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狗彘之行 (gǒu zhì zhī xíng)
簡拼 : gzzx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狗彘:豬狗
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20回:“你受吳王大恩
成語用法 : 作賓語;用于罵人
例子 :
產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狗彘不若的解釋[be more worthiless than pigs]
彘:豬
詞語分解
狗彘的解釋犬與豬
。常比喻行為 惡劣 或品行卑劣的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的翻譯是: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
出自先秦孟子弟子錄的《寡人之于國也》
。
原文節(jié)選: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譯文:
五畝大的住宅場地
,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yǎng),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作時節(jié),數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
、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些而不能統(tǒng)一天下稱王的還從未有過“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
行若狗彘的意思如下:
【行若狗彘 xíng ruò gǒu zhì】:指人無恥
,行為像豬狗一樣。相似詞:狗彘不若?狼心狗行?行若無事?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嫁狗隨狗?若存若亡?若即若離?若明若暗。
行若狗彘的造句:
賈誼就此評論說,同一個豫讓,先是“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后來“抗節(jié)致忠,行出虖列士”,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君主待人的態(tài)度不同而使然
。齊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蓋以非桓公則生民不可得而濟也,漢末大亂,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濟也
。有的人一邊窮奢極欲、行若狗彘,一方面又口誦孔孟,身披夷齊
。他們用“反腐”來吸引眼球,用“公平”來爭取擁躉,用“自由”來標榜價值,說的是道貌岸然的話,做的卻是行若狗彘的事
。無法做到,標準又不能降低,于是催生大量偽君子,所謂“披服儒雅,行若狗彘”,“滿口仁義,一肚盜娼”,道德狀況反不如標準低些好。
你長得人模狗樣的,其實豬狗不如,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還狗咬呂洞賓,你行若狗彘,如喪家之犬
。之所以要強調道德的踐行,主要是針對“口談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陽為道學,陰為富貴,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續(xù)焚書》卷2)的現(xiàn)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06691.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