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以指測河 (yǐ zhǐ cè hé)
簡拼 : yzch
近義詞 : 以戈舂黍
、以錐餐壺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用手指測量河水的深淺
出處 : 《荀子·勸學(xué)》:“不道禮憲
成語用法 :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1. 河字結(jié)尾的四字成語 血流成河、口若懸河
礪山帶河、三獸渡河
揮劍成河
泥船渡河
辨若懸河、辨如懸河
2. 河字結(jié)尾的成語 口若懸河
信口開河
氣吞山河、
血流成河
三獸渡河
滴水成河、
共度愛河
泥船渡河
邈若山河、
香象渡河
氣蓋山河
以一簣障江河、
三豕渡河
三豕涉河
抱痛西河、
涓涓不壅
楚界漢河、
礪岳盟河
倒峽瀉河、
后海先河
以指測河
魏國山河、
流血成河、
氣壓山河
錦繡山河
被山帶河、
暴虎馮河
口如懸河
揮劍成河
3. 第四個(gè)字是河的成語 口若懸河、
暴虎馮河
錦繡山河
順口開河、
一虎不河
被山帶河
不到黃河心不死、
邈若山河
九江八河
表里山河、
氣吞山河
氣壯山河
百二關(guān)河、
百二山河
三豕涉河
不廢江河、
滴水成河
跳進(jìn)黃河洗不清
帶礪山河、
偃鼠飲河
楚界漢河
礪山帶河、
口如懸河
跳到黃河洗不清
負(fù)石赴河
4. 尾字是水的成語 一廉如水
一清如水
一潭死水
一衣帶水
一敗如水
樂山樂水
樂山愛水
乘高決水
買臣覆水
交淡若水
以水投水
以水救水
以水濟(jì)水
以石投水
依山傍水
兼葭秋水
冰寒于水
出山泉水
剩山殘水
千山萬水
雙瞳剪水
名山勝水
聽風(fēng)聽水
啜菽飲水
大禹治水
如石投水
如魚似水
如魚得水
尺山寸水
巴山蜀水
廉泉讓水
歸之若水
心同止水
心如止水
懸河注水
懸河瀉水
悲歌易水
情深潭水
抽刀斷水
拖人下水
拖人落水
拖泥帶水
撮鹽入水
斗升之水
春風(fēng)沂水
顯山露水
望穿秋水
桃花流水
桃花潭水
模山范水
歠菽飲水
殘山剩水
污泥濁水
沾泥帶水
流年似水
涸魚得水
涸鮒得水
清塵濁水
清湯寡水
游山玩水
源頭活水
滾瓜流水
爬山涉水
登山臨水
登山涉水
白山黑水
盈盈一水
盈盈秋水
窮山惡水
竹籃打水
簟紋如水
臣心如水
芙蓉出水
若涉淵水
落花流水
蛟龍得水
蛟龍戲水
蜻蜓點(diǎn)水
行云流水
裁云剪水
觀山玩水
走花溜水
跋山涉水
連湯帶水
重山復(fù)水
青山綠水
青藍(lán)冰水
餐風(fēng)宿水
飯蔬飲水
馬前潑水
馬如流水
馬龍車水
高山流水
黃塵清水
黃湯淡水
5. 帶有河字的四字詞語 帶有河字的四字詞語 :口若懸河、
信口開河
過河拆橋
河北梆子、
血流成河
河西走廊
氣吞山河、
河南梆子
河南墜子
大好河山
河伯健兒、
公無渡河
山河表里
共度愛河、
滴水成河
西河仙人
河梁攜手、
河圖雒書
河市樂人
河山之德、
恒河之沙
河清德頌
臨河洗耳、
河落海乾
塔里木河
河魚天雁、
飲河滿腹
河魚之疾
、西河大鼓、
河奔海聚
6. 河字的四個(gè)字成語 口若懸河
、信口開河
、過河拆橋、
血流成河
、氣吞山河
、大好河山、
山河表里
、共度愛河
、滴水成河、
河梁攜手
、河山之德
、恒河之沙、
河魚天雁
、飲河滿腹
、河魚之疾、
河奔海聚
、河梁之誼
、笑比河清、
三獸渡河
、河漢無極
香象渡河
河不出圖、
憑河暴虎
魏國山河、
河漢吾言
河出伏流
過河卒子、
河清人壽
邈若山河
三豕渡河
1. 初三古文中“以”的用法 1、因?yàn)?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由于?例: ⑴此獨(dú)以跛之故
⑵臣是以無請也
。 ⑶惟三保勇而多藝,推為長 。⑷以其境過清
,不可久居, 乃記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 ⑺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⑻卒以吾郡這發(fā)憤一擊,不 敢復(fù)有株治。⑼不賂者以賂者喪
。 ⑽以心中有足樂者。
且吾不 以一眚掩大德
。懷王以不知忠臣 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 儀。2
、用來 例: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鎮(zhèn)之,以斷洄曲 及諸道橋梁。(以:以便) ⑶吾騎馬挾矢以助戰(zhàn)。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諷耶
? ⑹以嚙人,無御之者。(以 :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fēng) 者得焉。⑻屬予作文以記之。 ⑼殺之以應(yīng)陳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 ⑾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導(dǎo)致) ⑿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⒁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⒃樊噲側(cè)其盾以撞。 ⒄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
。⒅忽魂悸以魄動
。 ⒆淫侈之俗日日以長。⒇各各竦立以聽
。 (21)以致天下之士。(22)然而隱忍以行。 (23)若潛師以來
,國可得也 。(24)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
,孤之罪也。 (25)遂拔以擊荊河。(26)遂自投汨羅以死
。 (27)其責(zé)已也重以周。(28)以一物以與物物爭。 3
、把,拿,用。例: ⑴貧者自南海還
,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詞賓語。)⑵以錢覆其口
。 ⑶屠懼,投以骨。⑷具以情告
。 ⑸以縛即爐火,燒絕之。⑹ 以檻車送元濟(jì)詣京師
⑼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
⑾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 陵
⒀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⒂具告以事。 ⒃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 絕璧之下
⒄以我應(yīng)他人
⒆國胡以相恤
(21)悉以心誠之話倚托,千 萬無渝
4、以為
⑵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5、憑
,靠。 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⑵以君之力
,曾不能損魁父 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 以有先生也
⑹以攻則取。 ⑺久之
⑻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6
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⑶余船以次俱進(jìn)。 ⑷何必更以多寡為差
⑹以次進(jìn)。 ⑺則又 法從事
7
( 以:一說拿。) ⑵貴以近知遠(yuǎn)
8
⑵日以盡矣。 9
例: ⑴受命以來
(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例: ⑴ 以八月十三斬于市
⑶ 果予以未時(shí)還家
例: 逆以煎我懷。 12
例: ⑴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例: 無以
15
(本義 項(xiàng)指前一個(gè)“以”
例: 以塞忠諫之路
2. 初中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及例子 以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yàn)椤薄坝捎凇?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如:①不以物喜
2.介紹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②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xiǎn)3.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
(二)連詞
1.表示目的
2.表示結(jié)果,可譯作“以至”‘“因而”
3.有時(shí)相當(dāng)于連詞“而”
(三)“以”還可作動詞(屬于實(shí)詞)用,可譯為“認(rèn)為”
3.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以”是古文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gè)虛詞
“以”的應(yīng)用范圍廣泛
,表意也較復(fù)雜,下面,筆者試圖結(jié)合初一語文新教材(最后兩例外),談?wù)勊挠梅ǎ责嬜x者。一
1
以刀劈狼首。 ——(蒲松齡《狼》)
例句中“以”引出“劈”的工具“刀”
,“以”譯為“用”。以我酌油知之。 ——(歐陽修《賣油翁》)
例句中“以”引出“知之”的憑借(或根據(jù))“酌油”
,可譯為“憑借”。2
、引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 ——(《扁鵲見蔡桓公》)例句中“以”的賓語省略
,可譯為:醫(yī)生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以告富者
。 ——(彭端淑《為學(xué)》)譯文:把他的情況告訴了富和尚。
二
、作連詞用。只表順接,不表轉(zhuǎn)折。1
、表原因,作“因?yàn)椤?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是以謂之“文”也。 ——(《〈論語〉十則》)
譯:因?yàn)椋ㄟ@個(gè)原因)
,(所以)用“文”做他的謚號。2、表目的
,作“(用)來”解。例如: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愚公移山》)
譯: 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3
以至于寸
譯:以至達(dá)到一寸。
三
以嚙人,無御之者
譯:(假設(shè))已經(jīng)咬了人
,就沒有辦法治好了。四、作代詞用
。表示指代,可譯作“這”、“這樣”。例如:子貢曰:“無以為也
!” ——(《論語?子張》)譯:子貢說:“不要這樣做
!”當(dāng)然
,“以”字的用法還有很多,限于篇幅和教材篇目,不再贅述,留待讀者自己理解和領(lǐng)悟。4. 九年級下文言文虛詞整理,之,以,而然,乃,為,焉,于 之
⑴他
,她,它(們)。例:①人皆吊之
。(之:他,指上文善術(shù)者)②以刀劈狼首,數(shù)刀斃之
。(之:它③ 然之
④媼之送燕后也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
⑥我見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訊之
⑧阿母得聞之
⑨遽撲之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⑵的。例:
①近塞之人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東割膏腴之地
⑶往
①如欲之南海
②去逾四十里
③諸將請所之
④輟耕之壟上
⑤又有剪發(fā)杜門
⑥于是棄其家走之關(guān)中
⑦有牽牛而過堂下者
⑷這
①以君之力
②其上以構(gòu)脂
③有良田
④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
⑥郯子之
⑦于是六國之士
⑸作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讀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⑹我
①君將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復(fù)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
⑤今單車來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