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全同的取其一,得218個列下:
安常處順 安之若命 百舍重研 碧血丹心 苞苴竿牘 奔逸絕塵 變化無常 冰解凍釋
不近人情 不死不生 不主故常 材大難用 萇弘化碧 超軼絕塵 塵垢秕糠 沉魚落雁
瞠乎其后 蟲臂鼠肝 躊躇滿志 椿萱并茂 辭不獲命 存而不論 大本大宗 大而無當
大方之家 盜亦有道 道在屎溺 得意忘言 得魚忘筌 車施效顰 斗升之水 獨往獨來
歐鶴續(xù)鳧 二缶鐘惑 發(fā)硎新試 方外之人 非愚則誣 廢然而反 扶搖直上 俯仰由人
負石赴河 婦姑勃溪 附贅縣疣 肝膽楚越 膏火自煎 槁木死灰 綆短汲深 姑妄聽之
始妄言之 官正神行 鬼斧神工 害群之馬 蒿目時艱 涸轍之鮒 鶴長鳧短 厚貌深情
呼牛呼馬 華封三祝 禍福相生 雞伏鵠卵 見笑大方 劍頭一呋 匠石運斤 失之交臂
絕圣棄智 坎井之蛙 咳睡成珠 *輪神馬 枯木死灰 枯魚涸轍 枯魚之肆 累瓦結繩
魯莽滅裂 滿坑滿谷 茫然目失 每下愈況 夢里蝴蝶 謬悠之說 木雞養(yǎng)到 木形灰心
目擊道存 目無全牛 櫛風沐雨 納履踵決 內圣外王 能者多勞 庖丁解牛 鵬程萬里
批郤導窾 駢拇技指 其應若響 強聒不舍 竊鉤竊國 求馬唐肆 目誦五車 桑樞甕牖
色若死灰 善刀而藏 善始善終 上漏下濕 尸居龍見 視而不見 視死如生 視為畏途
壽陵失步 吮癰舐痔 送往迎來 隋侯之誅 隨者唱喁 隋珠彈雀 太倉稊米 探囊膚篋
螳臂當車 儻來之物 跳梁小丑 吐故納新 推舟于陸 吞舟之魚 妄言妄聽 望洋興嘆
畏影而走 蚊力負山 甕里醯雞 無病自灸 播糠瞇目 夏蟲朝菌 無何有之鄉(xiāng) 相呴相濡
相視莫逆 效顰學步 心若死灰 心在魏闕 欣然自喜 薪盡火傳 能經(jīng)鳥申 虛往實歸
虛與委蛇 學步邯鄲 延頸舉踵 僵鼠過河 搖唇鼓舌 窈窈冥冥 曳屬涂中 一日千里
一飲一啄 貽笑大方 以火救火 齒如齊貝 綽約多姿 白駒過隙 大辯不言 大惑不解
大有徑庭 呆若木雞 動中窺要 甘井先竭 槁項黃馘 姑射神人 鼓盆之戚 畫地而趨
疾風甚雨 監(jiān)市履希 數(shù)米而飲 書讀五年 使蚊負山 繩墨之言 少私寡欲 如蟻附膻
捧腹西子 莫逆之交 六通四辟 勞而無功 款啟寡聞 枯形灰心 空谷足音 目大不睹
決癰潰疽 望未莫及 無始無終 息黥補劓 須眉交白 學富五車 亦步亦趨 轍鮒之急
自崖而反 大夢初醒 推拍車完斷 以強凌弱 洋洋大觀 栩栩如生 屠龍之技 儒沫涸轍
以珠彈雀 飲河滿腹 郢匠揮斥 游刃有余 越俎代庖 運斤成風 昭然若揭 朝三暮四
支離破碎 知而不言 執(zhí)而不化 至矣盡矣 踵決時見 莊周夢蝶 捉襟見肘 足音跫然
尊古卑今 相濡以沫 以管窺天 以水救水 喜怒無常 初生之犢不怕虎 哀莫大于心死
夏蟲不可浯冰 【上述成語均可從《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查得】
《莊子·列御寇》 全文是什么?為何意?
《莊子·雜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列御寇之齊
,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
。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
? ”曰:“吾驚焉?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痹唬骸皭汉躞@
?”曰:“吾嘗食于十漿而五漿先 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辈桀θ嗽唬骸叭羰莿t汝何為驚已
?”曰:“夫內誠不解,形 諜成光
,以外鎮(zhèn)人心
,使人輕乎貴老,而赍其所患
。夫漿人特為食羹 之貨
,無多余之贏,其為利也薄
,其為權也輕
,而猶若是
,而況于萬 乘之主乎!身勞于國而知盡于事
。彼將任我以事
,而效我以功。吾是以驚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辈桀θ嗽唬骸吧圃沼^乎!女處已
,人將保汝矣
!”無幾何 而往,則戶外之屨滿矣
。伯昏瞀人北面而立
,敦杖蹙之乎頤。立有間
,不言而出
。賓者以告
列子,列子提屨
,囗(左“足”右“先”音x ian3)而走
,暨于門,曰:“先生既來
,曾不發(fā)藥乎
?”曰:“ 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將保汝
。果保汝矣
!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 能使人無保汝也
,而焉用之感豫出異也
。必且有感,搖而本性
,又無 謂也
。與汝游者,又莫汝告也
。彼所小言
,盡人毒也。莫覺莫悟
,何 相孰也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飽食而敖游
,囗(左“氵”右“凡”)若不系之舟,虛而敖游者也
!
“鄭人緩也
,呻吟裘氏之地。祗三年而緩為儒
。河潤九里
,澤及三 族,使其弟墨
。儒墨相與辯
,其父助翟。十年而緩自殺
。其父夢之曰 :‘使而子為墨者
,予也,闔嘗視其良
?既為秋柏之實矣
。’夫造物 者之報人也
,不報其人而報其人之天
,彼故使彼。夫人以己為有以異于人
,以賤其親
。齊人之井飲者相囗(左“扌”右“卒”音zuo2 )也。故曰:今之世皆緩也
。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
,而況有道者乎! 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圣人安其所安
,不安其所不安;眾人安其所不安
,不安其所安
。
“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
。知而不言
,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
,所以之人也
。古之人,天而不人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爨恚ㄗ蟆般摺庇摇捌健币魀 eng1)漫學屠龍于支離益
,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圣人以必不必
,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
,故多兵
。順于兵,故行 有求
。兵
,恃之則亡。小夫之知
,不離苞苴竿牘
,敝精神乎蹇淺,而 欲兼濟道物
,太一形虛
。若是者,迷惑于宇宙
,形累不知太初
。彼至 人者,歸精神乎無始
,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xiāng)
。水流乎無形,發(fā)泄乎太 清
。悲哉乎
!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宋人有曹商者
,為宋王使秦。其往也
,得車數(shù)乘
。王說之,益車百乘
。反于宋
,見莊子,曰:“夫處窮閭厄巷
,困窘織屨
,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
,商之所長也
。”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yī)
。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
,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 下
,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
?何得車之多也
?子行矣!”
魯哀公問乎顏闔曰:“吾以仲尼為貞囗(“斡”字以“干”代“斗 ”)
,國其有瘳乎
?”曰:“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飾羽而畫
,從事華 辭
。以支為旨,忍性以視民
,而不知不信
。受乎心,宰乎神
,夫何足 以上民
!彼宜女與予頤與,誤而可矣
!今使民離實學偽
,非所以視民也。為后世慮
,不若休之
。難治也!”施于人而不忘
,非天布也
,商 賈不齒。雖以事齒之
,神者弗齒
。為外刑者,金與木也
;為內刑者
,動與過也。宵人之離外刑者,金木訊之
;離內刑者
,陰陽食之。夫免 乎外內之刑者
,唯真人能之
。
孔子曰:“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
。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
,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
,有長若不肖
,有慎狷而達,有堅而 縵
,有緩而悍
。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
。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 忠
,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
,卒然問焉而觀其知
,急與之 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
,告之以危而觀其節(jié)
,醉之以酒而觀 其側,雜之以處而觀其色
。九徵至
,不肖人得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正考父一命而傴
,再命而僂,三命而俯
,循墻而走
,孰敢不軌!如而夫者
,一命而呂鉅
,再命而于車上舞,三命而名諸父
。孰?yún)f(xié)唐許
? 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
,及其有睫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
!兇德有五
,中德為首。何謂中德
?中德也者
,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 。窮有八極
,達有三必
,形有六府。美
、髯
、長、大
、壯、麗
、勇
、敢,八者俱過人也
,因以是窮
;緣循、偃仰
、困畏
,不若人三者俱 通達;知慧外通
,勇動多怨
,仁義多責,六者所以相刑也
。達生之性 者傀
,達于知者肖,達大命者隨
,達小命者遭
。
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
。以其十乘驕稚莊子
。莊子曰:“河上有 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于淵
,得千金之珠
。其父謂其子曰:‘取 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子能得珠者
,必 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寐
,子尚奚微之有哉
!’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 之淵也
;宋王之猛
,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
,必遭其睡也
;使宋王 而寐,子為赍粉夫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或聘于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
?衣以文繡
,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于大廟
,雖欲為孤犢
,其可得乎!”
莊子將死
,弟子欲厚葬之
。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 連璧
,星辰為珠璣
,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備邪
?何以加此
!”弟 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鼻f子曰:“在上為烏鳶食
,在下為 螻蟻食,奪彼與此
,何其偏也
。”以不平平
,其平也不平
;以不徵徵
,其徵也不徵。明者唯為之使
,神者徵之
。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 愚者恃其所見入于人
,其功外也
,不亦悲夫!
視錢財如糞土
《莊子·列御寇》載有兩則莊子挖苦自己賣弄得志的故事
,刻薄得淋漓酣暢
,美妙得無以復加……
宋國有個叫曹商的人,為宋王出使秦國
。去時
,宋王送車數(shù)乘;歸時
,秦王又送車百乘
。回到宋國時
,路遇莊子
,嘲笑莊子道:“至于身處窮閻陋巷,貧困得靠織麻鞋為生
,瘦得脖子枯槁、面帶菜色
,是先生之所長
,我營曹商之所短也;而一見萬乘之主便得車百乘
,卻是我曹商之所長也
。”莊子鎮(zhèn)定自若
,從容說道:“我聽說秦王有病召醫(yī)
,凡破痤瘡擠膿者便得車一乘,而舔痔瘡者則得車五乘
,所治的病愈下作
,得車愈多。您莫非是專門舔他的痔瘡的吧
?怎得車這么多
?您快滾開吧!”
另一故事講的也是某個因拜見宋襄王
,而被賞車十乘的人
,駕著車在莊子面前炫耀
。莊子對他說:“河邊有戶窮得靠編織葦席謀生的人家,其子潛入深淵
,撈得千金之珠
。其父見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琶φf:“快用石頭砸了它吧
!想那千金之珠,肯定在九重深淵的黑龍頷下
。你能拿到它
,一定是碰巧黑龍正在睡覺。假使黑龍醒了
,你恐怕性命難保
。而今宋國之深,非只九重之深淵也
;宋王之猛
,非只兇狠之黑龍也。你能得車
,必是碰上他睡覺了
;假使宋王醒來,你將粉身碎骨矣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尺牘的詩句尺牘的詩句是什么
尺牘的詩句有:尺牘百封虛有意,間可理尺牘
。
尺牘的詩句有:晉唐尺牘丹青古
,尺牘還內降。詞性是:名詞
。結構是:尺(獨體結構)牘(左右結構)
。注音是:ㄔˇㄉㄨ_。拼音是:chǐdú
。
尺牘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
,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尺牘chǐdú
。(1)長一尺的木簡;信札
。
二、引證解釋
⒈長一尺的木簡
。古代用以書寫
。引《后漢書·北海靖王興傳》:“及寢病,帝_馬令作草書尺_十首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崩钯t注:“《_文》云:‘_
,書版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w長一尺
,因取名焉?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度龂尽の褐尽ず褌鳌罚骸昂焉剖窌?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與鐘繇、邯鄲淳
、衛(wèi)_
、韋誕并有名,尺_之跡
,動見楷模
。”《文選·謝瞻<王撫軍庾西陽集別作>詩》:“誰謂情可書
,盡言非尺_
。”李周翰注:“言一尺之版
,不可盡其情也
。”明徐渭《會稽縣志諸論·山川論》:“一圣君
、一賢相
,書天下九之一之山川,不滿一尺_
;今志會稽者
,書天下千之一之山川,乃累數(shù)十紙而未終
。”⒉信札
,書信
。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論》:“__通尺_,父得以后_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蹦铣簞③摹段男牡颀垺洝罚骸癬衡代書,親疏得宜:斯又尺_之偏才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碧茪W陽詹《送張尚書書》:“以尚書山容海納,則自斷於胸襟矣
,豈在攸攸八行尺_進退於人乎
?”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七:“嘗有應制科人成_
,集詩三篇,國子博士侯君以獻於隨
,隨覽之
,乃親筆尺_答侯君?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眲熍唷叮嘉恼聦W史>序》:“有由下告上之詞
,則為奏疏;有同輩相告之詞
,則為書啟尺_
。”魯迅《花邊文學·一思而行》:“看鄭板橋《道情》一遍
,談幽默十天
,買袁中郎尺牘半本,作小品一卷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雹澄霓o。引《南史·蔡景歷傳》:“景_少俊爽
,有孝行
,家貧好學,善尺_
,工草隸
。”《資治通鑒·漢靈帝熹平六年》:“帝好文學
,自造《皇羲篇》五十章
,因引諸生能為文賦者并待制鴻都門下,后諸為尺_及工書鳥篆者
,皆加引召
。”金元好問《中州集·劉勛》:“少宣長於尺_
,落筆皆有可觀
。”⒋指墨跡
,字跡
。引《新唐書·儒學傳上·歐陽詢》:“詢初效王羲之書,后險勁過之
,因自名其體
。尺_所傳,人以為法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三
、國語詞典
尺牘,本指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后借指書信
。
四、網(wǎng)絡解釋
尺牘尺牘是一個詞語
,讀音為chǐdú
,指古人用于書寫的長一尺的木簡;信札
,書信
;文辭或者墨跡,字跡
。木牘的規(guī)格據(jù)記載有幾種
,但多長一尺左右,故有“尺牘”之稱
,多用于書法
、繪畫。在紙張發(fā)明之前
,用竹木或帛
,制成尺把長的版面,用以書寫記事
,敘情表意
,傳遞消息,因此有尺素
、尺函
、尺牘、尺鯉
、尺箋
、尺翰、尺書等多種稱謂
,其中以尺牘用的最早也最多
,故成為信件的代稱。
關于尺牘的近義詞
書翰尺書書牘尺素簡牘函牘尺簡函件信件書信
關于尺牘的詩詞
《題唐才常君尺牘》《月底修簫譜·題隨園女弟子尺牘墨跡》《清平樂·題《柳如是詩集附尺牘》
,野侯先生藏》
關于尺牘的成語
案無留牘案牘之勞輟毫棲牘長篇累牘累牘連篇苞苴竿牘
關于尺牘的詞語
苞苴竿牘文牘主義輟毫棲牘案牘勞形聯(lián)篇累牘案牘之勞長篇累牘累牘連篇連編累牘連篇累牘
關于尺牘的造句
1、我們應該看到
,只要學會辯證地揚棄
,尺牘專用語在現(xiàn)代信函寫作中仍然能夠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2
、因為尺牘也是用宣紙
、循古制
,用毛筆行書豎行寫就的。
3
、尺牘
,是古人對書信的一種雅稱。
4
、魏晉六朝行草尺牘獨特的章法形式的出現(xiàn)絕非偶然
。
5、他從腰間褡包內摸出厚厚兩軸絹絲手卷
,遞給紫元宗
,道昔年我拜訪道宗祖師,他們多饋贈所著道書
,都是些竹簡尺牘
。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尺牘的詳細信息
金鉤桂餌文言文
1. 文言文金鉤桂餌翻譯 [原文]
魯人有好釣者①,以桂為餌②
,鍛黃金之鉤
,錯以銀碧③,垂翡翠之綸④
。其持竿處位則是⑤
,然其得魚不幾矣⑥。故曰:“釣之務不在芳飾
,事之急不在辯言”——《闕子》
[注釋]
①好(hào)愛好
。
②桂——肉桂,樹皮可做香料
。這里指用桂皮制作的香料
。餌(ěr)——引魚上鉤的食物。
③錯以銀碧——鑲嵌雪亮的銀絲和碧綠的寶石
。錯
,鑲嵌。碧
,青白色的玉石
。
④翡翠(fěi cuì)——鳥名,有藍色和綠色的羽毛
。羽毛可做裝飾品
。綸(lún)——釣魚用的絲線。
⑤處應——所處的位置
。是——正確
。
⑥不幾——不多。
7.綸——釣魚繩。
[譯文]
魯國有個人喜歡講排場
。釣魚是他的一大嗜好
。他用黃金做成魚鉤,上面還鑲嵌著雪亮的銀絲和碧綠的寶石作為裝飾
;他用翡翠鳥的羽毛捻成細線
,用噴香的桂木作為魚餌。他的釣魚竿是最高級的
,他釣魚時選擇的位置和擺出的姿勢都很講究
,但是釣到的魚卻寥寥無幾。所以:“釣魚重要的不是漂亮的裝飾
,事情是否急迫不在于說辭
。”
2. 找些文言文成語故事金鉤桂餌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源于《莊子》有案可稽的成語
,據(jù)粗略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