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摩頂放踵 (mó dǐng fàng zhǒng)
簡拼 : mdfz
近義詞 : 摩頂至踵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構 : 聯(lián)合式
成語解釋 : 從頭頂?shù)侥_跟都擦傷了。形容不辭勞苦,不顧身體。
出處 : 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成語用法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不辭勞苦,舍己為人
例子 : 故摩頂放踵以拯生民之陸沉,前者踣,后者繼,百挫而無反顧,終以集事。(章炳麟《變法箴言》)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成語原文】:摩頂至足
【標準發(fā)音】:mó dǐng zhì zú
【繁體寫法】:摩頂至足
【摩頂至足是什么意思】:猶摩頂放踵。
【摩頂至足成語接龍】:簡練揣摩 → 摩頂至足 → 足上首下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不辭勞苦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摩 ① mó 摩擦、摩挲(用手撫摸);② mā 摩挲(sa)輕按著并移動。
【出處說明】:南朝·梁·吳均《行路難》:“摩頂至足買片言,開胸瀝膽取一顧。”
【對應近義詞】:摩頂至踵
【摩頂至足的造句示例】:
《舊唐書·薛登傳》:“上啟陳詩,唯??韧僦疂?;摩頂至足,冀荷提攜之恩。”
1. 文言文螺蚌相語 [原文]
中渚,有螺蚌相遇島間。蚌謂螺曰:“汝之形如鸞之秀,如云之孤,縱使卑樸,亦足仰德?!甭菰唬骸叭弧T坪沃榄^之寶,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內(nèi),不授于外。啟予口,見予心,汝雖外美,其子內(nèi)何?摩頂放踵,委曲而已?!甭菽舜髴M,掩面而入水。
[譯文]----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wǎng)—語文論壇
在水中的一片陸地上,有一個田螺和一個河蚌相遇了。河蚌對田螺說:“你的身形,像秀美的山巒,像孤飛的云彩,縱使你地位低下,也足以讓人景仰你的品德。”田螺說:“你說的對,但是珠璣一般的寶貝,為什么老天不給我,反而給了你呢?”河蚌說:“老天授予內(nèi)心美好的人,而不授予外型好看的人。打開我的嘴,就能看到我的心。你雖然形體美麗,你內(nèi)在又怎么樣呢?從頭到腳,只是彎彎曲曲罷了?!碧锫菔謶M愧,掩面跑到水里。
2. 螺蚌相爭文言文 鷸蚌相爭
【原文】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戰(zhàn)國策》)
【注釋】
1、方——剛剛。
2、蚌——貝類,軟體動物有兩個橢圓形介殼,可以開閉
3、曝——曬。
4、支——支持,即相持、對峙
5、鷸——一種水鳥,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
6、箝——同“鉗”,把東西夾住的意思
7、喙——嘴,專指鳥獸的嘴。
8、雨——這里用作動詞,下雨。
9、即——就,那就。
10、謂——對……說。
11、舍——放棄。
12、相舍——互相放棄。
13、并——一起,一齊,一同。
14、禽——同“擒”,捕捉,抓住。
15、且——將要。
16、弊——弊病;害處,這里指疲弊的意思。
17、禽——通“擒”,捕捉。
18、恐——擔心。
19、為——替,給。
【翻譯】
趙國將要出戰(zhàn)燕國,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 *** ?!影鲆矊栒f:‘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現(xiàn)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壁w惠文王說:“好吧?!庇谑峭V钩霰ゴ蜓鄧?/p>
3. 1、螺蚌相語的譯文 2、結合你的閱讀理解 用自己的話說說螺和蚌有什 1. 水中的小州上,螺和蚌在島間相遇了.蚌對螺說:”你的形體,象鸞鳥一樣秀美,象云一樣孤高,即使卑微而樸實,也足應該敬仰慕上天的恩德.”螺說:”可是,為什么上天把珍珠授于你而不授給我呢?”蚌說:”上關授予內(nèi)在的的東西而不授予外表,開啟我的口,就可以看到我的心.你外表雖然美麗,里面到底什么樣,從頭到尾,只有彎彎曲曲而已.”螺聽了很慚愧,掩面進入水中去了.
2. 蚌:內(nèi)心美好打開嘴,就能看到心。而螺:雖然形體美麗,而內(nèi)在從頭到腳,只是彎彎曲曲。
3. 螺只有一只殼,蚌是有兩只殼的,蚌的兩個半殼和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要懂得合作,懂得謙虛。
4. 螺蚌相語翻譯,重點字翻譯 螺蚌相語中渚,有螺蚌相遇島間。
蚌謂螺曰:“汝之形如鸞[2]之秀,如云之孤,縱使卑樸[3],亦足仰德[4]”。螺曰:“然,云何[5]珠璣之寶[6],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內(nèi),不授于外。
啟予口,見予心,汝雖外美,其如內(nèi)何?摩頂放踵[7],委曲[8]而已?!甭菽舜髴M,掩面而入水。
[注釋][2]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3]卑樸:謙卑樸拙。
[4]仰德:德行令人敬仰。[5]云何:為什么,為何。
[6]珠璣之寶:珍珠寶貝。[7]摩頂放踵:從頭到腳。
[8]委曲:這里用于形容螺的形狀。
5. 螺蚌相語翻譯,重點字翻譯 螺蚌相語中渚,有螺蚌相遇島間。
蚌謂螺曰:“汝之形如鸞[2]之秀,如云之孤,縱使卑樸[3],亦足仰德[4]”。螺曰:“然,云何[5]珠璣之寶[6],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內(nèi),不授于外。
啟予口,見予心,汝雖外美,其如內(nèi)何?摩頂放踵[7],委曲[8]而已?!甭菽舜髴M,掩面而入水。
[注釋][2]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3]卑樸:謙卑樸拙。
[4]仰德:德行令人敬仰。[5]云何:為什么,為何。
[6]珠璣之寶:珍珠寶貝。[7]摩頂放踵:從頭到腳。
[8]委曲:這里用于形容螺的形狀。
6. 螺蚌相爭文言文 鷸蚌相爭【原文】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p>
乃止。(《戰(zhàn)國策》) 【注釋】1、方——剛剛。
2、蚌——貝類,軟體動物有兩個橢圓形介殼,可以開閉 3、曝——曬。 4、支——支持,即相持、對峙 5、鷸——一種水鳥,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
6、箝——同“鉗”,把東西夾住的意思 7、喙——嘴,專指鳥獸的嘴。 8、雨——這里用作動詞,下雨。
9、即——就,那就。 10、謂——對……說。
11、舍——放棄。 12、相舍——互相放棄。
13、并——一起,一齊,一同。 14、禽——同“擒”,捕捉,抓住。
15、且——將要。 16、弊——弊??;害處,這里指疲弊的意思。
17、禽——通“擒”,捕捉。 18、恐——擔心。
19、為——替,給?!痉g】 趙國將要出戰(zhàn)燕國,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
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 *** ?!影鲆矊栒f:‘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會餓死你。
’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F(xiàn)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
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壁w惠文王說:“好吧。”
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振旗鼓、卷土重來、重起爐灶、死灰復燃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
【解釋】: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翻譯】: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
二、重振旗鼓
[
chóng
zhèn
qí
gǔ
]
【解釋】:比喻失敗后,整頓再起。
【出自】:鄒韜奮《經(jīng)歷》五九:我深信我們在這樣掙扎苦斗中所獲得的極可寶貴的經(jīng)驗,對于將來重振旗鼓的《生活日報》是有很大的裨益的。
三、卷土重來
[
juǎn
tǔ
chóng
lái
]
【解釋】:卷土:人馬奔跑時塵土飛卷。比喻失敗之后,重新恢復勢力。
【出自】:曲波《林海雪原》一:他們要掙扎,他們要變天,他們要卷土重來。
四、重起爐灶
[
chóng
qǐ
lú
zào
]
【解釋】:指事情遭受挫折后,再從頭做起。
【出自】:郭沫若《北伐途次》:“每遭一次頓挫,總要使前功盡棄,又來重起爐灶?!?br>五、死灰復燃
[
sǐ
huī
fù
rán
]
【解釋】:冷灰重新燒了起來。原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F(xiàn)常比喻已經(jīng)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
【出自】:聞一多《什么是儒家》:儒家的理論,非等到董仲舒不能死灰復燃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11950.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梗頑不化
下一篇: 摩頂至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