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1 12:12:15
鼻竇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鼻腔疾病
,會對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需要及時治療
,并且在生活中也需要做好護理工作
,那么鼻竇炎怎么治療最好?鼻竇炎如何治療比較好
?鼻竇炎的治療方法有很多
,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具體內(nèi)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
1、蒸汽吸入治療蒸汽吸入是一種清理阻塞鼻腔,緩解感冒
、嗓子疼
、鼻竇炎和喉炎的癥狀的好方法。
具體做法是:取一個大碗
,倒上1/3的熱水
,向前傾身,頭上蒙一塊毛巾并蓋住大碗
,吸數(shù)分鐘
。兒童思者應在成年人指導下進行蒸汽吸人。
2、體位引流法先給患者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點鼻
。如患者是上頓竇積膿,取側(cè)臥低頭位
,健側(cè)向下
,若雙側(cè)均積膿
,于15或30分鐘后再做另一側(cè);如患者是額竇或篩竇有積膿
,取正坐位低頭引流法
。另外,捏鼻閉口吸氣動作
,使鼻腔成負壓
,有助于體位引流,便于竇內(nèi)膿液較快地排入鼻腔
。
3、按摩治療
從中醫(yī)來看,鼻竇炎多因風邪外襲
,肺氣不和
,陽明經(jīng)上火所致,局部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緩解效果
。
常用來緩解鼻竇炎的按摩穴位有:迎香
,山根,印堂
,承泣
,太陽,上星
,曲池
,合谷,列缺等
。
4、刮痧治療
鼻竇炎從中醫(yī)來看,屬于體質(zhì)虛弱
,外感風寒所致
,采用刮痧能起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刮痧部位:鼻腔局部
、背部
、四肢。
具體步驟:
1.刮鼻腔局部
,包括印堂
、上迎香、迎香
,以皮膚潮紅為佳。
2.刮頸背部脊柱兩側(cè)的膀胱經(jīng)
,由風門刮至肺俞穴處
,以皮膚出痧為佳
。
3.刮四肢,先刮上肢的手陽明大腸經(jīng)
,由曲池經(jīng)手三里
、偏歷等穴位至合谷穴出,以皮膚出痧為佳
;下肢從足陽明胃經(jīng)由足三里刮至豐隆穴處
,以皮膚出痧為佳。
5、食療方法
(1)蒼耳子茶材料:蒼耳子12g
,辛夷、白芷9g
,薄荷4.5g
,蔥白3根,茶葉2g
。
做法:將上述材料功能研磨成粉末
,用開說沖泡10分鐘,每天飲用一劑
。
功效:祛風
、發(fā)汗、通竅
,常用與治療鼻炎
、鼻竇炎。
(2)辛夷蘇葉茶材料:辛夷花2g
,蘇葉6g
。
做法:將辛夷話和蘇葉放入茶杯,沖入沸水燜泡15分鐘
,代茶飲即可
,每天一劑,連續(xù)飲用15日
。
功效:散風行血
,消炎通鼻,適用于治療鼻竇炎和過敏性鼻炎
。
6、鼻竇炎如何護理
1、保持生活環(huán)境的空氣的清新
,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到來的時候
,可以用加濕器在臥室進行空氣加濕,預防鼻腔內(nèi)的干燥
,能有效的避免鼻竇炎和鼻腔其他疾病的發(fā)生
,要保證加濕器的衛(wèi)生
,經(jīng)常記得清洗,以免滋生細菌
。
2
、在擤鼻涕的時候,要注意不要過度的用力
,以免將鼻涕擤入鼻腔
,造成反復感染,可以輕輕的擦拭鼻腔
,或者將鼻涕吸入喉嚨
,再咳嗽出來。
3
、可以用一盆熱的水
,用鼻子呼吸,加濕鼻腔內(nèi)的濕度
,使纖毛運動
,加速鼻腔內(nèi)的血液流動,讓鼻腔變的通常
,或者可以用熱毛巾敷臉
,然后用力的吸熱氣,將熱氣吸入鼻腔內(nèi)
,也可以趁洗澡的時候
,用力的呼吸,避免鼻腔的干燥
。熱的水汽可以有效的緩解鼻腔堵塞的癥狀
。
4、如果鼻腔部位感覺疼痛
,就用指壓解痛用手指擦磨疼痛的鼻竇
,可以促進鼻腔毛細血管的血液流動,緩和鼻部的不適感
。
5
、多喝水,可以有效的促進鼻腔的濕潤和通常
,每天保證充足的水分
,可以保持鼻腔血液的流動性,多喝熱的植物茶
,例如茴香
、鼠尾草、大茴香或胡盧巴等植物茶,更容易使粘液流動
。
-
2024-05-01 12:12:15
鼻炎按摩手法
按摩要求
取坐勢
,按摩時須全身抓緊
,呼吸平和
。病情輕者每日早晚可各按摩一次,一周內(nèi)即有顯效;病情重者
,每日早中晚須按摩三次
,二十天左右即見療效。如堅持按摩
,可獲康復
。
詳細按摩方法
(一)熱指疾速推拿鼻梁:先將雙掌用力搓得熾熱熾熱,接著以左右兩手的中指指肚同時夾緊鼻梁兩側(cè)
,并順著鼻梁用力向上推至神庭穴(發(fā)跡邊沿)
,緊接著又向下推至鼻翼旁,推行速度宜快
,一上一下為一次
,須疾速推一百次左右,使鼻腔內(nèi)有熾熱熾熱感為佳
。
(二)熱指按揉“三穴”位:上式完畢后
,再將雙掌搓得熾熱熾熱,仍以左右兩手中指指肚辨別按揉以下三穴位:1.迎香穴(鼻翼兩旁凹陷處)
,按揉辦法:將雙手中指指肚壓在迎香穴上用力按揉一分鐘左右
,以有酸疼感為佳。2.搓揉鼻準(俗稱鼻尖子)
,揉搓辦法:用左右兩手中指指肚同時夾緊鼻準
,用力揉搓一分鐘左右,以鼻腔內(nèi)有熾熱感為佳
。3.按揉印堂穴(兩眉正兩頭)
,按揉辦法:將雙手中指指肚同時按在兩眉中心,并用力按揉一分鐘左右
,以發(fā)生酸疼感為佳
。
(三)熱掌撫揉面龐與鼻腔:上式完畢后,再將雙掌搓得熾熱熾熱
,撫按于臉龐上
,片刻,再以雙掌同時用力由上至下重復揉搓臉龐和鼻腔
,搓揉次數(shù)宜多
。要使臉龐和鼻腔都有熱感為佳。
按摩完畢后,你會感到鼻腔特溫馨
,特痛快
。
本術按摩的關鍵有兩點:1.必需先將雙掌搓得熾熱熾熱,再開端按摩始可無效;2.在按摩鼻梁和鼻準時
,必需要使鼻腔內(nèi)有燥熱感才有佳效
。
-
2024-05-01 11:11:05
中醫(yī)按摩
開天門——沿雙眉中點印堂處向上至發(fā)際處上下按推24下;
揉鼻梁——每次5~10遍,以手之拇指掌面自鼻尖起向上沿鼻梁至眉間印堂處;
揉鼻旁溝——每次5~10次
,點按迎香穴5次;
按囟門——最后按摩囟門3分鐘
。
寶寶皮膚嬌嫩,家長的動作一定要輕柔
,以推拿局部皮膚微微發(fā)紅即可
,不要用力過度,以免損傷皮膚
。
2.藥膳治療
①葛根芫荽粥
原料:葛根50克
,粳米100克,芫荽10克
。
制作:葛根洗凈放入鍋內(nèi)
,加水2000毫升,煮至1000毫升
、去渣
,加入粳米煮成粥,加入切成碎末的芫荽調(diào)勻食用
。
此粥清熱解肌
、通鼻竅,適用于1歲以上寶寶
。
②薄荷蘇葉飲
原料:鮮薄荷5克
,蘇葉15克,冰糖
。
制作:將鮮薄荷葉
、蘇葉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水500毫升,煮開后撈出薄荷和蘇葉
、丟棄;再根據(jù)平時的習慣放入冰糖適量
,隨時服用。
適用于6個月以后的寶寶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