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桃蹊柳曲 (táo qī liǔ qǔ)
簡拼 : tqlq

近義詞 : 桃蹊柳陌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指春景艷麗的地方
。同“桃蹊柳陌”。
出處 : 宋·周邦彥《迎春樂》詞:“桃蹊柳曲閑蹤跡
,俱曾是大堤客,解春衣貰酒城南陌
。”
成語用法 :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桃()柳(),
桃蹊柳曲
、 桃紅柳綠
、 桃夭柳媚
、 桃蹊柳陌
、 桃腮柳眼
桃蹊柳曲 [táo qī liǔ qǔ] [解釋] 指春景艷麗的地方
。同“桃蹊柳陌”
。
桃紅柳綠 [táo hóng liǔ lǜ] [解釋] 桃花嫣紅
,柳枝碧綠
。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艷的春景
。
桃夭柳媚 [táo yāo liǔ mèi] [解釋] 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桃蹊柳陌 [táo qī liǔ mò] [解釋] 指春景艷麗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
桃腮柳眼 [táo sāi liǔ yǎn] [解釋] 形容初開的桃花和新綠的柳葉嫵媚多姿。
桃花用文言文怎么說
1. 關于桃花的文言文詩句
關于桃花的文言文詩句 1.關于“桃花”的詩詞,古文,
劉禹錫 【題壽安甘棠館二首】 門前洛陽道
,門里桃花路。塵土與煙霞
,其間十馀步
。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批竹初攢耳
,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
,牽去借將軍。
張志和 【雜歌謠辭·漁父歌】 西塞山邊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
,綠蓑衣
,春江細雨不須歸
。
李白 【東魯門泛舟二首】 水作青龍盤石堤
,桃花夾岸魯門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
,何啻風流到剡溪
。
岑參 【醉戲竇子美人】 朱唇一點桃花殷
,宿妝嬌羞偏髻鬟
。細看只似陽臺女
,醉著莫許歸巫山。
杜甫 【絕句漫興九首】 腸斷春江欲盡頭
,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
白居易 【下邽莊南桃花】 村南無限桃花發(fā),唯我多情獨自來
。日暮風吹紅滿地
,無人解惜為誰開
蘇軾 南鄉(xiāng)子 不到謝公臺。明月清風好在哉
。舊日髯孫何處去
,重來
。短李風流更上才
。秋色漸摧頹
。滿院黃英映酒杯
。看取桃花春二月
,爭開。盡是劉郎去后栽
。
蘇軾 好事近 紅粉莫悲啼,俯仰半年離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慈⊙┨闷孪?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老農夫凄切
。明年春水漾桃花
,柳岸隘舟楫
。從此滿城歌吹,看黃州闐咽
。
魏夫人 減字木蘭花 西樓明月。掩映梨花千樹雪
。樓上人歸。愁聽孤城一雁飛
。玉人何處
。又見江南春色暮
。芳信難尋
。去后桃花流水深。
陸游 釵頭鳳*擷芳詞 紅酥手
。黃縢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
。歡情薄
。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
,錦書難托。莫莫莫
。
2.關于桃花的古詩文 成語
人面桃花(亦作桃花人面)--除可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外,也被用來形容景色依舊
,而人事已非的感傷
。
桃花薄命--比喻女子命運坎坷
、淪落風塵或早死
。
桃花源--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
。
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
,也比喻男女愛情。
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
,棘枝做的箭
,古人認為可辟邪。
桃紅柳綠--桃花嫣紅
,柳枝碧綠
。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艷的春景
。
桃花潭水--比喻友情深厚
。
桃僵李代--原比喻兄弟友愛相助,后轉用為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同“李代桃僵”。
桃來李答--比喻互相酬贈
。
桃李遍天下--比喻學生很多
,各地都有
。同“桃李滿天下”
。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
,但因它有花和果實
,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
,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
、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諺語
。比喻實至名歸
。
桃李成蹊--“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的省語
。比喻人只要真誠
、忠實
,就能感動別人。
桃李春風--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
桃李精神--形容妖艷嬌媚的神態(tài)。
桃李門墻--指生徒眾多的師門
。
桃李爭妍--桃花李花競相開放
。形容春光艷麗。
桃李之教--指老師的教誨
。
桃李之饋--原指互贈禮品,后引申指送禮
,賄賂
。
桃蹊柳陌--指春景艷麗的地方
。亦作“桃蹊柳曲”
。
桃腮粉臉--形容女子粉紅色的面頰
。
桃腮柳眼--形容初開的桃花和新綠的柳葉嫵媚多姿
。
桃羞杏讓--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讓
。形容女子比花還要艷麗動人。
桃夭李艷--桃李盛開
。泛指春日美景。
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
桃之夭夭--喻事物的繁榮興盛
。亦形容逃跑
。桃
,諧音“逃”
。有時含詼諧義。
3.小古文《桃花》的原文
《桃花》唐代吳融
滿樹和嬌爛漫紅
,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
,將示人間造化工
?
這是唐代詩人吳融的力作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梢哉f
,在古代詠桃花的詩歌中
,本篇是筆力最重
,設色最濃艷
,立意最積極的一首
。
譯文:
桃花在漸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綻放,誰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麗的顏色
?
可惜初春的狂風地吹過以后
,那美麗的花瓣卻只化成片片血紅的顏色點綴在青苔之上。
這是唐代詩人吳融的力作
。可以說
,在古代詠桃花的詩歌中,本篇是筆力最重
,設色最濃艷
,立意最積極的一首
。
滿樹和嬌爛漫紅
,萬枝丹彩灼春融。描寫桃花綻開時繁盛嬌艷的景象
,以夸張和比喻的手法贊美盛開的桃花給春天增添了融融暖意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白啤弊诸H見功力
,將整個畫面沸騰起來
。
何當結作千年實
?將示人間造化工。通過自問自答
,熱情地謳歌大自然,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
這首詩充滿了熱情和激情,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
,領略到大自然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
,令人振奮
,催人奮進
。
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
,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
,享年五十四歲
。他生當晚唐后期
,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
、矛盾、黑暗的時代
。
他死后三年,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
,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
擴展資料:
首句寫桃花的繁盛嬌艷——滿樹的桃花
。爛漫紅艷
,如嫵媚女子
,矯美無比。
“滿樹”就樹花之“滿”
,寫桃花之繁;“爛漫”從桃開之狀
,寫桃花之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凹t”寫桃花之色
;由于有“滿樹”、“爛漫”作鋪墊
,這“紅”的色彩,就顯得濃郁而熱烈
。
但是,如果僅是這樣描寫
,這仍然是一般的句子;有了“如嬌”的比喻
,首句才顯得生動而富有神味——“紅'就不僅給人濃郁熱烈的感覺
,而且?guī)в袐趁膭尤说膵擅馈?br>
“萬枝丹彩灼春融”——千枝萬樹的桃花,紅艷如火
,仿佛杷春天都燒融了。次句仍寫桃花的繁盛艷麗
,詩意卻推進一層
,筆力也較首句更重
。
首句僅就一樹桃花著筆
,次句則由一株而擴展到千枝萬樹,那千枝萬樹的桃花
,就像一片燃燒著的熾烈的火海。
映紅了碧草
、青山、溪流……春天的萬物
,仿佛都為它熾烈而嬌艷的色彩所融化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白啤弊?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融”字,筆極重而意極新
,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在萬紫千紅的春天中所占的特殊地位。以上兩句正而寫桃花
,實中有虛。
“何當結作千年實
,將示人間造化工”——怎能讓它千年長在
,年年開花結果
,以此來顯示人間自然界的工巧
?“何當”一語,將對桃花的正面描寫一筆宕開
,引出詩人的愿望。
三
、四句有兩層意思:一是希望桃花不僅能裝點春色
,供人觀賞,還能結成果實
,給人享用;二是希望桃樹長生不死
,世世代代開花結果
,造福人類。兩句從虛處落墨
,從桃花本身去想象,立意又在桃花之外
,使主題進一步深化
。
資料鏈接:桃花 (吳融的詩《桃花》)
4.關于桃花的詩句···
貫休 【上馮使君五首】 扣舷得新詩
,茶煮桃花水
。々數(shù)片帆
,去去殊未已。
聶夷中 【雜曲歌辭·起夜半】 念遠心如燒
,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
,立在月明里
。
*** 【雜曲歌辭·胡渭州】 楊柳千尋色
,桃花一苑芳
。風吹入簾里,惟有惹衣香
。
王維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安得舍羅網(wǎng),拂衣辭世喧
。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
。
錢起 【梨花】 艷靜如籠月
,香寒未逐風
。桃花徒照地
,終被笑妖紅。
錢起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石井】 片霞照仙井
,泉底桃花紅。那知幽石下
,不與武陵通
。
顧況 【聽山鷓鴣】 誰家無春酒
,何處無春鳥
。夜宿桃花村
,踏歌接天曉
。
劉禹錫 【題壽安甘棠館二首】 門前洛陽道,門里桃花路
。塵土與煙霞,其間十馀步
。
張籍 【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桃塢】 春塢桃花發(fā)
,多將野客游
。日西殊未散
,看望酒缸頭
。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批竹初攢耳
,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
,牽去借將軍。
元稹 【桃花】 桃花淺深處
,似勻深淺妝。春風助腸斷
,吹落白衣裳
。
張祜 【胡渭州】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
。風吹入簾里
,唯有惹衣香。
李群玉 【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素腕撩金索
,輕紅約翠紗。不如欄下水
,終日見桃花。
聶夷中 【起夜來】 念遠心如燒
,不覺中夜起
。桃花帶露泛
,立在月明里
。
韓偓 【野釣】 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
。風頭阻歸棹,坐睡倚蓑衣
。
徐鉉 【題雷公井】 掩靄愚公谷,蕭寥羽客家
。俗人知處所
,應為有桃花。
*** 【白衣女子木葉上詩】 桃花洞口開
,香蕊落莓苔。佳景雖堪玩
,蕭郎殊未來。
張元一 【詠靜樂縣主】 馬帶桃花錦
,裙銜綠草羅
。定知幃帽底
,儀容似大哥
。
李建勛 【句】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劉郎去又來
。(見《南唐近事》)
顧況 【句】 崦合桃花水,窗鳴柳谷泉。(題柳谷泉
,見《應天府志》)
張元一 【又嘲】 裹頭極草草,掠鬢不菶菶
。未見桃花面皮
,漫作杏子眼孔。
王維 【田園樂七首(一作輞川六言
,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詩)】 采菱渡頭風急
,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
5.小古文《桃花》的原文
《桃花》唐代吳融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 這是唐代詩人吳融的力作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梢哉f
,在古代詠桃花的詩歌中,本篇是筆力最重
,設色最濃艷,立意最積極的一首
。
譯文: 桃花在漸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綻放
,誰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麗的顏色
? 可惜初春的狂風地吹過以后
,那美麗的花瓣卻只化成片片血紅的顏色點綴在青苔之上
。 這是唐代詩人吳融的力作
。
可以說,在古代詠桃花的詩歌中
,本篇是筆力最重,設色最濃艷,立意最積極的一首
。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
描寫桃花綻開時繁盛嬌艷的景象
,以夸張和比喻的手法贊美盛開的桃花給春天增添了融融暖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白啤弊诸H見功力,將整個畫面沸騰起來
。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通過自問自答
,熱情地謳歌大自然,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
這首詩充滿了熱情和激情,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
,領略到大自然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令人振奮
,催人奮進
。 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
,享年五十四歲
。
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
、矛盾
、黑暗的時代。 他死后三年
,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
,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
擴展資料: 首句寫桃花的繁盛嬌艷——滿樹的桃花
。爛漫紅艷
,如嫵媚女子
,矯美無比
。
“滿樹”就樹花之“滿”
,寫桃花之繁;“爛漫”從桃開之狀
,寫桃花之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凹t”寫桃花之色
;由于有“滿樹”
、“爛漫”作鋪墊
,這“紅”的色彩,就顯得濃郁而熱烈。
但是
,如果僅是這樣描寫
,這仍然是一般的句子;有了“如嬌”的比喻
,首句才顯得生動而富有神味——“紅'就不僅給人濃郁熱烈的感覺
,而且?guī)в袐趁膭尤说膵擅馈?“萬枝丹彩灼春融”——千枝萬樹的桃花,紅艷如火
,仿佛杷春天都燒融了。
次句仍寫桃花的繁盛艷麗
,詩意卻推進一層,筆力也較首句更重
。 首句僅就一樹桃花著筆
,次句則由一株而擴展到千枝萬樹,那千枝萬樹的桃花
,就像一片燃燒著的熾烈的火海。
映紅了碧草
、青山、溪流……春天的萬物
,仿佛都為它熾烈而嬌艷的色彩所融化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白啤弊?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融”字
,筆極重而意極新,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在萬紫千紅的春天中所占的特殊地位
。
以上兩句正而寫桃花,實中有虛
。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怎能讓它千年長在
,年年開花結果
,以此來顯示人間自然界的工巧?“何當”一語
,將對桃花的正面描寫一筆宕開,引出詩人的愿望
。
三
、四句有兩層意思:一是希望桃花不僅能裝點春色
,供人觀賞
,還能結成果實
,給人享用
;二是希望桃樹長生不死,世世代代開花結果
,造福人類。兩句從虛處落墨
,從桃花本身去想象
,立意又在桃花之外
,使主題進一步深化
。
資料鏈接:桃花 (吳融的詩《桃花》)。
6.有幾句古文,描寫桃花的,是什么
擬行路難 鮑照
中庭五株桃
,
一株先作花。
陽春【夭】冶二三月
,
從風簸蕩落西家
。
西家思婦見悲惋
,
零淚沾衣?lián)嵝膰@,
初我送君出戶時
,
何言淹留節(jié)回換。
床席生塵明鏡垢
,
纖腰瘦削發(fā)蓬亂
。
人生不得長稱意
,
惆悵徙倚至夜半
。
【夭】桃晨暮發(fā),春鶯旦夕喧
。……《懷園引》謝莊
春巷【夭】桃吐絳英
,春衣初試薄羅輕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朵较场分焓缯?br>
深杏夭桃
,端的為誰零落。……《月華清》朱淑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08245.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