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魑魅罔兩 (chī mèi wǎng liǎng)
簡(jiǎn)拼 : cmwl
近義詞 : 魑魅魍魎、螭魅罔兩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成語(yǔ)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成語(yǔ)解釋 : 見(jiàn)“魑魅魍魎”
出處 : 晉·王嘉《拾遺記·前漢上》:“余此物名為匕首
,其利難儔成語(yǔ)用法 : 作主語(yǔ)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近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鬼+離=魑
1
山魑 魑魅 魈魑 妖魑 魑祟 魍魎魑魅
魑
chī
〔魑魅〕傳說(shuō)中指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
2
、“魅”讀作:mèi魅力 魅人 魅惑 鬼魅 魈魅
名詞,迷信傳說(shuō)中的精怪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3、“魍”讀作:wǎng
夔魍 魍魎 魔魍 魍魅 魍魎魑魅
魍魎:迷信傳說(shuō)中一種怪物
。杜甫《崔少府高齋三十韻》:“~森慘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4、“魎”讀作:liǎng
魍魎 魍魎魑魅 魑魅魍魎 魍魎鬼魅 混沌魍魎
擴(kuò)展資料
釋義:在古代特指?jìng)髡f(shuō)中害人的鬼怪的統(tǒng)稱(chēng)
,現(xiàn)指形形色色的壞人。出處:《左傳·宣公三年》:“螭魅罔兩,莫能逢之
注:“螭魅罔兩”通“魑魅魍魎”。
參考資料:——魑魅魍魎
讀音以下:
1
2、魑:【拼音】:chī
3
4
5、魎: 【拼音】:liǎng
6
7
8、魃: 【拼音】: bá
擴(kuò)展資料 魑魅
,拼音chī mèi,是中國(guó)古代神話傳說(shuō)中的山神,也指山林中害人的鬼怪。魑魅魍魎(本為山怪水神,引申為各式各樣的壞人)。《漢書(shū)·王莽傳中》:“敢有非井田圣制
,無(wú)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古謂能害人的山澤之神怪
。亦泛指鬼怪。?①《漢書(shū)·王莽傳中》:“敢有非井田圣制
,無(wú)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 顏師古注:“魑,山神也。魅,老物精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②《文選·張衡<東京賦>》:“捎魑魅
,斮獝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③唐 盧綸《割飛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
,魑魅須藏怪須懾?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④清·唐孫華《時(shí)世公子行》:“生獰面目驕橫色
,如睹魑魅逢山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⑤春秋末年·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
,遠(yuǎn)方圖物,貢金九枚⑥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shū)》:“向使?jié)M洲 制服……恢詭殊形,有若魑魅
,行之二百有六十年,而人亦安之無(wú)所怪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常喻指壞人或邪惡勢(shì)力
。?①明 徐復(fù)祚《投梭記·獲丑》:“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奮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② 廬隱《或人的悲哀》:“他們不用鏡子,照他們魑魅的怪狀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指荒涼、邊遠(yuǎn)的地區(qū)
。?①《左傳·文公十八年》:“投諸四裔
,以御螭魅。”?②宋 蘇軾《到常州謝表》之一:“已分沒(méi)身
,寄殘骸於魑魅;敢期擇地,收暮景於桑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參考資料
:魑魅
魑魅魍魎,拼音是chīmèi wǎng liǎng,原為古代傳說(shuō)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出處:《左傳·宣公三年》:“螭魅罔兩
,莫能逢之譯文:害人的鬼怪
用法:聯(lián)合式;作主語(yǔ)
近義詞
衣冠禽獸 [ yī guān qín shòu ]?
釋義:外表衣帽整齊,像個(gè)人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
例句:他滿口仁義道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11709.html,轉(zhuǎn)載請(qǐng)注明來(lái)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癡男怨女
下一篇:
魑魅魍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