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臨難不避 (lín nán bù bì)
簡拼 : lnbb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避:回避。到了危難之時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膽大。
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p>
成語用法 :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1. 形容避世的成語有哪些 1、鷺朋鷗侶 [ lù péng ōu lǚ ]:指與鷺、鷗為友。 比喻隱居生活。
2、戢鱗潛翼 [ jí lín qián yì ]:戢:收斂;潛:隱居。魚兒收斂鱗甲,鳥兒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場,歸隱山林或蓄志待時。
3、高翔遠(yuǎn)引 [ gāo xiáng yuǎn yǐn ]:形容避世隱居。
4、避世絕俗 [ bì shì jué sú ]:避世:隱居不出仕;絕俗:與世間隔絕。脫離現(xiàn)實生活,不和人們往來。形容隱居山林,不與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極處世的態(tài)度。
5、長林豐草 [ cháng lín fēng cǎo ]:幽深的樹林,茂盛的野草。 指禽獸棲止的山林草野,舊常喻隱居之地。
2. 四字成語里有“避”的 避強打弱、
避君三舍、
避瓜防李、
避毀就譽、
蕭曹避席、
退避三舍、
避難就易、
避實就虛、
避溺山隅、
揚長避短、
避李嫌瓜、
避強擊弱、
避難趨易、
銷聲避影、
避俗趨新、
避兇趨吉、
煨干避濕、
不避斧鉞、
不避水火、
避影斂跡、
畏影避跡、
無所回避、
避禍就福、
避世金馬、
忠不避危、
避禍求福、
避坑落井、
避穽入坑、
避而不談、
避實擊虛
避世離俗、
避君三舍、
避煩斗捷、
水火不避、
避強擊惰、
避世墻東、
避阱入坑、
避實就虛、
避人耳目、
趨吉避兇、
趨利避害、
避重逐輕、
畏刀避箭、
不避水火、
避影斂跡、
避之若浼、
避影匿形、
避井入坎、
避禍求福、
避世絕俗、
不避艱險、
不避湯火、
臨難不避、
避穽入坑、
避實擊虛、
避世金門、
避跡違心、
避涼附炎、
就虛避實、
避軍三舍、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3. 四字成語里有“避”的 避強打弱、避君三舍、避瓜防李、避毀就譽、蕭曹避席、退避三舍、避難就易、避實就虛、避溺山隅、揚長避短、避李嫌瓜、避強擊弱、避難趨易、銷聲避影、避俗趨新、避兇趨吉、煨干避濕、不避斧鉞、不避水火、避影斂跡、畏影避跡、無所回避、避禍就福、避世金馬、忠不避危、避禍求福、避坑落井、避穽入坑、避而不談、避實擊虛避世離俗、避君三舍、避煩斗捷、水火不避、避強擊惰、避世墻東、避阱入坑、避實就虛、避人耳目、趨吉避兇、趨利避害、避重逐輕、畏刀避箭、不避水火、避影斂跡、避之若浼、避影匿形、避井入坎、避禍求福、避世絕俗、不避艱險、不避湯火、臨難不避、避穽入坑、避實擊虛、避世金門、避跡違心、避涼附炎、就虛避實、避軍三舍、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4. 與世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傲睨一世 睨:斜視。高傲地旁觀,對當(dāng)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負(fù),目空一切。
傲世輕物 物:他人或環(huán)境。鄙棄世俗,看不起別人。也指高傲自大。
拔山蓋世 蓋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當(dāng)代無比。
百世不磨 名垂久遠(yuǎn),永不磨滅。
百世師 品德學(xué)問可以做為百代的表率。
避世絕俗 避世:隱居不出仕;絕俗:與世間隔絕。脫離現(xiàn)實生活,不和人們往來。形容隱居山林,不與世人交往。
不可一世 一世:一時。認(rèn)為當(dāng)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不世之功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形容功勞極大。
不知世務(wù) 不知道當(dāng)代的情勢。
超凡出世 超越凡俗,離開塵世。
承平盛世 承平:太平。太平、興盛的時代。
5. 逃避苦難的四字成語 安貧守道 安于貧窮,恪守信仰。
安于現(xiàn)狀 對目前的情況習(xí)慣了,不愿改變。
安于一隅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個角落。形容茍安一角,不求進取。
避跡藏時 指逃避時世。
避世金馬 以之比喻身為朝官而逃避世務(wù)。
避世金門 以之比喻身為朝官而逃避世務(wù)。
避世離俗 指逃避濁世,超脫凡俗。
不辭勞苦 辭:推托;勞苦:勞累辛苦。不逃避勞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強。
東藏西躲 形容為了逃避災(zāi)禍而到處躲藏。
東躲西藏 形容為了逃避災(zāi)禍而到處躲藏。
遁入空門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rèn)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遁世無悶 指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
遁俗無悶 指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同“遁世無悶”。
遁逸無悶 指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同“遁世無悶”。
高飛遠(yuǎn)走 形容離開某地,逃避到遠(yuǎn)處去。
和光同塵 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種光彩;同塵:與塵俗相同。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消極處世態(tài)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渾俗和光 渾俗:與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鋒芒,與世無爭。也比喻無能,不中用。
看破紅塵 舊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樂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極的生活態(tài)度。現(xiàn)也指受挫折后消極回避、無所作為的生活態(tài)度。
樂天安命 安于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同“樂天知命”
離世遁上 超脫世俗,回避君上。
臨陣脫逃 臨到打仗時逃跑了。也比喻到了緊要關(guān)頭退縮逃避。
寢丘之志 相傳楚令尹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請受瘠薄的寢丘,以保長久不失。后因謂與世無爭、知足知止之心為“寢丘之志”。
釋知遺形 猶言棄智忘身。指超然物外,與世無爭。
守道安貧 堅守正道,安于貧窮。舊時用來頌揚貧困而有節(jié)操的士大夫。
守分安常 信守本分,安于故常。
退避三舍 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一瞑不視 瞑:閉眼。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也指逃避現(xiàn)實。也可形容不怕犧牲。
與世浮沉 隨波逐流,附和世俗。
與世俯仰 隨波逐流,附和世俗。
與世無爭 不跟社會上的人發(fā)生爭執(zhí)。這是一種消極的回避矛盾的處世態(tài)度。
與世偃仰 偃仰:俯仰。指沒有一定的主張,隨大流。
與物無競 指與世人無所爭競。
遠(yuǎn)走高飛 指象野獸遠(yuǎn)遠(yuǎn)跑掉,象鳥兒遠(yuǎn)遠(yuǎn)飛走。比喻人跑到很遠(yuǎn)的地方去。多指擺脫困境去尋找出路。
鑿壞而遁 壞:沒有燒過的磚瓦、陶器等。遁:逃避。謂隱居不仕。
知命樂天 命:命運;天:天意。安于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 知足常樂 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形容安于已經(jīng)得到的利益、地位。
指李推張 指相互推委,逃避責(zé)任。
罪不可逭 罪責(zé)不可逃避。
罪責(zé)難逃 指不能逃避犯罪所應(yīng)負(fù)的責(zé)任,一定要受到懲處。
1. 含有“臨”的四字成語 據(jù)高臨下 憑借高處俯控低處,指憑仗優(yōu)勢地位足以控制別人 臨別贈言 分別時贈送勉勵的話或忠告 臨別贈語 分別時贈送勉勵的話或忠告 臨川羨魚 比喻空有愿望,而無實際行動 臨河羨魚 比喻空有愿望,而無實際行動 臨危授命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臨陣磨刀 臨:到、快要;陣:上陣打仗。
到快要上陣打仗時才磨刀磨槍 兵臨城下 敵軍已來到自己的城墻下面。比喻情勢十分危急。
處高臨深 處高:處在顯貴重要地位。臨深:如臨深淵。
處在顯貴之位,好比面臨深淵。舊時指官職高了常有危險性。
大難臨頭 難:災(zāi)禍;臨:來到。大禍落到頭上。
登山臨水 形容旅途遙遠(yuǎn)。也指游山玩水。
揮翰臨池 翰:鳥羽,借指毛筆;臨池:指寫字。指運筆寫字。
降尊臨卑 尊貴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與地位較低的人交往。 居高臨下 占據(jù)高處,俯視下面。
形容占據(jù)的地勢非常有利。 臨敵易將 易:改變,變換。
臨到作戰(zhàn)之前調(diào)換將領(lǐng)。 臨財不茍 面對錢財不隨便求取,廉潔自好。
臨池學(xué)書 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xí)書法。
臨潼斗寶 比喻夸耀豪富、爭強賭勝的行動。 臨陣脫逃 臨到打仗時逃跑了。
也比喻到了緊要關(guān)頭退縮逃避。 臨陣磨槍 到了快要上陣打仗的時候才磨刀擦槍。
比喻事到臨頭才匆忙準(zhǔn)備。 臨渴穿井 穿:打。
臨到口渴時才想到鑿井。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臨危受命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履薄臨深 比喻身處險境,必須十分謹(jǐn)慎。
臨淵羨魚 意思是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jié)網(wǎng)。比喻只有愿望而沒有措施,對事情毫無好處。
臨危不懼 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臨機應(yīng)變 機:時機,形勢。
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yīng)付。 臨難茍免 遇到危難時茍且偷生。
臨深履薄 面臨深淵,腳踩薄冰。比喻小心謹(jǐn)慎,惟恐有失。
臨文不諱 臨:及;諱:避諱。作文時不須避諱。
臨難鑄兵 臨到危難時,方才鑄造兵器。比喻平時不作準(zhǔn)備,臨時才想辦法。
臨渴掘井 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沒有準(zhǔn)備,臨時才想辦法。
臨危致命 在遇到危難時肯豁出性命。 臨事而懼 臨:遭遇,碰到;懼:或懼。
遇事謹(jǐn)慎戒懼。 如臨大敵 臨:面臨。
好象面對著強大的敵人。形容把本來不是很緊迫的形勢看得十分嚴(yán)重。
如臨深淵 臨:靠近;淵:深水坑。如同處于深淵邊緣一般。
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jǐn)慎。 身臨其境 臨:到;境:境界,地方。
親自到了那個境地。 軍臨城下 敵軍已來到自己的城墻下面。
比喻情勢十分危急。 臨敵賣陣 即將上陣殺敵時,卻逃離陣地。
形容十分膽怯。 臨風(fēng)對月 面對清風(fēng)明月。
形容所處的景色非常容易引發(fā)人的思緒。 臨難不避 避:回避。
到了危難之時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膽大。
臨難不懼 臨:到;難:災(zāi)難;懼:恐懼。遇到危難,一點也不懼怕。
臨難不恐 臨:到;難:災(zāi)難;恐:恐懼。遇到危難,一點也不懼怕。
臨難無懾 懾:恐懼。面對危難,卻無所恐懼。
臨去秋波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臨走時的回眸一盼。
形容別情依依。 臨水登山 臨:到,靠近。
原意是到達水邊又登上高山,寫送別的情景?,F(xiàn)也泛指游覽山水名勝。
臨危不顧 臨:遇到;危:危險。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臨危不撓 撓:屈,折。遇到危險時并不屈服。
形容英勇堅貞。 臨崖勒馬 走到懸崖邊緣勒住了奔馬。
①比喻到了危險邊緣能及時醒悟回頭。②比喻運用筆墨,當(dāng)意境入近 *** 時,突然煞住筆鋒。
亦作“懸崖勒馬”、“勒馬懸崖”。 如履如臨 《詩·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p>
后以“如履如臨”形容做事極為小心謹(jǐn)慎。 雙喜臨門 謂兩年喜事一齊到來。
瞎馬臨池 盲人騎著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后果十分危險。
玉樹臨風(fēng) 形容人風(fēng)度瀟灑,秀美多姿。亦作“臨風(fēng)玉樹”。
宗師案臨 學(xué)政到達他主管的地區(qū)主持考試。宗師:學(xué)政。
監(jiān)臨自盜 〖解釋〗竊取公務(wù)上自己看管的財物。同“監(jiān)主自盜”。
親臨其境 〖解釋〗臨:到;境:境界,地方。親自到了那個地方。
如臨深谷 〖解釋〗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邊上。比喻行事十分警惕,小心謹(jǐn)慎。
唐臨晉帖 〖解釋〗臨:摹仿字畫;帖:書法、繪畫的范本。唐人書法多臨摹晉人范本,脫胎變化而成。
比喻善臨摹,少獨創(chuàng)。 大禍臨頭 死到臨頭 下臨無地。
2. 帶臨的四字成語有什么 臨淵羨魚、
居高臨下、
臨危受命、
身臨其境、
雙喜臨門、
臨陣脫逃、
如臨大敵、
臨危不懼、
大難臨頭、
臨敵易將、
臨機制勝、
臨難不懾、
臨危效命、
臨深履薄、
臨鋒決敵、
臨難鑄兵、
屈尊駕臨、
臨危蹈難、
臨風(fēng)玉樹、
臨食廢箸、
下臨無際、
宗師案臨、
臨敵賣陣、
臨軍對陣、
如履如臨、
禍與福臨、
如臨深淵、
處高臨深、
臨渴掘井、
臨死不恐
3. 含有比喻的四字成語四個 觀者如云 揮金如土 鐵證如山 愛財如命 穩(wěn)如泰山門庭若市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如雷貫耳 守口如瓶浩如煙海 高手如林 春深似海 呆若木雞 繁花似錦歸心似箭 光陰似箭 侯門似海 好語似珠 皎陽似火口似懸河 流年似水 貌似強大 面似靴皮 情深似海日長似歲 如癡似醉 如花似朵 如花似錦 如花似玉如花似月 如饑似渴 如膠似漆 如狼似虎 如龍似虎如魚似水 似曾相識 似懂非懂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似箭在弦 似漆如膠 似是而非似水流年 似水如魚 似笑非笑 似有如無 似醉如癡文似其人 疑似之間 震耳欲聾, 攻無不克, 戰(zhàn)無不勝,驚天動地, 天翻地覆, 摩肩接踵, 無孔不入, 人山人海人聲鼎沸, 地動山搖,只手遮天,氣吞山河,山窮水盡十萬火急,浩氣長存,萬古長青,天衣無縫,度日如年,永垂不朽,永無休止,死去活來,千里迢迢,塵土飛揚翻江倒海、蚍蜉撼樹、一落千丈、一手遮天、一擲千金、刀山火海、大海撈針、氣吞山河, 一目十行 一手遮天 壽比南山 翻天覆地 頂天立地 一步登天 晴天霹靂 壯志凌云 一毛不拔 垂涎三尺 怒發(fā)沖冠 氣吞山河 地動山搖 皓月當(dāng)空 日理萬機 日月如梭 三頭六臂 怒發(fā)沖冠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發(fā)百中 膽大包天 寸步難行 一步登天洞若觀火 呆若木雞 心如刀割 光陰似箭 膽小如鼠 冷若冰霜 暴跳如雷 穩(wěn)如泰山憂心如焚 浩如煙海 淚如泉涌 恍如隔世 貧如乞兒 洞若觀火 寥若晨星如隔三秋 如狼似虎 如魚得水 如釋重負(fù) 如花似玉 如影隨形 如癡如醉 如日中天 如出一轍 如火如荼 如履薄冰 如膠似漆 如夢初醒 如雷貫耳 如臨大敵 恩重如山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壯如牛 膽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如花似玉 如花似錦 如獲至寶 如隔三秋 如出一轍 如膠似漆 如喪考妣 如雷貫耳 如墮煙海 如影隨形 如日中天 如臨深淵 如虎添翼 如履薄冰 如魚得水 如坐針氈 如狼似虎 洞若觀火 呆若木雞 心如刀割 光陰似箭 膽小如鼠 冷若冰霜 暴跳如雷 穩(wěn)如泰山憂心如焚 浩如煙海 淚如泉涌 恍如隔世 貧如乞兒 洞若觀火 寥若晨星如隔三秋 如狼似虎 如魚得水 如釋重負(fù) 如花似玉 如影隨形 如癡如醉 如日中天 如出一轍 如火如荼 如履薄冰 如膠似漆 如夢初醒 如雷貫耳 如臨大敵 恩重如山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壯如牛 膽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如花似玉 如花似錦 如獲至寶 如隔三秋 如出一轍 如膠似漆 如喪考妣 如雷貫耳 如墮煙海。
描寫勇敢的成語
1、堅持不懈 見義勇為 無所畏懼 匹馬一麾 大公無私
2、浴血奮戰(zhàn) 百折不撓 勇冠三軍 大義凜然 大勇若怯
3、視死如歸 智勇雙全 自強不息 怯防勇戰(zhàn) 不屈不饒
4、殺敵致果 群威群膽 英勇頑強 舍身取義 兼人之勇
5、勇往直前 前仆后繼 身先士卒 堅毅不屈 勇猛精進
6、奮不顧身 大智大勇 舍己為人 不為瓦全 桀驁不馴
7、挺身而出 寧為玉碎 扯鼓奪旗 斬關(guān)奪隘 頑強不屈
8、血性男兒 所向披靡 臨危不懼 眾志成城 赴湯蹈火
9、沖鋒陷陣 勇猛果敢 蹈鋒飲血
描寫勇敢的成語解釋
1、見義敢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見義勇為”。
2、破釜沉舟: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3、恃勇輕敵:恃:倚仗,仗恃。仗著自己勇敢而不把對手放在心上。
4、渾身是膽: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5、敢為敢做:做事勇敢,無所畏懼。同“敢作敢為”。
6、萬夫莫敵:敵:匹敵。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7、臨危不懼:臨:遇到;危:危險;懼:怕。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8、無所畏懼:畏懼: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9、萬死不辭: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萬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愿意拼死效勞。
10、不甘示弱:示:顯示,表現(xiàn)。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別人差。表示要較量一下,比個高低。
11、一往直前: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同“一往無前”。
12、視死如歸: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13、酒后之勇:借著酒勁充當(dāng)勇敢。
14、萬夫莫當(dāng):形容非常勇敢。同“萬夫不當(dāng)之勇”。
15、勇冠三軍:冠:位居第一;三軍:軍隊的統(tǒng)稱。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
16、縱橫馳騁: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馳騁:縱馬疾馳。不受阻擋地往來奔馳。形容英勇戰(zhàn)斗,所向無敵。也比喻寫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筆隨。
17、中流砥柱:比喻堅強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同“中流砥柱”。
18、據(jù)水?dāng)鄻颍阂揽亢拥雷钄鄻蛄骸P稳菽懽R過人,勇敢善戰(zhàn)。
19、余勇可賈:馀勇:剩下來的勇力;賈:賣。原意是說,我還有馀力可賣,誰要就可以來買。表示還有力量沒有用完。
20、蹈鋒飲血:形容勇敢,不怕犧牲。
21、虎口奪食:從老虎嘴里搶奪食物。比喻十分危險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為。
22、兵強士勇:士兵強壯作戰(zhàn)勇敢。
23、一身是膽: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24、窮追不舍:勇敢地追趕不放松。
25、身先士卒:作戰(zhàn)時將領(lǐng)親自帶頭,沖在士兵前面?,F(xiàn)在也用來比喻領(lǐng)導(dǎo)帶頭,走在群眾前面。
26、小人之勇:指只憑個人意氣用事,不識大體的勇敢。
27、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28、挺身而出:挺身:撐直身體。挺直身體站出來。形容面對著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
29、沖鋒陷陣:陷:攻破,深入。不顧一切,攻入敵人陣地。形容作戰(zhàn)勇猛。
30、履險如夷: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
31、毛遂自薦: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dān)任某項工作。
32、銳不可當(dāng):銳:銳氣;當(dāng):抵擋。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33、斷頭將軍:比喻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領(lǐng)。
34、急流勇進:在急流中勇敢前進,形容果斷、勇猛,一往無前。
35、豪俠尚義:待人豪爽勇敢,注重義氣。
36、披荊斬棘:劈開叢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或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重重困難。
37、萬夫之勇:形容非常勇敢。
38、怯防勇戰(zhàn):小心設(shè)防,勇敢出戰(zhàn)。
39、舍生忘死:不把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40、過五關(guān),斬六將:過了五個關(guān)口,斬了六員大將。比喻英勇無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41、敢做敢為:做事勇敢,無所畏懼。
42、挺身而斗:形容勇敢地投入戰(zhàn)斗。
43、浴血奮戰(zhàn):形容頑強地拼死戰(zhàn)斗。
44、精進勇猛:原意是勤奮修行?,F(xiàn)指勇敢有力地向前進。
45、拼命三郎:梁山好漢石秀的綽號。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盡全力的人。
46、大勇不斗:指非常勇敢的人不輕易挺身搏斗。
47、矮小精悍: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干。
48、群威群膽:形容大家團結(jié)一致英勇戰(zhàn)斗時表現(xiàn)出來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49、開路先鋒:原指古代軍隊中先行開路和打頭陣的將領(lǐng)。現(xiàn)比喻進行某項工作的先遣人員。
50、鳴劍抵掌:抵掌:擊掌。用擊劍來表示志向。比喻勇士非常勇敢。
51、臨難不避:避:回避。到了危難之時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膽大。
52、揭竿而起: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沉藰涓僧?dāng)武器,舉起竹竿當(dāng)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53、前赴后繼: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zhàn)斗,奮勇沖殺向前。
54、赤體上陣:陣:指戰(zhàn)場。光著膀子上陣交戰(zhàn)。比喻不顧一切,勇敢戰(zhàn)斗。也比喻公然跳出來干壞事。
55、奮不顧身: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56、從容就義:就義:為正義而死。無所畏懼地為正義事業(yè)而犧牲。
57、兼人之勇: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幾個人的勇氣。形容十分勇敢。
58、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卻。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時為了避禍而及時引退。
59、外怯內(nèi)勇:外表顯得怯懦,實際卻很勇敢。
60、氣冠三軍:三軍:軍隊的總稱。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
61、排除萬難:掃除重重障礙,克服各種困難。
62、策目扼腕:形容憤怒、勇敢的樣子。
63、兵勇將猛:士兵勇敢,將帥勇猛。形容戰(zhàn)斗力很強。
64、赴湯蹈火:赴:走往;湯:熱水;蹈:踩。沸水敢?,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65、馬革裹尸: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尸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zhàn)場。
66、降龍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后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zhàn)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67、義無反顧:義:道義;反顧:向后看。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
68、精悍短小: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干。也形容文章、言論等簡短有力。
69、大仁大勇:形容為人仁義且勇敢。
70、大勇若怯: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膽怯的樣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著冷靜。
71、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72、血性男兒:指剛強正直,勇敢熱情的男子漢。
73、自告奮勇:告:稱說,表示。主動要求擔(dān)任某項艱巨的任務(wù)。
74、一馬當(dāng)先:原指作戰(zhàn)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lǐng)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眾前面,積極帶頭。
75、扯鼓奪旗:形容作戰(zhàn)勇敢。
76、殺敵致果: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敵。勇敢殺敵,建立戰(zhàn)功。
77、前仆后繼:仆:倒下;繼:接著,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78、一往無前:一往:一直向前;無前:前面什么也擋不住。一直往前,無所阻擋。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
79、萬夫不當(dāng)之勇:當(dāng):抵擋。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80、一鼓作氣: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81、見危授命:授命:獻出生命。在危急關(guān)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
1. 形容很難跨越無法做到的事情的四字成語 無能為力、水中撈月、緣木求魚、束手無策 、一籌莫展、望洋興嘆。
一、無能為力:[ wú néng wéi lì ]
1.釋義:
不能施展力量。 指使不上勁或沒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決某個問題。
2.出 處 :
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四:“此罪至重,微我難解脫,即釋迦牟尼亦無能為力也?!?/p>
3.例句:
(1)他看出,圖申真心實意地愿意幫助他,可是他無能為力。
(2)由于形格勢禁,我雖然有些想法,卻也無能為力。
二、水中撈月:[ shuǐ zhōng lāo yuè ]
1.釋義: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2.出 處 :
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p>
3.例句:
(1)你不要白費力氣了,這種水中撈月的事,何必去做?
(2)偵探們在此處守了整整兩天,卻如水中撈月,未有結(jié)果。
三、緣木求魚:[ yuán mù qiú yú ]
1.釋義:
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到目的。
2.出 處 :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有欲;猶緣木而求魚也?!?/p>
3.例 句 :
想不用功而取得好成績,就像~,那是不可能的。
四、束手無策:[ shù shǒu wú cè ]
1. 釋義:
策:辦法。 遇到問題,就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2.出 處 :
宋·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3.例 句 :
面對著這么大的沖也沖不破的關(guān)系網(wǎng),這位曾經(jīng)叱咤疆場的將軍第一次感到~。
五、一籌莫展:[ yī chóu mò zhǎn ]
1. 釋義:
籌:籌劃、計謀;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2.出 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下官史可法;日日經(jīng)略中原;究竟一籌莫展?!?/p>
2. 形容非常難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大海撈針
一、大海撈針
白話釋義:也說海底撈針。從大海里撈一根針。比喻極難找到。
朝代:明
作者:王
出處:《春蕪記》:“咳;只是命運低微;人情薄惡;覓利如在大海撈針;攬禍似干柴引火。”
翻譯:咳,只是命運低微;人情淺薄惡劣,尋找利益就像在大海撈針;拿著鍋等干柴自己起火?!?/p>
擴展資料:
形容容易的成語有:輕而易舉、唾手可得、甕中捉鱉、手到擒來
一、輕而易舉
白話釋義: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費力。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處:《詩經(jīng)·大雅·烝民》注:“言人皆言德其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p>
翻譯:人們都是說的容易,毫不費勁,但是卻沒有人能做到
二、唾手可得
白話釋義: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朝代:北宋
作者:宋祁、歐陽修、范鎮(zhèn)、呂夏卿
出處:《新唐書·褚遂良傳》:“但遣一二將;付銳兵十萬;翔云;唾手可取?!?/p>
翻譯:只要派一兩個將軍,再有兵士十萬人,翔云非常容易得到
三、甕中捉鱉
白話釋義:比喻要捕捉的壞人已在掌握之中。形容很有把握。
朝代:元
作者:康進之
出處:·《梁山泊李逵負(fù)荊》:“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四、手到擒來
白話釋義:手一到就把敵人捉拿過來,比喻做事很有把握或毫不費力就能成功。
朝代:明
作者:吳承恩
出處:·《西游記》:“我共師兄去;手到擒來?!?/p>
3. 表示很難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 難如登天:形容難辦的事。
2) 難能可貴:難能:極難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少F。
3) 難鳴孤掌:比喻力量單薄,難以成事。 4) 難進易退: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慮,去官時唯恐不速。
5) 難解難分:指雙方爭吵、斗爭、比賽等相持不下,難以分開。有時也形容雙方關(guān)系十分親密,分不開。
6) 難乎為情:指情面上過不去。同“難以為情”。
7) 難乎為繼:難于繼續(xù)下去。 8) 難乎其難:指非常困難。
9) 難更仆數(shù):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說不完,一件一件說就需要很長時間,即使中間換了人也未必能說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
10) 難分難舍:分:分離;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開。
亦作“難舍難分?!薄?/p>
11) 難分難解:指雙方爭吵、斗爭、比賽等相持不下,難以分開。有時也形容雙方關(guān)系十分親密,分不開。
12) 難弟難兄:形容兩兄弟都好,難分上下。現(xiàn)也反用,諷刺兩兄弟都壞。
同“難兄難弟”。 13) 難得糊涂:指人在該裝糊涂的時候難得糊涂。
14) 眾難群疑:眾人心中都有疑難。 15) 眾難群移:眾人心中都有疑難。
16) 知難而退:原指作戰(zhàn)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后退。
17) 知難而進:迎著困難上。 18) 災(zāi)難深重:災(zāi)難很多,而且嚴(yán)重。
19) 因難見巧:因:由于某種緣故;巧:巧妙。由于難而更顯出技藝的巧妙。
20) 厭難折沖:指能克服困難,抗敵取勝。 21) 難于上天:比上天還難。
形容極其困難,不易實現(xiàn)。 22) 難于上青天:比上天還難。
形容極其困難,不易實現(xiàn)。 23) 難以置信:不容易相信。
24) 難以預(yù)料:預(yù):預(yù)先;料:料想,估計。很難預(yù)先想到。
25) 難以為情:指情面上過不去。 26) 難以為繼:難于繼續(xù)下去。
27) 難言之隱: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不便說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28) 難兄難弟:形容兩兄弟都好,難分上下。
現(xiàn)也反用,諷刺兩兄弟都壞。 29) 難舍難分:舍:放下。
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離。亦作“難分難舍?!?/p>
30) 先難后獲:難:艱難,勞苦;獲:收獲。
先付出勞動然后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31) 千難萬險:形容困難和危險極多。 32) 千難萬難:猶言好不容易。
33) 千難萬苦:猶千辛萬苦。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
34) 排難解紛:原指為人排除危難,解決糾紛。今指調(diào)停雙方爭執(zhí)。
35) 母難之日:指自己的生日。 描寫很難的四字成語精選 1) 臨難鑄兵:臨到危難時,方才鑄造兵器。
比喻平時不作準(zhǔn)備,臨時才想辦法。 2) 臨難無懾:懾:恐懼。
面對危難,卻無所恐懼。 3) 臨難茍免:遇到危難時茍且偷生。
4) 臨難不恐:臨:到;難:災(zāi)難;恐:恐懼。遇到危難,一點也不懼怕。
5) 臨難不懼:臨:到;難:災(zāi)難;懼:恐懼。遇到危難,一點也不懼怕。
6) 臨難不避:避:回避。到了危難之時并不躲避。
形容勇敢膽大。 7) 苦難深重:遭受的痛苦和災(zāi)難既深又重。
8) 救難解危:幫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難。 9) 艱難玉成:玉成:敬辭,意為成全,成功。
形容經(jīng)過艱辛的磨煉,終于獲得成功。 10) 艱難險阻: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危險和障礙。
11) 艱難曲折:困難和曲折。 12) 艱難困苦:形容處境艱苦,困難重重。
13) 艱難竭蹶:形容收入少,生活艱難。 14) 機難輕失:指機會難得,稍縱即失。
15) 患難之交: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經(jīng)歷過艱難困苦的朋友。
16) 患難與共:共同承擔(dān)危險和困難。指彼此關(guān)系密切,利害一致。
17) 患難夫妻:患難:憂慮和災(zāi)難。指經(jīng)受過困苦考驗,能夠同甘共苦的夫妻。
18) 罪責(zé)難逃:指不能逃避犯罪所應(yīng)負(fù)的責(zé)任,一定要受到懲處。 19) 自身難保:自己保不住自己。
20) 滋蔓難圖:本指野草滋生,難以消除。后以之比喻勢力擴大了再要消滅它就很困難。
21) 孳蔓難圖:孳:同滋,長也;蔓:繁生、蔓延。比喻壞的事物絕不能任令它蔓延開來,否則,便難以收拾。
22) 擢發(fā)難數(shù):擢:拔。拔下全部頭發(fā),難以數(shù)清。
形容罪行多得數(shù)不清。 23) 專欲難成:專欲:個人欲望。
單憑個人意愿,事情難以辦成。 24) 眾怒難任:指眾人的憤怒難以抵當(dāng)。
25) 眾怒難犯:犯:觸犯、冒犯。群眾的憤怒不可觸犯。
表示不可以做群眾不滿意的事情。 26) 眾口難調(diào):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難做出一種飯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
比喻做事很難讓所有的人都滿意。 27) 窒礙難行:窒:阻塞不通。
阻礙太多,難以實行。 28) 在所難免:難于避免。
29) 在劫難逃:舊時迷信的人認(rèn)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災(zāi)難是無法逃脫的。現(xiàn)有時也用來指某種災(zāi)害不可避免。
30) 欲壑難填:欲:欲望;壑:深谷。形容欲望象深谷一樣,很難填滿。
指貪心重,沒法滿足。 31) 有口難言:言:說。
雖然有嘴,但話難以說出口。指有話不便說或不敢說。
32) 有口難分:分:分辯。有嘴難分辯。
形容難分辯清楚。 33) 一言難盡:形容事情曲折復(fù)雜,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34) 一木難支:大樓將要倒塌,不是一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35)朽木難雕: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同“朽木。
4. 形容好得難以用文字語言表達的四字成語是什么 機不可失 機:機會;時:時機.好的時機不可放過,失掉了不會再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不可錯過 漸不可長 指剛露頭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許其發(fā)展滋長 可望不可即 望:遠(yuǎn)看;即:接近.望得見卻不能接近 可望而不可及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樂不可言 快樂得無法用言語形容 苦不可言 指痛苦得無非用言語來形容 傲不可長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長. 臭不可當(dāng) 當(dāng):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臭不可聞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聲極壞. 鋒不可當(dāng) 鋒:鋒芒,指刀劍的刃和尖;當(dāng):阻擋、承受.鋒芒純利,沒有東西可以承受.形容氣勢極盛,不可阻擋. 高不可攀 攀:抓住高處的東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難以達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 惶惶不可終日 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疾不可為 疾:??;為:治.病已不可醫(yī)治. 家丑不可外揚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 急不可待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懷急切或形勢緊迫. 岌岌不可終日 形容情況非常危險,一天都過不下去. 堅不可摧 非常堅固,摧毀不了. 可望而不可即 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xiàn)的事物. 樂不可支 支:撐住.快樂到不能撐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極點. 樂不可極 享樂不可過分. 牢不可破 異常堅固,不可摧毀.也用在指人固執(zhí)己見或保守舊習(xí). 來世不可待 對于未來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妙不可言 形容好得難以用文字、語言表達. 巧不可階 階:臺階,引伸為趕上.指巧妙得別人無法趕上. 怒不可遏 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情不可卻 情面上不能推卻. 深不可測 深得無法測量.比喻對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 銳不可當(dāng) 銳:銳氣;當(dāng):抵擋.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 時不可失 時:時機,機會;失:錯過.抓住時機,不可錯過. 勢不可擋 來勢迅猛,不可抵擋. 俗不可耐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俗不可醫(yī) 俗氣已深,不可救藥. 夏蟲不可以語冰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wù)摫?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無可無不可 表示怎樣辦都行,沒有一定的主見. 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知其不可而為之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zhí).。
5. 比喻非常困難的四字成語 拔丁抽楔 拔出釘子,抽掉楔子。
比喻解除困難。出處:元·無名氏《度柳翠》第四折:“大眾恐有不能了達,心生疑惑者,請垂下問,我與他拔丁抽楔?!?/p>
拔山蓋世 蓋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當(dāng)代無比。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jì)》:“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避難趨易 指避開困難的而揀容易的做。
出處:見“避難就易”。冰解凍釋 如同冰凍融化一般。
比喻困難或障礙消除。出處:《莊子·庚桑楚》:“是乃所謂冰釋凍釋者能乎?”不避斧鉞 斧鉞:古代的兵器。
不躲避斧鉞之類的兵器。形容將士英勇無畏,或烈士忠義不屈。
出處:《漢書·趙充國傳》:“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誅,昧死陳愚,唯陛下省察?!辈恢馕?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
后形容專心學(xué)習(xí),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出處:《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步履維艱 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出處:《宋史·章宗經(jīng)三》:“年高艱于步履者,并聽策杖,仍令舍人護衛(wèi)扶之。”
明·邵景瞻《覓燈因話·桂遷夢感錄》:“念見劉,頸荷欠徽,手交木葉,顏色枯槁,步履艱難?!睉K淡經(jīng)營 慘淡:苦費心思;經(jīng)營:籌劃。
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地經(jīng)營籌劃。后指在困難的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yè)。
出處: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詔謂將軍指絹素,意匠慘淡經(jīng)營中?!遍L風(fēng)破浪 比喻志向遠(yuǎn)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出處:《宋書·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朝升暮合 零碎賣米。
形容生活困難。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八:“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余。”
趁人之危 利用別人有困難時加以要挾或陷害。出處:蔣子龍《開拓者,開拓者》十六:“金城扭頭瞪他一眼:‘去 *** !君子不趁人之危。
’”乘風(fēng)破浪 船只乘著風(fēng)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
出處:《宋書·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沖云破霧 沖破云層,突破迷霧。
比喻突破重重障礙和困難。楚囚對泣 楚囚:原指被俘到晉國的楚國人,后泛指處于困境,無計可施的人。
比喻在情況困難、無法可想時相對發(fā)愁。出處:《晉書·王導(dǎo)傳》:“當(dāng)共戮力王室,克復(fù)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p>
炊瓊爇桂 煮玉燒桂。比喻物價高昂。
出處:唐·林寬《獻同年孔郎中》詩:“炊瓊爇桂帝關(guān)居,賣盡寒衣典盡書?!膘喙鸫队?爨:炊。
柴禾難得如桂木,米價貴得如珠玉。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
出處:宋·司馬光《答劉蒙書》:“月俸不及數(shù)萬,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續(xù)。”寸步難行 連一步都難以進行。
形容走路困難。也比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1323661喻處境艱難。
出處:唐·杜甫《九日寄岑參》:“出門復(fù)入門,雨腳但如舊。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頭,難為一相就。”
寸步難移 連一步都難移動。形容走路困難。
也比喻處境艱難。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當(dāng)年在小舟中,寸步難移?!?/p>
寸步千里 寸步:指距離非常短。雖然相距只有寸步,卻如同千里之隔。
比喻相見非常困難。出處:唐·盧照鄰《獄中學(xué)騷體》:“寸步千里兮相聞,思公子兮日將曛?!?/p>
膽大于身 猶言膽大如斗。指無所忌憚。
出處:語出《舊唐書·李昭德傳》載丘愔劾奏李昭德語:“臣觀其膽,乃大于身,鼻息所沖,上拂云漢。”彈盡援絕 作戰(zhàn)中彈藥用完了,援兵斷絕了。
也比喻處境非常困難。出處:宋·楊萬里《鈐轄趙公墓志銘》:“公挺身與兵,屢捷。
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復(fù)支,遂率所部數(shù)千人南歸。”刀山火海 比喻極其危險和困難的地方。
出處:劉伯承《千里躍進大別山》:“此刻,面前即使橫著刀山火海,我們也必須打過去?!钡箲抑?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
比喻處境極端困難。出處:《孟子·公孫丑上》:“當(dāng)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p>
《后漢書·臧洪傳》:“北鄙將若倒懸之急?!钡箲抑?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
比喻處境極端困難。同“倒懸之急”。
出處:《元史·外夷傳》:“群生愁嘆,四民廢業(yè),貧者棄子以偷生,富者鬻產(chǎn)而應(yīng)役,倒懸之苦,日甚一日。”倒懸之危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
比喻處境極端困難。出處:《孟子·公孫丑上》:“當(dāng)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p>
德輶如毛 德輕得象羽毛一樣。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難,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出處:《詩·大雅·丞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
德輶如羽 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難,而在于其志向有否。同“德輶如毛”。
出處:晉·張華《勵志詩》之三:“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眾鮮克舉。”
等米下鍋 等著米來下鍋燒飯。比喻生活困難,缺少錢用。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九回:“我在這衙門內(nèi)已經(jīng)三代了,外頭也有些體面,家里還過得,就規(guī)規(guī)矩矩伺候本官升了還能夠,不象。
6. 形容艱難的成語,四字詞語大全 1. 不避艱險】不畏懼艱難險阻。
2. 寸步難移】連一步都難移動。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3. 爨桂炊玉】爨:炊。柴禾難得如桂木,米價貴得如珠玉。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
4. 登山涉水】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5. 顛仆流離】由于災(zāi)荒或戰(zhàn)亂而流轉(zhuǎn)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同“顛沛流離”。
6. 東踅西倒】形容行走艱難。
7. 風(fēng)霜雨雪】比喻經(jīng)歷了種種艱難困苦。
8. 感戴二天】形容那些把人從危險、艱難、疾病當(dāng)中挽救出來的人。
9. 孤魂野鬼】比喻沒有依靠,處境艱難的人。
10. 火山湯?!勘扔髌D難危險。
11. 艱苦創(chuàng)業(yè)】艱難困苦地創(chuàng)辦事業(yè)。
12. 荊棘滿途】荊棘遍地。比喻世道艱難。
13. 轢釜待炊】刮鍋有聲,等待燒火做飯。形容生活艱難。
14. 流離顛頓】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同“流離顛沛”。
15. 流離顛疐】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同“流離顛沛”。
16. 捫參歷井】參、井,皆星宿名,分別為蜀秦分野。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勢高峻,可以摸到參、井兩星宿。形容山勢高峻,道路。
17. 萬苦千辛】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
18. 鲇魚上竿】比喻上升艱難。同“鲇魚上竹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11243.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臨渴穿井
下一篇: 臨難不懼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