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性急的父母
,用了口服藥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藥物的持久性不同
,混用可能使藥效重疊
。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
。又產生新的問題
。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藥,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
,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2 、別急著降溫
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fā)燒的原因
。發(fā)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鐘
,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xiàn)異常情況
。同時,發(fā)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御措施
,從某種程度來講
,適當?shù)陌l(fā)燒有利于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體的'清除
。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
,就不要急于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
。
引起孩子發(fā)燒的病因有很多
。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
、扁桃腺炎
、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xiàn)發(fā)燒的癥狀。另外
,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
、腸胃并手足口病而出現(xiàn)發(fā)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jīng)由醫(yī)師判斷
,才能知道發(fā)燒的真正原因
。
3、孩子發(fā)燒時不可多吃雞蛋
孩子發(fā)燒后
,通常都會出現(xiàn)食欲不佳的現(xiàn)象
,這時候應該以流質、營養(yǎng)豐富
、清淡
、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奶類、藕粉
、少油的菜湯等
。等體溫下降,食欲好轉
,可改為半流質
,如肉末菜粥、面條
、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
。另外,要多喝溫開水
,增加體內組織的水分
,這對體溫具有穩(wěn)定作用,可避免體溫再度快速升高
。
當孩子發(fā)燒時
,許多家長覺得應該補充營養(yǎng),就給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質的雞蛋
,實際上這不但不能降低體溫
,反而使體內熱量增加,促使嬰兒的體溫升高
,不利于患兒早日康復
。
4、多穿點還是少穿點?
寶寶發(fā)燒后
,常常有一個問題讓家長猶豫不決:究竟發(fā)燒時應該多穿衣服免得發(fā)抖,還是脫掉衣服幫助散熱
?其實
,加減衣服要配合發(fā)燒的過程。當設定溫度提高
、體溫開始上升時
,孩子會覺得冷,此時應添加長袖透氣的薄衫
,同時可以給予退燒藥
。服藥半小時之后,藥效開始發(fā)揮
,設定溫度被調低了
,身體開始散熱反應,孩子會冒汗感覺熱
,此時就應減少衣物
,或者采用溫水拭浴幫助退燒
。
寶寶發(fā)燒能吃藥嗎
寶寶發(fā)燒是能吃藥的,而且嚴重的時候是必須要吃藥或打針的
,不然會把寶寶燒壞
。
但是要注意寶寶的抵抗能力和體內抗體都比成年人弱,因此可能在成人身上表現(xiàn)的輕微副作用
,在寶寶身上就表現(xiàn)為毒性或者產生更嚴重的副作用
,嚴重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
2023-07-31 00:00:28
1 皮疹護理
1
、保持皮膚清潔
,可用溫水擦浴,穿寬松
、柔軟的衣物
,并注意保持干爽;
2
、床鋪應平整
、干燥、清潔
;
3、剪短患兒指甲
,以免抓破皮疹
,必要時可戴手套;
4
、臀部有皮疹者
,應及時處理患兒大小便 (尿不濕等),保持臀部的清潔與干燥
;
5
、如皰疹未破潰,可涂以爐甘石洗劑
;
6
、如皰疹破潰,可涂以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劑
,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潔干燥
。 2 發(fā)燒護理
大部分兒童手足口病初期都會伴有發(fā)燒的癥狀,一般發(fā)燒溫度不會超過38.5度
,家長可采取以下護理措施給孩子退燒: 1
、解開衣物
兒童腋下溫度量了是發(fā)燒的話,這時可解開兒童領口
、外層的衣物
,或者換上輕薄的衣服,有利于兒童散熱,兒童也會舒適一些
,減少哭鬧
。 2、多喂水
兒童處于發(fā)燒的情況下
,體內水分容易流失較多
,家長可時不時的給兒童喂食一些涼白開,補充體內水分
。另外多飲水也能帶走一些熱量
,調節(jié)體溫,讓兒童舒適一些
,還能促進排尿
,排出毒素。 3
、通風散熱
發(fā)燒的情況下
,還要保證房間多通風,注意散熱
,衣著寬大
,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
,室溫控制在27℃左右
,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 4
、物理降溫
3歲以內的兒童出現(xiàn)中低燒的情況下,家長們可以在家?guī)椭鷥和M行物理降溫
,具體方法如下:
(1)冷濕敷
將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濕
,擰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額頭
、面部
、腋下或者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可以降低血管溫度
,有利于患者退燒。也可用毛巾包著冰塊或者使用冰枕
。特別是要冷敷額頭
,還可以保護大腦不被燒壞。
(2)全身溫水擦浴或泡澡
將兒童的衣物解開
,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
,這樣可以讓兒童的皮膚血管擴張
,將體內的熱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fā)時
,也會吸收體熱
。
注意: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大概每4~6小時一次
,擦浴后過半小時再測量體溫
,另外出疹子的兒童發(fā)熱時不宜用此法降溫。 5
、貼退熱貼
兒童在發(fā)燒的情況下
,還可使用退燒貼進行降溫,一般家長給兒童貼一片退熱貼粘在兒童的額頭上即可起到降溫的效果
。 6
、小兒推拿退燒
功效:清熱解表、發(fā)汗
、退燒
。
適宜對象:適宜100天—6歲兒童。
(1)一窩風500次
操作:順時針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手背腕橫紋中點處
。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溫中散寒的作用
(2)推三關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側
,由腕橫紋直推至肘部(單向推不來回)。
功效:能培補肺氣
,發(fā)汗解表
(3)揉外勞宮500次
操作:順時針旋揉被操作者左手
,掌背中央中指和無名指掌骨中間。
功效:溫中散寒
,發(fā)汗解表,將氣血往內調配
。
(4)清天河水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被操作者手掌
,將掌心向上,拿住內勞宮穴后
,再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攏
,由腕橫紋直推至肘橫紋。
功效:清熱解表
。 7
、吃退燒藥
當兒童體溫超過38.5℃,臉熱
、煩躁
、精神狀態(tài)不好,則必須考慮使用退燒藥
,并及時就醫(yī)
,在醫(yī)生的指導建議下用藥
,不可以自行隨意用藥。 3 口腔潰瘍/皰疹護理1
、抹藥物
對于口里長有口腔潰瘍的患者
,可以用維生素素B2粉劑、魚肝油
、西瓜霜等直接涂于寶寶口腔糜爛部分
,幫助病癥快速痊愈。 2
、口服維生素
另外給寶寶口服維生素B2
、維生素C,也能起到緩解疼痛
,促進口腔潰瘍快點好起來
。 3、吃東西后用淡鹽水或溫水漱口
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潔
,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或溫水漱口
,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 4 惡心嘔吐護理1
、短暫禁食
得了手足口病的兒童嘔吐后,不要急于讓兒童進食
,可以暫時先禁食4小時
,包括牛奶、母乳都不要喂
,等待嘔吐反應過去
,最好每隔10~15分鐘給寶寶喝一點淡的鹽水或淡的白糖水。 2
、補充水分
兒童嘔吐之后
,會有一些胃酸、及殘渣滯留在口腔中
,難聞的味道
,會加重不適。所以父母可以濕紗布沾開水清潔口腔
;而較大的兒童
,可以以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
,去除異味
。并可適當喂水,少量多飲
,保證水分供應
,以防失水過多
,發(fā)生脫水。 3
、按壓穴位止吐推膻中穴
孩子嘔吐后
,家長可用一手的手掌自膻中穴(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推拿至肚臍,由上向下反復5-7遍
,有很好的寬胸理氣
、止嘔的效果。 按合谷穴
合谷穴屬大腸經(jīng)
,按壓此穴能安和胃腸
、降逆止嘔。對于嘔吐患兒有效
。
合谷穴:位于手背
,第1、第2掌骨間
,當?shù)?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置于合谷穴上
,向下按壓并揉動3-5分鐘
,兩手交替進行。 掐內關穴
用拇指指尖掐住對側內關穴(在手腕上兩橫指之中)1分鐘
,以有麻脹感為度
,能快速止吐。
4
、吃蘿卜蜂蜜
成分:白蘿卜200克
,蜂蜜50克。
用法:將蘿卜洗凈切碎
,搗爛如泥狀
,加入蜂蜜調勻,日服2次
,每日1劑。
對癥:惡心反胃
、嘔吐
。 5、吃姜汁蜂蜜
成分:鮮姜50克
,蜂蜜25克
。
用法:將鮮姜洗凈并搗爛,取其姜汁與蜂蜜調勻
,置鍋內稍加蒸煮(以溫熱為度)
,1次服下
,溫開水送服。
對癥:惡心
、嘔吐
。
-
2023-07-30 23:23:18
5 掐揉小天心100次
位置:掌根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
,又叫魚際交
。
推拿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
,吸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100-300次。 6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
,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
推拿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腕部推向肘部
,推200-300次
,推的方向一定要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 7 退六腑300次
位置:在前臂尺側(小指側)
,自肘關節(jié)至腕橫紋呈一直線。
推拿手法:推法
。以食指
,中指指肚,自肘推向腕
,推200-300次
。 8 按揉合谷1-3分鐘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處。
手法:揉法
,以手指指肚
,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1-3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