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虛汗太多艾灸哪里最快好?
出虛汗太多艾灸哪里最快好
最佳回答

金錢草
2023-08-01 10:26:58
出虛汗過多,這種情況一般屬于陽虛的癥狀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寧吉兒
回復腎氣是指腎精所化之氣
,它反映了腎的功能活動,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尤為重要,但是很多人知道艾灸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那么艾灸對于補腎要如何灸呢?以下是我推薦艾灸補腎的方法知識,歡迎閱讀!
艾灸補腎的方法
首先,需要區(qū)分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腎陽虛的癥狀是怕冷、尿頻、腰酸痛;腎陰虛的癥狀有潮熱盜汗、牙齒松動、手心發(fā)熱、腰酸腿軟、毛發(fā)脫落、口渴多飲、飲不解渴。
腎陽虛的艾灸穴位:命門,關元,腎腧。
腎陰虛的艾灸穴位:涌泉,太溪,腎腧。
此外,灸神闕穴、氣海穴也有補腎功效。
神闕穴:灸此穴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蘇固脫之養(yǎng)生功效。常灸神闕穴,可起到強壯體質、延年益壽作用。
氣海穴:位于人體的下腹部,在肚臍下1.5寸。氣海和關元穴在人體下腹部,共同保護著生殖系統(tǒng)。下腹部是男性精囊藏身之處,是極其重要部位。古人說?氣海一穴暖全身?,強調穴保健養(yǎng)生作用。因此,此穴必灸。
補腎粥推薦
1、龍眼山藥粥
龍眼山藥粥補益心腎,安神益智。山藥具有鎮(zhèn)心神、安魂魄、補心氣、健腦益智作用;桂圓,古人稱之為?益智果?,是治失眠健忘的補品;荔枝能通神益智、補腦填髓、養(yǎng)心神、補血氣;五味子能加強中樞系統(tǒng)的興奮過程,改善人的智力活動。
材料:山藥100克,粳米50克,輔料:桂圓15克,荔枝8克,五味子3克,白砂糖30克。
做法:將山藥去皮,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凈;山藥片與桂圓、荔枝、五味子、粳米同置鍋內,加水適量,煮粥;加白糖調味即成。
2、枸杞花生粥
中醫(yī)認為枸杞子養(yǎng)肝、補腎、潤肺、美膚、益顏、延緩衰老。所以,它常常被當作滋補調養(yǎng)和抗衰老的良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ㄉ泻胸S富的脂肪、卵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以及鈣、磷、鐵等元素,經(jīng)常食用可以起到滋補益壽的作用。
材料:糯米150克、白米150克、花生100克、枸杞20克、紅棗50克、菊花6--8朵。
做法:花生熱水浸泡2小時,去衣。枸杞浸泡待用,紅棗洗凈去核切碎,菊花用清水漂過。兩種米混一起淘凈浸泡2小時。放高壓鍋,與花生一起煮,大火煮開,小火悶40分鐘。放紅棗小火煮5分鐘。放菊花,枸杞煮1分鐘即可。
3、黑米紅棗粥
從中醫(yī)的角度講,黑色對應的是腎,所以黑米具有補腎氣的作用,此外黑米還有開胃益中、健脾活血、明目的功效。黑米最適應少年白發(fā)、婦女產(chǎn)后虛弱、病后體虛以及貧血、腎虛的人群食用。此粥的功效不言而喻,具有補腎養(yǎng)腎的功效,還具有健脾益胃、改善消化不良。
材料:黑米80克,大米20克、紅棗40克,枸杞子5克。白糖5克。
做法:黑米淘洗干凈,浸泡5小時;大米洗凈,浸泡30分鐘;紅棗洗凈、去核;枸杞子洗凈。鍋置火上,放入黑米、大米、紅棗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轉入小火熬煮成粥,再加入枸杞子煮5分鐘,用白糖調味即可。
4、芝麻核桃粥
芝麻入腎經(jīng),能益肝、補腎固精、養(yǎng)血、烏發(fā)、健腦;核桃味甘,性溫,入腎、肺經(jīng),可補腎填精,益智健腦作用。長期食用必強腎、固齒、益齒。
材料: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糯米100克。
做法:將芝麻、核桃仁同糯米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粥,代早餐食。
5、板栗臘八粥
吃些以板栗為主要輔料的臘八粥是非常補腎的一種食療方法。《本草綱目》記載?栗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jīng)??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唐代養(yǎng)生大家孫思邈也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
材料:紅豆、黃豆、紅棗、板栗、核桃仁、蓮子、白果、薏仁、葡萄干、枸杞。
做法:先將紅豆、黃豆、蓮子、薏仁和紅棗分別用溫水浸泡4小時;主料大米和糯米按照1:2比例,提前1小時浸泡,板栗、白果去殼待用;先將浸泡好的紅豆、黃豆、薏仁、蓮子用高壓鍋煮10分鐘,等氣自動放完后,加入核桃仁、白果、板栗、大米、糯米、紅棗再煮7?8分鐘即可;出鍋前加入葡萄干、枸杞。
補腎中藥
1、枸杞
《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yǎng)肝,明目,堅精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中醫(yī)常常用它來治療肝腎陰虧、腰漆酸軟、頭暈、健忘、目眩、頭暈多淚、消渴、遺精等病癥?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侗静萁?jīng)疏》認為:?枸杞子,潤而滋補,專于補腎、潤肺、生津、益氣,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
用枸杞子泡水或煲湯時,其中的藥效并不能完全發(fā)揮出來。由于受水溫、浸泡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枸杞子中只有部分藥用成分能釋放到水或湯中。直接用嘴嚼,對枸杞子中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會更加充分,更有利于發(fā)揮枸杞的保健效果。但嚼服枸杞子時要注意,在吃的數(shù)量上最好減半,否則容易滋補過度。最適合吃枸杞的是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
2、鹿茸
中藥里的鹿茸是補腎、益精血、強筋骨的佳品。對腎陽不足、精血虧虛的陽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婦女出現(xiàn)宮冷不孕,小便頻數(shù)等癥狀時也可以適量食用。若出現(xiàn)感冒、咳吐黃痰、口干口苦、咽喉腫痛、舌苔黃膩等癥狀時忌服本品。
除了泡酒,鹿茸還可以和食物燉著服用或直接吃。如果想使鹿茸達到補腎健骨的效果,最好取1~2片鹿茸片直接放入口中,讓唾液使之徐徐溶化,慢慢咽下溶有鹿茸的唾液,最后再將余渣嚼碎吞下。這樣既比研粉吞食要方便得多,且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也更高。
3、芡實
芡實被譽為?水中人參?,中醫(yī)認為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為滋養(yǎng)強壯性食物,和蓮子有些相似,但芡實的收斂鎮(zhèn)靜作用比蓮子強,適用于慢性泄瀉和小便頻數(shù),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膝痹痛等。民間稱它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際進補的首選。
芡實分生用和炒用兩種。生芡實以補腎澀精為主,而炒芡實以健脾開胃為主。炒芡實一般藥店有售,因炒制時,要加麥麩,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將芡實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補脾止瀉為主。
4、女貞子
女貞子味甘、苦,性平。有補腎滋陰,養(yǎng)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肝腎不足,頭暈,耳鳴,兩目昏糊,頭發(fā)早白等癥。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最常用的提神、強壯體力之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侗窘?jīng)》上說:女貞子能補中氣,安五臟,養(yǎng)精神,除百病,制酒久服,可增強體質,長筋肉,壯筋骨等功效。日本的研究也表明女貞子確有防止衰老,強筋骨,鎮(zhèn)靜神經(jīng)的功效。
女貞子性偏寒涼,以黃酒拌后蒸制,可增強滋補肝腎作用,并使苦寒之性減弱,避免滑腸。
5、菟絲子
菟絲子,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的種子。有?續(xù)絕傷、補不足、益健人?之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睹t(yī)別錄》謂其有?養(yǎng)肌強陰、堅筋骨?的作用。為補腎益精、壯腰強脊、養(yǎng)肝明目之圣藥,具有溫而不燥、補而不滯的特點。可用于腰膝酸痛、陽痿、早泄、遺精、遺尿、尿頻余瀝、耳鳴、頭眩眼花、視力減退、先兆流產(chǎn)、帶下等癥。
菟絲子茶具有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等功效。長期服用能明目、輕身、益壽延年,且可治療男女腎虛不育癥。菟絲子10克,洗凈后搗碎,加紅糖適量,沸水沖泡代茶飲用。
猜你感興趣:
1. 艾灸經(jīng)絡養(yǎng)生的方法
2. 艾灸排毒反應
3. 艾灸后會有哪些反應正確方法是什么
4. 具體的艾灸方法 冬季艾灸的最佳時間
5. 冬季艾灸養(yǎng)腎穴位和注意事項
6. 怎樣用艾灸治療腎虛穴位
7. 艾灸十大養(yǎng)生穴詳細介紹-
成都-陳**
回復體質從小時候起就比較虛
,特別是愛出汗,稍一運動或喝了熱水就全身發(fā)熱出汗,出汗后感覺很累,這樣搞得精力不足,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這一直是我的心病,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如果說是腎陽虛,可是我一年四季都沒有出現(xiàn)過手腳冰冷的現(xiàn)象,相反總是很暖和。對照腎虛的癥狀,似乎陰虛陽虛我都有。知道艾灸后也常灸命門
、腹部穴位、涌泉,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腰酸痛、冷的癥狀沒有了,但愛出汗、出汗后疲倦的現(xiàn)象還是沒有改變,似乎還變嚴重了,因為我比以前喝水多,而且都是喝溫水,運動也比以前要多(只每天在家必須的上下樓梯都有幾十次),所以我每天都覺得很累,想睡覺。這種癥狀可以灸合谷、復溜
。復溜是足少陰腎經(jīng)上的穴位
,之前看了艾友的帖子說是可以治腎虛的,我怎么沒想到呢?只是想著治我的愛出汗這個毛病,看來治病要治本才行。我就灸合谷、復溜這兩個穴位,大概兩次,出汗的癥狀就好了許多,可是我還是累。分析原因是這段時間我艾灸得太頻繁了,穴位太多了(還在治其它的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于是我停灸了兩天
,早上比以前卻醒得更早,沒睡意了,就起身稍稍做做運動吧,一整天的精神狀態(tài)都比以前好。看來艾灸還是要循序漸進,不能一口吃下一個大胖子嘀。這次艾灸因為合谷
、復溜都是之前沒有艾灸過的穴位,因此有了一個發(fā)現(xiàn),少灸的穴位或灸有疾病的經(jīng)絡上的某些穴位,紅暈停留的時間比較長,幾天都不會退,而且灸時比常灸的穴位敏感,灼燙,很快就會發(fā)紅。因為之前我灸足三里、三陰交時就是這樣,灸后幾個小時穴位都感到熱,有時還會長泡,現(xiàn)在都過去八九個月了還留有黑痕。合谷
、復溜功能:發(fā)汗
、止汗主治:用于表虛表實之汗證(自汗
、無汗)方義:復溜屬腎經(jīng)經(jīng)穴
,補之可溫腎壯陽,衛(wèi)外固表,瀉合谷可清氣分之熱,熱清表固而汗止;補合谷輕揚走表而托邪,瀉復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
姜齊
回復女人艾灸哪些部位最好
女人艾灸哪些部位最好
,現(xiàn)今生活,許多女性為了調理好身體,會選擇艾灸。而艾灸是一種簡單又又親民的方法,可以治療一些疾病。那么女人艾灸哪些部位最好?一起來看看! 女人艾灸哪些部位最好11
、涌泉穴涌泉穴是在人體足底的那個穴位,涌泉穴是腎經(jīng)的首穴
。根據(jù)黃帝內經(jīng)說道:“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就是足底的涌泉穴是腎經(jīng)的首穴。女性們可以在晚上的時候先泡個腳,大概泡20-30分鐘的樣子
,然后點燃艾灸放進艾灸罐里,上床睡覺時,將兩個艾灸罐分別綁在兩只足底的涌泉穴位。2
、神闕穴神闕穴其實就是人體的肚臍眼,這里是經(jīng)絡的總站
。女性在艾灸的時候就可以綁在神闕穴位,既可以溫補經(jīng)絡,又可以祛除寒氣。艾灸神闕穴對于月經(jīng)不調、內分泌失調
、子宮肌瘤、手腳冰涼、痛經(jīng)、附件炎、性冷淡、甚至是更年期提前等癥狀都有著很明顯的改善效果。3、大椎
大椎是在人體背面頸部到兩肩之間的地方
,也是人體的督脈。女性艾灸大椎會對感冒、頸椎病等病癥都有著很好的療效。同時大椎在上焦,如果治療寒涼等疾病艾灸大椎就是首選的穴位。女性艾灸的注意事項
1
、女性在艾灸之前最好是先喝一杯溫開水,如果有幾顆紅棗是更好的。因為有不少氣虛的女性在艾灸的時候可能會產(chǎn)生頭暈的癥狀,如果艾灸之前喝一杯溫開水就會好很多。2
、女性在艾灸完之后的2小時內是不能碰水的,更不能洗澡。因此艾灸結束2小時后才能夠洗澡,因為熱水中含有濕氣,要是碰水的話就會造成濕氣進入身體。3、如果對于備孕期的女性來說
,在艾灸之后是不適宜立馬同房的。建議最好是在艾灸后24小時-48小時,因為這個時候子宮和輸卵管的環(huán)境就很適合精子的存活。4
、孕婦是不可以艾灸的;發(fā)炎的部位也是不可以艾灸的;飯后一小時之內不可以艾灸;過饑、過飽都不能艾灸。 女人艾灸哪些部位最好21、三陰交穴
三陰指的是足部三陰經(jīng)
,而三陰交穴則位于足部的三條陰經(jīng)交匯的位置,又稱婦科三陰交,艾灸此穴位對于婦科疾病有顯著療效。能夠緩解經(jīng)期不順
、白帶異常、凈量異常等癥狀,能夠補益氣血、調理肝腎、幫助睡眠,是愛美女士艾灸的首選穴位。2、八髎穴
八髎穴是指腰骶部的八個不同穴位
,合稱八髎,經(jīng)常艾灸八髎穴能夠緩解坐骨神經(jīng)痛、腰骶部疾病、月經(jīng)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小便不利等癥狀。可以調節(jié)身體機能和子宮的情況,改善失眠
、便秘、易怒等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美容養(yǎng)顏的作用。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側
,是能夠生發(fā)胃氣、燥化脾濕的保健要穴。艾灸具有溫經(jīng)散寒的功效,常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促進腸胃蠕動、調理脾胃虛寒的`作用。同時
,足三里穴受到刺激后,能夠生發(fā)陽氣,充沛氣血,提高免疫力,改善女士面色蠟黃、水腫等現(xiàn)象。4
、關元穴關元穴位于人體臍下三寸處
,具有補益下焦、培元固本的功效。對于女士來說,關元穴是女子蓄血之處,常艾灸關元穴能夠起到補腎固元、延緩衰老的作用。還能夠健脾補虛
、增強體質,能夠調理月經(jīng)不調、白帶異常、痛經(jīng)等婦科疾病,保持身體的年輕狀態(tài)。5、神闕穴
神闕穴又叫臍中穴
、氣合穴,位于人體的肚臍中央,穴位下是皮膚、結締組織和腹壁膜,附近有豐富的神經(jīng)和血管網(wǎng),神闕穴是經(jīng)絡總樞,司管百脈,刺激神闕穴能夠起到培元固本、調理腸胃的功效。常在神闕穴進行艾灸,能夠緩解月經(jīng)不調
、痛經(jīng)、不孕、內分泌失調等癥狀,可以顯著改善面部暗沉、色斑和面色蠟黃的情況,起到美容養(yǎng)顏的作用。6、足三里
足三里
,是女人養(yǎng)顏的第一大美容穴!足三里屬胃經(jīng),胃經(jīng)又是多氣多血之經(jīng)。脾胃是后天之本,也是我們身體的食品加工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