋之、柔之、平之,如六味地黃丸、二至丸等??傄艘愿螝鉀_和為要。
脾胃失調則化源不足,或月經量少色淡,或月經閉止。如脾虛失其統(tǒng)攝,則血不歸經,或月經量多不止,或漏下不止。此時治之之法應調脾胃、益脾氣、資化源,或補中益氣、升陽固攝。前者如六君子湯、歸脾湯等,后者如補中益氣湯等。
腎主藏精,精血可以互相化生,因此,腎精不足必然影響月經正常來潮。又腎主生殖發(fā)育,婦女腎氣充足,沖、任二脈通盛才能保證月經正常來潮。因此補腎氣、填腎精也是婦科病治療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尤其在女子青春期更為必要。當然補腎一定要注意到溫補和滋補的區(qū)別,腎陽不足宜溫腎助陽,如右歸丸、腎氣丸;腎陰虛者宜滋腎益陰,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若陰陽俱虛又宜陰陽同補。
在月經病的發(fā)病中,不同年齡時期,肝、脾、腎三臟的作用機理又不盡相同。少女時期重在腎,中年時期重在肝,老年時期則在腎。因此,在月經病治療時,又要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有所偏重。
3、月經不調伴肥胖者應化痰祛濕
由于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當今因肥胖而引致月經不調的病人越來越多。肥胖人的月經不調,或月經量少、或月經后期、或月經閉止,數(shù)月或經年不至,多數(shù)病程長而久治不愈。
痰脂凝塞是月經不調的原因之一,特別是肥胖之人多痰多濕,痰濕壅滯,血海之血不流,可導致經期錯后,或者經閉不行。責其原因,多因脾氣不足,運化失常,無以生化水谷精微,反聚濕生痰,痰濕阻滯,經閉不行。
治療不能一味補養(yǎng)氣血,或理氣活血,要注意健脾和胃、化痰祛濕。如《丹溪心法》治濕痰方、《素庵醫(yī)要》加味四物二陳湯及桂枝茯苓丸等。
4、月經后期經量少腹痛者注意溫陽散寒
對于寒襲胞宮,經血凝滯所引起的月經后期,經色瘀暗,經來腹痛的情況,單用理氣活血之劑往往難以取得預期療效,而應溫陽散寒,活血通經,陰霾得祛,陽氣通達,經血方能如期而至,痛經、不孕諸疾亦才隨之有可愈之機。溫陽法不僅可以散寒邪,通經絡,而且還可以助氣化,化痰濕。陽虛寒凝可用,痰濕凝滯亦可用之?!督饏T要略》中的溫經湯、桂枝茯苓丸,《醫(yī)林改錯》中的少腹逐瘀湯都是常用的溫陽活血通經的有效方劑。至于溫陽藥的具體選用,一般多選遣溫而且散之品,且根據(jù)不同部位選用不同藥物,臍周冷疼、大便稀溏、白帶清稀,中焦脾胃寒涼者多選炮姜;少腹冷痛、脹滿不適,肝經寒凝者,多選吳茱萸、小茴香等等。
5、調周法當辨證施治
王桂元先生根據(jù)多年臨床經驗,結合女性生理周期內分泌變化,總結出調周療法,在臨床應用療效顯著,在全國推廣成果斐然,為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研究獨辟蹊徑,是中西醫(yī)結合的典范。
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有人只按月經周期應用調周法遣方用藥,而忽視病人整體的變化進行辨證施治。
應該注意到的是:引起月經病的因素不單單是女性生理周期的變化,諸如體質因素、情志因素、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等情況都會引起女性月經周期、月經色、質、量的變化,形成月經病的不同證候,亦即不同“證”。因此,“在分析月經周期中某一時期的病理特點時,必須要有整體觀念,因為某一時期的病理或整體陰陽消長轉化與升降浮沉運動失調,既有其自身的病理特點,又離不開整體性病變”。在月經病辨證治療時既要考慮到女性生理周期性的變化,還需要注意到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也就是要以辨證的結果為主要選方遣藥的根據(jù)。
譬如月經后當補肝益腎,但是以補肝血為主,還是以益腎精為主;補腎是以溫腎陽為重,還是以填腎精為重,都要以病人體質狀況、具體癥狀表現(xiàn)來決定。
再比如月經前應當理氣、活血,但是應以理氣為主,還是以活血為主,都應以辨證結果來決定。
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證病結合,辨析互參;無證從病,無病從證;辨病求本,深層辨證;析證求因,多層辨證,才能更好地應對婦科復雜證候的辨證施治。
我是王桂元,專注于婦科疑難雜癥的研究,婦科方面的問題,可以咨詢我,我十分樂意回答您的提問。
-
就是那個人
回復痰濕阻滯是指因為脾胃虛弱,運化失常,聚濕生痰或者是因為素體肥胖,多痰多濕等原因導致的。它可以表現(xiàn)為月經延后量少,體型肥胖,胸悶惡心,身體乏力,納少痰多等或者帶下量多,色白苔膩,脈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