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四書五經 (sì shū wǔ jīng)
簡拼 : sswj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成語解釋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出處 : 漢·班固《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儒家經典
例子 : 君子是只讀四書五經,做八股,非常規(guī)矩的。(魯迅《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
產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是:《尚書》《易經》《詩經》《禮經》《春秋》
四書五經是四書、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
四書:
四書中的《大學》《中庸》是五經《禮經》中的《禮記》中的兩篇。
《論語》的內容是:孔子講的話和少量孔子徒弟講的話。作者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墩撜Z》共二十篇,前十篇價值更高,因為后十篇是戰(zhàn)國中期更晚時候的儒生所做。論語從孔子講學到成書,輾轉了數十載,很多話和意思,都不是孔子的原話原意了,但仍然是孔子原話,原意最多的書,所以對于研究儒學的后人意義重大。
《孟子》共七篇,是孟子弟子所做。主要記言,反應了戰(zhàn)國時期孟子的思想。
五經:【說五經前特別說一句。五經的作者不是孔子,只是孔子是第一個開門收徒,第一個把貴族的書籍給平民看的人。他的最大貢獻是讓五經普及于一般人。所以后人會說五經是孔子編的?!?br>
《尚書》:是王和貴族講的話(記言多,記事少)。是上古的史,雖然《尚》從周傳抄到秦,再到漢的過程中,很多內容因為書簡爛掉,被改寫。但是后人知道夏商周的事,多虧有尚書。尚書分五部分:1.典:記君王的事 2.謨:記臣對君的言論3.訓:記一般政事的議論4.誥:記一些文告5.誓:誓言,誓師之詞
《易經》是講的八卦,是占卜的書。八卦重疊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組合出三百八十四爻。從卦爻中可知那些事可以做,哪些不能做。直到秦漢時,才將他放入儒學,注入哲學思想,慢慢哲學化。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和雅用于交際。風多抒情,雅用于尊貴的客人。頌是祭祀祖先時用。
《禮經》又分為三部分《儀禮》《周禮》《禮記》。其中《周禮》傳說是孔子做,實際是戰(zhàn)國末期,天下快大一統了。齊人設想統一全國后,在天子下設六個大官,每個大官下設六十個小官。(西漢篡權的王莽就是看了這本書,做得過于理想化的改制)《禮記》是儒家散文。
《春秋》傳說是孔子所做。實際是孔子學生抄寫的魯國編年史的刪減版。雖然是編年史,但因為是大事記,過于簡單,要配合《左傳》一起看。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的經典書籍。
四書又稱為四子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
五經是《詩經》(《詩》)、《尚書》(《書》)、《禮記》(《禮》)、《周易》(《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經典的合稱
五經
在戰(zhàn)國時已經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六經”的說法。《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中的《樂經》很早就亡佚了,《漢書·藝文志》中已無此書的記載。其他五種著作就稱為“五經”。唐朝時五經中的《儀禮》改為《禮記》,沿用至今。
四書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文章單獨成書,與紀錄孔子言行的《論語》、紀錄孟軻言行的《孟子》合為“四書”,依照其想法,《中庸》出自子思、《大學》源于曾子;因稱它們分別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南宋光宗紹熙遠年(1190年),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四書匯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
四書五經是儒家的主要經典,具體如下:
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指《詩經》《書經》《禮記》《易經》《春秋》
四書增刪注釋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編撰時間間隔達一千八百年。宋元以后,《大學》《中庸》成為學校官定教科書和科舉考試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它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其在中華思想史上產生深遠影響。至今讀來,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啟迪價值,堪稱是源遠流長的文化精華。五經是我國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獻,也是我國古代儒家的主要經典。
四書五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四書五經翔實的記載了我國早期思想文化發(fā)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擴展資料:
今天所看到的“四書”,其內容不止《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其中還被加入了程子、朱熹的文章。這體現了中華文化傳承方式。程子、朱熹等人的注疏,本有單行本,如岳麓書社出版的《四書集注·朱熹集注》。
“四書”中所含文章,實則八篇。其中,《論語》記載孔子及其主要門弟子的言行?!睹献印酚浭雒献友哉摗4髮W章句中之“大學”,在大學章句開頭明確指出:“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薄6髮W之章句,在大學章句中明言是朱熹之語。
中庸章句中之中庸,在中庸章句開頭也明確指出,中庸“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于書,以受孟子?!币簿褪钦f,中庸乃子思所著。而中庸之章句,在中庸章句中同樣明確注明為朱熹之言。
需要說明的是《大學》? ,雖然是“孔氏之遺書”,但并非孔子親手所著。朱熹在大學章句中講,“右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四書的成書是集大成之作。其作書時間跨度達一千八百年,作者先后有孔子及其弟子、子思、孟子及其弟子和程子、朱熹。
《論語序說》中介紹孔子,其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紇,母顏氏,以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一月,生孔子于魯昌平鄉(xiāng)陬邑??鬃幼?,年七十三?!睹献有蛘f》中介紹孟軻,其騶人也,授業(yè)子思之門人。
論語序說和中庸章句講,子思,乃孔子之孫,伯魚之子;授業(yè)于曾子;傳道于孟子。曾子,孔子之門人,得孔子之真?zhèn)?。程子和朱熹都是理學家,南宋之鴻儒。朱熹曾向程子學習儒學。
-四書五經六藝
?01
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指的是《改棗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
四書之名始于宋朝,五經之名始于漢武帝。四書五經是歷代儒客學子研學的核心書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四書五經詳細的記載了我國早期思想文化發(fā)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鉛肢的重要思想。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禮記》通常包括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洞呵铩酚捎谖淖诌^于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分別合刊。
四書: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核激拆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yǎng)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期子思所作。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zhàn)國前期成書。
《孟子》是戰(zhàn)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
五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于前五世紀,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傳說為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據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00007.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說東談西
下一篇: 一諾無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