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賊不空手 (zéi bù kōng shǒu)
簡拼 : zbks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比喻一定要有所得
出處 : 宋·朱熹《答何叔京》:“夫孔明之出祁山
,三郡響應,……拔眾而歸成語用法 :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我國東北華北一些地區(qū)人們的方言中就經(jīng)常用到”賊“的這層含義,是形容程度的副詞
,通常理解為“很”、“非常”。 多用于令人不滿的或不正常的情況。如:賊冷;賊亮(光亮之極)東北方言。很多地方的人都這么說,浙江的一些地方的方言里也有狡詐的意思(靈活的意思)。?
賊(拼音:zéi)
,從貝從戎。以戎毀貝,為賊。會意。小篆字形,從戈,則聲
。從戈,刀毀貝。 本義:殘害;傷害。字義:1.偷東西的人
,盜匪。2.對人民有危害的人。3.害
出處
賊,敗也
害良為賊
不僭不賊,鮮不為則
寒暑弗能害
毀則為賊。――《左傳·文公十八年》
下廣漢廷尉獄
又如:賊毫(書法的敗筆
?
特指殺害
賊民之主,不忠
宣公驟諫
殺人不忌為賊
刑殺不正謂之賊。――《烈女傳·辯通》
又如:賊斗(殘殺格斗);賊殘(殘害);賊場(討賊的戰(zhàn)場);賊殺(殺害);賊性(殘殺之性);賊刑(刑殺);賊誅(殺害).
?
先秦兩漢時期
商君
討賊復興之效
其實漢賊也
幾落賊手死。――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賊中險易遠近
西后及賊臣忌益甚
又如:賣國賊
?
刺客
大索天下,求賊甚急
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為賊
其純?nèi)粸閷W界蟊賊
?
偷竊或搶劫的人(先秦兩漢用“盜”
使長安丞龔奢叩堂戶曉賊
賊二人得我
大盜積賊
賊能且眾。――明·魏禧《大鐵椎傳》
一賊提刀
賊應聲落馬
令賊知也。
又如:盜賊(強盜和小偷)
?
罵人的字眼
老賊欲廢漢自立。――《資治通鑒》
與老賊勢不兩立
賊臣忌益甚
此乃榮賊。
?
禍害
淫侈之欲日日以長
?
敵人;仇敵
環(huán)顧國內(nèi)
諂諛我者
,吾賊也。――《荀子·修身》?
邪惡,不正派
寒暑不和
,賊氣相奸。――《史記·龜策列傳》又如:賊賤(卑賤;下賤);賊塵(有害的灰塵
。喻欺君罔上者);賊忒忒(形容眼神不正派);賊智(鬼點子,狡猾辦法);老鼠真賊內(nèi)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
【郭解】少時陰賊
又如:賊深(心腸殘酷,用法深刻);賊暴(殘虐
?
1. 帶有賊的四字成語 帶有賊的四字成語 :
做賊心虛
賊心不死、
賊頭賊腦
認賊作父
賊喊捉賊、
捉賊見贓
賊眉鼠眼
上了賊船、
棄德從賊、
賊不空手
頑皮賊骨
亂臣賊子、
家賊難防
并贓拿賊
盜賊公行、
賊去關門
、獨夫民賊
、藏賊引盜、
國賊祿鬼
、認賊作子
、真贓真賊、
擒賊擒王
、賊人膽虛
2. 有賊的四字成語 帶賊的成語
詳細
拿賊拿贓
,拿奸拿雙:贓:贓物;奸:通奸。捉賊要有贓證,捉奸要有成雙人證。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jù)賊眉溜眼:形容非常狡猾的樣子
賊走關門:比喻事故發(fā)生后才采取措施
捉奸見雙
,捉賊見贓:奸:通奸。捉拿 *** 必須同時抓住奸夫 *** ,捉拿盜賊必須同時抓住贓物。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jù)指著和尚罵賊禿:表面罵第三者,實際是指桑罵槐罵對方
對著和尚罵賊禿:表面罵第三者
,實際是指桑罵槐罵對方上了賊船:比喻已入歧途
,難以抽身小兒破賊:比喻年紀輕就建立功業(yè)
捉賊見贓: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jù)
。賊心不死:不放棄壞念頭
,而繼續(xù)做下去認賊為子:佛家語,比喻錯將妄想認為真實
。擒賊擒王:指作戰(zhàn)要先抓主要對手
。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作賊心虛:虛:怕
。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賊喊捉賊:做賊的叫喊捉賊
。比喻轉(zhuǎn)移目標;混淆視聽以逃脫罪責。捉賊捉贓: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jù)
。賊頭賊腦:形容舉動偷偷摸摸
,不光明正大。賊眉鼠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賊去關門:賊偷了東西走后才云關門
賊人膽虛:比喻做了壞事的人心里總是不踏實
。認賊作父:把壞人當作父親
;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擒賊先擒王:指作戰(zhàn)要先抓主要敵手
。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關鍵。亂臣賊子:舊時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
;作風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壞國家統(tǒng)一;損害人民利益的惡人。也作“逆子賊臣”。獨夫民賊:獨夫:殘暴無道、眾叛親離的暴君
;民賊:禍害人民的人。殘暴無道、禍害人民的反動統(tǒng)治頭子。成則為王
,敗則為賊:舊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敗了就是非法的。做賊心虛:做賊的人心里虛
。比喻做壞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民賊獨夫:指殘害人民眾叛親離的反動統(tǒng)治者
家賊難防:家賊:家庭內(nèi)部的小偷
。家庭內(nèi)部的小偷難以防備。形容內(nèi)部的奸賊、隱患等難以察覺。藏賊引盜:藏:隱藏;引:勾引
。包庇小偷,勾引強盜。形容與壞人狼狽為奸拿賊要贓
,拿奸要雙:贓:贓物;奸:通奸拿賊要贓
賊不空手:比喻一定要有所得
賊夫人之子:賊:毀壞
賊皮賊骨:指賊人肉體久受責罰
捉奸見雙
捉奸見雙
捉奸見雙
,捉賊見贓,殺人見傷:奸:通奸;贓:贓物。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jù)捉奸要雙
,抓賊要贓:奸:通奸;贓:贓物。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jù)捉賊見贓
,捉奸見雙:贓:贓物;奸:通奸。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jù)捉賊要贓
,捉奸要雙:贓:贓物;奸:通奸。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jù)捉賊捉贓
成王敗賊:成功的人稱王稱帝
成者為王,敗者為賊:成:完功
真贓真賊:贓物
拿賊拿贓:捉賊要查到贓物做憑證
拿賊見贓:捉賊要查到贓物做憑證。
捉賊捉臟:比喻處理是非的事
賊子亂臣:見“賊臣亂子”。
賊頭鼠腦:偷偷摸摸
賊頭狗腦:同“賊頭鼠腦”
3. 帶不字的四字詞語 坐樹不言 遵而不失 足不逾戶 足不履影
足不窺戶 足不出門 孜孜不懈 孳孳不倦
孜孜不怠 孜孜不輟 錙銖不爽 自不待言
捉摸不定 卓犖不羈 卓乎不群 諄諄不倦
壯心不已 逐物不還 誅求不已 跅幪不羈
祝不勝詛 驟不及防 忠不避危 置之不顧
執(zhí)意不從 之死不渝 至死不渝 直認不諱
只騎不反 執(zhí)迷不醒 執(zhí)迷不誤 不懷好意
執(zhí)迷不返 執(zhí)迷不反 只輪不反 執(zhí)法不阿
質(zhì)而不俚 指不勝僂 貞不絕俗 招架不住
朝不保暮 戰(zhàn)無不克 戰(zhàn)不旋踵 詐奸不及
詐癡不顛 曾不慘然 賊心不死 遭遇不偶
遭時不偶 遭際不偶 遭逢不偶 造惡不悛
贊嘆不已 贊口不絕 再不其然 源源不絕
遠垂不朽 游蕩不羈 永志不忘 用之不竭
郁郁不樂 欲速不達 語不投機 勇者不懼
永垂不朽 永不磨滅 影形不離 隱忍不發(fā)
悒悒不樂 意想不到 一臥不起 ***
一事不知 一錢不名 一暝不視 一孔不達
一蹶不興 一介不茍 一腳不移 一虎不河
一毫不染 一毫不茍 一毫不差 一谷不升
4. ——不—的四字詞有哪些 念念不忘
5. 含有死的四字成語 含有死的四字成語 :
貪生怕死、
同生共死
救死扶傷
見死不救、
萬死不辭
誓死不屈
死去活來、
死有余辜
垂死掙扎
雖死猶榮、
死皮賴臉
死得其所
死乞白賴、
死而后已
起死回生
死心塌地、
死不瞑目
寧死不屈
死無對證、
不知死活
死于非命
死不足惜、
賊心不死
生死相依
兔死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