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守口如瓶 (shǒu kǒu rú píng)
簡拼 : skrp
近義詞 : 諱莫如深
反義詞 : 信口開河、口若懸河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補充式
成語解釋 : 守口:緊閉著嘴不講話
出處 : 唐·道世《諸經(jīng)要集·擇交部·懲過》:“防意如城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
例子 : 凡是重要的會議內(nèi)容,他一向守口如瓶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守口如瓶持身若璧
[原文]
一言足以召大禍
一行足以玷弱身
[譯文]
一句不謹(jǐn)慎的話有可能招來大禍
,所以古人講話十分謹(jǐn)慎,做到守口如瓶,因為擔(dān)心會像瓶子落地會破碎一樣招來殺身之禍;一件不謹(jǐn)慎的的行為就足以使自己一生清白輕易受到玷污,所以古人行為準(zhǔn)則十分嚴(yán)格,保持自己高潔仿若對待潔白的璧玉一樣,惟恐做錯事使自身的高潔留下一點兒遺憾![評說]
醫(yī)生說錯話可以要人命,君王失言可以敗國家
【解 釋】 守口:緊閉著嘴不講話。閉口不談
“守口如瓶”還有下一句?“守口如瓶”有什么典故?我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守口如瓶是一個我們非常熟悉的成語
如果說某人對某事“守口如瓶”
但是守口如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要知道在過去
許多人不知道這句話還有后半句
其實它的后半句更不容易做到,尤其是身處某些特定的位置
。為什么這么說呢?“守口如瓶”的后半句又是什么呢?下面就來為您揭秘!
“守口如瓶”出自唐·道世《諸經(jīng)要集·擇交部·懲過》:“守口如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指的是緊閉嘴巴不講話,像瓶口塞緊了一般
。這句話形容的是嚴(yán)守秘密
,說話謹(jǐn)慎的形象。答應(yīng)守口如瓶的人帶給對方足夠的安全感
。是君子信守承諾
、待人有責(zé)任心的美德。然而
,所謂紙保不住火,天下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
,守口如瓶都不容易做到。正因為人們深知這個道理,所以歷史上因為秘密而引發(fā)的命案不計其數(shù)
。唯有死人才不會開口說話
。其實“守口如瓶”還有下半句,它更難做到
下半句是:“防意如城”
意思是:遏制自己的私欲,就像防守城池一樣堅定
“私欲”古時亦作“ 私欲 ”
它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個人的欲望;第二
先看第一層
也就是說
,私欲只有建立在公道的基礎(chǔ)上才能長存。當(dāng)個人的欲望和集體欲望相沖突時,放棄個人欲望能促進整體和諧。
舉個例子
,一群人出去旅游,大家都想去一個地方,而有個人想去另一個地方。這時
,就要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使團體更和諧。如此一來,此人心里肯定不舒服
,如果他做不到“防意如城”,不能遏制自己私欲的話,說不定會鬧事。下面來看第二層意思,不正當(dāng)?shù)乃接傅氖遣槐簧鐣J可的私欲
。包括很多,比如:貪念
、色念等。歷史上貪官污吏無數(shù),所謂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常在河邊走他們都沒有守住自己的城池。
然而
能做到這一項的人,品德高尚
北宋年間
,宰相富弼頗有才干、政績突出。他為官清廉
,克己奉公,主張“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據(jù)《宋稗類鈔品行》記載,宋英宗登基后
,曾把先帝的遺物賞賜群臣,欲額外賞賜富弼一份禮于富弼。而富弼遏制了自己的私欲
,誠懇地說,“如果為人臣者接受了額外的賞賜,要是以后皇上做出什么例外之事,將憑什么來勸諫呢?”最終
,富弼做到了“防意如城”,推辭了這份額外的賞賜。“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這兩句金玉良言出自唐·道世《諸經(jīng)要集·擇交部·懲過》是教導(dǎo)我們要信守承諾、對人對事要有責(zé)任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04843.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