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馬放南山 (mǎ fàng nán shān)
簡拼 : mfns
近義詞 : 馬入華山
反義詞 : 兵荒馬亂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成語解釋 :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F(xiàn)形容思想麻痹。
出處 : 《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p>
成語用法 : 作定語;用于社會局面
例子 : 其時天下太平已久,真?zhèn)€是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五谷豐登,萬民樂業(yè)。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一回
產(chǎn)生年代 : 近代
常用程度 : 一般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俗語,把刀槍收進兵器庫,戰(zhàn)馬放牧在南郊山下。指停止戰(zhàn)爭,過太平日子?,F(xiàn)多指從思想到行動完全解除武裝,和平麻痹觀念嚴重。?
出處:清代錢彩《說岳全傳》第一回: “其時天下太平已久,真是個: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五谷豐登,萬民樂業(yè)?!?
來歷:
周朝伊始,周武王以禮治國、仁政愛民,國泰民安、天下一片祥和。周武王認為四海咸服、天下太平,已經(jīng)高枕無憂,不需要再用兵了,遂把兵器都收繳入庫,戰(zhàn)馬也都解放了,放到華山腳下。這就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來歷。
馬放南山出自<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無修文,歸馬與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意即周武王認為其伐紂滅商得益于華山神靈的佑護,于是在返回西歧途,放牛于桃林之野,縱馬于華山之陽,并在此賜筵宴、犒群臣,以告天下太平。此即“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成語典故的由來。該成語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F(xiàn)在也形容思想麻痹
放馬南山的意思:
亦寫作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
出處:
《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p>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全句是:“刀槍入庫,鑄劍為犁;馬放南山,卸甲歸田。”這句話的寓意是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現(xiàn)在形容思想麻痹,沒有警戒之心。
這個典故來自于公元前1046年1月,周武王討伐殘忍無道、荒淫無度的商紂王,勝利后國家內(nèi)外一片和平盛世的景象。周武王從此高枕無憂,兵器統(tǒng)統(tǒng)收繳入庫,在華山腳下放馬曬太陽,在果木林里放牛唱牧歌。
相關(guān)句子:
1、一年以前,當部隊駐扎在此時,師長把自己的一切精力都集中到生產(chǎn)方面去了,當時真有點“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味道。
2、大人高見!早日出征,剿滅叛賊,使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國泰民安。
3、三年武堂,然后入伍,一年行腳只要無差錯,都會升到驃騎,雖說盛世藏兵刃,但肅國還遠未達到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地步。
4、可是如今的大清依然四海未平,遠沒有到馬放南山的時候。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把刀槍收進兵器庫,戰(zhàn)馬放牧在南郊山下。指停止戰(zhàn)爭,過太平日子?,F(xiàn)多指從思想到行動完全解除武裝,和平麻痹觀念嚴重。
公元前1046年1月,周武王討伐殘忍無道、荒淫無度的商紂王,因為人心向背,使得周軍大獲全勝,攻克朝歌。商紂王見大勢已去,登上鹿臺自焚身亡。
周軍占領(lǐng)朝歌后,開倉放糧,減免苛捐雜稅,武王以禮治國,實施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仁政之策,得以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力蒸蒸日上,國家內(nèi)外一片和平盛世的景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86814.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馬耳東風(fēng)
下一篇: 馬入華山
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