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羹藜唅糗 (gēng lí hán qiǔ)
簡拼 : glhq
近義詞 : 羹藜含糗
反義詞 : 山珍海味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藜,野菜;唅,食也。泛指飲食粗劣。亦作“羹藜含糗”。
出處 : 《文選·王褒〈圣主得賢臣頌〉》:“羹藜唅糗者,不足與論太牢之滋味?!?/p>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指飲食粗劣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熬腸刮肚指從事飲食方面盡力節(jié)儉。
出處:陳登科《活人塘》三:“咱薛家祖上是鍋碗一擔挑到新河集的,落了戶,靠兩只手苦,可憐,熬腸刮肚的買了這幾畝田?!?br>卑宮菲食指宮室簡陋,飲食菲薄。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jié)儉的功德。
出處:語出《論語·泰伯》:“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br>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指極少量的飲食。
出處:宋·洪邁《夷堅丙志·張拱遇仙》:“雖逾旬涉月,杯水粒粟無所須。喜飲酒,好作詩,行年六十,而顏色如壯者。”
病從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yīng)該注意飲食衛(wèi)生。
出處: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br>病由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yīng)該注意飲食衛(wèi)生。同“病從口入”。
出處:《云笈七簽》卷三五:“病由口入,節(jié)宣方也;生勞敗靜,養(yǎng)道性也。”
不便水土不能適應(yīng)移居地方的氣候和飲食習慣。同“不服水土”。
不茶不飯不思飲食。形容心事重重。
出處:元·關(guān)漢卿《救風塵》第三折:“害的我不茶不飯,只是思想著你。”
不服水土不能適應(yīng)移居地方的氣候和飲食習慣。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薄端螘に魈攤鳌罚骸暗览韥磉h,或不服水土,藥自可療?!?br>不習地土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yīng)。
出處:《南史·王融傳》:“宋弁曰:‘當是不習地土?!?br>不習水土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yīng)。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br>不習水土不能適應(yīng)某個地方的氣侯、飲食等。
出處:《通俗編·地理引南史·王融傳》:“上以魏所送馬不稱,使融問之,宋弁答曰:當是不習水土?!?br>朝齏暮鹽齏: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飯,晚飯蘸鹽進餐。形容飲食簡單,生活清苦。
出處:唐·韓愈《送窮文》:“太學四年,朝齏暮鹽,惟我保汝,人皆汝嫌?!?br>炊金饌玉炊:燒火做飯;饌:飲食,吃。形容豐盛的菜肴。
出處:唐·駱賓王《帝京篇》:“平臺戚里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鐘。”
粗茶淡飯粗:粗糙、簡單;淡飯:指飯菜簡單。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樸。
出處:宋·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br>粗衣淡飯粗:粗糙、簡單;淡飯:指飯菜簡單。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樸。
出處:宋·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br>簞食壺酒簞:盛飯竹器。一簞食,一壺酒。指少量飲食。
出處:明·李東陽《中書舍人徐君壽六十序》:“今以簞食壺酒與人則終身不忘,惟天德帝力廣大莫測,故有終身囿之而不知者?!?br>飯糲茹蔬吃糙米和蔬菜。形容飲食粗劣。糲,糙米。
出處:明·劉基《郁離子·枸櫞》:“乃欲使之飯糲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
羹藜含糗藜:野菜。泛指飲食粗劣。
出處:隋·王通《中說·王道》:“越公以《食經(jīng)》遺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無所用也?!?br>羹藜唅糗藜,野菜;唅,食也。泛指飲食粗劣。亦作“羹藜含糗”。
出處:《文選·王褒〈圣主得賢臣頌〉》:“羹藜唅糗者,不足與論太牢之滋味?!?br>黃湯淡水泛指飲食。同“黃湯辣水”。
黃湯辣水泛指飲食。
家常茶飯家庭中的日常飲食。多用以喻極為平常的事情。
出處:宋·朱熹《答高應(yīng)朝書》:“若一向只如此說,而不孝以日用平常意思,涵養(yǎng)玩索功夫,即恐學者將此家常茶飯,做個怪異特底事看了?!?br>漿酒霍肉把酒肉當作水漿、豆葉一樣。形容飲食的奢侈。
出處:《漢書·鮑宣傳》:“使奴從賓客漿酒霍肉?!?br>漿酒藿肉把酒肉當作水漿、豆葉一樣。形容飲食的奢侈。同“漿酒霍肉”。
酒醉飯飽比喻飲食得到了滿足。
出處:元·楊顯之《酷寒亭》:“我如今且不打你,等我吃得酒醉飯飽了,慢慢的打你?!?br>口腹之累口腹:指飲食;累:連累。指因為飲食而受到牽累。
出處:漢·班固《東觀漢記·閔貢》:“仲叔怪而問之,知,乃嘆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肉山酒海極言酒肉飲食之豐。
出處: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原舉泰山以為肉,傾東海以為酒?!?br>觴酒豆肉觴,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泛指飲食。
尚虛中饋中饋:古時指婦女在家中主持飲食等事,引伸指妻室;虛:空。指沒有妻子。
出處:《周易·家人》:“無攸遂,在中饋。”
食不二味吃飯不用兩道菜肴。謂飲食節(jié)儉。
出處:《左傳·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br>食不兼肉吃飯不用兩道肉食。指飲食節(jié)儉。
食不兼味吃飯不用兩道菜肴。指飲食節(jié)儉。同“食不二味”。
食不累味吃飯不用兩道菜肴。指飲食節(jié)儉。同“食不二味”。
食不求甘飲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節(jié)儉。
食不下咽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
出處:唐·韓愈《張中丞傳后敘》:“霽云(南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br>食不重肉吃飯不用兩道肉食。指飲食節(jié)儉。同“食不兼肉”。
食日萬錢每天飲食要花費上萬的錢。形容飲食極奢侈。
出處:《晉書·何曾傳》:“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br>菽水承歡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飲食;承歡:侍奉父母使其歡喜。指奉養(yǎng)父母,使父母歡樂。
出處:《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br>水土不服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yīng)。
出處:《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薄端螘に魈攤鳌罚骸暗览韥磉h,或不服水土,藥自可療?!?br>無下箸處晉武帝時,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費萬錢,猶云無下箸處。后用以形容富人飲食奢侈無度。
橡飯菁羹以橡實作飯,蕪菁為羹。泛指飲食粗劣。
出處:《梁書·安成王秀傳》:“或橡飯菁羹,惟日不足;或葭墻艾席,樂在其中?!?br>橡茹藿歠以橡實為飯,豆葉為羹。泛指飲食粗劣。
出處:明·方孝孺《味菜軒記》:“貴而八珍九鼎之筵,賤而橡茹藿歠之室,莫不有待于味?!?br>玄酒瓠脯飲食只有清水和瓠干。比喻生活清苦。
出處:晉·程曉《贈傅休奕》詩:“厥客伊何?許由巢父。厥醴伊何?玄酒瓠脯。”
一飲一啄飲:喝水;啄:鳥類吃食。原指鳥類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飲食。
出處:《莊子·養(yǎng)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br>飲食男女泛指人的本性。
出處:《禮記·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br>飲食起居指人的日常生活。
缊褐瓢簞缊:舊棉花,亂麻。褐:粗布衣服。瓢:飲水用具。簞:盛飯的竹器。身上穿粗布衣服。飲食用的是瓢、簞。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中饋乏人中饋:古時指婦女在家中主持飲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指沒有妻子。
出處:《周易·家人》:“無攸遂,在中饋?!?br>饌玉炊金炊:燒火做飯;饌:飲食,吃。形容豐盛的菜肴。
出處:唐·駱賓王《帝京篇》:“平臺戚里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鐘?!?/p>
■糗拼音:qiǔ,筆畫數(shù):16畫,部首:米。
■?基本釋義
? 干糧,炒熟的米或面等。
? 飯或面食粘連成塊狀或糊狀。
■?糗組詞
糗糧、羹藜含糗、飯糗茹草、羹藜唅糗、脯糗、糗餌、飯糗、糗餈、糧糗、棗糗、宿糗、漿糗、糗粻、粱糗
■擴展
糗糧讀音:qiǔ liáng
詞語釋義:
1.干糧。
2.持乃糗糧?!稄V東軍務(wù)記》
注釋:
干糧:
預(yù)先做好的供外出食用的干的主食,如炒米、炒面、饅頭、烙餅等。有的地區(qū)也指在家食用的干的面食,如饅頭、烙餅等。
標簽:作文經(jīng)典 上一篇:酒葫蘆的詩 形容酒葫蘆的詩句 下一篇:表示放松的四字詞語 表示放松的四字成語
標簽:作文經(jīng)典 上一篇:酒葫蘆的詩 形容酒葫蘆的詩句 下一篇:表示放松的四字詞語 表示放松的四字成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11942.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羹藜含糗
下一篇: 哽咽難言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