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艱苦卓絕 (jiān kǔ zhuó jué)
簡拼 : jkzj
近義詞 : 艱難竭蹶
反義詞 : 花天酒地、好逸惡勞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卓絕:極不平凡。形容異常的艱苦
出處 :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fēng)》:“黨有幾十萬黨員,他們在領(lǐng)導(dǎo)人民,向著敵人作堅苦卓絕的斗爭。”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例子 : 用儒家之道德,故艱苦卓厲者絕無,而冒沒奔競者皆是。(章炳麟《諸子學(xué)略說》)
產(chǎn)生年代 : 現(xiàn)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艱苦卓絕的拼音:[jiān,kǔ,zhuó,jué]。
基礎(chǔ)釋義:卓絕:極不平凡。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詳細釋義:卓絕:極不平凡。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示例】:用儒家之道德,故艱苦卓厲者絕無,而冒沒奔競者皆是?!蛘卤搿吨T子學(xué)略說》。
出處:《宋史·邵雍傳》:“始為學(xué),即堅苦刻厲,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席者數(shù)年?!?/p>
艱詳細釋義:〈形〉(形聲。表示與土有關(guān),艮(gèn)聲。本義:土難治理)。同本義艱,土難治也。段玉裁注:“引申之,凡難理皆曰艱?!逼D難。困難艱,難也。艱則無咎。遺大投艱于朕身。固國之艱急是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例句:
1.中國人民在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成立了新中國,當家做了主人。
2.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紅軍取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
3.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jīng)歷艱苦卓絕的斗爭之后才能實現(xiàn)。
4.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紅軍取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
5.只有在艱苦卓絕的勞動中培養(yǎng)出來的靈魂才是最高貴的。
6.中國人民經(jīng)過一百多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百折不撓,終于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7.在梅嶺,陳毅同志領(lǐng)導(dǎo)紅軍,和敵人進行了三年艱苦卓絕的斗爭。
8.紅軍在萬里長征途中,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百折不撓努力,終于勝利地會師。
9.那是經(jīng)過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才取得的勝利。
10.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幕天席地,艱苦卓絕,終于到達了延安。
艱苦卓絕的意思是指堅忍刻苦的精神超過尋常。
成語用法: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
1、近代·章炳麟《諸子學(xué)略說》:用儒家之道德,故艱苦卓厲者絕無,而冒沒奔競者皆是。
2、近代·沈從文《煥乎先生》:疾惡如仇艱苦卓絕他勇于自保的一種好方法,前進既有了阻礙,則急流勇退不失其為明哲。
成語寓意:典故中邵雍家境貧寒、生活拮據(jù),依然刻苦讀書,鉆研知識,最終成為一代大師。說明艱苦的環(huán)境可以磨煉一個人的意志,讓人更容易接近成功。
艱苦卓絕造句:
1、紅軍戰(zhàn)士們秉著艱苦卓絕的精神,千里迢迢遠赴延安,不怕萬水千山,一路上風(fēng)雨無阻。遇見敵人勇猛無敵,沖鋒陷陣,最后終于以堅貞不屈的精神贏得到達了延安。
2、狼群如此艱苦卓絕地按捺住暫時的饑餓和貪欲,耐心地等到了多年不遇的最佳戰(zhàn)機,居然就這么輕而易舉地解除了黃羊的武裝。
3、我慶幸,他因為信任我,使我成為他內(nèi)心秘密的第一個知情者。他是一個喜歡男孩的男孩,那些年當我在寂寞而傷感地想念著他的時候,他也同樣,甚至更為艱苦卓絕地,想念著另一個無法企及的人。
以上內(nèi)容參考:—艱苦卓絕
“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1960年春,我國發(fā)現(xiàn)大慶油田,一場規(guī)??涨暗氖痛髸?zhàn)隨即在大慶展開。王進喜從西北的玉門油田率領(lǐng)1205鉆井隊趕來,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zhàn)。
沒有公路,車輛不足,王進喜帶領(lǐng)全隊靠人拉肩扛,把鉆井設(shè)備運到工地,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隨后的10個月,王進喜率領(lǐng)1205鉆井隊和1202鉆井隊,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雙雙達到了年進尺10萬米的奇跡。
鉆井砸傷了腳,他拄著雙拐指揮;油井發(fā)生井噴,他奮不顧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重晶石粉,被人們譽為“鐵人”。詳見《 王進喜:新中國石油戰(zhàn)線的鐵人》
“我們這么大國家沒有石油燒還了得!”
1959年,他作為石油戰(zhàn)線的勞模到北京參加群英會,看到汽車背上包來回跑,問別人:“上邊裝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說是沒有汽油燒的煤氣。這話像錐子一樣把他刺得生疼?!罢婕比搜剑∥覀冞@么大國家沒有石油燒還了得!我一個石油工人,眼看沒有油,讓國家作這么大難,還有臉問?”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
鉆機到了,吊車不夠用,幾十噸的設(shè)備怎么從車上卸下來?王進喜說:“咱們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鉆機運到井場。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br>他們用滾杠加撬杠,靠雙手肩膀,奮戰(zhàn)3天3夜,38米高、22噸重的井架迎著寒風(fēng)矗立荒原。這就是會戰(zhàn)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運鉆機”。要開鉆了,可水管還沒有接通。王進喜振臂一呼,帶領(lǐng)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臉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場端了50噸水。經(jīng)過艱苦奮戰(zhàn),僅用5天零4小時就鉆完了大慶油田第一口生產(chǎn)井。
“只要上午拿下個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鉆臺上也痛快,也值得”
1960年5月,打會戰(zhàn)第二口井時,王進喜被砸傷的腿腫得很厲害,他兩次從醫(yī)院跑回井隊,拄著拐堅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現(xiàn)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聲“跳”,便躍進齊腰深的泥漿池中,戴祝文、丁國堂七八個人也跟著跳了進去。奮戰(zhàn)了3個多小時,終于制服了井噴。王進喜累得起不來了。房東趙大娘心疼地說:“王隊長,你可真是鐵人??!”“鐵人”的名字就是這樣傳開的。
丁國堂說,有一次打試驗井,王進喜廢寢忘食連軸轉(zhuǎn),剛端起飯碗便靠在鉆桿邊打起盹來。大家勸他多保重身體,他卻說:“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個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鉆臺上也痛快,也值得!” 詳見《共和國的脊梁——追憶鐵人王進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12990.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肩摩踵接
下一篇: 艱難竭蹶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