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長安道上 (cháng ān dào shàng)
簡拼 : cads
近義詞 :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成語解釋 : 長安:古都名,在今陜西西安西北。舊喻名利場所。
出處 : 五代·無名氏《賀圣朝》詞:“長安道上行客,依舊利深名切?!?/p>
成語用法 :
例子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長安道是漢樂府《橫吹曲》名。內(nèi)容多寫長安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南朝陳后主、徐陵和唐代韋應(yīng)物、白居易等均寫有此曲。句式長短錯落不一。
《橫吹曲》屬樂府歌曲名。漢代張騫通使西域,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更造新曲二十八解,作為軍中樂,馬上演奏。原為乘輿的武樂,東漢以給邊地將軍。魏晉以后,二十八解已亡。此詩為江總才擬作。作品全文為:簫聲鳳臺曲,洞吹龍鐘管。鏜鎝漁陽摻,怨抑胡笳斷。
《橫吹曲》作者簡介
江總(519年~594年)著名南朝陳大臣、文學(xué)家。字總持,祖籍濟陽郡考城縣(今河南商丘民權(quán)縣)。十八歲時,江總初任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參軍。又授職為何敬容府主簿,不久調(diào)任尚書殿中郎。平定侯景之亂后,詔命江總?cè)蚊魍④?、始興內(nèi)史。恰逢江陵陷落,江總遂不成行,從此寄居嶺南多年。
天嘉四年(563年),因任中書侍郎回朝廷,管轄侍中省。陳后主陳叔寶時,江總?cè)卧紫啵焕碚?wù),只是每天和后主在后宮飲酒作樂,直至于陳朝滅亡。開皇十四年(594年)死于江都,時年七十六歲。
出自《登科后》
作者: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jié)的悶氣已如風(fēng)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唐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已經(jīng)46歲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終于登上了進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勝,立即作了此首詩表達難以自抑的激動心情。
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新面,風(fēng)云際會,龍騰虎躍一番了。滿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
導(dǎo)語:《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是柳永所作,所寫的也是秋天的景色,全詞所彌漫的只是一片低沉蕭瑟的色調(diào)和聲音。下面是《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的翻譯賞析,歡迎參考!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宋代: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fēng)原上,目斷四天垂。(島 一作:鳥)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譯文
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柳樹秋蟬亂嘶啼。夕陽照射下,秋風(fēng)在原野上勁吹,我舉目遠望,看見天幕從四方垂下。
歸去的云一去杳無蹤跡,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飲宴的興致已衰減,過去的酒友也都寥落無幾,現(xiàn)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輕的時候了。
賞析
一般人論及柳永詞者,往往多著重于他在長調(diào)慢詞方面的拓展,其實他在小令方面的成就,也是極可注意的。葉嘉瑩在《論柳永詞》一文中,曾經(jīng)談到柳詞在意境方面的拓展,以為唐五代小令中所敘寫的“大多不過是閨閣園亭傷離怨別的一種‘春女善懷’的情意”,而柳詞中一些“自抒情意的.佳作”,則寫出了“一種‘秋士易感’的哀傷”。這種特色,在他的一些長調(diào)的佳作,如《八聲甘州》《曲玉管》《雪梅香》諸詞中,都曾經(jīng)有很明白的表現(xiàn)。然而柳詞之拓展,卻實在不僅限于其長調(diào)慢詞而已,就是他的短小的令詞,在內(nèi)容意境方面也同樣有一些可注意的開拓。就如這一首《少年游》小詞,就是柳永將其“秋士易感”的失志之悲,寫入了令詞的一篇代表作。
柳永之所以往往懷有一種“失志”的悲哀,蓋由于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響,而曾經(jīng)懷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則又因天性之稟賦而愛好浪漫的生活。當(dāng)他早年落第之時,雖然還可以藉著“淺斟低唱”來加以排遣,而當(dāng)他年華老去之后,則對于冶游之事既已失去了當(dāng)年的意興,于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后,又增加了一種感情也失去了寄托之所的悲慨。而最能傳達出他的雙重悲慨的便是這首《少年游》小詞。
這首小詞,與柳永的一些慢詞一樣,所寫的也是秋天的景色,然而在情調(diào)與聲音方面,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在這首小詞中,柳永既失去了那一份高遠飛揚的意興,也消逝了那一份迷戀眷念的感情,全詞所彌漫的只是一片低沉蕭瑟的色調(diào)和聲音。從這種表現(xiàn)來判斷,這首詞很可能是柳永的晚期之作。開端的“長安”可以有寫實與托喻兩重含義。先就寫實而言,則柳永確曾到過陜西的長安,他曾寫有另一首《少年游》,有“參差煙樹灞陵橋”之句,足可為證。再就托喻言,“長安”原為中國歷史上著名古都,前代詩人往往以“長安”借指為首都所在之地,而長安道上來往的車馬,便也往往被借指為對于名利祿位的爭逐。不過柳永此詞在“馬”字之下接上“遲遲”兩字,這便與前面的“長安道”所可能引起的爭逐的聯(lián)想,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襯。至于在“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則又可以使人聯(lián)想及在此長安道上的車馬之奔馳,原是自古而然,因而遂又可產(chǎn)生無限滄桑之感??傊?,“長安古道馬遲遲”一句意蘊深遠,既表現(xiàn)了詞人對爭逐之事早已灰心淡薄,也表現(xiàn)了一種對今古滄桑的若有深慨的思致。
下面的“高柳亂蟬嘶”一句,有的本子或作“亂蟬棲”,但蟬之為體甚小,蟬之棲樹決不同于鴉之棲樹之明顯可見,而蟬之特色則在于善于嘶鳴,故私意以為當(dāng)作“亂蟬嘶”為是。而且秋蟬之嘶鳴更獨具一種凄涼之致?!豆旁娛攀住吩啤扒锵s鳴樹間”,曹植《贈白馬王彪》去“寒蟬鳴我側(cè)”,便都表現(xiàn)有一種時節(jié)變易、蕭瑟驚秋的哀感。柳永則更在蟬嘶之上,還加上了一個“亂”字,如此便不僅表現(xiàn)了蟬聲的繚亂眾多,也表現(xiàn)了被蟬嘶而引起哀感的詞人心情的繚亂紛紜。至于“高柳”二字,則一則表示了蟬嘶所在之地,再則又以“高”字表現(xiàn)了“柳”之零落蕭疏,是其低垂的濃枝密葉已凋零,所以乃彌見其樹之“高”也。
下面的“夕陽鳥外,秋風(fēng)原上,目斷四天垂”三句,寫詞人在秋日郊野所見之蕭瑟凄涼的景象,“夕陽鳥外”一句,也有的本子作“島外”,非是。長安道上不可能有“島”。至于作“鳥外”,則足可以表現(xiàn)郊原之寥闊無垠。昔杜牧有詩云“長空澹澹孤鳥沒”,飛鳥之隱沒在長空之外,而夕陽之隱沒更在飛鳥之外,故曰“夕陽鳥外”也。值此日暮之時,郊原上寒風(fēng)四起,故又曰“秋風(fēng)原上”,此景此情,讀之如在眼前。然則在此情景之中,此一失志落拓之詞人,難有所歸往之處。故繼之乃曰“目斷四天垂”,則天之蒼蒼,野之茫茫,詞人乃雙目望斷而終無一可供投止之所矣。以上前半闋是詞人自寫其當(dāng)時之飄零落拓,望斷念絕,全自外界之景象著筆,而感慨極深。
下闋,開始寫對于過去的追思,則一切希望與歡樂也已經(jīng)不可復(fù)得。首先“歸云一去無蹤跡”一句,便已經(jīng)是對一切消逝不可復(fù)返之事物的一種象喻。蓋天下之事物其變化無常一逝不返者,實以“云”之形象最為明顯。故陶淵明《詠貧士》第一首便曾以“云”為象喻,而有“暖暖空中滅,何時見余暉”之言,白居易《花非花》詞,亦有“去似朝云無覓處”之語,而柳永此句“歸云一去無蹤跡”七字,所表現(xiàn)的長逝不返的形象,也有同樣的效果。不過其所托喻的主旨則各有不同。關(guān)于陶淵明與白居易的象喻,此處不暇詳論。至于柳永詞此句之喻托,則其口氣實與下句之“何處是前期”直接貫注。所謂“前期”者,可以有兩種提示:一則是指舊日之志意心期,一則可以指舊日的歡愛約期??傊逼凇弊帜耸且环N愿望和期待,對于柳永而言,他可以說正是一個在兩種期待和愿望上,都已經(jīng)同樣落空了的不幸人物。
于是下面三句乃直寫自己當(dāng)時的寂寥落寞,曰“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早年失意之時的“幸有意中人,堪尋訪”的狎玩之意興,既已經(jīng)冷落荒疏,而當(dāng)日與他在一起歌酒流連的“狂朋怪侶”也都已老大凋零。志意無成,年華一往,于是便只剩下了“不似少年時”的悲哀與嘆息。這一句的“少年時”三字,很多本子都作“去年時”。本來“去年時’三字也未嘗不好,蓋人當(dāng)老去之時,其意興與健康之衰損,往往會不免有一年不乃一年之感。故此句如作“去年時”,其悲慨亦復(fù)極深。不過,如果就此詞前面之“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諸句來看,則其所追懷眷念的,似乎原當(dāng)是多年以前的往事,如此則承以“不似少年時”,便似乎更為氣脈貫注,也更富于傷今感昔的慨嘆。
柳永這首《少年游》詞,前闋全從景象寫起,而悲慨盡在言外;后闋則以“歸云”為喻象,寫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嘆自己之落拓?zé)o成作結(jié)。全詞情景相生,虛實互應(yīng),是一首極能表現(xiàn)柳永一生之悲劇而藝術(shù)造詣又極高的好詞??傊酪砸粋€稟賦有浪漫之天性及譜寫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而生活于當(dāng)日之士族的家庭環(huán)境及社會傳統(tǒng)中,本來就已經(jīng)注定了是一個充滿矛盾不被接納的悲劇人物,而他自己由后天所養(yǎng)成的用世之意,與他自己先天所稟賦的浪漫的性格和才能,也彼此互相沖突。他的早年時,雖然還可以將失意之悲,借歌酒風(fēng)流以自遣,但是歌酒風(fēng)流卻畢竟只是一種麻醉,而并非可以長久依恃之物,于是年齡老大之后,遂終于落得了志意與感情全部落空的下場。昔葉夢得《避署錄話》卷記下柳永以譜寫歌詞而終生不遇之故事,曾慨然論之曰:“永亦善他文辭,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為己累,……而終不能救。擇術(shù)不可不慎?!绷赖谋瘎∈侵档煤笕送?,也值得后人反省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87723.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明目張膽
下一篇: 長安棋局
成語