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 04:04:06
診斷:沒有舌苔
,一般是各臟腑陰虛或氣陰兩虛造成的;具體是什么臟器出現(xiàn)問題
,就要進一步診斷:1.肺腎陰虛,心陰虛
,腎陰虛
,肝腎陰虛、胃陰虛都有可能出現(xiàn)這種癥狀
;2、表現(xiàn)的病位不同
。具體說來:哪個臟器有癥狀
,就說明哪個臟器“津、精
、液、氣”不足
;并表現(xiàn)出相應的癥狀,如肺腎陰虛:就有腰膝酸軟
,盜汗,潮熱耳鳴
、干咳等
,如胃陰虛:表現(xiàn)出:饑不欲食,口渴喜飲
,飲而不多等; 肝陰虛:就有視物模糊
,迎風流淚
,腰酸困、眼目干燥等
。心陰虛:就有潮熱
,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
。
由于津
、精、液
、氣的不足,臟腑功能失常
,導致氣血生成不足
,氣血不足,氣陰兩虧
,人就神疲乏力,沒有精神
,舌苔紅色或絳紫色
,導致陰陽失調(diào)。沒有舌苔代表身體哪個部位不舒服
,只有辨證診斷后,才能搞清楚
。要是搞清楚以上問題
,什么臟器有病,你自己也會診斷了
。
-
2023-08-01 04:04:06
舌紅少津無苔是指舌體色紅,沒有舌苔
,而且缺少津液
,多見于陰虛內(nèi)熱
,耗傷津液
。
1.肺陰虛證
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
,口燥咽干,形體消瘦
,甚則痰中帶血
,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
2.心陰虛證
失眠
,多夢,心悸
,健忘
,虛煩,手足心熱
,口干咽燥,舌尖紅
,少苔
,脈細數(shù)。
3.胃陰虛證
胃脘隱痛
,饑不欲食,口燥咽干
,大便干結(jié)
,或脘痞不舒,或干嘔見逆
,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
4.肝陰虛證
頭暈眼花
,兩目干澀,視力減退
,或脅肋隱隱灼痛
,面部烘熱或兩顴潮紅
,舌紅少苔乏津
,脈弦細數(shù)。
5.腎陰虛證
腰膝酸軟
,頭暈耳鳴
,潮熱盜汗
,遺精滑精,女子月經(jīng)量少甚至閉經(jīng)
,舌紅苔少無津
。
6.氣陰兩虛證
乏力
、氣短
,自汗
,動則加重,多飲多尿
,五心煩熱,大便秘結(jié)
,舌紅
、苔薄白、少津
。
-
2023-08-01 04:04:06
最近這幾天總是有些煩躁,家里人的事情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火了
,舌苔沒了,也不想吃飯
,吃不下去,又不知道吃什么能讓自己好些
。下面
,我們一起看看沒有舌苔是怎么回事。
1.因素一:舌苔是由胃氣上熏
,胃陰上潮形成的,舌苔脫落多由胃氣匱乏
,不得上熏于舌
,或胃陰枯竭,不能上潮于舌所致
,你可以結(jié)合其他表現(xiàn)判斷
,若飲食不好
,手心熱
,心煩易怒,午休后胃中有嘈雜感
,可能是由胃陰枯竭引起
,可以益胃散加減,若沒有什么上火的感覺
,只是天天少氣懶言害困四肢倦怠或有大便泄瀉的表現(xiàn)可能是脾胃氣虛
。
2.因素二:舌質(zhì)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即舌體
。舌苔則是舌面上附著的一層薄白的苔狀物
。正常的舌象應該是舌體柔軟、活動自如
、顏色淡紅
,舌面鋪著一層薄薄的、顆粒均勻
、干濕適中的白苔。一般而言
,舌苔由薄而厚
、由少而多,即表示邪氣逐漸變盛
,病情持續(xù)發(fā)展中;若舌苔由厚變薄
、由多變少
,則表示身體的不適已逐漸改善。
3.因素三:舌頭中間部位屬于脾胃
,沒有舌苔考慮是胃陰虛等情況
,所以治療是滋養(yǎng)胃陰等來治療
。治療藥物可以用益胃湯適當加減來治療
,中成藥可以用六味養(yǎng)胃顆粒等來治療,食療可以用山藥
,麥冬
,茯苓
,沙參等煲湯服用
,多吃鴨子頓山藥養(yǎng)陰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適當鍛煉增強個人抵抗力
。
注意事項
沒有舌苔的時候要注意飲食習慣
,多吃含有蛋白質(zhì)維生素豐富的飲食
。
-
2023-08-01 03:03:56
建議找中醫(yī)治療(調(diào)養(yǎng)脾胃非一日之功,至少要8周
,為中醫(yī)所長
,西醫(yī)所短)
按你所說
,為舌紅無苔或少苔
,胃氣上逆
參考治療方劑為麥門冬湯(麥門冬70g、半夏10g
、人參6g、甘草6g
、粳米5g
、大棗4枚)。具有滋養(yǎng)肺胃
,降逆下氣的功效主治肺胃陰傷
,津液不足
,氣火上逆而致的證
,近代也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胃炎等肺胃陰虛者
。
麥門冬湯方中麥門冬清肺胃虛熱
,并滋肺胃之陰
;人參
、甘草、粳米
、大棗補益胃氣而滋生津液
,培土生金;半夏降逆下氣而化痰涎
,并可防麥冬滋膩礙胃[2]。各藥合用
,使陰津復
、虛火降、痰涎化而氣逆止
不知脈象如何
?如為數(shù)脈
,為實火
,人參改為沙參
,胃火大的還要+黃連;為虛數(shù)脈
,為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