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夏枯草
2024-05-01 04:59:07
中醫(yī)針灸對身體患有咽喉炎咳嗽,病變也有良好的調(diào)整和治療作用
,所以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jù)身體的具體情況要注意通過針灸按摩配合抗感染。清熱解毒霧化吸入的方法進行綜合性治療。防止感染和損傷加重臨床情況。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李雲(yún)松
回復可以
、咽喉炎吃什么中藥能治好
01
首先咽喉炎患者可以用中草藥來緩解癥狀,如百合、胖大海、金銀花、麥冬、橘紅、薄荷、甘草等。選擇其中一款或者兩款草藥泡水喝,或者用常規(guī)方法煎服,都能達到滋潤咽喉、消腫止痛的目的。但應注意絕對不能私自盲目用藥,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其次還可以口服中成藥進行治療,如喉咽清口服液、玄麥甘桔顆粒、清喉利咽顆粒、咽炎片等。這幾款中成藥的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止咳祛痰、利咽止痛,常用于治療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有助于改善咽喉紅腫、疼痛、發(fā)熱、咳嗽咳痰等癥狀。
再者服藥期間要適當增加飲水量,養(yǎng)成多飲水多排尿的習慣有助于炎癥排出。同時還要增加新鮮蔬果的攝入量,如枇杷、鴨梨、西瓜、生菜、獼猴桃等。
02、咽喉炎喝中藥可以根治嗎
1、咽喉炎喝中藥可以根治嗎
中藥茶湯針灸調(diào)理等方法。
中藥方法雖好,但是慢,多數(shù)人沒有耐心,用不得這些方法,其實堅持一下中藥的方法也是可以幫助你完全恢復如初的。一些中藥煎湯、花草茶、中藥音悅茶等中醫(yī)的方式來調(diào)理還是蠻不錯的,如果有耐心的朋友可以選擇性的使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調(diào)一下。
2、西藥微創(chuàng)消融等方法治療咽喉炎
西醫(yī)方法雖然去標不治本,但是對于慢性咽炎來說,治標也是可以了,只要是治好了后,防止再犯就行了。西醫(yī)這些方法可以斟酌選擇,如低溫離子消融、含片消炎等根據(jù)自己情況選擇性使用。-
平淡之
回復咽炎西醫(yī)治療:
、病因治療:
1
包括忌煙灑,防粉塵,處理鼻及鼻竇疾病恢復鼻呼吸,勸患者少作長談,少作清嗓動作,多做增強體質(zhì)運動和多給維生素豐富食物或藥物。
2、局部治療:
(1)含片及含漱劑。
(2)涂藥助消炎和收斂。
(3)熏氣,超聲霧化吸入或多飲水。
(4)下頜角或咽弓和咽壁局部封閉療法。
(5)理療。
(6)增生淋巴組織處理方法有激光、冷凍、電凝、電烙或化學藥物燒灼,注意多個淋巴組織宜分期分批治療。
(7)干燥性咽炎的咽部灌洗,涂藥和服增加咽部腺體分泌的碘化鉀藥物。
咽炎以虛證居多,治療大法以補為主,或滋陰降火,或溫補脾腎、引人歸原。因病程較長,難取速效,故長期服藥,滋陰須防其膩,溫補宜防其燥。至于挾痰挾瘀者,因其本乃虛中挾實,不可一味攻伐傷其正氣,致病情更為纏綿。除藥物治療外,適當?shù)男睦硎鑼?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使心情舒暢,氣機調(diào)達,亦十分關(guān)鍵。
咽炎中醫(yī)治療:
辨證選方
1.肺腎陰虛
治法:滋陰降火,潤燥利咽。
方藥:
①偏肺陰虛者,可用養(yǎng)陰清肺湯(《重樓玉鑰》)加減。
②偏腎陰虛者,可用知柏地黃湯(《醫(yī)方考》)加減。
2.脾腎陽虛
治法:"溫補脾腎,引火歸原。
方藥:腎氣丸(《金匱要略》)加減。
3.痰火郁結(jié)
治法:養(yǎng)陰利咽,化痰散結(jié)。
方藥:貝母瓜蔞散(《醫(yī)學心悟》)加減。
其他療法
(一)中藥超聲霧化
1.銀花9g,黃芩10g,野菊9g,藏青果4枚,象貝10g,桔梗6g,前胡9g,姜半夏15g,玄參15,花粉15g,薄荷9g。濃煎取汁100ml,每次取20ml霧化吸入10分鐘,每日2次,10天為一療程。
2.半夏10g~12g,厚樸10g~12g,茯苓15g~30g,柴胡6g~12g,陳皮10g~15g,銀花20g~30g,連翹10g~12g,川貝10g~15g,枳殼10g~12g。水煎濃縮取汁40ml,霧化吸入,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
3.半夏、厚樸、玄參、麥冬、生地、銀花、黃芩、香附、郁金、薄荷、浙貝、白芍、公英、合歡皮、丹參、甘草,水煎過濾取汁,每次用15ml超聲霧化,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
中藥咽后壁粘膜下注射
1.復方丹參:取復方丹參注射液2ml,用5~6號注射針頭分別注入咽后壁兩側(cè)粘膜下,深度以能注藥為度,每側(cè)各注入1ml,每周3次,2周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5天。
2.板藍根:取板藍根注射液4ml,用5號長針頭注入咽后壁兩側(cè)粘膜下,每側(cè)上、下兩點分別注入1ml,每周3次,2周為一療程。
中藥咽后壁噴射取50%黃柏水煎上清液2ml,抽入5ml注射器內(nèi),藥液溫度保持在28℃~32℃,以5號長針頭直噴整個咽部及咽后壁,每天1~2次,5~6天為一個療程。
烙法咽后壁濾泡增生較大者,可用直徑12.5px左右的小烙鐵,在酒精燈上燒紅,蘸香油后迅速烙于濾泡上,每個濾泡烙1~3下,隔3~4日烙一次,直至平復。
中藥
潤喉丸:每次3~4丸,開水送服,每日3次;或每次1~2丸,不拘時含服。功效潤喉利咽,用于虛火喉痹。
草珊瑚含片:每次1~2片,不拘時含服。功效利咽爽喉,適用于各型慢性咽炎。
健民咽喉片:服法、功效同上。
知柏地黃丸:為小粒丸劑,每次服10g,每日3次。攻效滋陰降火,適用于虛火喉痹。
蛇膽川貝散:每次1支(0.6g)含服,每天2次。功效化痰清熱利咽,用于痰火郁結(jié)型慢性咽炎。
針灸
溫針:主穴取三陰交,肺胃陰虛者配魚際、孔最、足三里,肺腎陰虛者配太溪、照海;氣滯血瘀者配內(nèi)關(guān)、血海。主穴進針后施平補平瀉,得氣后在針尾插上75px長艾條施灸,每次每穴灸2~3壯,其余配穴施平補平瀉,得氣后留針30分鐘,每隔10分鐘行針一次。隔日治療一次,10次為一療程。
穴位注射:先針刺雙側(cè)合谷,起針麻作用,每次取單側(cè)涌泉穴,注射復方丹參1ml,兩側(cè)交替,每5天1次,3次為一個療程。
穴位敷藥:斑蝥、白芥子按1:2配合,研成細末備用,選穴:廉泉:人迎、水突、太溪、照海,痰多加天突,脾腎陽虛加足三里,三陰交,陰虛火旺加涌泉,雙側(cè)穴者可單側(cè)交替使用。取適量藥粉用食醋拌濕,揉成黃豆大藥丸,安放在穴位上,膠布粘貼,3~4小時后取下,貼藥部分漸見水泡,約12小時后用消毒針頭刺破水泡,3~4天后結(jié)痂,每周1次,3次為一個療程。
耳針療法:選穴:咽喉、肺、心、腎,用探棒或探測儀測得選耳穴的敏感性,常規(guī)消毒耳廊,將斷香膏剪成15px×15px大小,內(nèi)粘六神丸1粒,貼在探得的耳穴上,并適當按壓以產(chǎn)生發(fā)熱、發(fā)脹、酸麻感,每日自行按壓4~5次。隔日貼壓1次,雙側(cè)交替,10~15天為一療程。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nèi)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yī)生。)-
就是那個人
回復我給你介紹感冒、發(fā)燒的針灸(或者點穴)療法和預防感冒的推揉療法
,你可以斟酌使用,如果點按: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鐘,祝你永遠健康?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其主要表現(xiàn)為頻繁打噴嚏和流清鼻涕,有些也出現(xiàn)咽喉發(fā)癢、流淚等癥狀。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應該及時到醫(yī)院治療,假如是夜晚、火車上、澡堂或者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袖手旁觀,一定要記住以下幾個穴位,進行點穴治療。 一曲池“曲”指屈曲肘關(guān)節(jié),取穴時該處呈現(xiàn)一個凹陷,形似淺池,故名曲池。 位置:位于肘橫紋頭的外端,肘關(guān)節(jié)撓側(cè)的凹陷處。 主治:熱病、頭痛、高血壓、手臂腫痛、蕁麻疹、皮膚瘙癢、月經(jīng)不調(diào)。 二大椎“大”指高大,“椎”指脊椎骨。穴在第七頸椎棘突起最高最大處而得名。 位置: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兩肩峰連線的中點。 主治:熱病、一切頭痛、咳嗽、癲癇、腦炎、頭悶、出虛汗等。三風池“池”指淺的凹陷處,是風邪窩積的地方,故名風池。 位置:位于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平風府穴凹陷處。 主治:感冒發(fā)燒、頭痛、目赤痛、近視、鼻塞、高血壓、視力模糊。四孔最“孔”通也,“最”極也、第一的意思,為通之極也,故名孔最。 位置:在尺澤與太淵連線的中點再向尺澤方向走一橫指。 主治:熱病、咽喉腫痛、咳嗽、咳血、肘臂疼痛、氣喘、不能屈伸。 防止傷風感冒的“噴嚏三動作”是經(jīng)絡大師蔡洪光教授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的預防感冒的推揉方法,受益者成千上萬,簡單易行,手到病除。這里我要強調(diào)的是“未雨綢繆”----A.打噴嚏時就做,B.想打噴嚏時也要做,C.自我感覺身體不妥當時候即做。下面給大家介紹四個穴位:風府、大椎、人中(有鼻塞情況加上迎香穴)。 一風府具有祛風的作用,故名風府。 位置:位于后發(fā)際中央直上一橫指處。 主治:發(fā)熱、鼻塞、中風不語、咽喉腫痛、后頭痛、半身不遂、項強、目眩。 二大椎可以激發(fā)人體的抵抗力,故名大椎。 位置:第七頸椎棘突下。第七頸椎為椎骨中最高大者,故名大椎。 主治:熱病、頭項強痛、神經(jīng)衰弱、咳嗽、胸痛、嘔吐、貧血等。 三人中具有增強大椎的作用(配素髎效果更佳),故名人中。 位置:人中溝上三分之一處(素髎在鼻背下端之鼻尖處)。 主治:中風、昏迷、休克、窒息、中暑、精神病、小兒驚風、口眼歪斜、脫肛等。 四迎香“迎”迎接,“香”芳香,感冒伴有鼻塞的情況加上迎香穴,故名迎香。 位置:鼻翼旁開五分,鼻唇溝內(nèi)方。 主治:鼻炎、預防感冒、口眼歪斜、面癢、面肌痙攣等。 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這幾個穴位不需要用力去點按,一旦發(fā)現(xiàn)身體有反常現(xiàn)象,迅速用食指和中指左右推揉這幾個穴位數(shù)次,爭取把傷風感冒遏制在萌芽的狀態(tài)。尤其是那些經(jīng)常感冒或者感冒后很難好轉(zhuǎn)的患者,多按照上面的穴位和方法點按幾次會讓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