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橫拖倒拽 (héng tuō dào zhuāi)
簡(jiǎn)拼 : htdz
近義詞 : 橫拖倒扯、橫拖豎拉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強(qiáng)拖硬拉。
出處 :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四:“眾皂隸一齊動(dòng)手,把嬌嬌嫩嫩的一個(gè)尼姑,橫拖倒拽,捉將下來?!?/p>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人的行動(dòng)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1. 有“拖”字的成語 拖金委紫
佩帶紫綬金印。比喻官高位顯
拖麻拽布
指戴孝。舊時(shí),長(zhǎng)輩喪亡,幼輩要披麻衣系白布
拖泥帶水
①形容在泥濘道路中行走的狀貌。②比喻辦事不干脆利索或語言不簡(jiǎn)明扼要
拖青紆紫
漢制,諸侯佩帶的印綬為紫色,公卿為青色。因以“拖青紆紫”比喻官位顯貴
拖人落水
猶言拖人下水
拖人下水
喻誘人同流合污
拖天掃地
形容衣服過長(zhǎng)
橫拖倒扯
猶橫拖倒拽
橫拖倒拽
謂用暴力強(qiáng)拖硬拉
橫拖豎拉
猶橫拖倒拽
生拖死拽
形容強(qiáng)行拉拽
癡鼠拖姜
比喻不聰明的人自找麻煩
帶水拖泥
①形容泥濘難行。②比喻不順利或不干脆
橫金拖玉
謂官服盛裝
懷金拖紫
見“懷金垂紫”
施緋拖綠
形容衣衫不整
腰金拖紫
喻身居高官。金,金??;紫,紫綬
紆青拖紫
謂身佩印綬。形容地位尊顯
紆朱拖紫
亦作“紆朱曳紫”。形容地位顯貴。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綬之顏色
氈上拖毛
氈為毛制,在氈上拖毛,則澀滯難行。用以形容腳步畏縮不前
拽布拖麻
猶言披麻戴孝
生拽活拖
猶言生拖死拽。形容用力拉扯
2. 文言文中有“難”字 同義的:
陳元方子長(zhǎng)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zhēng)之不能決。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保ā妒勒f新語?德行》)
不同義:
趙括自少時(shí)學(xué)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dāng)。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反駁),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奔袄▽⑿校淠干蠒杂谕踉唬骸袄ú豢墒箤ⅰ!蓖踉唬骸昂我??”對(duì)曰:“始妾事其父,時(shí)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jìn)食者以十?dāng)?shù),所友者以百數(shù),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于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愿王勿遣?!蓖踉唬骸澳钢弥?,吾已決矣?!崩敢蛟唬骸巴踅K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 文言文中“罷”字的用法 罷
有六種發(fā)音
分別如下:
bà
1. 停止。
例:《史記 穣侯列傳》:「穣侯曰:‘善?!肆T梁圍?!?/p>
2. 完畢;已過。
例:《韓非子 外儲(chǔ)說左上》:「及反,市罷,遂不得履?!?/p>
3. 返回。
例:《左傳 襄公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
4. 遣走;遣散。
例:《史記 高祖本紀(jì)》:「遂不使治病,賜五十金罷之?!?/p>
5. 省減;取消。
例:《戰(zhàn)國(guó)策 秦策三》:「吳起為楚悼罷無能,廢無用,損不急之官,塞私門之請(qǐng)。」
6. 免去;解除。
例:《晉書 魏舒?zhèn)鳌罚骸笗r(shí)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罷之。」
7. 猶算了。亦表示無可如何。
例:《西游記》第十四回:「罷!罷!罷!也是我命里不該招徒弟,進(jìn)人口。」
8. 同「矲」。
例:《周禮 春官 典同》「陂聲散」
漢鄭玄注:「陂讀為人短罷之罷?!?/p>
pí
1. 疲勞;衰弱。
例:《左傳 昭公十九年》:「今宮室無量,民人日駭,勞罷死轉(zhuǎn),忘寢與食,非撫之也?!?/p>
杜預(yù)注:「罷,音皮;本或作疲?!?/p>
2. 疲敝;憊乏。
例:《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于外,老弱罷于內(nèi)?!?/p>
3. 慰勞。
例:漢揚(yáng)雄《法言 修身》:「如刲羊刺豕,罷賓犒師?!?/p>
李軌注:「罷賓音疲,勞也?!?/p>
4. 弱;無能。
例:明張居正《王觀吾六十序》:「故騏驥罷于遲暮,強(qiáng)弩頓于末力,若是者,豈其勇怯強(qiáng)弱頓殊哉!」
5. 無行。例詞「罷士」、「罷女」。
6. 敗,失敗。
例:《商君書 畫策》:「名卑地削,以至于亡者,何故?戰(zhàn)罷者也?!?/p>
bǐ 離散;分散;散開。
例:《墨子 非攻中》:「及若此,則吳有離罷之心?!?/p>
pì
例詞「罷辜」,意思是分裂牲體。
bǎi
例詞「郎罷」, 方言。 閩人用以稱父。
ba 語氣詞。同「吧」。
例: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一摺:「我不坐了,且回家去等信罷?!?/p>
4. 拖字有那些多音字 “托”字的基本解釋:
托
tuō
用手掌承著東西:兩手托著下巴。
陪襯,鋪墊:襯托。烘托。
承著器物的東西:托盤。
寄,暫放:托身;托跡(均指遁居深山寄身于世外,以逃避世事)。
請(qǐng)別人代辦:委托。拜托。囑托。
借故推委或躲閃:推托。托故。
信賴,憑借:托名。托庇。
壓強(qiáng)單位。
entrusthold in the palmpleadset offsth. serving as a support
筆畫數(shù):6;
部首:扌;
筆順編號(hào):121315
含有“托”的詞組:
1.委托 2.寄托 3.襯托 4.和盤托出 5.寄托 6.托辭 7.托故 8.寄托 9.信托 10.托之空言 11.托缽 12.托言 13.襯托 14.和盤托出 15.托故 16.托缽人 17.托身 18.托足 19.拜托 20.付托 21.托辭 22.托詞 23.沿門托缽 24.托病 25.烘托 26.托付
更多托的多音字tuō詞組>>
含有“托”的成語:
一手托天(yī shǒu tuō tiān) 沿門托缽(yán mén tuō bō) 徒托空言(tú tuō kōng yán) 烘云托月(hōng yún tuō yuè) 烘托渲染(hōng tuō xuàn rǎn) 和盤托出(hé pán tuō chū)
更多含有托的成語>>
“托”的詳細(xì)字義:
托的組詞
tuō
【動(dòng)】
推。同“拓”〖push〗
托,推也?!队衿?/p>
拓,手推物也?;蜃魍??!都崱?/p>
用手掌附著或承著〖holdinthepalm〗。如:托缽(手托缽盂。指齋人赴齋堂吃飯或向施主乞食。缽,意為應(yīng)器。比丘的食器);托著盤子;托著下巴;兩手托腮
泛指承托。支持使穩(wěn)定在某一高度的位置〖support〗。如:托架(支撐重物的架子)
用作…的襯里〖line〗。如:托一層紙
托
tuō
【名】
承托某些器物的座兒〖pad〗。如:茶托;花托兒;盞托;托子(承物的器具。即承盤。也叫托兒)
安裝步槍、獵槍的槍筒、接受器和其他裝置的木頭制作的供端起來瞄準(zhǔn)射擊的部件〖stock〗。如:槍托
壓力單位〖torr〗,等于1333.2巴,為0°C和標(biāo)準(zhǔn)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壓力
托
托
tuō
【動(dòng)】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06798.html,轉(zhuǎn)載請(qǐng)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橫拖倒扯
下一篇: 急扯白臉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