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食養(yǎng)人
2024-05-01 10:21:10
慢性的咽喉炎,針灸是不能根除的,只能緩解一部分癥狀為慢性咽喉炎還是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戒煙戒酒,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適當?shù)倪\動,提高免疫力
,對咽喉部的炎癥
,口服消炎藥或者是含化一些藥物,改善局部的癥狀
。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廣東熊**
回復咽喉炎的發(fā)病率在我國一直居高不下
,并呈上升趨勢的一種口腔疾病,而且且有喝酒抽菸習慣的人患病率更高,那么中醫(yī)上也是有一些治療方法的。以下是我推薦治療咽喉炎的小偏方知識,歡迎閱讀!
治療咽喉炎的小偏方
1、舌根運動法治咽喉炎
咽喉炎致使咽喉腫痛、嗓子燥癢、吞咽有異物感,可采取舌根運動法,能收到良好的療效。即:閉口、舌尖抵牙齒,正轉(zhuǎn)18次,反轉(zhuǎn)18次,然后將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堅持各做一次。
2、雪梨羅漢果治咽喉炎
雪梨1個,羅漢果半個。將雪梨洗凈,連皮、核切碎,羅漢果洗凈,然后放入沙鍋,加適量清水共煎,煮沸30分鐘,去渣飲湯。每日2次,連服3日可見效。潤肺消痰,清熱利咽。還適用于咽部微痛,或有異物感,音啞等。
3、梨子粳米粥治咽喉炎
梨3個,粳米100克,冰糖60克。將梨洗凈后去皮、核,切成塊,粳米淘洗凈,兩味同冰糖一起下鍋,加適量清水煮成粥,食梨肉粥。每日1~2次,連服3日可見效。滋陰利咽。還適用于聲音嘶啞,咽癢作咳,或有異物感等病癥。
4、雪梨川貝湯治咽喉炎
大雪梨1個,川貝末2~3克,冰糖15克。將雪梨去皮,挖心,裝入川貝末,加入冰糖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煮,即可。食之。
5、經(jīng)霜老絲瓜可治療急慢性咽喉炎
其方法是:將經(jīng)霜老絲瓜一條洗凈,切取一節(jié)約20克,然后把這一節(jié)絲瓜的皮、瓤、籽一起切碎,裝入碗內(nèi),加水適量,上鍋蒸20分鐘,加白糖一湯匙調(diào)勻,去瓜皮、瓤、籽,取其汁,趁熱慢慢咽下。以后可照此法制作、服用,直至痊愈
6、 *** 治咽喉炎
*** 方法:每天早起后,在左手掌心涂上3滴—4滴風油精, *** ***順時針方向***咽喉部位20次—30次。2—3個月后,病情可大為好轉(zhuǎn),一年后基本康復。
7、麻油蛋湯治咽喉炎
取雞蛋一只,麻油適量。將雞蛋打入杯中,加麻油攪勻,沖入沸水約200毫升趁熱緩緩飲下,以清晨空腹為宜。
8、含生大蒜治咽喉炎
患慢性咽喉炎,試用口含生大蒜頭,堅持數(shù)月,咽喉炎可除根?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诤笏忸^最好挑紫皮獨頭大蒜。開始時辣得眼淚直淌,口腔粘膜也生痛,可時含時吐,且不要將大蒜頭光滑的外表咬破。以后適應了再邊含邊咬。此法對牙痛、聲音嘶啞等口腔毛病也有效果。
9、蜂蜜藕汁治咽喉炎
取鮮藕,蜂蜜各適量。將鮮藕絞汁100毫升,加蜂蜜調(diào)勻飲服,每日1次,連服數(shù)日。
10、橄欖茶治咽喉炎
取橄欖兩枚,綠茶1克。將橄欖連核切成兩半,與綠茶同放入杯中,沖入開水加蓋悶5分鐘后飲用。
慢性咽炎的治療方法
1、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平時生活要有規(guī)律,勞逸結合,多進行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2、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慢性咽炎急性發(fā)作。應注意天氣的冷暖變化,在流感易發(fā)季節(jié),盡量少去公共場所,以免相互傳染。
3、注意口腔和鼻腔衛(wèi)生。咽位于口、鼻后下方,與口、鼻直接相連,口腔、鼻腔、鼻竇的慢性感染常因病毒、細菌、膿液等波及咽部黏膜而導致咽炎,因此,平時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及時治療牙周疾病。
4、注意飲食衛(wèi)生,保證身體營養(yǎng)平衡。少吃過熱、過冷及辛辣 *** 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如患了咽炎,應及時治療,不應認為是小病而忽視治療。
5、主要針對病因,如戒菸戒酒,積極治療急性咽炎及鼻腔、鼻竇、扁桃體的慢性炎癥,改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避免粉塵及有害氣體的 ***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zhì),預防感冒。
6、病人如有咽干、咽痛可選用一些含片,如華素片、草珊瑚含片、銀黃含片、泰樂奇含片、西瓜霜含片等,以減輕或解除癥狀;
7、也可選用各種中成藥,如萬應膠囊、清咽利喉顆粒、一清膠囊、十味龍膽花顆粒。
8、如果患慢性肥厚性咽炎,咽干、咽部異物感明顯時,可采用分次鐳射、冷凍或電灼治療。
9、物理療法
慢性咽炎的物理療法包括超短波透熱或離子匯入療法、體外紫外線照射、電凝療法、冷凍療法等,需注意的是,除非慢性咽炎急性發(fā)作,否則大家不宜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另外還可通過中醫(yī)針灸治療慢性咽炎。
10、藥物治療
慢性咽炎一般只需區(qū)域性治療,一般醫(yī)生會建議患者每日用溫生理鹽水、復方硼砂溶液、或是呋喃西林溶液漱口,對咽部殺菌、清潔和溼潤,改善咽部環(huán)境,預防細菌感染。
慢性咽炎的食療法
一、蜜棗甘草湯
選用蜜棗8枚,生甘草6克,將蜜棗、生甘草加清水兩碗,煎至一碗,去渣即可。可以做飲料服用,每日兩次。
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之功效。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咽干喉痛等癥。
二、荸薺蘿卜汁
用荸薺、鮮蘿卜各500克。將荸薺洗凈去皮,鮮蘿卜洗凈切塊,同放攪汁機內(nèi)攪拌成汁。每日飲汁數(shù)小杯,連服3~5日。它可以清熱利咽,開音化痰。
適用于咽喉腫痛、聲嘶、目赤等癥,有助于改善膚色。
三、涼拌蘇葉菜
紫蘇葉60克,蔥30克,青椒10克,鹽、香油少許。上三味洗凈,并為碎末,加適量食鹽、香油等調(diào)料,可為正餐之冷盤。
疏散風寒***發(fā)汗解表***,通陽利咽。主治風寒外襲之咽炎。
四、蔥白利咽湯
蔥白2根,桔梗6克,甘草3克。桔梗、甘草先煮沸5~7分鐘,之后加入蔥白,燜l~2分鐘后趁熱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解毒散寒,清利咽喉。主治風寒外襲之咽炎。
猜你感興趣:
1.治療咽喉炎的土方法
2.治咽喉痛的八大偏方推薦
3.治療咽炎的5個偏方最有效簡單
4.治療咽喉腫痛的30個偏方推薦
5.慢性咽炎的8款治療偏方
6.咽喉炎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常州-薛**
回復慢性咽炎咽粘膜慢性炎癥
。以咽部不適,發(fā)干、異物感或輕度疼痛、干咳、惡心,咽部充血呈暗紅色,咽后壁可見淋巴濾泡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噪動作,吐白色痰液。
慢性咽炎的針灸治療,現(xiàn)代報道始于1958年[1]。之后有關臨床資料并不多見。自八十年代起,本病的針灸治療逐漸引起重視。各地的針灸工作者已探索了多種穴位刺激方法,包括耳穴壓丸、穴位注射、穴位激光照射、穴位電療、穴位敷貼等,尚有用傳統(tǒng)的銀針放血結合外用中藥,輕者3~5次即愈,重者10余次可恢復正常[2]。以已有的經(jīng)驗看,穴位刺激法對本病有較好的療效,但以耳穴壓丸,穴位電刺激注射所觀察的病例為多。
治療
[編輯本段]
穴位電療
(一)取穴
主穴:風池、天突、扶突、大椎。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雙頸三角區(qū)。
(二)治法
先取主穴。用電療機治療。將電極板置雙風池穴,向下向外側移動,移至雙頸三角區(qū)時加大電量。至整個咽部有流水樣麻木感及咽部緊縮感、舒適感,再點狀送電2~4分鐘。其感應電量為5~7伏。然后,以3~4伏電量負極置天突穴,正極置大椎穴,點狀送電2~4分鐘,將負極分別移至雙側扶突穴點狀送電1~2分鐘。上法每日1次。如治療5次無明顯療效,取配穴,外敷中藥(山豆根、威靈仙各10克,共為粗粉,以溫鹽水濕潤紗布包裹),用直流電導入10~20分鐘。亦每日1次。上述方法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250例,經(jīng)2~3個療程治療,痊愈114例,顯效106例,有效2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8.0%[3]。
穴位敷貼
(一)取穴
主穴:天突。
(二)治法
每次僅取1穴。用市售之傷濕止痛膏剪成直徑2厘米之圓片,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貼敷。每日換貼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00例,結果顯效55例,有效26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81.0%[4]。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扁桃體穴。
扁桃體穴位置:下頜角下緣頸總動脈轉(zhuǎn)動前方。
(二)治法
藥液:當歸注射液2毫升。
患者取坐位,頭略仰,用5號齒科針頭快速進針,進針得氣,使針感放射到咽喉部,回抽無血,將藥液推入雙側穴位各1毫升。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天。?傆行蕿?5.2%[5]。
(三)療效評價
共治21例,痊愈19例,有效1例,無效1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咽喉、緣中、神門、肺、腎上腺、對屏尖。
配穴:心、枕、腎、皮質(zhì)下、支氣管。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5穴,酌加1~2個配穴。探測到敏感點后,以王不留行子或磁珠(180~380高斯磁場強度)貼敷,每次1側耳,雙側交替。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每穴1分鐘。隔日換貼1次,5~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339例,結果痊愈248例,顯效67例,有效5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94.4%[6~8]。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廉泉、天突、人迎。
配穴:實熱加尺澤、合谷;陰虛加魚際、太溪。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據(jù)癥加1~2穴。以氦氖激光儀行穴位照射,波長6328埃,輸出功率1.7~3毫瓦,功率密度為9600毫瓦/平方厘米。以光導纖維傳遞光束,光纖芯徑<200微米,直接對準穴位,光斑直徑1.5毫米,每穴照射3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以本法共治40例,經(jīng)1~3療程治療,痊愈27例,有效1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5%[9]。
體針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太沖、太溪、行間,2、人 迎、合谷、扶突、天鼎、照海。
配穴:異物感明顯加天突,舌根僵硬加廉泉,心煩惡心加內(nèi)關。
(二)治法
藥液:注射用水或復方丹參注射液,任選一種。
主穴第1組用于穴位注射,第2組及配穴用于針剌。先針剌,合谷、照海取雙側,余取單側。行常規(guī)剌法,平補平瀉,留針20分鐘,其間行針2~3次。除合谷繼續(xù)留針,余穴屆時均取針。然后在主穴第組中選1~2穴,均僅取一側穴。以配有5號齒科長針頭之注射器,抽吸1~2毫升藥液,快速剌入緩慢提插至得氣(太沖穴最好能引出肢體有輕度熱感)后,回抽無血,再緩緩注入藥液,每穴1毫升,使有明顯脹憋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闪畈∪诵菹?shù)分鐘,再出合谷穴之針。3~5日1次,5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238例,痊愈164例,顯效41例,有效2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7.9%[10,11]。
病因分型
[編輯本段]
慢性咽炎是一種常見病,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彌漫性咽部病變,主要是咽部粘膜炎癥。多發(fā)于成年人,其主要病因有屢發(fā)急性咽炎、長期粉塵或有害氣體刺激、煙酒過度或其它不良生活習慣、鼻竇炎分泌物刺激、過敏體質(zhì)或身體抵抗力減低等。慢性咽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xiàn),如貧血、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腎炎等。
自診要點
[編輯本段]
咽部不適,有異物感,總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東西,刺激咳嗽,干燥、發(fā)脹、堵塞、瘙癢等,但很少有咽痛。清晨常吐出粘稠痰塊易引起惡心。由于食道或下咽部的癌癥早期也會有類似的癥狀,因此發(fā)現(xiàn)以上癥狀之后應到醫(yī)院做詳細的檢查,方能確診。
治療建議
[編輯本段]
應由醫(yī)生根據(jù)病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局部對癥治療可以選用中成藥,如利咽靈、草珊瑚含片、保安散等,可同時配合泡茶飲:雙花、麥冬、胖大海、生甘草各等份,開水沖泡頻服。清咽飲:烏梅肉、生甘草、沙參、麥冬、桔梗、元參各50克,搗碎混勻,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沖飲。
注意事項
[編輯本段]
注意口腔衛(wèi)生,堅持早晚及飯后刷牙。減少煙酒和粉塵刺激,還需糾正張口呼吸的不良習慣。應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zhì),預防呼吸道感染,少用煙酒,積極治療咽部周圍器官的疾病。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惱郁悶。保持室內(nèi)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空氣新鮮。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陰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青果等。經(jīng)常含服四季潤喉片、薄荷喉癥片等。。╨)病史:常有急性咽炎反復發(fā)作史,或因鼻病長期張口呼吸及煙酒過度、壞境空氣干燥、粉塵和刺激性氣體污染等。
診斷標準
[編輯本段]
1。 西醫(yī)診斷標準: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2)癥狀:咽部不適,或疼、或癢、或干燥感、灼熱感、煙熏感、異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嘔。病程2個月以上,常因受涼、感冒、疲勞、多言等原因致癥狀
(3)檢查:咽部慢性充血,加重。呈暗紅色,或樹枝狀充血;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或咽側索腫大;咽粘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縮、變薄,有分泌物附著.具各上述癥狀及1項 或1項以上檢查所見,即可診斷。
2。中醫(yī)辨證:
虛火上炎證,肺脾氣虛證,痰熱證,痰瘀互阻證
咽的急性發(fā)炎 ,跟扁桃體急性發(fā)炎很相似。咽炎及扁桃體炎都可由同一種細菌及病毒所引起,但咽炎的癥狀沒有扁桃體那么嚴重。有些醫(yī)學人士把這兩種疾病簡稱之為急性咽喉炎。
慢性咽炎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彌漫性咽部病變,主要是咽部粘膜炎癥。多發(fā)于成年人,在城市居民中發(fā)病率占咽喉疾病的10%至20%左右。因其病程長,癥狀頑固,短期難見顯效,故不易治愈。其主要病因大致如下:
1、 急性咽炎反復發(fā)作未能徹底治愈而轉(zhuǎn)成慢性,長期粉塵或有害氣體刺激、煙酒過度或其它不良生活習慣、鼻竇炎分泌物刺激、過敏體質(zhì)或身體抵抗力減低等。
2 、 慢性咽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xiàn),如貧血、消化不良、大便長期秘結、心臟病、支氣管炎、哮喘、肝臟病變、糖尿病及慢性腎炎等。
3、 職業(yè)因素。主要多發(fā)于嗓音工作者,如:教師、演員等。因長期多語言和演唱,可刺激咽部,引起慢性充血而致病。慢性咽炎自診要點: 癥狀多樣,咽部不適,有異物感,痰粘滯感,總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東西,堵塞、發(fā)脹、灼熱、干燥、發(fā)癢、刺激咳嗽、微有咽痛等。常以咳嗽來清除分泌物,特別在早晨用力咳嗽消除咽部分泌物時,癥狀有短暫緩解。由于食道或下咽部的癌癥早期也會有類似的癥狀,因此發(fā)現(xiàn)以上癥狀之后應到醫(yī)院做詳細的檢查,方能確診。
病理變化
[編輯本段]
一、是慢性單純性咽炎。表現(xiàn)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
二、是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現(xiàn)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廣泛的結締組織及淋巴組織增生;
三、是慢性萎縮性咽炎。主要表現(xiàn)為粘膜層及粘膜下層萎縮變薄,咽后壁有痂皮附著,分泌減少。
中醫(yī)將本病歸納為三種類型:
一、陰虛火炎型:咽部不適,痛勢隱隱,有異物感,粘痰量少,伴有午后煩熱,腰腿酸軟,舌質(zhì)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