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簡拼 : brgh
近義詞 : 人命危淺、行將就木
反義詞 : 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成語解釋 :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y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處 : 先秦·左丘明《左傳·成公十年》:“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唬骸坚t(y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p>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于事物或人
例子 : 吾觀劉琦過于酒色,病入膏肓,今見面黃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03526.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病染膏肓
下一篇: 病入骨隨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