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師
2023-06-29 23:44:46
艾灸是將艾葉制成艾絨和艾條,然后在選定的穴位上以各種不同的方法就聊對人體的穴位施灸產(chǎn)生溫熱刺激的作用,可以改善人體的氣血運行,有疏通經(jīng)絡,消瘀散結(jié),調(diào)節(jié)臟腑氣血的功能
最新回答共有3條回答
-
常州-薛**
回復今天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淺聊一下現(xiàn)在比較熱的艾灸,首先是艾灸的定義,對艾條燃燒的煙的說明,艾灸的作用,艾灸的操作,艾灸的適應證,艾灸的種類,艾灸過程中身體的反應,艾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一。艾灸的定義和作用:
艾灸艾灸,艾是什么意思,一個草頭,下面一把叉,叉就是人的手,艾是什么,艾就是古人拿著這把草就可以治很多種病的東西!有兩個藥是百藥之王,一個是桂,一個就是艾!從這個造字就可以看出古人對于這個艾的藥用作用的肯定?。?br>
第二,艾,下面的叉也是兵器的意思,兵者,不詳之器,但也是安定之器?。【S護國家安定靠政權(quán),靠兵力,而維護人體安定,古人講,第一靠丹藥,這里講的丹是指的內(nèi)丹,第二就是靠的艾灸。第三才是靠的其它調(diào)理,包括自己的心態(tài)以及其它的藥物及其它鍛煉,所以,艾這個字還有著安的意思,可以治理安定疾?。?br>
艾的第三重意思,那就是愛!古人送別友人,常常有三種草為最上等的考慮,第一就是蘭草,希望對方愉快。也希望對方像君子一般,安于生活,于友情則希望君子之間淡于水,淡于蘭。第二就是萱草,也叫忘憂草,這寓意就很明顯了。第三就是送艾草,希望對方能健康,這哪樣東西都代表著友人內(nèi)心深處的愛,艾做為藥來用并沒有見于中醫(yī)最早的藥物經(jīng)典,也就是沒有見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而作為藥來用,首次提到它的就是南北朝時期我們著名的道醫(yī)陶弘景先生所著的名醫(yī)別錄,但古人早不認識艾嗎???不是這樣的,詩經(jīng)里有對艾的描述,爾雅里也有,詩經(jīng)里叫它為艾,爾雅里叫它為艾草,名醫(yī)別錄里叫它為醫(yī)草,本草綱目里叫它為黃草。而最有名的艾就是湖北的蘄艾,還有就是河南的南陽艾。我們的圣人講,七年之病,求之三年之艾,這真是夠深刻的了。很多病是針之不到,藥之不達的,必須灸之,但灸是灸,艾灸是艾灸,艾灸只是諸多灸法中的一種,也絕不是現(xiàn)在大家認為拿著手里這么一晃就叫艾灸,現(xiàn)在大家操作的只能叫艾烤。真正的灸法是用艾絨搓成麥粒大小,這叫一壯,然后緊貼皮膚放著,用線香來點火,一壯接一壯的灸,直到皮膚潮紅為度,或者要做疤痕灸的就直接讓這艾柱燃完。
艾灸從這兩個字的表面意思來看就是用艾條來灸,灸字本義是“久”的意思,后來發(fā)展為灸,有燒的意思,所以艾灸的定義就是用火久久的烤,艾灸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加熱,一個是有針對的穴位,進一步來說,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后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yī)的一種療法。它是通過激發(fā)經(jīng)氣,來調(diào)整人體紊亂的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艾葉稟天地之陽氣以生,所以味苦微溫,熱則大熱,可升可降,其氣芳烈,純陽之草?。?!艾做為藥來講,有著五大經(jīng)典功效,第一就是溫經(jīng)止血,第二就是散寒止痛,第三是調(diào)經(jīng)安胎,第四是除濕止癢,但其實艾灸的作用起碼有十幾種,但是實際上總結(jié)一下艾灸只有一個作用,那就是溫陽,它所有的功效都是在溫陽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比如說行氣通絡,溫經(jīng)散寒,扶陽固脫,拔毒瀉熱,這樣的防病保健,還有延年益壽,美容等等,都是在溫陽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艾灸是王道,針灸是仙道,用藥是霸道”,由此可以看出,艾灸是最溫和的,也是我們最推崇的一種療法,所以今天才專門來講這個艾灸的話題。
二.對艾條燃燒的煙的說明:
先簡單說下有煙艾條跟無煙艾條的功效差別,顧名思義,有煙艾條就是燃燒會產(chǎn)生煙霧的艾條;而無煙艾條就是燃燒不會產(chǎn)生煙霧的艾條。當然這樣的解釋相對顯得粗糙,下面從三個方面具體詳細說明一下它們之間的區(qū)別:1、有煙艾條跟無煙艾條的制作區(qū)別:有煙艾條的主要制作原料是艾絨,艾草處理得到艾絨,用紙卷艾絨就制作成了艾條。無煙艾條其實是艾碳,制作成艾碳主要是為了防止出現(xiàn)太大的煙霧。2、有煙艾條跟無煙艾條的功效區(qū)別:它們的作用都是用于溫經(jīng)散寒,所以在點燃艾條施灸的時候,他們是一致的,往往無煙艾條燃燒的時間長,但火力不旺。而有煙艾條燃燒的時間短,火力旺,尤其特別說明的是這個艾煙也是一種藥氣,是無毒性的!其實對人體本身就有治療作用,這個煙對人體的治療作用和現(xiàn)在的霧霾對身體的傷害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成分不同。說到煙,再多啰嗦幾句,現(xiàn)在你不管到哪個醫(yī)院,中醫(yī)院也好,西醫(yī)院也罷,都是用艾灸來消毒了,家里有艾煙是好事,會少很多呼吸道疾病,中國古人就是用艾灸來消炎的,這種煙的作用是無煙艾條永遠達不到的。3、有煙艾條跟無煙艾條的煙霧區(qū)別:其實上面已經(jīng)說過了,有煙艾條會比無煙艾條燃燒產(chǎn)生的煙大;但是無煙艾條并非真的無煙,只是相對有煙艾條而言要少很多,所以就被認為是無煙艾條。這里要說的是:無煙艾條和有煙艾條各有特點,主要要看使用地方,比如臉上,鼻孔附近的一些穴位,有煙艾條會對鼻子等呼吸器官產(chǎn)生刺激,這些地方無煙艾條就會比有煙艾條好得多。
三.艾灸的操作:
一般我們大家普遍都認為艾灸就是拿個點燃的艾條在那里對身體的某個部位進行溫熱的過程,其實真的沒有這么簡單,它在操作過程中有幾點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第一個就是我們艾灸時一定要自己用手拿著去灸,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艾灸的目的就是為了養(yǎng)生保健或者治療疾病,我們只有自己自己用手拿著去灸的時候,你才是全神貫注的,你的心才是靜的,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在治病,我們中醫(yī)治療疾病不管是哪一種療法,都是講究人神合一的,所以這是艾灸時拿灸具沒有辦法代替的一個功效。當然,在特殊情況下,比如身體確有不便,或者偶爾時間很趕,是可以暫時考慮一下用灸具,除此之外,你還是要使用手持艾條全神貫注的來艾灸,這樣療效是最好的。
四.艾灸的適應證:
雖然我們很推崇這個療法,但絕對也不能把這個療法給妖魔化了,認為它什么病都能治,能包治百病,不是這樣的,它也有他的適應證的,舉個例子,如果因風寒暑濕燥火引起的經(jīng)絡不通就不能全部用艾灸來治療,其中的暑邪,火邪,燥邪引起的經(jīng)絡不通是絕對不能用艾灸來治療的,否則是火上澆油,比如夏天中暑了,如果還做艾灸,絕對是不舒服的,這就說明它還有它的不足之處的,不是所有風寒暑濕燥火都能治的,風寒濕是可以治的,但是暑燥火是絕對不能用艾灸來治療的,否則為什么我們還要學習那么多其他的比如針灸,中藥,刮痧,拔罐,拍打等療法,比如說中暑,歷來最經(jīng)典最傳統(tǒng)的治法就是刮痧,或者在委中,在尺澤放一點血,這中暑立刻就好了,這個時候你做艾灸就是悲劇了。所以我們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情況來選擇相對應的最有效最安全的不同治療方法。
那么接下來就要聊一下艾灸的適應證,它有三個,第一就是體質(zhì)虛弱的,氣血虛弱的人,第二個是陽虛有陳寒的人,第三個具有火郁證的人,說到火郁,需要說明一點,艾灸絕對不可以清熱的,艾灸雖然用來治療熱證是可以的,絕對不是治療真正的實熱證的,實熱證用艾灸會越來越厲害的,這種熱只能是火郁的情況下,用因勢利導的方法把這個郁火用一個東西把它散開的意思而不是說的直接清熱的意思,有往外透散開的意思,也就是以熱引熱的意思。
五.艾灸的種類:
艾灸的分類很多,我們只了解一下比較常用的即可。一般有溫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無癜痕灸和有癜痕灸,還有隔物灸,另外就是現(xiàn)在應用的電子灸,其中隔物灸有隔姜,隔鹽灸,隔蒜灸,隔附子餅灸。
在以上的分類中,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說一下,首先說一下化膿灸,化膿灸不是說把艾柱放在身體上,貼著身體點燃就可以了,沒有那么簡單的,首先艾柱不能太大了,要小一點,越小越好,米粒大小是最好的,另外艾柱下面要涂一層姜汁,要粘住艾柱,要不那么大的艾柱,身體稍微一動就倒了,會燙傷皮膚的,然后快滅的時候火很燙的時候就把它拿掉。把艾柱放到皮膚上時,艾柱是不能燒完的,如果等燒完再拿艾柱,皮膚就會燙傷的。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二個就是隔鹽灸,但我不是太贊成大家都隔鹽灸,特別是有些人給小孩子做隔鹽灸,很容易燙傷,就是把鹽放到肚臍眼里,哪怕隔一層姜也容易燙傷,我的中醫(yī)老師自己改良了一種方法,就是把艾絨用白酒泡一下,把這個用白酒泡過的艾絨放到肚臍眼里,然后灸,效果很好。因為隔鹽灸它要求是很嚴格的,要求你的心思要絕對的靜的情況下才能做,如果你做的不好,那個鹽在里面熔化了你還不知道,這時它里面就很燙,有時你自己還沒有感覺到燙,其實已經(jīng)燙傷了,所以做隔鹽灸,還是不做為好。雖然隔鹽灸的功效很好,但是很不安全。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六。艾灸過程中身體的反應:
艾灸過程中身體會出現(xiàn)一些反應,比如癢的問題,還有水泡的問題。癢其實是一件好事,艾灸和拔罐一樣,出現(xiàn)的癢是往外排寒和排風的一個表現(xiàn),但是絕對不能說去大椎放血,刮痧,在癢時刮痧是很不好的,因為艾灸是偏補的,刮痧是偏瀉的,所以不能這樣操作,艾灸和刮痧是不能在一起操作的,癢就癢,癢了就好了,它往外散就好了,如果非要去放個血,刮個痧,反而適得其反。
第二個在艾灸過程中有的會出現(xiàn)水泡,泡的問題其實是很好解決的,它和拔罐是不同的,拔罐是有擠壓,而且會損傷局部的皮膚才會起泡,拔罐起的泡和這個艾灸起的泡是不同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我們中醫(yī)經(jīng)常講的腠理就是說的毛孔,艾灸時候的部位是溫溫的,那個寒邪,陰邪,風邪,它只能從毛孔出來,它絕對不會形成水泡,水泡是燙傷以后產(chǎn)生的水腫,如果你已經(jīng)把皮膚燙傷了,把這個基層燙傷了,所以它才會形成水泡,要不它只會從毛孔里出來,也就是說從腠理出來。我們很多人艾灸時候會不覺得熱,也隔的很遠,但是有時火候是不好控制的,你自己時遠時近的,你都不知道的,燙的時候你就走開了,只是大部分時間不燙而已,其實那個時候你已經(jīng)燙傷了。有的皮膚一看就是燙傷的,因為皮膚是泛紅的,紅的很不均勻,證明火力也是很不均勻的,所以就是燙傷,也許當時偶爾離的近的時候并不是很痛的,但是過段時間就會起個泡。一般出現(xiàn)了水泡,直接挑了就可以。
七.艾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這里需要注意的說六點,第一就是艾灸也有補瀉的,我們平常這樣操作的都是補法,只有一種情況下是瀉法,就是邊灸邊用嘴巴吹艾灸的地方,這就是瀉法。第二個就是現(xiàn)在太多的人都強調(diào)的,基本上所有做艾灸的人都這么講,就是關元,足三里天天灸,天天灸,這是絕對不行的,另外灸不上頭,除非真正的陽虛厲害,氣虛下陷,子宮下垂可以灸。過敏性鼻炎都可以灸。再有就是晚上,初一,十五不能灸,特別是十五,月滿無補,人的氣血在那個時候也是最旺盛的,這個時候是不能補的,補了就會出問題的,另外中醫(yī)講過的,一定是有人神禁忌的,這個時候你的神在那個地方,那個點你是不能騷擾它的,所以一定要講究這些的,哪天不能灸,自己心里要有數(shù)的。還有一般都要在白天艾灸,最好是上午陽氣生發(fā)的時候艾灸效果是最好的,除非有特殊的緊急情況必須要晚上艾灸的才可以晚上艾灸,其他情況都要白天艾灸。
第三個就是常說的若要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是個很好的保健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年紀都能灸,中醫(yī)傳統(tǒng)的認識都是30歲以下不能灸足三里,不是說足三里補的作用不存在,而是說30歲以下灸足三里容易損傷一個人的視力,尤其是小孩子不要給他灸足三里。
第四個就是另外艾灸以后要引火歸元,最后要灸一下涌泉。
第五個就是不宜在過饑、過飽、酒醉、大恐、大怒、大渴時施灸。
第六個就是灸后的調(diào)養(yǎng)。施灸一般無不適感,但有人出現(xiàn)疲倦、口干,全身不適等感覺,一般不需處理,可以稍喝水,清淡飲食,靜心調(diào)養(yǎng)。
第七個就是在施灸結(jié)束后,一定完全將火熄滅,避免發(fā)生火災。艾條最好不要截斷,那樣很浪費,熄滅的辦法最好不要用水,不然下回使用要等很久。有一種既安全又省事的方法:找一個適合灸條大小的空的小酒瓶,想熄滅艾條時,把艾條燃燒的部分直接放入瓶口,兩分鐘很快就熄滅,下回想接著用的時候也很好點燃。方的瓶子不會滾動,也很穩(wěn)。所以很安全。如果用完覺得不好滅火的直接拿剪刀把有火的那一點給剪了就可以,一點點被剪的還能燒的就讓它在房子里,或者放在廁所里燃就可以。
最后強調(diào)的也是艾灸事先必須做到的:1。要有好的艾條;2。要弄懂十二經(jīng)絡的走向;3,選一個局部堅持艾灸。
所以說了這么多有關艾條的知識,最關鍵的還是在有好的艾條的前提下,遵醫(yī)囑,堅持做艾灸,只有長期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現(xiàn)在在中國全然用灸法治病的醫(yī)家沒幾個,而在日本,有很多著名的灸法家,人家就用艾灸可以治療很多疾病?,F(xiàn)在中國講究環(huán)保了,今天那么多汽車尾氣不去追究,那么多工廠不去追究,做個艾灸產(chǎn)生的煙就是環(huán)境污染了,孰不知人家日本每年都有艾灸日!我們是很推崇灸法的,老百姓對中醫(yī)的印象只有一個,那就是恐怖的苦的黑藥水,其實中醫(yī)幾千年來,療法多種多樣,藥劑也不少,哪里只有藥能治病,多的是方法,只是我們不會不了解罷了。有的觀點,說中藥都是毒藥,讓我們感覺到深深的痛苦,最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在甘肅,又出來了一個遺址,可以把中國的文明史往前移三千年??!也就是說中國已經(jīng)告別了一個說自己五千年文明史古國了,我們至少有著八千年的文明史。西醫(yī)西藥到中國不到兩百年歷史,在這之前的八千年,是什么在保障著中國人的身體健康??是什么在保障著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中斷的文明古國???就是中醫(yī)中藥!而我們中醫(yī)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系統(tǒng)掌握及運用中醫(yī)的各種療法,治病也絕不限于哪一科,人是一個整體,在多種療法中,我自己唯獨喜愛灸法。針是仙道,藥是霸道,唯獨灸是王道?。?!這是我的一點點憤怒。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比例最高的是日本,很多人說和日本人長年吃深海魚有關,其實這是有失偏頗的,這和日本很好的中醫(yī)氛圍分不開,人家每個人都知道要做艾灸的,日本很多藥直接做成顆粒,方便老百姓服用,而在中國,隨便你這個方再有效,沒有關系,你申請不到商標的,根本注冊不了的。
再者,我個人為什么推崇灸法,就是因為現(xiàn)在人的病難治,難在哪,難在心里亂,我們經(jīng)常說清靜經(jīng)好要背下來,為的就是要讓人靜下來,人靜下來,心靜下來,這氣血就靜下來了,就像水一樣,只有它靜下來,它該清的就會清,該濁的它自己就分出來了,病了的人氣血亂的很,只有靜下來,氣血靜下來,它自己就把病給治好了,但講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很多人說我也知道要靜,但就是靜不下來,那怎么辦呢?做艾灸啊,而且最好是用手拿著灸,拋開手機,拋開電腦,拋開一切,就是手拿著這個燃燒著的灸條,你去感覺它給你帶來的溫暖,而且你在灸的過程中只要稍用心,其實就是靜的狀態(tài),就是打坐的狀態(tài)。曾國藩講他一輩子得益于一件事,就是不管再忙,每天早中晚都要靜坐十五分鐘,現(xiàn)在的人多半沒有這樣的功夫,而且要忙于各種工作,各種應酬,閑下來了也是低著頭,摸著手機,其實當你堅持用手拿起灸條對準你的穴位施灸時,其實你的病已經(jīng)好了一半了,因為這個時候你花了心思來與自己溝通,這個時候你的心思為自己而花,不為別人。
現(xiàn)在的人都很聰明,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看透,就是不懂自己,不知道自己,看不透自己,其實是與自己的溝通少了。而艾灸就是這么一個讓大家與自己溝通的好的橋梁,而灸字本身為久火,就是堅持用陽光用溫暖自己,以陽引陽,振奮陽氣,身體自然就好,至于具體哪個病灸哪,這是醫(yī)生的事,不是隨便就灸的,所以醫(yī)生只要給人開灸條就會開穴位處方,你只有灸這個穴位才是能讓你的氣血調(diào)理到最好的狀態(tài)。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講沒有時間灸,晚上能不能灸,絕對不能灸,晚上灸,死得早??!一定是白天!最好是早上。對于那些經(jīng)常說沒有時間來養(yǎng)生的人,我想其實就是太懶了,我也想說,那么想睡,早死三年隨便睡,你早起來一個小時不就有時間灸了?凡是這種講自己沒有時間養(yǎng)生的人,都是沒有去看過那些深患巨大病痛的人,你看看那些人的求生欲望,也許你們就找到早起,找到堅持做艾灸以及其它養(yǎng)生項目的動力了。
之所以聊這么多,是因為大家能對艾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希望這個療法可以幫到大家,這不是一個什么野雞辦法,是最純正最原始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最后,用一句話來結(jié)束,誰灸誰知道,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堅持艾灸,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生生之德!
? ? ? ? ? ? ? ? ? ? ? ? ? ? ? ? 本文由“hanhan721202賬號”發(fā)布,2017年11月20日
-
姜齊
回復1 怎樣艾灸正確方法
艾灸是屬于一種中醫(yī)養(yǎng)生療法,是通過溫熱刺激將艾葉的藥性透達穴位深部,起到溫經(jīng)散寒、固本培元、防病治病的作用,正確的艾灸以艾灸足曲池穴為例,具體做法如下:
先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曲池穴進行胸熏烤;距離皮膚約2-3cm,局部有溫熱、舒適感,而無灼痛感就固定不移;一般每穴灸20-30分鐘,以皮膚紅潤為度;如果患者有燙、痛感應,應將艾條遠移;艾灸期間需要隨時調(diào)整艾灸的距離,以防止燙傷。
2 艾灸的手法和技巧生活中艾灸主要分為艾柱灸、艾條灸、溫針灸、溫灸器灸四種。
艾柱灸可以直接在皮膚上進行,還可以用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就是把姜、蒜或者鹽上,再放到皮膚上做艾柱灸,一個穴位做15分鐘左右。
艾條灸就是把艾條點燃,選擇需要施術的部位,用艾條進行溫熱治療,用來幫助人體調(diào)理身體。
溫針灸需要把針刺到特殊部位,一般選擇腧穴,然后在針上加上艾條或者艾柱點燃,進行溫針灸治療,對局部起到溫熱作用。
溫灸器灸就是把艾絨或者艾條放到溫灸器里,把溫灸器點燃以后放到施灸的部位進行艾灸,方法簡單。
3 艾灸哪個位置排濕氣具體如下:
艾灸是可以去除濕氣的,可以通過艾灸關元、氣海,腎俞、命門,陰陵泉、足三里等穴位去濕。
通常濕氣可以分為寒濕和濕熱兩種情況;如果患者是寒濕證,主要表現(xiàn)為四肢肥胖、困乏無力、頭暈身重、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艾灸時可以選擇背部、腹部、下肢部位。
其中背部可以艾灸腎俞、命門穴;腹部可以選擇關元、氣海、神闕;下肢可以選擇陰陵泉、足三里。
4 艾灸的注意事項1、皮薄、肌少、筋肉結(jié)聚處不宜進行艾灸。
2、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大血管處、心臟部位、眼球等。另外,關節(jié)部位不要直接灸。
3、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wěn)以及經(jīng)期女性不宜艾灸艾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者、精神病患者等不可艾灸。
5、艾灸的時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建議每次每個部位,艾灸20分鐘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