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鼓舌搖唇 (gǔ shé yáo chún)
簡拼 : gsyc
近義詞 : 鼓唇搖舌、鼓唇咋舌、鼓唇搖舌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同“鼓唇搖舌”。
出處 : 元·高文秀《誶范叔》第二折:“幾時行通利方,憑著咱鼓舌搖唇,立取他封侯拜將?!?/p>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指挑撥是非
例子 : 引線針兒,伐柯斧具,鼓舌搖唇,婚男嫁女,花紅羊酒是常儀?!锩鳌ぶ苈木浮跺\箋記·聯(lián)姻》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搖唇鼓舌
讀 音 : yáo chún gǔ shé
出 處: 先秦·莊周《莊子·盜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br>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之外,實在也沒有多么大的本領(lǐng)?!?br>近義詞: 撥是弄非、花言巧語、巧舌如簧、挑撥離間
反義詞: 啞口無言、沉默寡言、默不做聲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盜跖》。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天下紛爭,群雄四起??鬃訋е牡茏觽冎苡瘟袊拇灯淙柿x之道。莊子對孔子進(jìn)行了尖銳的批評,他在《盜跖》這篇文章里,以編造的盜跖批孔子的故事來攻擊孔子。跖指著孔子譏笑道:“這人就是魯國的巧偽人孔丘,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全憑‘搖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惑天下的君主,使天下的學(xué)士忘其求學(xué)之根本,而一心巴望僥幸于君主能封侯顯貴?!边@正是對孔子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有力嘲諷。
“搖唇鼓舌”用來形容利用口才進(jìn)行煽動或游說。
搬唇遞舌
拼音:bān chún dì shé
釋義:挑拔是非。
2.搖唇鼓舌
拼音:yáo chún gǔ shé
釋義:耍嘴皮,嚼舌頭。形容耍弄嘴皮進(jìn)行挑撥煽動。
3.鼓唇弄舌
拼音:gǔ chún nòng shé
釋義:鼓:撥動,振動。振動嘴唇,撥弄舌頭。形容憑口舌挑撥、煽動或進(jìn)行游說。
4.膏唇試舌
拼音:gāo chún shì shé
釋義: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頭。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話說出來。
5.膏唇拭舌
拼音:gāo chún shì shé
釋義:潤滑嘴唇,拭凈舌頭。意謂極力用話語打動人,多指讒毀。
6.焦唇敝舌
拼音:jiāo chún bì shé
釋義:謂費(fèi)盡口舌。
7.膏唇岐舌
拼音:gāo chún qí shé
釋義:猶言膏唇拭舌。岐舌,謂舌頭上?;ㄕ?,說話反復(fù)無常。
8.膏唇歧舌
拼音:gào chún qí shé
釋義:歧舌:賣弄口才,說話反復(fù)無常。極力用語言打動人。
9.乖唇蜜舌
拼音:guāi chún mì shé
釋義:形容口齒伶俐,慣于說討人喜歡的甜言蜜語。
10.膏唇販舌
拼音:gāo chún fàn shé
釋義:猶言膏唇拭舌。販舌,謂賣弄口舌。
口干舌燥、
巧舌如簧、
七嘴八舌、
鸚鵡學(xué)舌、
唇槍舌劍、
張口結(jié)舌、
油嘴滑舌、
三寸不爛之舌、
舌橋不下、
駟不及舌、
笨嘴拙舌、
舌敝唇焦、
三寸之舌、
搖唇鼓舌、
緘口結(jié)舌、
笨口拙舌、
齒亡舌存、
瞪目結(jié)舌、
金口木舌、
枉口拔舌、
鸮心鸝舌、
舌撟不下、
尖嘴薄舌、
南蠻鴂舌、
多嘴多舌、
縛舌交唇、
美女破舌、
鼓唇弄舌
一般行間的常規(guī)是緘口默語,守口如瓶,以防泄密或引人注意。但是,有一類間諜則完全相反,他們依靠三寸不爛之舌,時而是非顛倒,時而黑白混淆,時而利誘,時而威逼,千言萬語歸一宗,即說服打動敵方,真有如戰(zhàn)國策士以三寸不爛之舌,強(qiáng)于百萬之師之奇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09975.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擺尾搖頭
下一篇: 過市招搖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