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目斷鱗鴻 (mù duàn lín hóng)
簡拼 : mdlh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緊縮式
成語解釋 : 鱗鴻:魚和雁
出處 : 明·張景《飛丸記·誓盟牛女》:“小姐,看你背里沈吟
成語用法 :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1. 有關書信的四字成語 雁足傳書、寄雁傳書
一、雁足傳書
白話釋義:“雁足傳書”指大雁能傳遞書信
朝代:東漢
作者:班固
出處:《漢書·蘇武傳》: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
,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翻譯: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
,射得一只大雁,腳上系著帛書,上面說蘇武等人在北海二
白話釋義:指傳遞書信。
朝代:宋
作者:黃庭堅
出處:《寄黃幾復》詩:“我居北海君南海
翻譯:我住在北方海濱
三
白話釋義: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朝代:明
作者:羅貫中
出處:《三國演義》:周瑜設下計策
四
白話釋義:指傳遞家信
朝代:晉
作者:唐房玄齡
出處:《晉書·陸機傳》至黃耳寄書
翻譯:黃耳為主人傳遞家信
五、魚封雁帖
白話釋義:指書信
朝代:古代
作者:蘇州人士
出處:《吳騷·步步嬌·閨怨》:“湘江竭,燕山截
翻譯:湘江水枯竭
2. 關于寫信的四字成語 苞苴竿牘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
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
出處:《莊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羽鱗,猶魚雁
今日天教遇你們
案:案頭
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
。后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出處: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素不便書
比喻為男女雙方居間撮合或傳遞書信的人
元·吳昌齡《張?zhí)鞄煛返谌郏骸捌悄闶萦笆柚Γ皇苣欠涿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付諸洪喬 洪喬:晉朝人
比喻書信遺失
。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殷洪喬作豫章郡,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既至石頭
,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回:“意馬心猿縈夢寐,河魚天雁托音書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黃耳傳書 黃耳:犬名;書:書信
。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既而羈寓京師
,久無家問,……機乃為書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后因以為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寄雁傳書 指傳遞書信
。 出處:宋·黃庭堅《寄黃幾復》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伯喈行路》:“嘆路途千里,日日思親。青梅如豆
,難寄隴頭音信。” 目斷鱗鴻 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
,盼望書信到來。 書不盡言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后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出處:《易·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后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出處:《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勛》:“與陽休之書曰:‘……已矣哉
’” 停云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梁
,猶疑照顏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常用于書信末尾
,表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 出處:《易·系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雁去魚來 書信往來
。雁、魚均喻書信。出處:元·湯式《湘妃引·有所贈》曲:“鶯煎燕聒惹相思
出處:明·邵璨《香囊記·途敘》:“雁素魚箋,離愁滿懷誰與傳
亦作“音問杳然”。 魚腸尺素 指書信
出處: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魚腸尺素
出處:唐·李紳《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詩:“魚腸雁足望緘封,地遠三江嶺萬重
出處: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又恐魚沉鴻斷,阻隔云山
出處:明·高濂《瓦盆兒·題情》套曲:“未知道自別來他心可至誠,他應恨魚沉雁靜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二回:“謖如蒿目時艱
出處:唐·戴叔倫《相思曲》:“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指傳遞書信。 出處: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
呼兒烹鯉魚
出處:《吳騷·步步嬌·閨怨》:“湘江竭
魚箋雁書 泛指書信
魚書雁帛 泛指書信。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制度》:“則箋簡二字中
出處:明·高濂《絳都春序·題情》套曲:“空接,魚書雁帖
,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絳都春序·四時閨怨》套曲:“盼征鴻在天外,行列,煩寄卻魚書雁帖。”魚書雁信 泛指書信
。 出處:《雍熙樂府·古調石榴花·閨思》:“總是傷情別離,則這魚書雁信咫尺之書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而后遣辯士奉咫尺之書
3. 信四字詞語有哪些 信四字詞語有哪些 :半信半疑、信誓旦旦
4. 形容長的四字詞語 時間的:累月經(jīng)年 百歲千秋 成年累月 地久天長 地老天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菔癄€ 經(jīng)年累月 年深日久 千秋萬代 千秋萬歲青山不老 窮年累月 日復一日 日久天長 天長地久天荒地老 萬古千秋 積日累久 積年累月 成年累月、水滴石穿
1. 開頭是一目的四字成語大全 1、一目五行
yī mù wǔ xíng
【解釋】猶一目十行
【出處】《遼史·楊遵勖傳》:“天下之事
,叢于樞府,簿書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決如流?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2
、一目之士
yī mù zhī shì
【解釋】指見解片面
,不能看到事物整體的人。【出處】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志雅堂雜抄》:“此書成于元代
,道學之風甚盛,而能為是言3、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解釋】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
【出處】《梁書·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
4
、一目數(shù)行yī mù shù xíng
【解釋】猶一目十行
。形容看書非?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出處】清·鈕琇《觚剩續(xù)編·英豪舉動》:“熊公廷弼當督學江南時
,試卷皆親自批閱。閱則連長幾于中堂,鱗攤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壇,劍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數(shù)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5、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解釋】目:看
;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出處】明·張岱《皇華考序》:“可見按圖索籍,三溪道路
,一目了然?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2. 開頭是目的成語 目不見睫 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沒有自知之明
目不交睫 交睫:上下睫 *** 交接
,即閉眼。沒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目不窺園 形容專心致志
,埋頭苦讀。目不識丁 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
。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目不暇接 指東西多
,眼睛都看不過來。目不邪視 邪:通“斜”
。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目不轉睛 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
。形容注意力集中。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fā)愣的樣子
。目光炯炯 炯炯:明亮的樣子
。兩眼明亮有神。目光如豆 眼光象豆子那樣小
。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見目光如炬 目光發(fā)亮象火炬。形容憤怒地注視著
目光如鼠 形容人眼神奸滑
目擊耳聞 親眼看到,親耳聽到
目空一切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目迷五色 五色:各種顏色
目濡耳染 濡:沾濕
目食耳視 用眼睛吃
,用耳朵看。比喻顛倒錯亂。目使頤令 用眼睛
、用下巴指使人目送手揮 手眼并用
目挑心招 挑:挑逗
3. 帶目的四字詞語 目無全牛 目不暇接 目瞪口呆 目不轉睛 目空一切 目光炯炯 目不窺園 目斷鱗鴻 目中無人 目不暇給 目不識丁 目光如豆 目光如炬 目不見睫 目不交睫 目不斜視 目迷五色 目無法紀 目成心許 目不忍睹 目亂睛迷 目挑心悅 目無余子 目眥盡裂 目擩耳染 目無下塵 目亂精迷 目染耳濡 目注心營 目量意營 目無三尺 目眐心駭 目逆而送 目送手揮 目光如鼠 目兔顧犬 目牛無全 目不忍視 目挑心招 目若懸珠 目酣神醉 目不識書 目擊道存 目目相覷 目無王法 目別匯分 目不忍覩 目不知書 目空一世 目窕心與 目眩神搖 目不邪視 目注心凝 目指氣使 目定口呆 目挑眉語 目眢心忳 目睜口呆 目不茍視 目不別視 目治手營 目語額瞬 目無尊長 目斷魂銷 目濡耳染 目見耳聞 目使頤令 目不忍見 目動言肆 目達耳通 目怔口呆 目空余子 目不給賞 目眩頭暈 目瞪舌撟 目知眼見 目瞪口張 目下十行 目食耳視 目瞪口結
4. 第四個字是目的成語 第四個字是目的成語 :
金篦刮目、
戟指怒目
以耳為目、
屬人耳目
荊榛滿目
瘡痍彌目
賃耳傭目
驚心怵目
驚世駭目
爽心悅目
驚心眩目
稗耳販目
驚耳駭目
避人眼目
鮮艷奪目
劌心怵目、
有何面目
驚心奪目、
直眉怒目
金剛怒目
獰髯張目
掩人耳目
夫妻反目
游心寓目
橫眉豎目
駭心動目
橫眉瞪目
舉世矚目
一葉障目
傷心蒿目
5. 開頭是目字的成語有哪些 目字開頭的成語:
【目下十行】形容看書速度極快
【目不邪視】眼睛不向旁邊看
【目不交睫】上下眼毛沒有交合
【目不見睫】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
【目不忍見】見“目不忍視”。
【目不忍視】眼睛不忍看視。形容景象極其悲慘
【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視。形容景象悲慘
【目不茍視】眼睛不隨便亂看。形容為人正派
【目不知書】見“目不識書”。
【目不斜視】見“目不邪視”
【目不給賞】眼睛來不及觀賞
【目不暇給】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
【目不窺園】《漢書
【目不轉睛】眼珠一轉不轉
。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目不識丁】連丁字都不識。形容人不識字或沒有學問
。語出《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目不識書】謂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
【目中無人】①眼里沒有別人
【目牛無全】《莊子
?養(yǎng)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目目相覷】同“面面相覷”
。【目光如豆】眼光像豆子那樣小
。比喻眼光窄小,見識短淺。【目光如炬】眼光亮得像火炬
。形容發(fā)怒時的神色。亦形容眼光明亮有神。后亦比喻見識高明。【目光如鼠】①猶鼠目寸光
。形容目光短淺。②目光像老鼠般地四處窺測,形容行為不正。【目交心通】以眼色傳情
,心中相互溝通。【目見耳聞】親眼看見
,親耳聽到。【目別匯分】猶言分門別類
【目知眼見】親眼所見
【目使頤令】用眼色和下頷示意以役使別人
【目兔顧犬】看見兔子而呼獵犬
【目注心凝】猶言全神貫注
。【目注心營】謂竭盡心力以赴
。【目治手營】親眼觀察
,親手試驗。【目怔口呆】同“目瞪口呆”
。【目定口呆】同“目瞪口呆”
。【目空一切】見“目空一世”
。【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形容驕傲自大。【目空馀子】見“目中無人”
。【目挑心招】舊時形容女子誘惑人的情態(tài)
。【目挑心悅】眉眼傳情
,兩心相悅。1. 帶鱗的成語有哪些白在第一的成語有哪些 白頭偕老
拼音: bái tóu xié lǎo 簡拼: btxl
近義詞: 白頭到老
、白頭相守 反義詞: 分道揚鑣用法: 主謂式
解釋: 白頭:頭發(fā)白
出處: 清·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獨怪老年夫婦相視如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