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橫槊賦詩 (héng shuò fù shī)
簡拼 : hsfs
近義詞 : 能文能武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連動(dòng)式
成語解釋 : 槊:長矛
;賦:吟。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出處 : 唐·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
,故其抑揚(yáng)哀悲離之作。”成語用法 : 連動(dòng)式
;作謂語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曹操正笑談間,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
全文:曹操正笑談間
時(shí)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頭上
,以酒奠于江中,滿飲三爵,橫槊謂諸將曰:“我持此槊對(duì)酒當(dāng)歌
慨當(dāng)以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鳴
明明如月,何時(shí)可輟
越陌度阡
月明星稀
山不厭高
白話譯文:曹操正在笑談間
并橫槊告訴眾將說:我拿此槊破黃巾
出處:出自三國時(shí)期曹操的《橫槊賦詩》。
曹操唯才是舉
漢時(shí)期選拔官吏,被選用人既要有仁義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質(zhì)
,也要有高貴的家世出身。曹操用人不重虛譽(yù),他選用官員要“明達(dá)法理”
為維護(hù)和發(fā)展勢力
210年到217年
1
、此句的前一句為:釃酒臨江。2
、原句出自宋朝蘇軾《前赤壁賦》,原文如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蘇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
客喜而笑
,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3
、賞析:此賦通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duì)話的描寫
,既從客之口中說出了吊古傷今之情感,也從蘇子所言中聽到矢志不移之情懷,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辟
4
蘇軾(1037~1101)
博學(xué)多才,善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113965.html,轉(zhuǎn)載請(qǐng)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