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告老在家 (gào lǎo zài jiā)
簡拼 : glzj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鄉(xiāng)、故里。指因年老而辭職在故鄉(xiāng)安度晚年。
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3回:“一位楊鄉(xiāng)宦到了宮保尚書,賜了全俸,告老在家。”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指退休在家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近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老家的詞語解釋是:老家lǎojiā。(1)指在故鄉(xiāng)的家庭。(2)指原籍。(3)對人稱自己的或他人的父母。
老家的詞語解釋是:老家lǎojiā。(1)指在故鄉(xiāng)的家庭。(2)指原籍。(3)對人稱自己的或他人的父母。注音是:ㄌㄠˇㄐ一ㄚ。詞性是:名詞。拼音是:lǎojiā。結(jié)構(gòu)是:老(半包圍結(jié)構(gòu))家(上下結(jié)構(gòu))。
老家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引證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
⒈故鄉(xiāng)的家庭。引《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至於我的老家在京里,我父親的靈在廟里這話,我合鄧褚兩家,都不曾談過,他是怎的知道,好不作怪!”《老殘游記》第三回:“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_票莊,叫個日_昌字號,_了八百兩寄回江南徐州老家里去?!雹仓冈R茇侗本┤恕返谝荒唬骸癬愫方_從此就遵守母親的遺囑,長住在北平曾家,再沒有回過江南老家?!崩纾何业睦霞沂撬拇ā"持戈庨g。俗語常以“回老家”比喻死亡。引張?zhí)煲怼冻鸷蕖罚骸斑€沒抬到家,她就抽了幾下痙,回了老家?!笨谷崭柚{《紅旗插在砬子上》:“單等鬼子來,送他回老家?!?br>二、國語詞典
原籍、家鄉(xiāng)。如:「我的老家在竹南鄉(xiāng)下?!乖~語翻譯英語nativeplace,placeoforigin,homestateorregion德語Heimatland(S)_,Heimatort(S)_,Herkunftsort(S)_法語paysnatal
三、網(wǎng)絡(luò)解釋
老家(侃侃演唱專輯)是一首流行歌曲,是侃侃的全新專輯,《老家》目前已在全國各地同步上市。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唱響網(wǎng)絡(luò)第一人,侃侃的原唱歌曲《網(wǎng)絡(luò)情緣》已在網(wǎng)上風(fēng)彌多年,一度成為眾多粉絲的必唱曲目。如今,作為一名低調(diào)的歌手,經(jīng)過一年的沉淀,侃侃終于和北京大旗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這個實力音樂、影視制作公司簽約,面向歌迷全新推出自己的時尚大碟《老家》,專輯剛一上市,立刻引起音樂界和公眾的廣泛關(guān)注。這首歌曲相信會成為一時流行的經(jīng)典歌曲,期待它成為經(jīng)典!老家(漢語詞語)老家,是父母長期居住的地方,兒女或許從小在此地成長;或許是過年過節(jié)時能回去聚會的場所;或許僅僅是履歷表中填寫的一個陌生的地理位置。它能承載的內(nèi)涵很豐富,例如:有文化淵源、家族歷史、割不斷理還亂的濃情、盤根錯節(jié)的親戚關(guān)系等維系中國人一生的文化傳承。
關(guān)于老家的近義詞
家鄉(xiāng)鄉(xiāng)里家園梓鄉(xiāng)故里梓里桑梓故鄉(xiāng)
關(guān)于老家的反義詞
異鄉(xiāng)異地他鄉(xiāng)
關(guān)于老家的詩詞
《晚到__耆老家》《和圣俞飲廷老家晚又飲原甫家》《少林寺詩·禪老家風(fēng)古少林》
關(guān)于老家的詩句
閑訪城陰野老家他們堅持親臨現(xiàn)場如果內(nèi)心是傾斜下沉的破船那些咬噬著肉體要紛紛逃上岸去的老鼠是尖叫的詩歌么名詞和形容詞已危及交通他們自愿選擇了非英雄式流亡你的帽子遺忘在旗艦上第三章是誰舉起城市這盞霓虹酒試圖與世紀(jì)末紅腫的落日碰杯造成劃時代的斷電從容湊近夕照用過時的比喻點燃旱煙管的農(nóng)夫蹲在田壟想心事老被蛙聲打斷誰比黑暗更深探手地龍的心臟被擠壓得血管賁張據(jù)說他所棲身的二十層樓建在浮鯨背上油菜花不知打樁機危險一味地天真浪漫養(yǎng)蜂人傴著背都市無情地頂出最后一塊蜜源空調(diào)機均衡運轉(zhuǎn)體溫和機器相依為命感到燥熱的是懷念中那一柄葵扇或者一片薄荷葉貼在詩歌的腦門上田野一邊澇著一邊旱著被化肥和農(nóng)藥押上刑場不忘高呼豐收口號多余的錢就在山坳蓋房子烏瓦白墻意大利廁具門前月季屋后種瓜雇癟三照料肥鵝兼給皇冠車搭防盜棚剩下的時間做藝術(shù)打手提電話都市伸出輸血管網(wǎng)絡(luò)鄉(xiāng)間留下籬笆狗和老人每當(dāng)大風(fēng)掀走打工仔的藤帽不由自主伸手扶直老家瓦頂?shù)拇稛煯嫾业暮釉絹碓介L越來越落寞衣衫破爛半截身子卡在畫框癟三抽著主人的萬寶路撕一塊畫稿抹桌再揉一團解手炒鵝蛋下酒都市和農(nóng)村憑契約交換情人眺望是小心折疊的黃手帕揮舞給誰看第四章迎風(fēng)守望太久淚水枯竭我摘下酸痛的雙眼在一張全盲的唱片上踮起孤兒的腳尖對北方最初的向往緣于一棵木棉無論旋轉(zhuǎn)多遠都不能使她的紅唇觸到橡樹的肩膀這是夢想的最后一根羽毛你可以擎著它飛翔片刻卻不能結(jié)廬終身然而大漠孤煙的精神永遠召喚著南國矮小的竹針滾滾北上他們漂流黃河圓明園掛霜二鍋頭澆得渾身冒煙敞著衣襟沿風(fēng)沙的長安街騎車學(xué)會很多卷舌音他們把絲吐得到處都是仍然回南方結(jié)繭我的南方比福建還南比屋后那一丘雨林稍大些不那么濕每年季風(fēng)打翻幾個熱騰騰鳥巢濺落千變?nèi)f化的方言對堅硬土質(zhì)的渴求改變不了南方人用氣根思想北風(fēng)喬木到了南方就不再落葉常綠著他們痛恨汁液過于飽滿懷念風(fēng)雪彌漫烈酒和聳肩大衣的腰身土豆窖藏在感傷里靠著被放逐的焦灼他們在湯水淋漓的語境里把自己烘干吮吸長江黃河北方胸膛乳汁豐沛盛產(chǎn)玉米壁畫頭蓋骨和皇朝的地方閑訪城陰野老家
關(guān)于老家的單詞
oldgoat
關(guān)于老家的成語
告老還家張家長李家短活到老,學(xué)到老人老心不老家家戶戶在家出家告老在家
關(guān)于老家的詞語
告老還家家貧親老一家老小告老在家
關(guān)于老家的造句
1、媽媽說,如果我期末考試考好了,暑假或許就帶我回老家玩了。
2、秋天,老家一片豐收的景象,真是美不勝收呀!
3、他常?;乩霞襾?,戴著大禮帽自命不凡地在鎮(zhèn)上溜達。
4、在我的老家,過年過節(jié)忌諱說不吉利的話。
5、我回到老家,在這里盡情享受著老家的和風(fēng)細雨,讓人心曠神怡。
點此查看更多關(guān)于老家的詳細信息
1. 告的四字成語大全 自告奮勇、
諄諄告誡、
無可奉告、
大功告成、
不可告人、
告老還鄉(xiāng)、
告朔餼羊、
上求下告、
奔走相告、
龜厭不告、
不敢告勞、
買上告下、
乞哀告憐、
三告投杼、
行詞告狀、
哀告賓伏、
死告活央、
三求四告、
懸車告老、
堪以告慰、
嗷嗷無告、
首戰(zhàn)告捷、
告哀乞憐、
哀告賓服、
告貸無門、
戶告人曉、
無頭告示
2. 四字詞什么告,什么勇 什么告什么勇 成語——只有一個:(自)告(奮)勇。
自告奮勇zì gào fèn yǒng
【解釋】告:稱說,表示。主動要求擔(dān)任某項艱巨的任務(wù)。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十三回:“這饒守原本只有這一個獅子國;因為上頭提倡游學(xué),所以他自告奮勇,情愿自備資斧,叫兒子出洋?!?/p>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近義詞】毛遂自薦、挺身而出
【反義詞】畏首畏尾、畏葸不前
【辨析】~與“毛遂自薦”有別:~側(cè)重于形容主動而勇敢地提出;“毛遂自薦”側(cè)重于形容自我推薦。
【例句】我~參加了拔河比賽。
【英譯】volunteer to do sth。
【成語故事】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jīng)來到西梁女國,從國王到臣民都引起一場騷動,為了換取公文,他們住進了驛堂,國王派女官來請他們師徒,說要與唐僧成親。豬八戒抵御不了誘惑,就自告奮勇要留下成親,被唐僧制止,他們用計騙取公文離開女兒國。
3. 告的四字成語 自告奮勇
[zì gào fèn yǒng]
告:稱說,表示。主動要求擔(dān)任某項艱巨的任務(wù)。
諄諄告誡
[zhūn zhūn gào jiè]
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告誡:規(guī)勸。懇切耐心地勸告。
無可奉告
[wú kě fèng gào]
沒有什么可以告訴對方的。
告老還鄉(xiāng)
[gào lǎo huán xiāng]
年老辭職,回到家鄉(xiāng)。
大功告成
[dà gōng gào chéng]
功:事業(yè);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務(wù)宣告完成。
不可告人
[bù kě gào rén]
不能告訴別人。指見不得人。
告朔餼羊
[gào shuò xì yáng]
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只羊應(yīng)付一下。后比喻照例應(yīng)付,敷衍了事。
上求下告
[shàng qiú xià gào ]
指到處求問。
奔走相告
[bēn zǒu xiāng gào]
指有重大的消息時,人們奔跑著相互轉(zhuǎn)告。
乞哀告憐
[qǐ āi gào lián]
哀:憐憫;告:請求。乞求別人的憐憫和幫助。
哀告賓伏
[āi gào bīn fú ]
哀求饒恕,愿意服從。[賓伏:古代指諸侯或邊遠部落按時朝貢,表示服從;后指順從、歸順。] 書證:元?佚名《延安府》第一折:“我見他慌悚躊躇,左右支吾,緊慢相逐,跪在街衢,哀告賓伏?!?/p>
不敢告勞
[bù gǎn gào láo]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買上告下
[mǎi shàng gào xià]
賄賂上司,央告下人。
三告投杼
[sān gào tóu zhù]
比喻流言數(shù)傳能使人信而轉(zhuǎn)疑。
龜厭不告
[guī yàn bù gào]
指屢加龜卜,致使龜靈厭惡,不再以吉兇告人。比喻很有效的東西,過度使用也會失靈。
行詞告狀
[xíng cí gào zhuàng]
寫狀詞打官司。
告貸無門
[gào dài wú mén]
告貸:向別人借錢。想借錢但沒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無頭告示
[wú tóu gào shi]
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內(nèi)容的官樣文章。
首戰(zhàn)告捷
[shǒu zhàn gào jié]
第一仗就取得勝利。
4. 帶告字的成語 哀告賓服 賓服:古指諸侯或邊遠部落按時朝貢,表示依服、服從。后泛指歸順、服從。指哀求饒恕,愿意服從。
安民告示 安定人心的布告?,F(xiàn)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辦的事情預(yù)先通知大家。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時,人們奔跑著相互轉(zhuǎn)告。
不敢告勞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不可告人 不能告訴別人。指見不得人。
大功告成 功:事業(yè);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務(wù)宣告完成。
告往知來 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guān)系,據(jù)此知彼。
告貸無門 告貸:向別人借錢。想借錢但沒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告老還家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還:回,返;家:故鄉(xiāng)、故里。因年老而辭職回歸故鄉(xiāng)安度晚年。
告朔餼羊 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只羊應(yīng)付一下。后比喻照例應(yīng)付,敷衍了事。
龜厭不告 指屢加龜卜,致使龜靈厭惡,不再以吉兇告人。比喻很有效的東西,過度使用也會失靈。
戶告人曉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堪以告慰 堪:能,可以??梢愿械交蚪o予一些安慰。
乞哀告憐 哀:憐憫;告:請求。乞求別人的憐憫和幫助。
無頭告示 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內(nèi)容的官樣文章。
諄諄告誡 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告誡:規(guī)勸。懇切耐心地勸告。
自告奮勇 告:稱說,表示。主動要求擔(dān)任某項艱巨的任務(wù)。
東央西告 謂到處懇求。
買上告下 賄賂上司,央告下人。
求親告友 請求親友救濟。
三告投杼 《戰(zhàn)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又冈唬骸嶙硬粴⑷??!椬匀?。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淠干锌椬匀粢病m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淠笐郑惰逃鈮Χ??!焙笠浴叭嫱惰獭北扔髁?
三求四告 再三求告。
死告活央 苦苦懇求。
無可奉告 沒有什么可以告訴對方的
諄諄告戒 懇切耐心地教誨勸告。
大工告成 〖解釋〗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務(wù)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告老還鄉(xiāng) 〖解釋〗年老辭職,回到家鄉(xiāng)。
告老在家 〖解釋〗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鄉(xiāng)、故里。指因年老而辭職在故鄉(xiāng)安度晚年。
懸車告老 〖解釋〗指告老引退,辭官家居。同“懸車致仕”。
5. 關(guān)于告字的成語有哪些 關(guān)于告字的成語有哪些 :
自告奮勇、
諄諄告誡、
無可奉告、
大功告成、
不可告人、
告老還鄉(xiāng)、
告朔餼羊、
上求下告、
奔走相告、
龜厭不告、
不敢告勞、
買上告下、
乞哀告憐、
三告投杼、
行詞告狀、
哀告賓伏、
死告活央、
三求四告、
惡人先告狀、
懸車告老、
堪以告慰、
嗷嗷無告、
首戰(zhàn)告捷、
告哀乞憐、
哀告賓服、
告貸無門、
戶告人曉、
無頭告示
6. 誰能告我4個字成語 苦海無邊 冷若冰霜 暗度陳倉 安營扎寨 安心樂意 俛首帖耳 黽穴鴝巢 免懷之歲 綿言細語 綿延不斷 綿綿瓜瓞 綿綿不絕 綿綿不斷 綿力薄材 綿里藏針 眠云臥石 眠思夢想 眠霜臥雪 眠花醉柳 眠花臥柳 眠花宿柳 眠花藉柳 蜜里調(diào)油 密云不雨 密約偷期 密密層層 密鑼緊鼓 秘而不言 秘而不宣 秘而不露 覓跡尋蹤 米珠薪桂 米已成炊 米鹽博辯 米粒之珠 靡知所措 靡有孑遺 靡衣玉食 靡衣媮食 靡衣偷食 靡顏膩理 靡所適從 靡所底止 靡然向風(fēng) 靡然鄉(xiāng)風(fēng) 靡然順風(fēng) 靡然從風(fēng) 靡然成風(fēng) 靡靡之音 靡靡之聲 靡靡之樂 靡堅不摧 靡不有初 麋沸蟻動 糜軀碎首 獼猴騎土 迷蹤失路 迷途知返 迷途知反 迷涂知反 迷頭認(rèn)影 迷天大罪 迷天大謊 迷人眼目 迷迷蕩蕩 迷戀骸骨 迷離撲朔 迷離恍惚 迷離惝恍 迷離徜恍。
7. 什么四什么來成語大全 白往黑來 比喻變化極大。
獨往獨來 指行動自由,沒有阻礙。又指作文用字獨具一格,后指單獨往來。
告往知來 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guān)系,據(jù)此知彼。
古往今來 從古到今。
觀往知來 認(rèn)真研究過去,就能推測未來。
繼往開來 繼承前人的事業(yè),開辟未來的道路。
鑒往知來 鑒:審察或引為教訓(xùn);往:過去;來:未來。根據(jù)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樣發(fā)生變化。
日往月來 形容歲月流逝。
數(shù)往知來 數(shù):計算;往:過去;來:未來。明了過去,可以推知未來。
送往迎來 走的歡送,來的歡迎。形容忙于交際應(yīng)酬。
小往大來 本指人事的消長,后比喻商人以小牟取暴利。
以往鑒來 用過去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作為以后辦事的借鑒。
否往泰來 指厄運過去,好運到來。同“否去泰來”。
改往修來 指改變以往的錯誤,修治來日的善行。
厚往薄來 在交往中施予豐厚而納受微薄。
極往知來 通曉過去,預(yù)知未來。
樂往哀來 歡樂逝去,悲哀到來。
露往霜來 比喻歲月遷移,時光流逝。
攘往熙來 形容人來人往,喧鬧紛雜。
神往神來 指精神相通。
暑往寒來 夏天過去,冬天到來。泛指時光流逝。
送往勞來 形容忙于交際應(yīng)酬。同“送往迎來”。
彰往考來 指彰明往事,考察未來。
8. 四個字的成語告在第二個字 三告投杼:【基本解釋】:《戰(zhàn)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椬匀?。
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淠干锌椬匀粢?。
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淠笐?,投杼逾墻而走?!?/p>
后以“三告投杼”比喻流言數(shù)傳能使人信而轉(zhuǎn)疑。哀告賓服:【基本解釋】:賓服:古指諸侯或邊遠部落按時朝貢,表示依服、服從。
后泛指歸順、服從。指哀求饒恕,愿意服從。
【拼音讀法】:āi gào bīn fú【近義詞組】:跪地求饒【使用方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含貶義,表示服從【成語出處】: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見他慌悚躊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賓服?!?。
形容晚年的成語有:
桑榆暮景:夕陽的余輝照在桑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時光。
含飴弄孫:含著糖逗小孫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樂趣。
遲暮之年: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遲暮:黃昏。
暮景桑榆:夕陽斜照在桑樹和榆樹頂端,一派黃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時光。桑榆,古人以為是日所入處。
鐘鳴漏盡:晨鐘已經(jīng)敲呼,漏壺的水也將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漏:滴漏,古代計時器。
風(fēng)燭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風(fēng)燭殘年: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風(fēng)燭:被風(fēng)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余的歲月。
殘年暮景:指人到了晚年。
壯心不已:指有抱負(fù)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告老在家:指因年老而辭職在故鄉(xiāng)安度晚年。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鄉(xiāng)、故里。
告老還家:因年老而辭職回歸故鄉(xiāng)安度晚年。告老:因年老而告退;還:回,返;家:故鄉(xiāng)、故里。
第四十四回 湯總鎮(zhèn)成功歸故鄉(xiāng) 余明經(jīng)把酒問葬事
話說湯鎮(zhèn)臺同兩位公子商議,收拾回家。雷太守送了代席四兩銀子,叫湯衙庖人備了酒席,請湯鎮(zhèn)臺到自己衙署餞行。起程之日,闔城官員都來送行。從水路過常德,渡洞庭湖,由長江一路回儀征。在路無事,問問兩公子平日的學(xué)業(yè),看看江上的風(fēng)景。不到兩十天,已到了紗帽洲,打發(fā)家人先回家料理迎接。六老爺知道了,一直迎到黃泥灘,見面請了安,弟兄也相見了,說說家鄉(xiāng)的事。湯鎮(zhèn)臺見他油嘴油舌,惱了道:“我出門三十多年,你長成人了,怎么學(xué)出這般一個下流氣質(zhì)!”后來見他開口就說是“稟老爺”,湯鎮(zhèn)臺怒道:“你這下流!胡說!我是你叔父,你怎么叔父不叫,稱呼老爺?”講到兩個公子身上,他又叫“大爺”、“二爺”。湯鎮(zhèn)臺大怒道:“你這匪類!更該死了!你的兩個兄弟,你不教訓(xùn)照顧他,怎么叫大爺、二爺!”把六老爺罵的垂頭喪氣。一路到了家里。湯鎮(zhèn)臺拜過了祖宗,安頓了行李。他那做高要縣知縣的乃兄已是告老在家里,老弟兄相見,彼此歡喜,一連吃了幾天的酒。湯鎮(zhèn)臺也不到城里去,也不會官府,只在臨河上構(gòu)了幾間別墅,左琴右書,在里面讀書教子。過了三四個月,看見公子們做的會文,心里不大歡喜,說道:“這個文章,如何得中!如今趁我來家,須要請個先生來教訓(xùn)他們才好。”每日躊躕這一件事。
那一日,門上人進來稟道:“揚州蕭二相公來拜?!睖?zhèn)臺道:“這是我蕭世兄。我會著還認(rèn)他不得哩?!边B忙教請進來。蕭柏泉進來見禮。鎮(zhèn)臺見他美如冠玉,衣冠儒雅,和他行禮奉坐。蕭柏泉道:“世叔恭喜回府,小侄就該來請安。因這些時,南京翰林侍講高老先生告假回家,在揚州過,小侄陪了他幾時,所以來遲?!睖?zhèn)臺道:“世兄恭喜入過學(xué)了?”蕭柏泉道:“蒙前任大宗師考補博士弟子員。這領(lǐng)青衿,不為希罕。卻喜小侄的文章,前三天滿城都傳遍了,果然蒙大宗師賞鑒,可見甄拔的不差。”湯鎮(zhèn)臺見他說話伶俐,便留他在書房里吃飯,叫兩個公子陪他。到下午,鎮(zhèn)臺自己出來說,要請一位先生替兩個公子講舉業(yè)。蕭柏泉道:“小侄近來有個看會文的先生,是五河縣人,姓余,名特,字有達;是一位明經(jīng)先生,舉業(yè)其實好的。今年在一個鹽務(wù)人家做館,他不甚得意。世叔若要請先生,只有這個先生好。世叔寫一聘書,著一位世兄同小侄去會過余先生,就可以同來。每年館谷,也不過五六十金?!睖?zhèn)臺聽罷大喜,留蕭柏泉住了兩夜,寫了聘書,即命大公子,叫了一個草上飛,同蕭柏泉到揚州去,往河下賣鹽的吳家拜余先生。蕭柏泉叫他寫個晚生帖子,將來進館,再換門生帖。大爺說:“半師半友,只好寫個‘同學(xué)晚弟’?!笔挵厝植贿^,只得拿了帖子,同到那里。門上傳進帖去,請到書房里坐。只見那余先生頭戴方巾,身穿舊寶藍直裰,腳下朱履,白凈面皮,三綹髭須,近視眼,約有五十多歲的光景,出來同二人作揖坐下。余有達道:“柏泉兄,前日往儀征去,幾時回來的?”蕭柏泉道:“便是到儀征去看敝世叔湯大人,留住了幾天。這位就是湯世兄?!币蛟谛淅锬贸鰷鬆?shù)拿f過來。余先生接著看了,放在桌上,說道:“這個怎么敢當(dāng)?”蕭柏泉就把要請他做先生的話說了一遍,道:“今特來奉拜。如蒙臺允,即送書金過來?!庇嘤羞_笑道:“老先生大位,公子高才,我老拙無能,豈堪為一日之長。容斟酌再來奉覆罷?!眱扇宿o別去了。次日,余有達到蕭家來回拜,說道:“柏泉兄,昨日的事,不能遵命。”蕭柏泉道:“這是甚么緣故?”余有達笑道:“他既然要拜我為師,怎么寫‘晚弟’的帖子拜我?可見就非求教之誠。這也罷了。小弟因有一個故人在無為州做刺史,前日有書來約我,我要到那里走走。他若幫襯我些須,強如坐一年館。我也就在這數(shù)日內(nèi)要辭別了東家去。湯府這一席,柏泉兄竟轉(zhuǎn)薦了別人罷。”蕭柏泉不能相強,回復(fù)了湯大爺,另請別人去了。
不多幾日,余有達果然辭了主人,收拾行李,回五河。他家就在余家巷。進了家門,他同胞的兄弟出來接著。他這兄弟名持,字有重,也是五河縣的飽學(xué)秀才。此時五河縣發(fā)了一個姓彭的人家,中了幾個進士,選了兩個翰林。五河縣人眼界小,便闔縣人同去奉承他。又有一家,是徽州人,姓方,在五河開典當(dāng)行鹽,就冒了籍,要同本地人作姻親。初時這余家巷的余家還和一個老鄉(xiāng)紳的虞家是世世為婚姻的,這兩家不肯同方家做親。后來這兩家出了幾個沒廉恥不才的人,貪圖方家賠贈,娶了他家女兒,彼此做起親來。后來做的多了,方家不但沒有分外的賠贈,反說這兩家子仰慕他有錢,求著他做親。所以這兩家不顧祖宗臉面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呆子,那呆子有八個字的行為:“非方不親,非彭不友?!币环N是乖子,那乖子也有八個字的行為:“非方不心,非彭不口?!边@話是說那些呆而無恥的人,假使五河縣沒有一個冒籍姓方的,他就可以不必有親;沒有個中進士姓彭的,他就可以不必有友。這樣的人,自己覺得勢利透了心,其實呆串了皮!那些奸滑的,心里想著同方家做親,方家又不同他做。他卻不肯說出來,只是嘴里扯謊嚇人,說:“彭老先生是我的老師。彭三先生把我邀在書房里說了半天的知心話?!庇终f:“彭四先生在京里帶書子來給我?!比寺犚娝@些話,也就常時請他來吃杯酒,要他在席上說這些話嚇同席吃酒的人。其風(fēng)俗惡賴如此。
這余有達,余有重弟兄兩個,守著祖宗的家訓(xùn),閉戶讀書,不講這些隔壁帳的勢利。余大先生各府、州、縣作游,相與的州、縣官也不少,但到本縣來總不敢說。因五河人有個牢不可破的見識:總說但凡是個舉人、進士,就和知州、知縣是一個人,不管甚么情都可以進去說,知州、知縣就不能不依。假使有人說縣官或者敬那個人的品行,或者說那人是個名士,要來相與他,就一縣人嘴都笑歪了。就像不曾中過舉的人,要想拿帖子去拜知縣,知縣就可以叉著膊子叉出來??偸沁@般見識。余家弟兄兩個,品行、文章是從古沒有的。因他家不見本縣知縣來拜,又同方家不是親,又同彭家不是友,所以親友們雖不敢輕他,卻也不知道敬重他。
那日,余有重接著哥哥進來,拜見了,備酒替哥哥接風(fēng),細說一年有余的話。吃過了酒,余大先生也不往房里去,在書房里,老弟兄兩個一床睡了。夜里,大先生向二先生說要到無為州看朋友去。二先生道:“哥哥還在家里住些時。我要到府里科考,等我考了回來,哥哥再去罷?!庇啻笙壬溃骸澳悴恢馈N疫@揚州的館金已是用完了,要趕著到無為州去弄幾兩銀子回來過長夏。你科考去不妨,家里有你嫂子和弟媳當(dāng)著家。我弟兄兩個,原是關(guān)著門過日子,要我在家怎的?”二先生道:“哥這番去,若是多抽豐得幾十兩銀子,回來把父親母親葬了。靈柩在家里這十幾年,我們在家都不安?!贝笙壬溃骸拔乙彩沁@般想,回來就要做這件事?!?/p>
又過了幾日,大先生往無為州去了。又過了十多天,宗師牌到,按臨鳳陽。余二先生便束裝住鳳陽,租個下處住下。這時是四月初八日。初九日宗師行香。初十日卦牌收詞狀,十一日掛牌考鳳陽八屬儒學(xué)生員。十五日發(fā)出生員覆試案來,每學(xué)取三名覆試。余二先生取在里面。十六日進去覆了試,十七日發(fā)出案來,余二先生考在一等第二名,在鳳陽一直住到二十四,送了宗師起身,方才回五河去了。
大先生來到無為州,那州尊著實念舊,留著住了幾日,說道:“先生,我到任未久,不能多送你些銀子。而今有一件事,你說一個情罷,我準(zhǔn)了你的。這人家可以出得四百兩銀子,有三個人分;先生可以分得一百三十多兩銀子,權(quán)且拿回家去做了老伯、老伯母的大事。我將來再為情罷?!庇啻笙壬鷼g喜,謝了州尊,出去會了那人。那人姓風(fēng),名影,是一件人命牽連的事。余大先生替他說過,州尊準(zhǔn)了,出來兌了銀子,辭別知州,收拾行李回家。因走南京過,想起:“天長杜少卿住在南京利涉橋河房里,是我表弟,何不順便去看看他?”便進城來到杜少卿家。杜少卿出來接著,一見表兄,心里歡喜,行禮坐下,說這十幾年闊別的話。余大先生嘆道:“老弟,你這些上好的基業(yè),可惜棄了!你一個做大老官的人,而今賣文為活,怎么弄的慣!”杜少卿道:“我而今在這里,有山川朋友之樂,倒也住慣了。不瞞表兄說,我愚弟也無甚么嗜好,夫妻們帶著幾個兒子,布衣蔬食,心里淡然。那從前的事,也追悔不來了?!闭f罷,奉茶與表兄吃。吃過,杜少卿自己走進去和娘子商量,要辦酒替表兄接風(fēng)。此時杜少卿窮了,辦不起,思量方要拿東西去當(dāng)。這日是五月初三,卻好莊耀江家送了一擔(dān)禮來與少卿過節(jié)。小廝跟了禮,拿著拜匣,一同走了進來,那禮是一尾鰣魚,兩只燒鴨,一百個粽子,二斤洋糖;拜匣里四兩銀子。杜少卿寫回帖叫了多謝,收了。那小廝去了。杜少卿和娘子說:“這主人做得成了!”當(dāng)下又添了幾樣,娘子親自整治酒肴。遲衡山、武正字住的近,杜少卿寫說帖,請這兩人來陪表兄。二位來到,敘了些彼此仰慕的話,在河房里一同吃酒。
吃酒中間,余大先生說起要尋地葬父母的話。遲衡山道:“先生,只要地下干暖,無風(fēng)無蟻,得安先人,足矣;那些發(fā)富發(fā)貴的話,都聽不得。”余大先生道:“正是。敝邑最重這一件事。人家因?qū)さ仄D難,每每耽誤著先人,不能就葬。小弟卻不曾究心于此道。請問二位先生:這郭璞之說,是怎么個源流?”遲衡山嘆道:“自冢人墓地之官不設(shè),族葬之法不行,士君子惑于龍穴、沙水之說,自心里要想發(fā)達,不知已墮于大逆不道!”余大先生驚道:“怎生便是大逆不道?”遲衡山道:“有一首詩,念與先生聽:‘氣散風(fēng)沖那可居,先生埋骨理何如?日中尚未逃兵解,世上人猶信《葬書》!’這是前人吊郭公墓的詩。小弟最恨而今術(shù)士托于郭璞之說,動輒便說:‘這地可發(fā)鼎甲,可出狀元!請教先生:狀元官號,始于唐朝,郭璞晉人,何得知唐有此等官號,就先立一法,說是個甚么樣的地,就出這一件東西?這可笑的緊!若說古人封拜都在地理上看得出來,試問淮陰葬母,行營高敞地,而淮陰王侯之貴,不免三族之誅,這地是兇是吉?更可笑這些俗人說,本朝孝陵乃青田先生所擇之地!青田命世大賢,敷布兵、農(nóng)、禮、樂,日不暇給,何得有閑工夫做到這一件事?洪武即位之時,萬年吉地,自有術(shù)士辦理,與青田甚么相干!”
余大先生道:“先生,你這一番議論,真可謂之發(fā)蒙振聵!”武正字道:“衡山先生之言,一絲不錯。前年我這城中有一件奇事,說與諸位先生聽?!庇啻笙壬溃骸霸嘎?,愿聞。”武正字道:“便是我這里下浮橋地方施家巷里施御史家?!边t衡山道:“施御史家的事,我也略聞,不知其詳?!蔽湔值溃骸笆┯防ビ穸?。施二先生說乃兄中了進士,他不曾中,都是大夫人的地葬的不好,只發(fā)大房,不發(fā)二房。因養(yǎng)了一個風(fēng)水先生在家里,終日商議遷墳。施御史道:‘已葬久了,恐怕遷不得?!拗掳萸笏K麛嗳灰w。那風(fēng)水又拿話嚇?biāo)f:‘若是不遷,二房不但不做官,還要瞎眼!’他越發(fā)慌了,托這風(fēng)水到處尋地。家里養(yǎng)著一個風(fēng)水,外面又相與了多少風(fēng)水。這風(fēng)水尋著一個地,叫那些風(fēng)水來覆。那曉得風(fēng)水的講究,叫做父做子笑,子做父笑,再沒有一個相同的。但尋著一塊地,就被人覆了說:‘用不得!’家里住的風(fēng)水急了,又獻了一塊地,便在那新地左邊,買通了一個親戚來說,夜里夢見老太太鳳冠霞帔,指著這地與他看,要葬在這里。因這一塊地是老太太自己尋的,所以別的風(fēng)水才覆不掉,便把母親硬遷來葬。到遷墳的那日,施御史弟兄兩位跪在那里。才掘開墳,看見了棺木,墳里便是一股熱氣,直沖出來,沖到二先生眼上,登時就把兩只眼瞎了。二先生越發(fā)信這風(fēng)水竟是個現(xiàn)在的活神仙,能知過去未來之事,后來重謝了他好幾百兩銀子?!?/p>
余大先生道:“我們那邊也極喜講究的遷葬。少卿,這事行得行不得?”杜少卿道:“我還有一句直捷的話。這事朝廷該立一個法子:但凡人家要遷葬,叫他到有司衙門遞個呈紙,風(fēng)水具了甘結(jié):棺材上有幾尺水,幾斗幾升蟻。等開了,說得不錯,就罷了;如說有水有蟻,挖開了不是,即于挖的時候,帶一個劊子手,一刀把這奴才的狗頭斫下來。那要遷墳的,就依子孫謀殺祖父的律,立刻凌遲處死。此風(fēng)或可少息了!”余有達、遲衡山、武正字三人一齊拍手道:“說的暢快!說的暢快!拿大杯來吃酒!”又吃了一會,余大先生談道湯家請他做館的一段話;說了一遍,笑道:“武夫可見不過如此!”武正字道:“武夫中竟有雅不過的!”因把蕭云仙的事細細說了,對杜少卿道:“少卿先生,你把那卷子拿出來與余先生看?!倍派偾淙×顺鰜?。余大先生打開看了圖和虞博士幾個人的詩,看畢,乘著酒興,依韻各和了一首。三人極口稱贊。當(dāng)下吃了半夜酒,一連住了三日。那一日,有一個五河鄉(xiāng)里賣鴨的人,拿了一封家信來,說是余二老爹帶與余大老爹的。余大先生拆開一看,面如土色。只因這一番,有分教:
弟兄相助,真耽式好之情;朋友交推,又見同聲之誼。
畢竟書子里說些甚么,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此回湯奉湯奏老兄弟相聚為略。湯鎮(zhèn)臺回到家后,見到侄子湯老六不成氣候的樣子,十分生氣,狠狠斥責(zé)!又看到兩個兒子的學(xué)識太差,就想請教書先生。于是就由蕭柏泉引出了余有達。但余有達拒絕應(yīng)聘。余有達的父親已過世多年,他與弟弟余有重因找不到好地,一直未葬。這個可見他們多么貧窮,但講究禮制。不過那么相信風(fēng)水,真是愚昧。此回中諷刺五河風(fēng)俗一段,可見作者憤慨之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10016.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告老還家
下一篇: 告朔餼羊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